| |||||||
张文心里很开心,邻居家的叔叔婶婶太好了。
最近一段时间,张文在宋凤兰家吃的糕点不如张小虎,但他比以前在家吃的糕点多了。张文不觉得宋凤兰夫妻更加看重张小虎,他觉得自己也受到了重视,自己没有跟弟弟张小虎那样总是跑过来,叔叔婶婶还记得他。
“还不谢谢你们的叔叔婶婶。”胖嫂道。
“谢谢叔叔,谢谢婶婶。”张文和张小虎异口同声地道。
“玩吧。”宋凤兰道,“在家里玩玩,小虎跟小文一会儿把灯笼拿回去。放起来的时候,要吹灭蜡烛,不能随便放哦。”
宋凤兰担心小孩子不懂得,随便乱放没有吹灭蜡烛的灯笼,那可以会着火的。
“我看着他们。”胖嫂笑着道,“还是你惦记着他们,我们当爸妈的都没有你做得这么好。”
胖嫂都觉得自己两个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还胖了不少,两个孩子没有少吃宋凤兰家里的东西。胖嫂十分不好意思,她有时候把自己种的菜送一些过来。
范雅妮跟岳宏卫过来了,他们还带着一些橘子过来。他们家收到了宋凤兰
送的糕点,那些糕点十分精致,味道还非常,范雅妮想秦一舟上一辈子是不是拯救了世界,秦一舟才能得到这么好的媳妇,不,也许是秦一舟这一辈子做了很多好事。
“凤兰嫂子,胖嫂。”范雅妮笑着道,“你们尝尝橘子,这橘子挺甜的。”
“都坐下。”宋凤兰要去房间里拿凳子,秦一舟摁住宋凤兰。
“我去拿椅子。”岳宏卫道,“搬椅子,我还是行的。”
岳宏卫哪里好意思让秦一舟去搬椅子,自己过去搬就行了。秦一舟还是起身跟岳宏卫一起去搬椅子,范雅妮看着三个孩子手里的灯笼,她想这些灯笼也精致好看。
范雅妮想玩灯笼,不过她是大人,哪里可能去跟小孩子争,她坐在旁边看一看。
“吃点东西。”宋凤兰道,桌子上摆放着各种不一样的糕点。
“凤兰嫂子,还是你会哄孩子。”范雅妮感慨,“我要跟你多学学,以后,争取也当一个像你一样的好妈妈。跟胖嫂这样也不错。”
“我看你是想跟凤兰这边,不说你,我也想跟凤兰这样。”胖嫂道,“你凤兰嫂子是真的不错。”
“这是,谁不想呢。”范雅妮道。
“你们也不错。”宋凤兰看向范雅妮,她觉得范雅妮确实不错。
范雅妮原本是童养媳,现在不是了,在范雅妮的时候,宋凤兰看到了后世女子的身影。
宋凤兰知道范雅妮多半是穿越而来的女主,她没有跟范雅妮说自己是穿越的。宋凤兰胎穿的,最开始还没有前世的记忆,后面才恢复前世的记忆。宋凤兰比范雅妮更像是这个时代的女性,这种私密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去说。
范雅妮拿起桌上的一块糕点,这糕点是真的很好吃,比她前世买的那些糕点好吃多了。范雅妮想她买的糕点也都是便宜的,不算是多高端的,宋凤兰做糕点的技术太好了。
“凤兰嫂子,你这手艺都可以当大厨了。”范雅妮竖起大拇指。
“哪能啊,我妈以前总说我,说我做得不够好,把握不好火候,说我做出来的糕点还是差点。”宋凤兰想起以前的那些事情,她当初还很不想学习这些,她妈非得让她学习,她才学习的。
在父母被下放农场的时候,宋凤兰又想自己当初应该多学学的,她努力学,还能多学习一点东西。
“就这?还差点?”范雅妮惊讶,“那我都不知道差多少了,阿姨的要求真高。”
“不是高,是我妈确实做得很好。”宋凤兰道,“我小姨做糕点也做得不错。”
于小姨是姨娘生的,在教育方面,没有多差,宋母有学习的,于小姨也有学,就是学习的程度差别而已。
“你们一大家子都厉害。”范雅妮道,“要我,我就蒸蒸年糕,做一下钵仔糕。有米粉,添点水,放点糖,放去蒸。”
范雅妮嘴巴上这么说,其实她还能复杂一点的,厨艺不算太差的。只是在宋凤兰这些人的面前,范雅妮都比较谦虚,都喜欢说别人做得好。
“你这是谦虚。”宋凤兰道。
“不用谦虚,谦虚啥。”胖嫂道,“小虎天天说我做的饭菜不好吃,说我不做糕点给他吃。小虎成天往这边跑,都不知道吃了凤兰家多少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个小孩子。”宋凤兰道。
“一个男孩子,吃得不少。”胖嫂道,“你还有给小文吃的,更不少了。”
范雅妮看着宋凤兰和胖嫂这么说话,她感觉他们的感情真不错,这样也很好。这些人都很淳朴,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范雅妮很喜欢宋凤兰和胖嫂这样的人,不复杂,比较简单。
首都秦家,秦大嫂没有过来吃晚饭,秦大哥带着孩子跟父母吃饭。秦大哥没有在饭桌上多说妻子的事情,吃完饭后,秦大哥也没有着急带着孩子回去,而是陪着父母赏月。
秦母见大儿子带着孩子没有着急回去,她自然不可能催促他们快点回去。秦母当然希望大儿子他们能在这边多待一会儿,以前,大儿子一房住在家里,家里还热热闹闹的,大儿子一房搬出去之后,家里冷清许多,秦母不大喜欢这般冷清的家。
可是秦母不能说让大儿子一房搬回来,她的丈夫不可能同意,秦母还是得看她丈夫的意思。
“多吃一点。”秦母道,“不过今年的月饼味道不是很好。”
这个月饼是秦母在外面买的,她总觉得这些月饼的味道差了很多,没有那么好吃。要是月饼的味道好一点,她还能多吃两口。
“回头,你回去的时候,多带几块月饼回去,我跟你爸也吃不了那么多。”秦母道,“除了自家买的,还有人送的,多着呢。”
“行,我一会儿带回去。”秦大哥道,“妈,你们要是有事情,随时叫我们。”
“有事一定叫你们。”秦母道。
“住得这么近,你们不好叫我们,也可以让其他人过去叫我们。”秦大哥道。
秦大哥更想直接搬回来,可是他不能说。他们一房才搬出去多久,还是得等一等,等过一阵子,父母心里的气消了,才好说别的话。
现在,秦大哥表现得关心父母的样子。
“一舟打电话过来了吗?”秦大哥问。
“前两天打过电话了。”秦母道。
“今天没有打电话吗?”秦大哥道。
“没打。”秦母道,“他们家是安装电话了,可这个电话是凤兰单位给安装的,话费是凤兰单位出的。”
秦一舟直接跟秦母说了,他的意思就算是家里有电话,他们也不能有事没事打电话,话费贵,还是注意一点。秦一舟本身就是沾了妻子宋凤兰的光了,哪里还能总是白白用电话,那太不像话了。
秦母只能表示理解,心里却想着小儿子小儿媳妇是不是对她有意见。秦母又不敢问出口,这样的人话,让别人怎么回答呢?
“没事的时候,不打电话,隔一段时间打一个电话,知道他们安全,这就行了。”秦母道。
“他们是在南城那边,不是在首都。要是住得近一点,不说打电话,直接都可以走过去。”秦大哥道。
“是不方便。”秦母道。
小儿子没有在身边,大儿子一房又搬出去,秦母很失落。
秦大哥点到为止,没有多说下去,他让父母知道自己在他们的身边,秦一舟无法一直陪在他们的身边。秦大哥有他的小心思,既然父母要把房子给他们,要分给他们大部分财产,秦大哥还是想要早点得到那些东西。
父母是写了字据,但这种事情还是能反悔低。
秦大哥要做的是让父母觉得他比秦一舟强多了,秦一舟不好孝顺父母,他这个当大哥的可以。
秦父没有多去说话,他静静地坐在旁边。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秦大哥带着两个孩子回去,他们还有带着一些吃的回去。
秦大哥等人回到家里的时候,秦大嫂坐在客厅里,她把果盘里的几个橘子吃掉了。这个橘子比较酸,不是很甜,秦大嫂都吃了。
秦大嫂没有做饭,她想到她去娘家的时候听到的话,回到家里又看到空荡荡的家,秦大嫂没有心思去做饭。吃,吃,吃,吃什么吃,她就一个人,哪里还用得着做饭,吃一些别的东西不就可以了么。
“这是妈让我带过来给你吃的,还温热着。”秦大哥道,“蒸饺,还有一些肉。”
“是她让的,还是你自己要带的?”秦大嫂问。
“妈问你怎么没有过去,我说你有事情,她说让我带一些吃的给你。”秦大哥道,“是她说的,我哪里好意思说要带吃的过来。你吃过了吗?”
“吃过了!”秦大嫂不大开心地道。
秦大哥看着桌子上的橘子皮,“把橘子都吃了?”
“我就吃几个橘子,还不能吃吗?”秦大嫂没好气道。
“可以,可以,你吃。”秦大哥道,“还有月饼,你以前不是很喜欢这种芝麻月饼吗?妈特意拿的这种月饼,说是你爱吃。”
秦大嫂看着桌子上的那些吃的,眼睛红了。
说实话,秦父秦母对秦大嫂算是还不错了,秦大嫂犯了那么大的错误,秦父也只是让秦大哥一房搬出来。秦大嫂嚷嚷着要分财产,秦父秦母也打电话给秦一舟了。
秦父秦母显然更加看重秦大哥一房,对秦一舟一房没有那么上心。是秦大嫂自己钻了牛角尖,非得认为秦父秦母看重秦一舟夫妻。
“吃吧。”秦大哥拿出其中一块月饼塞到秦大嫂的手里,他见妻子一个人坐在这边,他想妻子多半是一个人坐在这里坐了很久。
不是秦大哥对他岳父有意见,而是他不觉得岳家会让妻子过去过中秋。岳父的工作没有了,秦大哥没有帮忙,秦父也没有帮忙,秦大嫂很不高兴,就更不用说田家那边的人。
秦大嫂咬了一口月饼,眼泪从眼眶里落下来。
宋家人这一次中秋过得很高兴,要说遗憾,那就是宋凤兰没有在他们的身边。
宋母知道宋凤兰要是没有去南城,没有去当科研人员,自家还不能这么快平反,不能早点坐在家里过中秋。
“天气要冷了。”宋大嫂知道这些人都念着宋凤兰。
宋大嫂是宋大哥在农场那边娶的妻子,宋大嫂跟宋凤兰还没有见过面,但是宋凤兰这些年没有少寄东西过去。宋大嫂清楚地知道他们占了多少便宜,别人可能以为宋凤兰被留在城里享受了,不,宋凤兰得努力帮衬他们,宋凤兰的压力太大了。
宋大嫂不是秦大嫂,她能感觉到宋凤兰的好。
“我打算织几件毛衣送给凤兰。”宋大嫂道,“我们在首都,买东西,都会方便很多。”
宋大嫂不知道南城是什么样的地方,她只知道首都比南城好。
“也不知道凤兰到时候有没有回来。”宋大嫂道,“她回来的话,我们也该给她准备一些东西,放在她的房子里面。就算她回来,她在南城那边还得穿衣服,总得有换洗的衣服,先前的那些衣服,怕是不够的。”
宋母看向宋大嫂,宋大嫂不是做做样子,是她真心觉得宋凤兰不错。
“孩子还问他们的姑姑什么时候回来,他们都还没有见过他们的姑姑。”宋大嫂道,“我说他们姑姑还没有回来,他们的姑姑在辛苦地工作。”
“准备一些东西吧。”宋母道。
“妈,您放心,这点小事情交给我们。”宋大嫂道,“我们把房子收拾出来,院子里种上一些花花草草的。屋子里的窗帘这些,该换的也得换了。”
宋大嫂想着那些窗帘有的都特别脏了,那些房子原本国家安排成办公区域,或者让其他人住进去。现在是腾退了,但里面的一些东西也不能用。宋大嫂不知道那里面的东西原本是怎么样的,她知道该换。
乡下女人多半都比较节约,宋大嫂看到那些东西,也不是想着那些东西还能用。宋大嫂想的是那些东西都旧了,得换掉,不能让小姑子为了他们做了那么多,他们还不把事情做好,那不是欺负人么,他们还是得把事情做好。
“秦家那边真要给凤兰他们准备一套房子?”宋大嫂问。
“他们准备他们的,我们准备我们的。”宋母道。
“倒也是。”宋大嫂道,“我们准备我们的,也省得他们后面要说话。两边互不干预,各自准备各自的房子,里面东西,也各自准备。”
宋大嫂想要是宋家负责装修,宋家把那些好的家具搬进去,秦大嫂会不会以为那些东西是秦家人准备的,秦大嫂会不会有意见。宋大嫂觉得秦大嫂这个当大嫂的太过分了,都不愿意做做表面功夫。
反正,宋大嫂是要把这些事情做好的,要不是秦一舟的舅舅林医生,自己的孩子早就坚持不下来。归根到底,是宋凤兰嫁人了,宋大嫂不知道宋凤兰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嫁人,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她不知道。
宋大嫂没有去跟秦大嫂接触,也没有跟秦家人多说话。
但凭秦家人之前的那些作为,宋家人就不该跟那些人多说,秦一舟是不错,不代表整个秦家都不错。
赏月结束,张小虎兄弟带着灯笼跟父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