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鸡血是用来吃的,我们这叫血豆腐,很好吃。”宁奶奶道。
“哇……”听到好吃,冬冬也想吃了。
宁奶奶笑着道:“这个要等鸡血凝结了才行,等你和你娘回季家给你们带回去,让你娘给你做了吃,小孩子吃几块鸡血也能补身体,但不能多吃。”
“我妈妈做的菜也很好吃,我昨天已经吃过了。”冬冬道。
“那可不,你娘是我教出来的,能差到哪里去?不过和我比差远了。”宁奶奶骄傲道。
“嘿嘿……”冬冬笑眯眯的,“太奶奶你真厉害,那你能教我做菜吗?”
宁奶奶哭笑不得:“男人进什么厨房,厨房那是我们女人的地方,你只管好好长大,好好读书,等有出息了好好孝顺你娘。”
宁奶奶也有着老一辈的思想,认为男人不进厨房。
可冬冬却开口:“可是我想学做菜,等我学会了,就可以做给我妈妈吃了。”
宁奶奶一听,突然很欣慰:“你真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孝顺娘了,“你现在还小,等你长大了太奶奶再教你,小孩子灶头都够不到,学不来。”
冬冬也想起了那和自己个子差不多高的灶头:“那等我长大了,太奶奶一定要教我啊。”
宁奶奶:“肯定教你的。”只是不知道她老婆子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
“那太奶奶拉钩。”冬冬伸出小手。
宁奶奶奶:“……”
宁馨点好火,从里面出来,看见宁奶奶和冬冬在拉钩,冬冬嘴巴里还喊着:“拉钩上吊,一百年不骗人,骗人会变成小狗狗。”
噗嗤……
宁馨笑出声。
宁奶奶听见了,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等鸡血流的差不多的时候,水也烧开了,宁奶奶拿来一个木桶,往木桶里兑好水,然后把鸡放进木桶里泡了一段时间,接着她去菜地里割菜了。
鸡泡在木桶里的时候,冬冬就一直站在木桶边看着,看了一会儿,冬冬好气的问:“妈妈,鸡泡熟了就可以吃了吗?”
宁馨被他问笑了:“还不能,这样泡着是为了拔鸡毛的时候方便,等鸡毛拔好了,才能切块红烧 。你可真有口福,来第一次,你太奶奶就给你做红烧鸡块。”
冬冬咯咯咯的笑:“太奶奶是好人啊。”
“傻小子。”宁馨看着差不多了,先拔了几根毛试试,见可以拔了,就上手了。
冬冬见状,也和妈妈一起拔毛了。
等宁奶奶拎着洗好的菜回来,就见他们母子已经把四分之一的鸡给拔干净了。
拔鸡毛是个慢活,宁奶奶放下菜篮子,也一起去拔了。
别看冬冬年纪小,拔鸡毛的速度可不比大人慢,主要是小朋友拔出兴致了。等一只鸡的鸡毛都拔干净了,冬冬还意犹未尽。“妈妈,我们在家属院也可以养鸡吗?”
“这个……妈妈不知道啊。你想养鸡吗?”宁馨知道,他又动心思了。
“嗯,我想养鸡,我们可以吃鸡蛋、吃鸡肉,还可以拔鸡毛。”冬冬回答。
宁馨觉得,冬冬最关心的还是拔鸡毛。
听个冬冬说起家属院,宁奶奶也忍不住问:“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她发现孙女变了,怎么说呢,是一种感觉,比以前聪明了些。倒不是说以前不好,以前那样挺好的,勤劳本分。但现在这样更好,脑子会转了,人也机灵了几分。
宁馨还没说过自己的打算,现在宁奶奶问了,她也没有隐瞒的说了:“……我在部队家属院通过供销社的招工了,明天就要走了……”
啥?
宁奶奶吃惊了,前一刻还在想她孙女现在比以前机灵了,现在是不是机灵的太快了?工作也找好了?不过听完她孙女说的这些,她简直不敢相信。跟医生读书,考了小学毕业证,又在部队通过了招工,怎么感觉……宁奶奶如果是后世的人,非得说一句,她孙女是小说里的女主角啊。
“没想到你爹以前教你认识几个字,还让你有了长进。”她也是没读过书的,那个年代别说女娃读书,就是男娃都不见得有这个机会。故而宁奶奶没觉得读书不好。宁家的两个女孩子,宁馨、宁二叔家的女儿,都一样没读过书。
宁馨道:“不管男娃女孩,读点书总是好的。读书了,至少在外面迷路了,还能认得几个字,找到回家的路。就像这次的招工,读书了有机会去考,可没读过书不认识字,就连机会都没有了。”
宁奶奶早年生过几个孩子宁馨不知道,但是原主有记忆以来,宁家就宁老大和老二两兄弟。她是宁家的长孙女,宁老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宁蓝比宁书小四岁,今年25岁,已经嫁人了。
大儿子宁城22岁,上到小学三年级就没再读了,自己不爱读书。小儿子宁磊今年16岁,还在上学。要说宁奶奶的心头宝是谁,那还是宁磊,宁家就出了这么一个会读书的人。
“这个早了,前年你大弟娶了媳妇,这都两年了,还没怀上呢。”宁奶奶抱曾孙心切,宁城媳妇嫁进门两年还没怀上,她心里自然是埋怨不断。
宁奶奶本来就是重男轻女的人,对宁馨有些疼爱,是因为这是她大儿子唯一的孩子。不管是孙媳妇还是儿媳妇,反正生不出儿子的,她都得说。
这话宁馨也不知道怎么说,只得道:“好事多磨,您别心急慢慢来。”
这就是安慰人的话,宁奶奶心里知道。“那你呢?爱华走了五年了,你就是在再改嫁也没有人会说你。守了五年也够了。”
当年宁老大媳妇改嫁了,宁奶奶也没说什么。她虽然重男轻女,但也没有要儿媳妇守寡的打算。人还年轻,不能一辈子这样耗着。她就是那种传统思想的妇女。
现在轮到自己的孙女了,她更加不想要孙女年级轻轻就守活寡了。
宁馨:“到时候再说,有看中的就结婚,没看中的就等等。我反正孩子也有了,自己也有工作,不怕养不活自己。”她哪里守了季爱华五年了?她只是变成植物人躺了五年了。
宁奶奶点点头:“你就是找,也别找部队里的了,再有个万一……还有,家里有男娃的别找,养不熟。你的钱以后得给冬冬留着,如果嫁了有男娃的,别人打你钱的主意了。别人生的可没有自己生的好,我瞧着冬冬孝顺的很。”
这话也就宁奶奶能说了,她是宁馨的奶奶,什么都能管一些,换做别人,还确实管不着。
宁馨被说的哭笑不得。“我记住了,您就放心吧,我也不是傻的。”
宁奶奶听她这样说,也就没多说了。过了一会儿,中午下工的人回来了。宁爷爷、宁老二、宁二婶、宁城、宁城媳妇。
看到家里有客人,几人先是一愣,得知是宁馨时,宁老二和宁二婶也是有些错愕。主要还是侄女太瘦了。
不过,宁家还没有孙辈,冬冬的到来倒是让大家都欢喜不已。就是宁城媳妇也抱了好一会儿,她一直没有怀上,自己心里也有压力,看冬冬长得有福气,希望多抱抱能让她沾点福气。
一顿午饭,大家吃的还是挺开心的,冬冬嘴巴甜,让宁家的每个人都很喜欢。
吃好饭,宁馨坐到大家去上工,她塞给宁奶奶三十块钱,坐着这边大队里的牛车回阳光生产大队了。
之所以给三十,是因为她变成植物人的时候,宁奶奶给了二十,即便季寡妇没收,但宁奶奶的心意是到了,她再给钱,比二十少也不太好可能。给多了她也没有,她本来就七百来块钱,现在给了三十连七百都没有了。到时候起房子还要给季寡妇钱,剩下的回部队里还要生活。
原本想着按照继承顺位把三分之一的抚慰金,也就是700块钱给季寡妇,这是她应得的。但目前她也没有钱。以后只好把每个月的工资挪一半出来存着,不至于到季寡妇需要的时候,手里没钱。
季寡妇年级大了,随时都可能需要钱,她得准备着。
牛车送他们到阳光生产大队,季寡妇还是在屋檐下,她面朝着院子门口,半眯着眼睛,好像是睡着了。
“奶奶,我们回来了。”冬冬一进院子就大声的喊人。
季寡妇昨天晚上想事情想的晚,这会儿还真是睡着了。不过冬冬嗓门大,把睡着的季寡妇又给叫醒了。
见着他们回来了,季寡妇的精神马上就回来了。“回来了,去看过你太爷爷太奶奶了?”
“看过了,太奶奶杀了鸡,她做的鸡肉可好吃了。还给我们带来了鸡血,说晚上让妈妈做给冬冬吃,还说可以给奶奶补身体。”冬冬回味中午的鸡肉,只差没有流口水了。
“那冬冬还想吃鸡肉吗?”季寡妇逗着他。
“想的,冬冬回家属院的时候,想和妈妈一起养鸡。”冬冬说着自己的小主意,“等冬冬养了鸡,就可以吃鸡蛋,吃鸡肉啦。”
“我们冬冬真聪明。”季寡妇眼里,她家冬冬放个屁也是香的。
宁馨把鸡血拿到厨房里去放好,随即来到屋檐下坐着听他们祖孙说话。
季寡妇想到他们明天就要走了,想着昨天晚上想的事情再不开口,也来不及了,于是琢磨了一下就开口了:“老大媳妇,你以后如果有碰到好的对象,也要为自己想一想。”
宁馨一愣,这是也劝她改嫁啊?怎么和宁奶奶一样。
“我们女人没有男人,一辈子守着一个家的苦,我是知道的。你还年轻,要为自己多想想。”季寡妇又道,“我也没有别的条件,只求你再结婚的时候,也不要亏欠冬冬。”
季寡妇用了这个求字,是希望宁馨如果再婚,也多为冬冬想想。
宁馨也明白她的意思:“…
…妈,我不敢说以后不会改嫁,毕竟像你说的,我还年轻,人生也很长,以后的事情也说不准的,我也不想说会自打嘴巴的话。但你放心,我这辈子不会亏欠冬冬的,她是我儿子,就算以后会有别的孩子,他都是我最最最重要的孩子。”
那五年的陪伴,不是以后的孩子可以比的。那是她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唯一的寄托。
冬冬听到妈妈说自己是他最最最重要的孩子,没心没肺的笑了。他就要做妈妈最最最重要的孩子啊。
季寡妇也很欣慰:“我知道你是个好的。”可知道是一回事,不得她一句话,她心里就不踏实。“对了,那个房子的事情,我也给你问过了,大队长说按照你的图纸,这房子造起来,里面弄白石灰,得要400块钱,你看?”
钱真是不经花,一个工作600块就还回去了。不过还是值得的,现在外面就是花600块,也不见得能买到工作。铁饭碗的工作多金贵,哪里是随便能买到的。
“那我给妈500块钱,400用来造房子,50块钱妈你留着防身用,有个急事需要钱的时候也不至于身上没钱。剩下的50你看给二弟当工钱可以吗?”宁馨也不知道让季老二监督造房子要给多少工钱,这事情和季寡妇商量来着。
“给老二50块钱?给个10块钱够了。”季寡妇道。如果老大媳妇没有工作,而是回到了大队里,那么让老二监督她都不会让老二收钱,但现在老大媳妇有了工作,那给个十块钱也行,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亲戚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人情往来的。
宁馨听季寡妇这样说,也没反对:“那行,听妈妈的。那我还是给妈500块,剩下的90你这边留着应急。以后我每个季度会给家里写信,也会带着冬冬去拍照,到时候信和照片一起寄来。”
“那可好。”季寡妇没有拒绝宁馨的钱,就当是为孙子存着,她也不会拒绝。儿媳妇以后结婚了,再生了孩子了,有的是用钱的地方,她的钱也不可能都留给冬冬了,所以她也要为孙子考虑。
不过听到儿媳妇说每个季度会写信寄孙子的照片,季寡妇还是高兴的,看不到孙子看到她的照片也好。
房子的事情谈好说,宁馨又说起了养老的事情:“妈,你现在是二弟和三弟他们轮流照顾你,我们这边出不了力,但也不能没有表示。你看,如果把一年分成三份,每份是四个月,也就是说,轮流的话,我们这房也要照顾你四个月,但是我们不在,出不了力,那我们这房的四个月就拜托二弟他们照顾,我每个月给他们钱,你看可以吗?”
季寡妇想了想,现在确实是二房三房轮流照顾她,她的衣服、一日三餐等等。那个时候大房没人。可现在大儿媳妇醒来了,就算她说不用,也难保老二老三他们不会有想法。所以大儿媳妇说的也是挺有道理的。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家家户户不都是如此吗?
不过:“你们现在的这间屋子将来不是给老二的吗?你把这件屋子当成你们的那份力就成。”
“这样吗?这是他们照顾好妈,我给的心意,和他们帮我们这房出力给的酬劳不一样。”宁馨没想算的这么精明。“妈,咱我们这,像你这样的情况,雇人照顾,还要做饭最菜洗衣服等,一个月得要多少钱?”
这可把季寡妇给难倒了,她也是没有经历过这事情。“这我也不晓得,不过雇人伺候月子,洗衣服做饭、照顾产妇,一个月得五块钱。”
宁馨没想到这么便宜,在城里雇个保姆,没十块钱都不行。“那我们房的四个月,我也按照雇人伺候月子的工钱算,每个月给5块钱吧,一年给20块。”
她现在每个月的工资是22.5元每个月,每个月存10块的工资,剩下的12.5元也够他们母子用了,主要是她每个月有40斤的商品粮、半斤肉、一斤鸡蛋、还有票等,尤其是40斤定量的商品粮,这在一般单位的员工里也是很少见的。
季寡妇想了想,一方面,她觉得大儿媳妇给的多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但另一方面,大儿媳妇如果给的少了,那么亏待的就是老二了。
唉……季寡妇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办好。最后心想,那就按照行情来吧。“那行,就按照你说的来。”
宁馨也不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尤其是现在花着季爱华的抚慰金,她都不敢买自己想要的东西,除了衣服那些个必需品,买其他的东西她都觉得烫手。但有些东西是必须的。
按照行情给季老二两口子照顾季寡妇的钱,在养老这一块,她就做到了问心无愧。
于是等到晚饭后,季寡妇提起了下午她和宁馨谈养老的事情,这直把季老三媳妇给羡慕死了。
她听了马上开口:“娘、大嫂,二哥二嫂连着照顾娘八个月那也太辛苦了,不如这样,大嫂的四个月分两个月给我们,两个月给二哥二嫂?”她不敢说全部给他们,但至少一人一半公平吧?这样他们一年到头也能挣个10块钱了。那可是十块钱啊,季老三媳妇是真的想要赚。
宁馨没想到这还能生出事情来,季老三媳妇这样说了,她直接拒绝也不太好,但答应了也不放心季老三两口子。她想了想:“那这样,今年你们一房两个月,等四个月结束,我问问娘,到时候哪房照顾的好,明年继续,哪房照顾的不好,明年就不用了。”
季寡妇一听,这个主意好。“那行,到时候哪房照顾的好,我和老大媳妇说。”
说好了这件事,宁馨又说了造房子的事情,到时候给季老二十块钱的工钱。这事情又让季老三媳妇羡慕坏了,但她没办法,季老三对这个不上心。
这两件事情谈好,宁馨又私下找了季老二两口子。
“二弟、二弟妹,等我们宅地基的房子造好,这边的房间就空下来了。这些年我一直昏迷,也多亏了你们照顾妈,我想着,如果你们接下来的几年对妈依旧尽心尽力,等季春娶媳妇的时候,我就把这里的房间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