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吧,来,还有。”季秋把已经摘了一把的树莓给他。
“谢谢哥哥,哥哥也吃。”冬冬并没有都拿了,而是拿了一半,剩下的留给季秋吃。
季秋笑了,觉得弟弟真好。
两兄弟就站在树莓旁一边吃、一边摘。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冬冬再出手摘的时候就更加的小心翼翼了,他摘了树莓并没有马上吃,而是放在手心里,后来越摘越多,他的小手放不下了,他就找了一片大大的树叶,把手中的树莓放在树叶上。
季秋看见了问:“你不吃吗?”
冬冬道:“我要拿回去跟妈妈一起吃。”
季秋见状,也和冬冬一样去摘了一片大大的树叶,然后把自己摘的树莓也放在树叶上。
等两兄弟把这一颗树上红色的树莓都摘完了,季秋道:“我们先回去把猪草倒了,待会儿再来,我带你去摘野杏子。”
“野杏子好吃吗?”冬冬自然听哥哥的安排。
“好吃的。”在季秋眼里,都是好吃的。
两兄弟回到家里,张彩花已经不在了,宁馨坐在屋檐下洗菜,季寡妇坐在席子上和她说着话,说的是村里这些年发生的事情。
宁馨第一次听到这样长篇大论,还不带停下的八卦,还觉得蛮有意思的。
“妈妈,哥哥带我摘了好吃的野果子。”冬冬一进院子,就跑来妈妈面前献宝似得拿出树叶,让妈妈看里面的树莓。
“季秋真是一个好哥哥,那冬冬你有没有谢谢哥哥啊?”宁馨看到树莓也是惊讶,她在后世自然是吃过树莓的,树莓、蓝莓、黑刺莓,她家门口的水果店经常把这三种莓捆绑打广告。
三种里,她最喜欢吃的是蓝莓,但是树莓也吃的。没想到这里的山上也有。仔细想想,原主的记忆里也有,好像在这边是常见的野果子。
“弟弟给我吃奶糖了。”季秋道。说着,还小心翼翼的看着宁馨,就怕她不高兴。
“那我们冬冬和季秋都是乖孩子,一起分享好吃的东西。”宁馨给了季秋一个微笑,她虽然没发现小朋友的紧张和担心,但是对于乖的孩子,她觉得都应该一起夸。
季秋闻言,露出一个羞涩的笑:“待会儿我再带弟弟去摘野杏子。”
“那好的啊,不过你们俩都是小孩子,要注意安全,不能去玩水,不能进深山知道吗?”这个季节,又是这个地区,在山上几乎不存在野猪之类的生物,在原主的记忆里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所以这方面不用操心。
“知道的,我们不去山里面的。”季秋保证。村里的孩子经常被大人叮嘱,都知道不能去深山。
“妈妈,你吃。”冬冬拿起一颗树莓喂到妈妈嘴边。
宁馨张口含住了:“谢谢冬冬,还有奶奶呢。”
“妈妈不用谢。”冬冬说着,又走到季寡妇这边,“奶奶吃。”也喂到季寡妇嘴边。
季寡妇活了一辈子,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加起来也算是个大家庭了,就只有小孙子喂过她吃的,顿时,她眼眶又有些红了。“冬冬真是个好孩子。”
冬冬的眼睛又笑成了月牙儿。
季秋见状,也拿出自己的树莓去喂季寡妇:“奶奶吃。”
一时之间,被两个孙子围着的季寡妇觉得特别幸福。
等季秋和冬冬吃完树莓,又一起去割猪草之后,季寡妇感叹:“冬冬被教的真好。”
宁馨道:“是秦家婶子教的好,不过也多亏了妈您那时候英明,如果不是您处处为冬冬考虑,也没有冬冬的现在。”
季寡妇被儿媳妇夸的也有些飘飘然:“你吃了几颗野果子,嘴巴也跟着甜了。”
第50章 去宁家
说起来,这还是宁馨穿书后第一次做饭,想想还挺刺激的。不过这个年代吃饭没那么讲究,菜没什么种类,也不要求味道有多好,肚子能吃上七分饱,大家就觉得很幸福了。
季家虽然孩子多,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自留地也多,按照一口人两分自留地,二房三房各自有三个孩子,也就是多了六分自留地。
这六分自留地拿来种番薯土豆,也够几个孩子吃的。
菜是张彩花去地里摘的,摘了菜她就回去上工了。
宁馨看着洗好的菜,有茄子、黄瓜、丝瓜、韭菜、还有土豆,唯一的荤菜就是鸡蛋了。这个年代的人很多不在乎味道还有一个原因,好吃的菜基本要用油炒出来,但是大家没有油啊。油需要油票,老百姓家哪里有油票,所以基本的油就是猪油或者家里杀鸡的时候整出来的机油之类的。
季家同样如此,油罐子里的油也快要见底了。宁馨想到秦瞻给的那些票里还有油票,明天去镇上的时候,给打一些油回来。
不过眼前的菜怎么做?
马上有了主意。
茄子可以凉拌,首先蒸熟,然后撕成条装,用酱油和一点点的醋凉拌。
黄瓜也是这样,切成条状,加酱油、米醋和糖,糖醋黄瓜也好吃。糖的话一调羹就够了,不多,这样做出来很下饭。季家的橱柜里有白糖。
丝瓜就简单了,放个丝瓜鸡蛋汤,大家都能喝。
至于韭菜,韭菜炒鸡蛋。
最后一个土豆做成炒土豆丝。
五个菜,季家11个人,加上宁馨和冬冬一共13个人。菜虽然不多,但量多。
不过就算不够吃了,这个年代吃白饭的多的是。
至于主食,大米和切块的番
薯搅在一起煮,都是大米吃不起,都是番薯吃多了也不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是一起煮的,这叫番薯饭。也有的不是煮干饭,是煮番薯米粥的。
随着孩子们的放学,季老二和季老三两口子的下工,季家也热闹了起来。季老二、季老三两口子今天上工的地方和张彩花没在一块儿,也是下工去还农具的时候,才知道宁馨和冬冬回来了。
等他们到家,看到和以前大变样的宁馨,都快认不出来了。倒是冬冬这个小胖子和照片了没什么变化。
宁馨母子俩的回来,对整个季家来说,是高兴的。只是饭后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家睡在各自的房间里,悄悄话也不少。
尤其是季老三两口子。
季老三媳妇用脚踢了踢准备呼呼大睡的季老三:“当家的,你看今天大嫂回来多派头,衣服都是新的,连补丁都没有,脸色白的跟面粉似得,整个人看上去就像城里人一样。”
季老三收回自己的脚:“气派啥,瘦的和玉米棒子似得。白又不能当饭吃。”
季老三媳妇听到自己男人这样说,心里也是有些高兴的。但是:“如果能让我穿新衣服,让我变白,我也愿意这样瘦。瘦有什么关系?又不是不能长肉。”
“那等你变得和大嫂一样瘦了,向她讨几件她穿过的衣服吧,你没听吃饭的时候她说了,是生病瘦下来的,以后会长点肉的吗?到时候她长肉了现在的衣服也穿不上了。”季老三道。
季老三媳妇:“……”这个死男人,她是这意思吗?她稀罕穿别人穿过的衣服吗?好吧,如果是那样的新衣服,她也是真稀罕的。可她想说的是这个吗?“大嫂现在的日子多好,有新衣服穿还不算,还能去部队当工人,那可是供销社里的,一个月的工资都要赶上我们一年挣的了。”
“那我大哥死了,你想要我死吗?”季老三回答。他才不想去当工人,什么面子不面子的,他就想窝在老家,没出息又怎么样?心里踏实。
季老三媳妇:“……”如果这男人死了,她能得大几百的抚慰金,还当工人,她还真愿意。不过她也知道,她没这个“福气”……算了算了,还是男人好。钱虽然好,新衣服也好看,但怎么说还是有男人在才安心。
就是吧,看着别人表面风光,心里不得劲。
“当家的,吃饭的时候大嫂还说了他们大房起房子的事情,她打算把这活交给二房监督,你说到时候不得什么好处都给二房了?”季老三媳妇说起了这件事。
季老三:“这麻烦事情就给二哥吧,二哥也不会要大嫂好处的。”
季老三媳妇:“……那你把活儿接来,好处不得给你了?”
季老三翻了个白眼:“那什么问题也都给我了,到时候砖头不够、瓦片不够,这里没起好,那里没弄好,都来找我了。”
季老三媳妇:“……没出息。”
季老三翻个身,没出息就没出息吧。想到大哥年纪轻轻就去了,季老三就想窝在家里,哪里也不想去,他不想像大哥那样年纪轻轻就死了。留下老婆孩子以后跟了别人,自己死的不值得。
还别说,季老三心里吐槽的,也是季寡妇现在想的。三个孙女在她的房间里搭了一个大床,三姐妹睡在一起。季家和谐,三姐妹的感情好,她们睡在一起也没什么矛盾。今天家里来了大伯母和堂弟,三姐妹这会儿也没有马上睡,在讨论大伯母和堂弟。
如果是平常,季寡妇还会听她们说话,但今天她的心思不在这里。
老大媳妇还年轻,让她守着这个家季寡妇是没有想过的。她知道一个寡妇守着一个家的苦,她以前能守着,是因为有四个孩子,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说不定她也改嫁了。
可大儿媳妇不一样,她只有冬冬一个孩子,且自己还是有了本事的工人,在部队那样的地方,找个人改嫁了不难。
哪怕找不到一婚的,同样找个带孩子的也行。
季寡妇担心的是,大儿媳妇将来改嫁后,孙子怎么办?想了又想,季寡妇不知道下次再见面要什么时候了,大儿媳妇和孙子在这里也就留那么两天,所以她要找大儿媳妇谈谈。
相比于季寡妇和季老三媳妇的复杂心思,季老二两口子就想的简单多了。
“大嫂总算是醒来了,她现在成了工人,自己也能依靠自己了,冬冬以后也有个依靠了。哎……如果大哥还在就好了。”
张彩花感叹。她和大嫂关系好,两个人都是好性子的,在季家一直相处的很好。现在大嫂好了,她也高兴。
季老二点点头:“嗯。”
宁馨不知道今晚上大家的睡前话题都是围着她的,她这会儿正在画新房子的格局。画的也简单,就是按照现代的商品房格局来的,画了个四室两厅两卫。这里的卫不是厕所,而是洗澡间,厕所安排在外面。
第二天
宁馨和冬冬起床的时候,厨房里的早饭已经做好了。因为季家已经分家了,所以二房和三房的饭是分开做的。昨天是因为宁馨和冬冬刚回来,所以大家一起在二房吃了一顿团圆饭。
不过宁馨也就住两三天,没打算开火,所以这两三天就在二房吃了。
早饭是番薯粥,为了照顾他们母子,平日里的番薯粥都不放米的,今天不仅放了米,还放了糖,微甜的口感,刚刚好。
宁馨没忍住喝了两小碗,就是冬冬也没挑食,吃的津津有味的。
可能是中间隔了五年,张彩花以前和大嫂关系很好,但现在看见大嫂和侄子,她有种他们是来走亲戚的感觉,担心自己准备的不好被人嫌弃。看见他们吃的很香,她也总算放心了。
吃好早饭,季家人带着宁馨先去了大队长那边打报告。除了几个去上学的孩子,还真是全家出动。季寡妇坐在椅子上,季老二和季老三抬着。别说,那季家人一起出动还很有场面。
经过昨天大家都知道季寡妇的大儿媳妇病治好回来了,但今天看到宁馨,大家还是差点没认出来。
主要是人太瘦了,看上去和以前是两个人,谁能想到以前因为怀孕有100多斤的人,现在就70多斤了,那少了30多斤的肉,看着能一样吗?
其二是宁馨穿的太体面了,大家都不敢把她和五年前的她认为是同一个人。
如果不是季家人都在,不是宁馨主动和他们打招呼,这走在路上,村民们是不敢认的。
“还真的是爱华媳妇回来了,爱华媳妇,你咋那么瘦了?”有个和季寡妇关系不错的婆子道。
季寡妇:“在床上躺了五年,别看是躺着什么都不用干,可吃了吸收不了,就这样给瘦了。就是现在病好了,但五年没下床了,手脚都使不上大力气,这地里的活都不能干。”大儿媳妇和孙子回来了,且大儿媳妇还吃上了铁饭碗,季寡妇以前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啊哟,那可真是受苦了。”
“那地里上不了工,以后可怎么办?”
“是啊,她不但要养自己,还要养儿子。”
“可惜季家已经分家了,不然还能让季老二季老三帮衬一下。”
“季老二、季老三自家也有三个孩子,以后还有老娘要养,再养他们娘俩,那他们媳妇能答应?”
“就是啊,咱们乡下人不能上工挣工分,还不得饿死?”
大家关心的讨论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