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弟不好。”有个小姑娘开口,声音气呼呼的,硬邦邦的。
“为什么啊?”冬冬问。
小姑娘叫徐青萍,绑着两个小辫子,穿的衣服虽然有补丁,但也干净。她闷闷的道:“我也有了弟弟,有了弟弟爸爸妈妈就最疼弟弟了,我以前能吃一个鸡蛋,现在变成半个了,我以前每天吃一颗糖,现在三天吃一颗了,剩下的都给弟弟吃了。我听隔壁的伯母说,我爸爸妈妈喜欢男娃,不喜欢女娃。”
冬冬听了,刚想说话,魏英豪就道:“那冬冬和你不一样,他是男娃,他爸爸妈妈肯定喜欢他的。”
现在的小朋友就算年纪小,但从小生活的圈子也让他们知道,男娃比女娃讨人喜欢。
徐青萍听闻,看了冬冬一眼,然后也点点头:“是的,冬冬是男娃,和我不一样。”
“可冬冬不是他爸爸亲生的。”又有一个听见这话的小姑娘开口,“他爸爸是后爸,有自己的娃娃了,肯定喜欢自己的娃娃。”
“我爸爸不是后爸,他是我养爸爸,把我养大的。我妈妈说,生恩不如养恩大,就是说,把我养大的爸爸比生我的爸爸还重要。”冬冬并没有因为小姑娘的话而生气,他是一个情绪很稳定的小朋友。
“你爸爸是你妈妈后面嫁的爸爸,就是后爸爸。”小姑娘坚持。什么养爸爸的,她听不明白。
冬冬叹气:“好吧,你说后爸爸就是后爸爸吧,那我也是我爸爸养大的,我刚出生的时候,我爸爸就养我了,我还是小娃娃的时候,他每个月都给我买奶粉,我爸爸最好了。”
小姑娘听了也叹气:“那你后爸爸真好,比我的亲爸爸都要好,我亲爸爸都不给我买奶粉喝。”
“我亲妈妈亲爸爸也不给我买奶粉喝。”刚才开口的徐青萍也羡慕道。
在小孩子的心里,给他们买好吃的,那肯定是最好的。
听到同学夸爸爸好,冬冬可高兴了:“我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都给我买奶粉。”高兴之余,声音里还多了几分炫耀。
听到冬冬这样说,同学们是羡慕加羡慕。奶粉这东西,谁不喜欢喝啊。
没过一会儿,同学们都来了,于是,整个班级的同学很快都知道冬冬妈妈怀孕了。
下课的哨子声一响起,冬冬就背着解放包准备去二年级的教室门口等崔大宝了。不过还没到,就在路上和崔大宝相遇了。此时的冬冬早就忘记了上午的事情,看到崔大宝,他高兴道:“崔大宝,我们要快去食堂打饭菜,打了饭菜我还要去接妈妈。”
崔大宝本来就忘记上午的事情了,但是这会儿看见冬冬,他有记起来了。他心里是不想理冬冬的,准备晾一晾他,但行动上却走向了他,然后点点头:“你为什么要去接婶婶下班?婶婶自己不会下班吗?”他很不解,以前也见冬冬去接婶婶下班啊。婶婶是大人,冬冬是小孩子啊。
“啊?我早上没和你说吗?”冬冬愣着脑袋问。
崔大宝:“……没有,你早上问我喜欢弟弟还是妹妹,我说喜欢弟弟。然后问你喜欢哥哥还是喜欢姐姐,可是你没有说。”
冬冬没听出崔大宝的弦外之音,然后笑呵呵的道:“那我忘记了,我妈妈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了,所以我才问你喜欢弟弟还是妹妹的。”
哦。
崔大宝这也明白了。不过听到婶婶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了他也高兴。婶婶的孩子,他也会喜欢的。“那婶婶肚子里的是弟弟还是妹妹啊?”
冬冬:“我也不知道啊,妈妈说要到明年过年后开学的时候弟弟妹妹才会生出来,才能知道是弟弟还是妹妹。但是等到国庆节的时候,弟弟妹妹在妈妈的肚子里就会动了,到时候我可以摸摸妈妈的肚子,弟弟妹妹也会知道我在摸他(她)的。”
“那等到国庆节的时候,我可以摸摸婶婶的肚子吗?”听冬冬这样说,崔大宝也来了一点兴趣。小孩子在婶婶的肚子里就会动吗?感觉很新颖。
冬冬抿了抿嘴,他一向是个大方的孩子,连奶粉和大白兔奶糖都舍得分给别人,但是让别人摸妈妈肚子里的弟弟妹妹他有些舍不得,那可是他的弟弟妹妹。但是,崔大宝是他的小伙伴,他又说不出拒绝的话。于是:“我要想一想,要问问我妈妈。”
“那好吧。”崔大宝也没有生气。情绪和冬冬一样稳定的催大伯觉得,冬冬要考虑是没有问题的,遇见不会的问题、不知道的问题、拿不定主意的问题,肯定要考虑啊。
两个小朋友跑到食堂,因为还没到打饭的时间,所以他们乖乖的等着。这要是在平时,冬冬也就乖乖的等着了,但今天冬冬还要去接妈妈,所以问炊事员:“叔叔叔叔,我可以先打饭菜吗?我妈妈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了,我还去接妈妈,保护妈妈。”
“你妈妈怀孕了啊,恭喜恭喜。”炊事员想着,小朋友本来也是排在最前面的,不影响后面的打饭,于是道,“那行,先给你们打。”
“谢谢叔叔。”
等冬冬打好饭菜,对崔大宝道:“崔大宝,我先回去了。”
“嗯。”崔大宝把打好的饭菜拿到常做坐的座位上,然后等他阿爹下班来吃饭。
冬冬拎着饭盒,背着解放包,走的飞快的,因为有饭盒,他担心跑步会把饭菜散了,所以用走路走出跑步的速度了。他先回了家,把饭盒放好,见妈妈没有回来,他又淘米烧火把饭煮上,然后去供销社门口接妈妈了。
宁馨不知道儿子提早打了饭菜,等到了下班,看见供销社门口等着的小身板,她赶忙过去。
“妈妈……”冬冬来到妈妈身板,小手扶着妈妈的手,“妈妈,今天你肚子里的弟弟妹妹有动吗?”
宁馨:“……不是说了要等到国庆节吗?倒是你,今天怎么那么早?没去打饭菜吗?”
冬冬道:“打了的,我和炊事员叔叔妈妈肚子里有弟弟妹妹了,我要在妈妈下班的时候来接妈妈,我可以提早打吗?炊事员叔叔就给我打了。”
宁馨哭笑不得,自己没有拿肚子里的孩子享受福利,冬冬倒是先享上了。“妈妈没事,可以自己上班下班的,你不用紧张。”
冬冬一个劲的笑,根本没把妈妈的话听进去。
母子俩快到家的时候,宁馨发现家里的烟囱在冒烟,她蹙眉,刚想开口,就听见冬冬道:“妈妈,我来接你的时候,把饭煮上了。”
难怪烟囱在冒烟。“冬冬真棒,米放了多少?水放了多少?”
冬冬道:“我先洗了四遍米……都是按照妈妈说的放的。”就差没有拿着视频学了。
宁馨没忍住,用另一只手揉了揉他的脑袋。她没说什么话,就是心里特别柔暖。
回到家里,宁馨先掀开锅盖看了,确定水和米都没问题之后,就对冬冬道:“儿子,我们中午吃蛋炒饭吧。”
“好呀好呀,那我去外面摘青菜。”冬冬赶忙去拿淘箩,然后跑到外面的小菜地里。
宁
馨跟着他,刚准备要弯腰摘的时候,冬冬赶忙道:“妈妈,你别弯腰。”
宁馨以为儿子关心她,刚想说没事,就听见冬冬又道:“妈妈弯腰的话,肚子里的弟弟妹妹会疼的。”
宁馨:“……”感觉孝顺的儿子在渐渐地远离她。
噗嗤……一声低沉的笑声从门口传来,只见秦瞻走进院子。
“爸爸,你快来一起摘菜。”看到队友来了,冬冬赶忙催促。
“来了。”秦瞻一边回应儿子,一边问媳妇,“今天上午还好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宁馨:“和往常一样。”见他们父子摘菜,她就回厨房去打鸡蛋了。
青菜鸡蛋炒饭,加上食堂打的汤和菜,一家三口的午饭虽然简单,但他们吃的都很满足。
第159章 季寡妇的理想
吃好午饭,因为六月的天气有点热了,宁馨就在堂屋里慢慢的走来走去散步,孕妇也需要适当的运动,散步无疑是最合适的。冬冬跟着妈妈走,像个小尾巴。秦瞻则看着他们母子。“我今天给爸打了电话,确定了你怀孕的事情。本来没打算急着说的,但妈昨天知道我们去医院了,今天得给她回个准信。”
宁馨点点头:“应该的,爸怎么说?”
秦瞻道:“爸没说什么,只说你身体最重要,叫我好好照顾你。”其实他爸说的是,让他别有了亲生的孩子就亏待了冬冬,冬冬和亲生的孩子没差别。不过这话和媳妇就不说了。
宁馨笑道:“让爸妈担心了……对了,这件事我还想给季家和我奶奶那些写信说一下,你看怎么样?”宁家那边说倒是没有顾忌,至于和季家说,则是这件事季寡妇迟早要知道的,与其让她以后知道担心冬冬,还不如提早告诉她,这也说明了她的诚心。
“应该的。”秦瞻道,“不过你怀孕了,原本计划今年要去乡下过年,现在不能了,那个时候你肚子很大了。”
“嗯。”宁馨点头,“别说今年,明年应该也悬。”明年2月孩子出生,过年才十个月,大冬天的在这个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回乡下也不放心。
两人聊了一会儿,宁馨对冬冬道:“冬冬,妈妈要给你季家奶奶写信,你现在也学会写字了,也给你季家奶奶写一封信。”
“好的呀。”冬冬自然是愿意的,“妈妈,我要怎么给奶奶写信啊?”从来没有写过信的冬冬,第一次写信,当然很高兴,可是他不知道要怎么写。
宁馨道:“你可以写自己每天的生活,比如你读几年了,考试考了多少分……你想写的都可以写。”
“我知道啦妈妈。”冬冬想着自己每天的生活,感觉自己有很多很多东西想要写,“妈妈,我要下午放学了再写,我的笔和本子都在学校里。”
宁馨:“那好,你下午放学了再写。”
对于给奶奶写信这件事,冬冬很看重,所以等放学回来,一吃了晚饭写完作业,冬冬就开始一门心思的写信了。
从来没有写过信的冬冬,写的非常认真,碰到不会写的字,他就用拼音,小孩子一笔一画,写的字比写作业的时候还要工整。
等写完信,都已经是大晚上了,冬冬检查了一遍,没有错别字之后,才满意的折叠好,然后交给妈妈。
宁馨虽然好奇儿子的信,但她也尊重儿子,小孩子的日记和信件,在正常情况下,她都是不会去看的。
等到第二天中午,就让秦瞻骑着自行车拿去邮政局寄了。
其实在部队这边也可以寄出,等邮递员来送信件包裹的时候可以交给邮递员,但邮递员不是每天都会来的,一般都是几天来一次的,具体几天得看送往部队的信件和包裹多不多。
所以还是自己送去邮政局寄方便。
信送出去之后,冬冬就开始每天期待奶奶的回信了。
在冬冬期待奶奶回信的日子里,宁馨怀孕的事情大概整个家属院都知道了。本来嘛,宁馨二婚嫁团长这件事在家属院里就非常的出名,人人都说她命好。只不过,她毕竟是二嫁,还带着前头的孩子,且结婚快一年了,肚子一直没有消息,大家暗中也八卦,现在有了孩子,于是八卦又变了,有些人暗中觉得冬冬以后得日子会不好过。
这些闲言碎语倒是没有传开,毕竟秦瞻是团长,八卦的人也不是都没脑子的,谁会传团长家的闲话。而且蒋红娟等妇女干部对于家属院的管理一直很好,以至于家属院的是非很少,嘴皮子碎的也很少,这让宁馨觉得,那些小说里描写的家属院里极品多的基本都是扯淡的。
到了六月底,学校里快放假的时候,季家和宁家终于收到了部队寄过去的信和包裹。
同时,季家和宁家收到了宁馨季过来的信。
这天季寡妇像往常一样,坐在屋檐下的草席上缝补衣服,农忙的季节,季老三和季老三的两口子都很忙,别说孩子们的衣服破了季老二媳妇和季老三媳妇没时间缝补,就是大人的,她们也没时间缝补。毕竟每户五口人,全靠他们两大的上工挣口吃的。
所以,季寡妇就把缝补衣服的活儿承包了。
说起来,自从宁馨回来过后,家里的气氛一直都很和谐。尤其是季老二两口子收到了宁馨给的二十块钱照顾季寡妇的劳务费之后,这气氛就更和谐了。轮到季老三这房照顾季寡妇的时候,季老三媳妇也是尽心尽力的,毕竟二十块钱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他们每房只有两个大人,靠他们上工,每天一家也就18个工分,眼光生产大队的工分不值钱,一个工分一分钱,18个工分就是1毛8分,这样两口子一个月也就5块4毛,一年算作55块好了,但这55块钱的工分里,还要扣除换粮食的工分,也就是说一年到头能存下的估计还没有20块钱。
相比起来,照顾好季寡妇隔年就能挣20块钱,对他们来说,是相当轻松的了。
这年头,乡下能存的下钱的,基本都是家里大人多的又还没分家的,这样上工的人多,挣的钱都集中在公婆的手里,才能存的下钱。
而季家如今这气氛,大队里谁不说一句团结之家啊。
“季婶子,信和包裹你收好,那我回去了。”邮递员把信和包裹放到季寡妇的席子旁就走了。
“谢谢同志了。”季寡妇看到大儿媳妇寄来的信和包裹,心里眼里都高兴。长子刚没了的时候,她是怎么都没有想过会有现在这日子的。
季寡妇拿钱剪刀,先把信拆开了。她现在也是认得几个字的老太太了。本来自信满满的打算看信,可是拆开信之后,一句话十个字里,她有七个字是看不懂的。尤其是还有一张信纸里,有很多她看不懂的符号(冬冬的拼音),顿时,季寡妇一个头两个大了。
哎……
终究是她认识的字不够都,还得继续认字,她是个有想法的老太太。
第160章 季寡妇的想法
季寡妇看不懂的信放到一边,又看了信纸里的几张票据,是两张半斤的肉票,两张半斤的糖票,还有两张一斤的粮票、半斤一张的油票。乡下只有年底杀猪的时候才能吃到肉,平时要吃到肉就只能是杀家里的老母鸡了,因为乡下老百姓搞不到肉票。而大儿媳给她寄肉票,无疑在农忙的季节家里可以买肉给老二两口子、老三两口子补一补身体了。
虽然季寡妇花在小孙子的心思最多,但对二房和三房也是关心的,再加上现在一家子和谐,她就只会关心他们。
季寡妇把票藏好,开始拆包裹。她倒不是在意包裹,只要大儿媳妇给她写信,告诉她孙子的事情,她就很满足了。
包裹虽然不大,但里面的东西也不少。季寡妇一件一件的拿出来,眼眶渐渐的湿润了。坦白说,她活到这个年纪了,一只脚都要踏进坟堆里了,但收到的东西都没有大儿媳妇给寄的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