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大人,是‘生吞活剥’。”

  “......”

  赵丰年忽然就笑了。

  “想必你便是牧县县令了?”

  “叫我拓九就行,别整那什么文皱皱巴巴的东西,我这回就是为了火炕来的。”

  “大人,是‘文绉绉’......”

  “你闭嘴!”拓九恼羞成怒,随即直勾勾盯着赵丰年,仿佛是在观察他有没有笑话自己。

  赵丰年保持微笑,“拓九,我看你也是率性之人,倘若不是眼下这种情形,我倒觉得,你是个将军英雄人物。”

  拓九往椅子上一靠,“别以为说点好听的就能牢笼,笼牢,笼络!笼络我,我见过的知府有三根指头了,你就说给不给我们牧县盘火炕吧。”

  “我听闻,拓县令的父亲是戎族人?”

  只见拓九瞬间冷了脸,“是又如何?怎么,你也要驱逐我吗?你们这些当官的,就知道搞这些,你们高高在上习惯了,哪里知道我们底下人怎么活?这里以前是戎族的地盘,被戎族抢了去,有多少人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凭什么你们一来就要驱逐我们?戎族把我们当异类,你们大夏嘴上说的好听,其实也打心眼里瞧不上我们,既然这样,还干嘛要假惺惺过来!一边推举我当县令,一边又要压迫我们,本来见你长得人模狗样,结果,哼,依我看,你就跟李均,还有那个盛富贵一样,不是什么好种。”

  他腰背崩得笔直,仿佛赵丰年说一个不好就要跳起来攻击了。

  赵丰年还是头一回被人指着鼻子骂,但是少年的反应却让他气不起来。

  “不要误会,只是想问问,既然你父亲是戎族人,那你是否懂戎地语?”

  “啊?”

  “北地戎地语跟汉语交杂,我跟府衙里的其他几位大人都想学一学戎地语,好跟百姓沟通交流,正巧缺个会讲戎地语的师傅。”

  拓九更懵了,“你,你是说,你们要让我给你们当师傅?”

  “倘若你不嫌弃,至于火炕,既然你都是衙门请的师傅了,自然一切好说。”

  “那你要先给我们牧县做,不能先去姓冷的那边。”

  姓冷的怕指的就是五树县了,赵丰年笑了笑,“自然,事实上,五树县的县令至今未来府衙,我也不知是个什么意思,毕竟像你一样有胆识又有魄力直接找上我的人,可没几个。”

  拓五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那倒也是,不过,你别想等冷假面了,他就是李均跟盛富贵的一条狗,两个主子不发话,他怎么会来呢?”

  “哦?我方才听你言语中,你跟那李均、盛富贵似乎有什么恩怨?”

  “什么恩怨不恩怨的,他们也配?不过就是他们想利用我把之前的知府拉下去,推了我做牧县县令,以为我从此就感恩戴帽子了,呸,我可不是冷假面那种人,北地百姓生活这样贫苦,那李家要占一半!”

  赵丰年眼中闪过一丝流光,“我听闻,这北地有王、李两家,怎么你口中只说那李家?”

  拓九却纠结了,“王家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粮食卖得也一样贵,不过,仔细想想,兼并我们土地草场的,都是李家做的,对吧?”

  最后一句是问他身边师爷的。

  赵丰年仿佛这才想起来,“这位先生看起来文质彬彬,不知怎么称呼?”

  那人连忙行礼,“回知府大人的话,小人牧县师爷,王进才。”

  赵丰年挑眉,拓九忙解释,“他可不是王家人,不对,也算王家人,不过他是分支,很远很远的支了,对吧,王文之?”

  “是的,大人。”

  赵丰年微笑,“王先生是个读书人?果然北地也是藏龙卧虎之地,既然这样,那一会儿我就让施工队跟你们一起回去,火炕早一日盘好,百姓就早一天安全,我也早一天安心。”

  拓九十分感动,“赵大人,你果然跟以前的那些狗官不一样,你就那什么,爱民如儿子!”

  赵丰年嘴角一抽。

  王师爷忍不住了,“大人,是‘爱民如子’,还有,前面那个,是‘感恩戴德’......”

  赵丰年失笑,让人请赵青青过来。

  “大人唤我?”不多时,赵青青就过来了,在外人面前,她称呼赵丰年‘大人’。

  “赵典吏,这两位是牧县的县令拓大人,跟师爷王先生,一会儿你带着施工队跟他们去一趟牧县。”

  “是,大人,下官见过拓大人,见过王师爷了。”

  “拓大人,这位是我府衙户房典吏赵大人,也是我之副手,一会儿由她带着人陪你们去牧县,拓县令?拓九?”

  “啊?”

  只见拓九回过神来,满脸通红,眼神躲闪。

  赵丰年挑眉,“拓县令可是身体不适?”

  “不不不,我身体很好,真的,非常好,我能一只手举起一只羊!你相信我!”说完,他眼睛盯着赵青青。

  赵青青一愣,忽的又笑了,“拓大人看上去便威猛有力,下官自然是信的。”

  只见他脸色更红了,眼睛也不敢往赵青青那边瞟。

  赵丰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看了眼赵青青,两人视线交错,赵青青眼里露出疑问,赵丰年便又笑了,没说什么,只是又加了几个护卫兵一同前往。

  拓九是少年春心萌动,但是怕是他青姐还不明所以没开窍呢。

  解决了牧县的事,五树县的就不远了,果不其然,第二天,五树县的人就来了,只不过来的不是县令,是县衙的主簿。

  “我家大人本来几日前就想来拜见府台大人了,只是近日里受了凉,身体不适,怕冲撞了府台大人,这不是,人还在病床上,就着急麻慌地让小的过来给大人请安了。”

  赵丰年自然不会信,但是他也没指望一下就让几个县城的人都低头,如今过冬才是最要紧的,只说了一句让他们大人保重身体,听到他说他们也想为百姓盘火炕,又命杨菱带人前去。

  如此一来,北定府底下五个县都解决了,赵丰年这才打起精神,准备跟王李两家见一面。

第60章

  赵丰年跟王李两家约在了北定府唯一的一家酒楼,也是赵丰年刚来之时,盛富贵摆下接风宴的地方,名叫吉祥楼。

  “知府大人要买粮?”二楼包厢中,李家主看了赵丰年一眼,随即老神在在,“须知如今的粮价可是居高不下啊,不知大人买来何用?”

  赵丰年笑,“自然是吃用,不瞒二位,圣上关心北地,我来也得匆忙,本就是农家出生,又没带多少细软,到了这北地才知道,粮价竟跟京城有得一拼,这不是,听闻王李两家乃是北地一等一的豪绅人家,便想问问两位家主,是否有那陈年旧粮,价格稍稍便宜些的,我好买上几石糊口。”

  李家主哈哈一笑,“赵大人可真能开玩笑,我都听盛通判说了,赵大人是状元出身,那是文曲星下凡,得了皇帝陛下看重才来北地,如何缺了粮吃,再说,大人最近的动作可不小啊,就是如今这府城里,谁家不想盘火炕。”

  “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见笑见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近些日子怎么不见盛通判?”

  这个老狐狸,赵丰年不信他真不知道盛富贵怎么回事,只是仍然笑着,“盛通判叫人传话到府衙门,说是偶感风寒,如今在家休息呢,这北地确实苦寒,也难为盛通判一把年纪还要这般操劳了。”

  李家主笑了笑,又接着说粮食的事。

  “赵大人真缺粮,我那库房里还剩下几石,全当送给大人就是了,谈

  买卖实在伤了和气,王家主,你说呢?”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王家主这才点头附和,“李家主所言极是,我王家也愿意献米粮支持府衙。”

  赵丰年笑了笑,旋即正了色,“其实,今日我本意是想劝说两位家主降低粮价而来。”

  此言一出,王李两位家主脸色均不大好看。

  “近来,北地旱了也数月,庄稼收成不好,即便是免除了这季的粮税,百姓依旧揭不开锅,只能依赖买粮,只是这粮价居高不下,并非人人能负担得,所以,我想恳求两位家主,降低粮价,好叫百姓买得起粮食度过眼下的难关。”

  一阵沉默后,李家主率先开口了,“赵大人可真么会说笑,只是我两家是做生意的,放粮救灾那是官府的活,粮价上涨,也是因为粮食难得才上涨的,我们也是有成本在里头的,这会儿您叫我们降低粮价,那回头我们可是要亏了本了,届时一家老小还有铺子里的那些伙计,岂不是都要喝西北风去了,赵大人可怜那些百姓,只是我们这些百姓又怎么就不管了呢?”

  王家主则是问道,“不知我们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赵丰年点头,“让两家降粮价,自然是损害了两家的利益,必不能叫你们白做,等年后,我会禀告朝廷,让朝廷给予两家嘉奖,除了朝廷的嘉奖,府衙也会出面为两家宣传,并且本官承诺,会在北地开立官学,届时你们两家若有意,都许三个名额。”

  本朝不禁商贾后人科举,但没有功名的商贾后人,是进不了官学的。

  王家主不发一言,李家主却又笑了,“赵大人可真是好大的口气,不过您想必还不知道吧,以前也不是没有知府立下豪情壮志,要在此地设官学或是私塾,可如今赵大人可在北地见到一家私塾了吗?自是没有的,因为啊,这北地,都是能活一天算一天的主儿,谁还想着读什么书,做什么官呢,就是那些县令,能识得几个字就算不错了,至于朝廷的嘉奖,老夫活了一辈子了,如今有了这么一份家产,还想什么朝廷嘉奖呢,衙门的宣传,这倒是个新鲜词,不过想来就是夸夸我们,倒不是老夫自夸,只是我李家在北地的生意,托各位父老乡亲的关照,还算不错,便不劳衙门费心了。”

  不投机半句多,赵丰年知道此事大概是不成了,却还是问了问王家主。

  王家主垂眸,面上没什么表情,“赵大人,便是有了官学,也没有先生,就是有先生来,也未必能科举致仕,北地早就被放弃了。”

  赵丰年看了他一眼,慢慢收回目光。

  “既是如此,本官也不必强求了。”

  赵丰年从二楼下来,大胖跟李将军连忙迎了上去。

  “阿年,方才我看见李家主跟王家主先离开了,他们是不是不答应?”

  李将军一脸不出所料,“这种为富不仁的,能答应就奇了。”

  赵丰年却抬头,“倘若他们其中有一人答应了,那李将军待如何?”

  “那之前那事,我便答应你。”

  赵丰年勾唇,“那李将军可要准备好了,瞧,人这不是就回来了。”

  几人朝着他的目光看向了酒楼门口,竟是王家主。

  “赵大人,不知可否再移步聊几句?”

  赵丰年微笑,“自无不可。”

  一直回到府衙,大胖都不知道,怎么那王家家主就答应了下来。

  “你仔细想想,王家人的名字,就知道了。”

  “什么意思?”赵丰年走了,大胖就看着李将军。

  李将军回忆了一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什么就如此了?”

  李将军看着他,一脸嫌弃,“你这样的头脑,赵丰年为何还如此重用你?”

  大胖不乐意了,“这话说的,我可是阿年的亲哥哥,对阿年的忠心哪里是你能比得上的,你一个后来的,呵呵!”

  李将军不肯告诉大胖,还对大胖发起了嘲讽,大胖只能追上去想继续问赵丰年,恰好这时赵来贺听到了便问了一嘴。

  “名字?哦哦,那我知道了。”

  “四叔,你也知道了?你这些日子不是在府城带队盘火炕吗?”

  “早就盘完了,你这孩子,整日里在外面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怎么瞧着像是瘦了。”巧娘一脸心疼。

  “没呢,阿年说了,我这是肌肉,健壮着呢!四叔你快告诉我!”

  “王有才,王进才,王文,王举文。”赵翠翠一边写着字,一边念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