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鱼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9 KB   上传时间:2025-04-05 18:41:18

  “都好,青青帮了我不少忙呢,我也是没想到她跟翠

  翠竟跟你学了字,让她当个织娘倒是埋没她了,我想着,往后让她帮我一起帮我管理。”

  赵丰年自无异议,“青姐一向聪明,伯娘慧眼识珠。对了,之前伯娘说的女户一事,不日就能办下来,只是,伯娘可同陈夫子提过?”

  顾子升又看了过来,他的治下,自然是他给办的,在听说了陈莲的事情后,顾子升对她想立女户一事举双手赞同。

  陈莲笑了笑,“自是谈过,我爹倒没什么,至于其他人,我理会她们做什么。”

  陈莲立女户一事还是在陈家湾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古只有父母兄弟都没了才立女户,哪有父亲兄嫂都在还立女户的!这可是大不孝啊!”

  陈家也闹得厉害,要是放在以前,陈莲要出去自己住,陈家两个媳妇绝对二话不说,可如今眼看陈莲有大本事了,她们如何愿意把这尊佛推出去,还指望慢慢跟她修复关系拿好处呢。

  陈家结结实实闹了两天,陈家湾也看了两天的笑话,最后是陈秀才站了出来,宣布要跟陈莲断绝关系。

  这话一出,顿时让人吃惊不已。

  陈莲知道父亲为自己着想,红着眼睛同意了。

  而后,陈莲便带着两个女儿立了女户,新家就在纺织厂隔壁。

  立了女户当天,陈莲就将父亲接到了家中小住,直等到过完年才送回去。

  这下大家有什么不知道的,合着陈夫子是为了女儿能立女户不被两个嫂子吸血才断绝关系,人家父女关系好着,说是断绝关系了,难不成还有人拦着不让来往了不是。

  “陈夫子拳拳爱女之心,实在令人感动。”

第46章

  年节底下,运输队又跑了两趟县城,回回丰收油都供不应求,最后一次,运输队带上了陈家湾的麻布。

  本来众人还在担心府城之人嫌弃这是麻布,却没想到他们的麻木细腻柔软,几乎是刚推出就受到了追捧,听闻下一批货要等年后,那一批麻布竟短短几日就销售一空。

  纺织厂的头一仗就如此顺利,陈家湾就更让人羡慕嫉妒了。

  而这个时候,上河村下河村的村长却不约而同地登了赵家的门。

  听完两村长来的意思,赵丰年很是无奈。

  “谁人不知小赵秀才就是点金手,做的都是大好事,赵家村、柳家村还有陈湾村都是受了小赵秀才你的指点才能富裕起来,过上好日子,更别提早几年的堆肥了,那是让我们整个怀江府下面都受益的,只是你看看,如今周围几个村子,除了顾家村,就我们大河村还苦着呢,我们大河村又不比周头那边地多,能种的粮食也多,这日子过得是紧巴巴。”

  大河村村长刚说完,下河村村长就不乐意了,“什么就你们上河村,我们小河村才是最苦的,本来前几年田地就被水淹了不下三分之一,这几年都没能恢复起来,如今我们村的地是最少的,那日子才叫真的不好过!”

  “那也是你们起初围河床造田地造的孽。”

  “王大牛,都是一个祖宗的,起初你要是不拦着你们村的人来帮忙疏通河道堵缺口,我们的田跟地至于被淹吗,说来说去还是你们大河村见死不救!”

  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赵丰年连忙制止住了。

  说起上河村跟下河村,那是积怨已久了,两村人光是见面看一眼就能掐起来,赵丰年头一回跟赵来贺去县城缴粮税的时候就曾看见过两村村民发生冲突,如今竟还是一样的。

  上河村跟下河村本是一个村,这也是下河村村长说一个祖宗的缘故,后头因为产生了分歧分为了两个村子,问题就出在下河村想要多一点土地,因此围河岸开荒造地,导致上河村那一截河水河面抬高,某一年下大雨河道改道淹了不少地。

  于是前两年又一场大雨,眼看下河村围起来的河坝也要破溃,下河村去上河村喊人帮忙,上河村没一个来的,下河村瞬间淹了三分之一的地,好在是人没事。

  这下两村是彻底撕破脸皮了。

  赵丰年想,这两人估计也是碰巧凑到了一块。

  “牛大叔,王二叔,并非是我不肯帮忙,反而,针对你们两村,我确实有个想法,或许可以帮到你们,只是这个想法不容易做到,又或许说,根本就做不到,所以,你们两位还是请回吧,恕我帮不上忙了。”

  两人急了。

  “不是说有办法吗?你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我们做不到呢,我们上河村肯定全力配合!保证做到,至于下河村,做不做到管他们呢!”

  “呸,我们下河村已经决定一切都听小赵秀才的了,我们才是一定能做到做好!”

  赵丰年笑了笑,“我这计划的前提就是两村重归于好,这也能做到吗?”

  两人懵了。

  “两位还是请回吧,等什么时候想明白了再来找我不迟。”

  上河村跟下河村村长刚走出赵家大门,迎头就碰上了顾家村的人,两人当即对视一眼,连忙回村商量去了。

  两人也是误会了,顾家村的人是来找赵来贺的,并非赵丰年。

  年后,纺织厂越发火热了,厂里的麻布广受好评,都说这改良后的织布机纺出来的麻布跟以往的麻布大不一样,这麻布轻柔透气还耐磨,老少皆宜,关键是比镇上城里的麻布可便宜多了。

  至于丝绸,那本身也不在平头老百姓的选择里,一时间,整个临县甚至府城,都兴起了过节送麻布的风潮。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顾子升的调令终于下来了。

  怀江府同知,正五品的官。

  顾子升收到调令还很惊讶,这是直接跳过了六品通判,直接升了四级。

  “于同知去年就调走了,我还以为朝廷会再派人过来呢,没想到,竟叫我赶上了。”

  赵丰年恭喜了他,顾子升却显得很惆怅。

  “往后我岂不是要一个人在府城了,咱们见面的机会也少了。”

  赵丰年却笑了,“这可说不准,我已经决定再过些时候就去府学读书。”

  顾子升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年前那会儿我问你你还说在考虑呢,你真不打算去青州了?”

  说来也是有意思,过年那会儿,怀江府隔壁几个府城的书院纷纷给赵丰年下了帖子信函,十分客气又诚恳地邀请他去他们那边读书,甚至还有封青州的,这可是跨了一个州!

  虽说周学政提过帮自己引荐,届时有了消息再告诉他,但是赵丰年目前尚未接到周学政的递话,只当他暂时不得空,所以也没往这方面想,等看了青州的信,只当是周学政帮自己提了一嘴,那位江大儒怕是没看上他,碍于情面便给了他一张入学的凭证。

  赵丰年一一回了信函,到了回青州书院那一封的时候,斟酌了许久,最后只表达了感激惶恐,说路途遥远,不便前去青州,他日定上门拜访求学之类的。

  不知是不是听说了这事,怕好苗子被别人抢走了,怀江府府学学政竟然连忙送了信来,还奉上了现任刘知府的亲笔书信,表示很欣赏他的才学,让他务必要早日入府城官学,言辞恳切。

  看得赵丰年好笑不已,也回了刘知府跟府学学政的信,只说会尽快去入府城官学。

  “青州太远了,确实不便。”

  赵丰年跟顾子升提过周学政想替他引荐青州书院的江山长做老师一事,顾子升起先还为他感到高兴,后头知道青州那边只是给了一封邀请入学的信函,当时就不满了,此时听到赵丰年

  说青州太远,怕他想起被人拒绝心里难过,赶忙附和。

  “对对对,太远了可不方便,大叔大婶都在这里,你一个人跑去青州,他们铁定担心!要我说,是那刘伯远没眼光,也没啥好的,不如这样,你拜我老师当老师怎么样?虽然没有江伯远名声大,但是也能比过一大帮子人了!”

  顾子升越想越觉得好,恨不得立马就去写信。

  赵丰年早就猜到他有个很厉害的老师,而且两人从未断过通信,只是哪有替自己老师认徒弟的,当即拦住了他。

  顾子升不太服气,等到晚上,越想越气,果然还是写了一封信说明了缘由,第二天一早就让人送去了京城。

  京城这边,周立民这些日子过得既充实又空虚,充实是他远在怀江府的弟子三天两头来信,告诉他那位至交好友又干了什么大事,回回都叫他拍案叫绝,前几天还读到了一篇“赵秀才问何为抱效朝廷”的文章,字字珠玑,实在酣畅淋漓。

  而空虚,自然是等信的那几日了。

  今日又是取信的日子,周立民还在国子监,特意命下人取了信直接给他送到国子监来,等国子监的仆从说有他的信送到,周立民更是片刻都等不及就连忙取来打开。

  上回正说到岚州底下各府城纷纷邀请赵秀才到他们府城书院官学读书呢,这次赵秀才应该考虑清楚了去哪里了吧?

  是去青州还是去怀江府隔壁的晋阳府呢?他个人是推荐去青州府的,虽说晋阳府这两年出了好几个才学不错的,但毕竟青州书院有江伯远那人坐镇,绝对不会浪费了赵秀才的才学。

  只是等他看完信,周立民当即拍着桌子气得直瞪眼。

  正巧国子监监丞过来取书,见状很是疑惑。

  “何人惹祭酒如此不快?”

  “呔!好个江伯远,当真是不识货,赵秀才能给他当弟子那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他倒是还嫌弃起来了!这么好的弟子,他不要我要!”

  监丞:起猛了,看见祭酒骂江大儒了......

  以及,祭酒这莫不是看了哪里新出的跟江大儒有关的话本?

  周立民这边为赵丰年叫屈,另外一边,傅青云也到了怀江府。

  “这怀江府倒是比以前更热闹了。”傅青云隔着车窗看着前方排队入城的队伍,不禁感叹。

  “算起来,老爷离开怀江府也有四十多年了,怀江府自然是越来越好的。”一旁的管家笑道。

  傅青云也笑,“是啊,越来越好了,家里老宅都修整好了吗?”

  “都齐整了。”

  “一会儿进了城你们先送夫人、姑娘回老宅,我去拜访一位故人,晚些时候再回去。”

  “是,老爷。”

  得了信的管家来到了队伍中间的一架稍小一些的马车,隔着车窗传话。

  “老夫人,姑娘,老爷叫我跟夫人姑娘说一声,一会儿老爷要去拜访故人,叫咱们先回老宅修整。”

  “这会子还没到家呢就想着访友了。”一道妇人声音传出。

  随机便是一道悦耳的少女笑声,“知道了,林爷爷,烦您替我跟祖父说一声,少饮酒。”

  那林管家笑着应了。

  其他等着排队入城的人也留意到了这一行人,虽然府城里每天都人来人往,这样一看就知道大户人家出行的还是少见。

  柳小尺带领着的运输队刚好就排在傅家的队伍后面。

  “嚯,老大,这家人肯定贼有钱,你看他们的马车,一看就很贵!后面那车上的行李肯定有不少好东西呢!”

  这话一出,傅家的家丁侍卫立马纷纷转头警惕地盯着他们。

  说话的运输队成员挠挠头,“咋了,他们怎么跟防贼似的盯着咱们?”

  柳小尺无奈,自然是方才那话听着就不对劲啊。

  出门在外,尽量少惹是生非,尤其是前面看起来非富即贵的,别到时候找他们麻烦耽误了生意就不好了。

  见状,柳小尺走上前,跟其中一个领头模样的侍卫抱拳道歉,“抱歉,我这兄弟口没遮拦,还望见谅,我们并无坏心,只是去府城送货的村民。”

  那侍卫看了眼他身后的身材魁梧的柳大尺,面露怀疑。

  “这是我哥哥,他自小就比别人壮,我们是赵家村的运输队,这一带都知道,兄台不放心也可以问问其他人。”

  这时旁边看热闹的人立马就替他们说话了。

  那侍卫又瞪了眼刚才说话的人,这才作罢,前去跟管事回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3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10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