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不能,可等着大海买了房子,怕是真就要能了,不然这么些大老爷们,燥都燥死了。呵呵,就是我,不也跟着往山里走了一回嘛。”
何毛柱是真觉得打猎很挣钱,他随便给方大海算算,那一个月就能有60块上下的出息,这数字,他看着都眼红。想来别人也一样如此。
那可不一定,最起码王桂香知道的消息来看,院子里的人还是很有自己盘算的。
“那不能,别的不说,陈寡妇就不会肯,我和你说,你们没回来那阵我可是看见了,她啊,提着一盒子点心去了包家。”
包家?想到昨儿说起的工厂的事儿,何毛柱明白了,这陈家是想送陈石头去工厂挣钱啊!你别说,这还真是个不错的出路。
咦,若是这样,隔壁李大强呢?他就不想去?
“别看李大强拉车拉的挺辛苦,遇上好的时候,钱挣的也不慢。我和你说,我也是才听说,李大强前儿在东交民巷附近接了个长活儿。光是包月钱就有20,你说,这去了一个月4块5的分子钱,再去掉街面上的那些,他一个月能得多少?最起码12块,还都是现钱,你说说,他能舍得一下就丢掉?”
“嚯,你还真不少,工厂刚进去的小工,一个月才3块,差距太大,李大强还真不可能换活儿。”
想想工厂的工资,何毛柱也有些唏嘘,3块啊,那真是喝稀粥都不够,熬过3个月,成了熟练工,那工资也不过是8块,和其他工作比起来真的是很低。若非能学手艺,熬上几年之后,有希望拿到20以上的工钱,怕是招人都没人去。
“可不是,也就是陈石头如今那活儿实在是难接,不然也不会去,原本他爹在那会儿一个月最少也能挣10块,多的时候2、30都是寻常。”
“也就是他爹当年能挣,攒下了些家底,不然这些年,你当这娘两怎么熬过来的?行了,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了。我说媳妇,大海买房子,你说,咱们是不是也跟一波?”
嗯?跟一波?什么意思?也买?不是吧!咱们可是连着方大海那边的欠账都还没还清呢,怎么就想着买房子了?钱哪儿来?怕不是做梦呢吧!
“有钱没钱的,这个先别管,既然我说,自然是有我的法子,你就说买不买吧。”
法子,你能有什么法子,怕不是又要借,方大海那边还欠着不能借,那就是冲那些师兄弟借是吧!人家都是怕欠钱,自家这男人倒是好,竟是想着法的借,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怎么好好地就想着买房子了?”
“呵呵,因为方大海要买啊!”
嗯?这又是个什么说法?自来都是小辈跟着长辈的路子走,到了你这里怎么就变了?成了你一个当二叔的跟着侄女婿走?
“我是二叔,是长辈,可那不是大海本事嘛。”
何毛柱坐到炕上,取过一边的被子往腿上那么一盖,看着一边的油灯,悠悠的说到:
“有些话,在外头我不好意思说,可当着你,我没什么不能说的。”
何毛柱作为大厨,有本事的大厨,自来在外头都挺有份,哪怕是沦落到卖包子了呢,走出去也多少端着点摸样。可这会儿……微微弯曲的背脊,已经垂下的脑袋,整个人都带上了几分丧气。
“自打大海他们来了之后,别人怎么看的我不知道,可就我这些日子看下来,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何毛柱叹息着,举起上手,细细的看了看,又摇了摇头:
“你说说,麻辣兔头这样的东西难吗?不难啊,甚至这会儿让我说,都能一口气说出十来道,能一样放到外头摆摊卖的菜品,可你说我怎么就那么死脑筋,只想着卖馒头、包子呢?怎么就不知道往别的上头琢磨琢磨呢?哪怕是卖个鱼肉丸子呢,不也比现在这更挣钱些?”
想起这几日那兔头的销量,想想今儿晚饭后,那些捡煤核的孩子又送来的将近150只兔头,和关门前,不知道哪儿给方大海送来的100只兔头,他整个人都失落的很。
“想主意他比我活络,寻货源他比我路子都多,这样一个孩子,竟然是个才进京不到2个月的孩子,你说说,这样的人做出了新的决定,我能不跟着点?”
听明白了,王桂香这次是真听明白了!
“你是说,你觉得,他这突然想买房子不是随随便便的决定?是知道了什么?”
“也不好说是知道了什么,或许是我想多了。可大江才10岁,他就想着买房,那肯定是这会儿买房不吃亏这是一定的。既然这样,那咱们想不明白,跟着总行吧!”
你要这么说,那还真行。别的不说,只要那天不打仗了,就京城这地理位置,房价怎么也要上去三成。这么一算,还真有可能是这会儿买最占便宜了。
“那咱们就买,只是这钱……”
“大不了我卖了我的老脸,去几个师兄那儿周转周转就是了,就如今这出摊的收入算,只要后头依然这么来,一天1块是妥妥的,2块也不是不能,三个月什么账都能清了。”
那行吧,既然不怕还不上,那还等什么?多买间房子,正好收拾了给大松也置办个房间,多好。
两口子下了决心,准备第二天中午空隙的时候就去借钱。不想这事儿到了第二天却又有了变故。喏,那不是,这里方大海那两间房刚办出来房契,那边林老头拉着何毛柱就说起了中院正房那一间屋子的事儿,还特意说明了,可以欠账!嘿,这样的好事儿从天上掉头顶了,那何毛柱还借什么钱啊!
能把脸继续踹兜里,哪怕是3个月后还清要多给2块钱呢,他觉得那也是值得的。他的脸面可比这贵多了。
一张欠条下来,得,老何家算是彻底将中院正房三间给全占了!
而等着方大海和何毛柱收拾起新买的屋子,哎呦喂,整个院子那可就热闹开了。一个个都开始打听起了这房子的事儿。
听说欠钱买的,邻居们大部分都吓了一跳。可等着听说只要写下字据,愿意给利息,就能提前得到房子,拿到房契,那一家家的又十分的心动,特别是家里人口多的,那更是夜里睡觉都睡不好了,翻来覆去的就琢磨着自家是不是也跟着掺和一把。
而这琢磨过后最终行动的……谁都没想到,乔舒泰居然当了第一个。
按说,他家可不缺房子,两间厢房,一间耳房,就他们目前的人丁来说,住那是尽够的。那为什么要买呢?最要紧的是,这房子原本可是租的,他这要买,岂不是要一下子给出3间厢房,1间耳房的价?
那可是180块,老乔家居然这么有钱?
乔家没这么多钱,能拿出100块,那都是将媳妇的金镯子都抵进去后的结果。可即使这样,乔舒泰依然决定要买,这是为什么呢?乔舒泰和自家媳妇是这么说的。
“现在的房价比平日那可是少了不少,放以前,就这样的院子,这样的厢房,一间没有个70块那是想都不用想,如今呢?才50,这会儿不买,等着太平了,那咱们怕是更买不起了。”
太平?乔舒泰觉得就要太平了?李金花看着自家男人,一脸的不解。
“你从哪儿听说的?这外头打仗打成那样,你居然觉得要太平了?”
“就是因为打的那么厉害,才会太平啊。你算过没有,就咱们北面,果党那边如今还剩下多少地方?大部分都让红党占了!而且这速度还块的惊人,往往一两个月,就能听到新解放了一个地方。算起来比当初小鬼子都不慢。”
“呸呸呸,说什么小鬼子啊,那能一样?”
“对对对,我嘴滑了!不能放一起。小鬼子那是外头来的侵略,人心按不住,不长久。可正是因为不一样,因为红党是自己人,是两家争天下。就和那什么当年明太祖和陈友谅一样。所以啊,你看,这一方优势这么明显,那太平还远吗?”
“你要这么说,那还真是。趁着这会儿还便宜,咱们赶紧买了,那就是赚了!”
“对喽,瞧着吧,只要想明白的,后头跟着买的绝对不少。”
这个话李金花信,就是她听了这么一通分析,也觉得该买,可问题来了:
“可你都能想明白,那林家老两口能不明白?明明以后能卖高点,为啥还要这会儿上赶着卖?还欠着钱的卖,他们图什么啊?”
“呵呵,你说呢?那可是红党,心里发慌,想攒钱藏着不打眼,多正常啊!”
果然,民间卧虎藏龙啊,一个小小的会计,居然也能看出大势来了!这年头能活下来的,果然都是聪明人哦!
第82章 娶媳妇……
这个时候能存活下来的人确实各有各的智慧。例如陈大娘,她不懂为什么突然之间院子里的人这么热衷于要买房子,可有一点她却做的比证券所门口卖鸡蛋的老太太还要利索,那就是紧跟院子里的聪明人走。
院子里谁最聪明?就陈大娘这久经世故的眼睛看来,方大海最聪明!所以……
“学大海?”
陈石头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家老娘,
“上次大海说了一句工厂的好,哦,你就让我去厂子当学徒工!这也就算了,能学门手艺,即使刚开始苦了点,可后头只要手艺上来了,确实有前途,我也就听你的。可如今这……这可是买房子,这样的事儿也要跟着?妈,咱们哪有那样的本钱,一直这么跟着?你怎么确定人家不是因为手里有闲钱,怕存家里不安全才这么干的?”
陈大妈知道,自己这会儿要是不说清楚,自家这傻儿子哦,怕是心里就要有疙瘩了。可让她怎么解释呢?她说不清楚啊,真的,这只是她的直觉!
当年靠着这份直觉,她生生的卡着自家男人的喝酒钱,一点点的攒起了家底,这让他们家在共和面肆虐的日子里,好好的活了下来。
后来又因为这份直觉,在法币刚开始狂跌的时候,果断的换了大洋,让他们家不至于变成赤贫。
等着到了金圆券时期,还是这份直觉,让她只拿出了一点表面的钱,对付过了那场兑换,让他们家的家底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
到了这会儿,她是真的觉得,该跟着方大海那孩子走,该买房子了!可这怎么说呢?
陈大妈想了又想,最终只能叹了口气,看着自家儿子,无奈的说道:
“我为什么想买房子?还不是为了你?你说,你这都几岁了?到现在还娶不上媳妇这是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咱们没家没业的?有了房子,有契书的房子,咱们就能和媒人说,咱们也算是有家底不是?”
说起这个,其实现在想想,当初石头爹在的时候,她就该想着买房子的,现在已经晚了。这两年每个月3块钱的房租,听着是没多少,可他们在这院子可是租住了有3年了,那是多少钱?1年36块,3年,那可就是108块。方大海那三间才100!
真是越想越心痛,陈大妈感觉丢了一个亿!
“三个月后,你就是工厂的工人,一个月最低8块钱的工钱,再加上有自己的房子,我呢,还能零星的挣点,这么一算,那日子是不是听上去很像样了?”
陈石头听了这话,也沉默了!确实,有产和无产,在婚姻市场里真的差距很大!若是有了房子……他都22岁了,过了年就是23,再不成婚,都要成街坊们嘴里的老光棍了!
行吧,那就买,可他们家的家底……
“妈,咱们家这一大一小怎么也要80块吧!这钱……”
“不是80,是100,我都想好了,咱们就买大海家并排的那三间,等着契书下来,你去找你师伯他们,请他们帮忙,将那西面的轿厅和大海家一样砌墙开门收拾出来。等着收拾好了,我住西面的小屋,那东面的正房大屋给你成婚用。”
大海家那样的房子?这陈石头听着还真的挺心动,谁会不想要好房子呢对吧!可那100块……
“妈,咱们家有这么些钱吗?还有那过房可是要付税钱的,这也不是小数。”
“我也不和你说瞎话,咱们家是没这么多,拢共也就不到42块,可老太太不是说了,能欠着慢慢给嘛。所以我想了,咱们就先给20的房钱,剩下的交了税还能留下吃饭的砌墙的。至于欠老太太的80,以后咱们每月给4块,给满2年,那就是96块,这么高的利息,老太太应该会愿意的。”
什么?16块钱的利息?这,这都赶上高利贷了!
陈石头心都疼了,十分的舍不得,可想想2年的时间差……到时候自己要是努力些,应该也能拿20块工钱了吧!若是这样,好像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一个月还4块……
“妈,包叔说我明儿就能去上班,可那才3块一个月。4块一个月,咱们还的上?”
“知道知道,我既然这么说,能不知道这个?连着厂子要压钱都算过了,就是熬3个月而已,就咱们家如今的粮食,怎么都过的过去。再说了,妈也不是不挣钱的。”
对,陈大妈也是挣钱的,虽然她的这个挣钱一般二般的人都不怎么愿意干。
什么活儿?嘿嘿,就是现在也有很多老太太再做,那就是给丧葬店打纸钱、叠银元宝!因为这活儿都是和死人打交道,很多人都嫌弃晦气,再加上工钱低,叠100个才1个铜板,(按照这个时候的汇率,叠40000个才1块钱),哪怕是手脚快的人呢,点灯熬油一个月,也就2-3块钱的收入,所以只要有别的活路的人,一般都不愿意做。
像是中院的李大妈,找的就是糊纸盒的活儿,一样是赚手工钱,听着比这体面多了!
什么?这时候吃不饱饭的人多?有的是人手?呵呵,所以啊,这没关系的,连着这样的活儿也接不上,像是铁路边的那些老弱,不就没这门路嘛!
说的有些远了啊!继续说这陈家母子两个。
陈石头算不得什么聪明人,日常干活,也稍显木讷笨拙,可他有一点好,那就是认本分,也知道好歹。听着自家老娘说的都在理,长远看确实对家里都好,所以哪怕对那利息依旧心疼的抽抽,可还是点了点头,应承道:
“那就听妈的。咦,不对啊,妈,要是这么的,那你找媒人的钱怎么办?结婚的钱怎么办?”
“怎么办?我早就盘算好了,这事儿等你一个月8块了再说,到时候实在不成,我还能和方大海那孩子去借。借上5块钱,什么办不下来?行了,你别说,我知道你又要问怎么还。
一样的招式,一个月还1块还不成?”
那肯定成。最多再多过几个月的苦日子而已。到时候娶了媳妇,让媳妇和妈一起叠银元宝,不定还能多挣几个呢。
这么一想,陈石头的心彻底就放松了,脸上也带出了几分笑来。娶媳妇、新屋子!嘿嘿,这样的好事儿,让妈这么一操持,好像只要半年,就什么都能得了!这日子想想都觉得亮堂!
院子里觉得亮堂的不止有陈石头,刘铁手在算过一笔租金账之后,也果断的将自家的两间屋子买下,心里亮堂了。按照他的算法是,除了首付,剩下的不过是每个月比租金多付出2块钱而已,就能在一年内,让自家成了有自己房产的人家,将来即使回乡,也能挺直腰杆子了。
而这么多人买了房,那剩下的李大强家和钱多苗家,就有点坐蜡了!因为他们是真的没积蓄,真的没有买房的本钱呀!这可怎么好?
怎么好?再怎么的,那日子不也一样要过嘛!不过让这事儿这么一刺激,李大妈到底还是发挥了一把洪荒之力。
“不行,我得去找你三姨去。”
“找三姨?你都找了她几回了?要真有法子,她不早过来和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