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他该去买点红糖来,给老于叔补补?
第74章 出摊了(改错字)……
虽然老韩叔伤的很重,可不管怎么说,人没死,那就是万幸。
方大海一身疲惫的走出春来堂,左右看了看,最终还是跑了一趟联络点,给陆掌柜送了个信这才回了家。
“大江,大江,送家伙事儿的人来过了没?”
人刚进门,方大海就嚷嚷着开始喊人,半点没有以往的低调,引得邻居们一个个贴着窗子看了过来。
“来过了,钱也给了,东西都在棚子里呢。呀,大哥,你怎么又买粮食了?家里不是还有?”
看到方大海背着一袋子棒子面回来,方大江十分的不解。家里粮食虽然被借了不少,可因为都是孩子,吃的相对较少,邻居借的时候也收敛了些,总的来算,储备还是挺充足的,起码还能吃上2个月,所以他不觉得有继续采买的必要。甚至这孩子暗暗地还有那么个想头,就是家里要是粮食多了,怕是又有邻居会来借粮了。
不是方大江心里不善良,也不是他不知道团结邻里,看他和方大海说起那些孤儿、乞儿的时候,想着帮人一把就可以看的出来,这就是个善良的孩子。
可邻居们借粮……当他什么都不懂嘛?分明就是欺负他们家都是孩子,是软柿子,不好太过得罪邻里,才这么一个个的都凑上来的,不然这些人怎么不去别家借?隔壁不远保长家可是大户。而且借了一家,就不好拒绝另一家,若非这样,他家的粮食也不至于短短时间里就出去了好些。连着什么时候还,都要看人家是不是良心发现。所以他是真的不想再往外借了。
方大海既然能将粮食光明正大的拿回来,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的,不然你当他为什么要嚷嚷呢?这不是明摆着,就是要告诉别人点什么吗?
“咱们不是要做麻辣兔头的摊子嘛,刚开始这生意肯定不会好,毕竟这东西有点费钱。所以啊,我就想着弄点棒子面回来,咱们做点棒子面饼子,凑到一个摊子里往外卖。许是人家看实在粮食的份上,能多上咱们摊子看看,而这看的多了,那东西自然也就容易卖出去了。”
这话倒是也没错。可就如今这粮价……一点子棒子面饼子而已,开高开低的都不合适吧!
“我这不是城里买的,是托人从城外带进来的。价钱比城里低一成半呢。肯定不至于亏本。”
“什么?比城里低这么多?怎么可能?”
是啊,怎么可能,如果是以前,方大海也会这么觉得。可谁让他听到了那钱贩子的话呢,谁让他从小乞儿那里知道了铁道边是部队看守的漏洞呢。所以啊,他这会儿还真有这个自信,能说的过去。
“咱们是刚来,那自然是没可能的,可人坐地户里头能人多着呢,怎么就没可能了?我告诉你,你别出去瞎说啊。南面知道吧,就是城南外头,嘿,居然已经有外地的粮商过来卖粮食了!价钱比城里的低不少。据说运气好,都能遇上低三成的粮食呢。”
方大海嘴上说让方大江别说,可他知道,就他这会儿说的消息,不用一天,保管整个院子都知道。
为啥这么说呢?你看啊,他这里说了,那何雨兰是不是会去告诉何毛柱家?便宜粮哎,就这个粮价=天价的档口,这消息都能活命了。
而何毛柱知道了,那院子里关系好的人家能不透露透露?一个秘密,只要有第二个人知道,那你就别想着保密了,特别是在大杂院这样的地方。
不信你看,这不是,他这背着粮食回来才多久啊,何毛柱得到消息上门了吧!而等着何毛柱这个家长到了,刚就看着方大海背着东西进屋的乔家立马也凑了过来,有了乔家,嘿,那陈大娘这么个八卦大户能拉下?
别说是一天了,就短短一个晚上的功夫,整个院子都知道了。就方大海看,估计到了明儿上午,整个帽儿胡同许是就都能知道南面城外来了粮食商人有低价粮的事儿。
不过消息透露出去快也不是没好处的,方大海带回来的50斤棒子面立马就没人惦记了吧!能自己花钱买便宜的,谁也不愿意真丢开脸面去抢孩子的。毕竟穷人嘛,也就这一张脸值点钱了,可不敢随意就丢了。
什么?欺善怕恶,借了方家的粮食?那什么,等着周转开还上,那面皮捡起来拍拍,不就又能用了嘛。
“石头,明儿咱们搭伴走一趟?”
“可以,一早就去,NND,为了粮食,我家连着我爹留下的皮袄子都卖了,这日子过的,真TM丧气。要真能找到便宜三成的,我就将家里剩下那点全买了粮,省的后头再有什么变故。”
“和我想一块儿去了。只是可惜了,咱们没什么本钱,不然借着这个消息不定还能挣点差价。这要是成了,或许走上几趟就能将前头亏的挣回来了。”
看到这些邻居的反应,方大海十分的满意,感觉没白费了自己这一番折腾。
都知道外头有便宜粮食了,那这些已经被高价粮给折腾的快饿死的百姓们自然会想方设法的偷摸着买回来。而这来来去去的人多了,那京城各个能通外头的路,果党那些人还能守严实?
是,守门的兵丁大多不是京城附近的人,拉关系不容易,可那些政府部门的人呢?多少人在城里有家人?那些家人不要吃喝吗?不想买便宜粮食吗?就是他们不想,那军官们不想?就像是邻居说的那样,借着粮价的差额,给自己攒点小金库不香吗?
反正吧,要方大海说,这粮食运输的口子只要那么一开,这京城的防务啊,那就基本形同虚设了。
对,这就是为什么他明明知道家里不缺粮食,还要这么明晃晃的将陆掌柜给的粮食背回来的缘故。那么他又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样毫无利益的事儿,和他那帮我党干点活儿都要算计得失的性子不相符啊!
为什么?因为今天他被老韩的伤震住了呀。看到他们这样舍生忘死,他总觉得若是再不做点什么,心里怎么都过不去。与此同时,他也从‘牛犊子’那一句:老陆没人派了吗?这一句话里明白了为什么他会被派去和那些小乞儿接触的缘故。
你看啊,从最开始他是跟着一起去探查那些密室机关,一起拆除危险的。可后来呢?变成了他检查探查,然后‘牛犊子’他们去拆。再然后等着人手足了,连着探查的事儿都分出去了好些,他只负责一部分近便的,人更是被调离了这个危险的活儿。
这一系列的变动开始他还不怎么上心。甚至因为没个停歇,总觉得自己活儿太多,暗地里没少埋怨他们羊毛逮着一只薅。可现在回想起来,将事儿那么一撸才发现,什么薅羊毛啊,这是老陆也好,‘牛犊子’他们也罢,在一点点的将他抽离危险。
明明都是素不相识的人,明明他才加入组织没多久,可他却已经感受到了这些前辈们接二连三的照顾,还是不表功,不明说的照顾。你让方大海怎么可能无动于衷?
所以回来的路上他就一直在琢磨,该怎么不动声色的帮一帮。什么?明着告诉陆掌柜他的主意?别闹了,这是一个孩子能想的出来的?他再怎么热血,那优先要考虑的也是自己的安危。
宁可暗地里出手,尽可能不在面上显脑子,这是他一早就定下的策略,毕竟武力出众会有人怕,可脑子鬼的则是所有人都会防备对吧。做个能让一部分人怕的本事人,就他这岁数来说,已经尽够了。
自觉干了一件相当有利于我党的大事儿的方大海,这一日的晚饭都吃的比平日香些,若非到了天黑,收到了于大庆的消息,说是送兔头要拖到明天早上,那心情肯定能更好些。
咦,不对啊,说好了晚上送兔头的,为啥于大庆失约了?
哎,不是他们想失约,而是真的来不及了!
这事儿啊,还要从昨儿晚上说起。
前头说了,于大庆这一波孩子,抱着那一堆没了脑袋的兔子回了家。这场面吓到了路上见到他们的所有人。
而等着他们回到了家里呢?那就不是吓着了,而是欢呼的差点将屋顶都给震下来。特别是他们在用那些孩子们带回来的兔子内脏煮了一锅锅荤汤,吃了个水饱之后,对于套兔子那真是充满了期待。
而等着天一亮,那兔肉和兔皮又被几个经验老道的老人拿去,直接和人换了一堆的旧衣服和粮食回来之后,那激情就更是差点将屋顶都点燃了!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这些人虽然又穷又弱,可脑子绝对不差。所以喽,等着早上天一亮,这些人就开始结伴往山里去了,谁都不想落下,整的那铁道边木板子土坯凑出来的房屋街巷里,差点全清空没人守啦!
而等着一个个在城外的各处小山里下套子、等待、收套子来过一次,真的都有了不菲的收获之后,这吃饱的念头就像是彻底发了芽,怎么都压制不下去了。
一次次的下套子,一次次的收套子,谁都没在意时间的流逝,只是一个劲的反复着这个循环。直到天色发黑,实在是没法子看清楚路了,这一个个的才醒了神,知道了冷饿,知道该回家了。
可到了这份上,他们哪儿还有时间送兔头啊?所以只能这边派了个孩子过来报信,推迟一下时间,那边赶紧的连夜收拾兔子,争取一早能将这些都换成钱回来。
头一次被放鸽子的方大海心里其实对这些孩子失约是不高兴的,可想想他们的处境,想想来的孩子说起的缘故,换位思考一下,倒是也能理解。想着那边都是老弱,自家好歹有推车,所以索性还做了一次好人,表示自己早上会推车过去取,免得这些孩子运送麻烦。
只是他这一时的好心,到了第二天早上,却让自己
过得像是屁股后头点了香,追着狗。
头次要当挣钱主力的方大江一早天刚亮,就将这段时间缺觉缺的厉害,总想赖床多睡会儿的方大海给喊起来了。还是那种连环夺命催的那种!
“哥,再不起来,那我自己就去了啊!”
“知道了知道了,我这就起,成了吧!”
“大哥,你得上心点,咱们这摊子要真能开起来,那咱们家日子可真就稳当了。”
“行了行了,我喊你哥行了吧?一早上都说了三回了,你累不累啊!对了,今儿外头怎么这么安静?”
方大海洗个脸,方大江愣是能站在一边侯着,这紧箍咒念的,不是一般的琐碎,听得方大海耳朵都快受不住了。赶忙抬眼去看外头,想寻点什么转移一下这小子的注意力,可不想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明明是院子里最热闹的时间,这会儿愣是没几个人?
怎么的,一个个的今儿都睡起懒觉了?
“还能为什么,大哥哎,你忘了自己昨儿回来说的事儿了?”
“嗯?不是吧,我昨天夜里才说,他们一大早就去了?”
“不止,天没亮就走了。”
“不是,他们这么早去,那城门都没开吧?”
“是啊,可不开也能出去啊?隔壁三儿他家有亲戚在粪帮运粪车,不就是每天早上去干活的?听说专门有个小门,给粪帮的人留着的。他们今儿就是准备从这里出去。几个院子的人都结伙儿了。”
看看,方大海说什么来着,这城里啊,真是从没有什么彻底封锁的事儿。只是一般人找不到缝隙而已。
对了,这个消息要不要告诉陆掌柜?
方大海心里琢磨了一下,最后想想还是别上赶着了。
为啥呢?因为陆掌柜当时说了呀,上头那是安排了不少人深入各行各业的,这事儿即使方大海不说,别人也会说出来,既然这样,他自然不好急吼吼的,去抢其他人的功劳不是?当然了,若是等着他忙完了,陆掌柜那里还没人说,那他也不介意意外的暴露一点,领点小功劳。
至于现在嘛,还是赶紧的去前门铁道边寻于大庆他们吧。也不知道他们昨儿一天存下了多少兔头,够不够他开业用的。
事实是,方大海真的小看了这个时候的人为了吃所爆发出的疯狂劲。就一天啊!这老老小小的,愣是凑出了40多个套子,然后从京城外那几座看着都不起眼的小山,荒林子里,套了足足112只兔子。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反正方大海看着是绝对傻眼了!
“怎么,怎么这么多?”
“多吗?不多啊!要不是天黑了,我都想凑个整,弄上200只回来呢。”
说起这个,于大庆一脸的遗憾,昨儿那套兔子套的,真不是一般的顺啊,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伙儿因为要传下套子的技巧什么的,还干干停停,没能将所有的套子第一时间都下下去。可等着过了中午,有了前头的经验,大家伙儿又都吃上了兔肉,看到了收获,知道了这事儿的可行程度。
哎呦,那速度可就快起来了,别说是他们几个主力干将了,就是六七岁的孩子,走路都蹒跚的老人,那都能干的很利索了,甚至干出了节奏感,专门有人下套,专门有人解套,专门有人清理内脏,利索的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这是他们能干出来的水平。
这种众志成城的情况下,收获这些兔子很稀奇吗?就按照他们里头最老的一个老人的说法,那一片啊,兔子多着呢,一二千只兔子那都是等闲呢。这样大的基数,抓不住那都是傻子了。
对于外头的兔子到底有多少,方大海也是没数的,所以看到才这么惊讶,并不自觉的问:
“那些山里有这么多兔子?”
“山里是没有这么多,可那山外的野林子里却很多,特别是早年被鬼子炸毁的村子附近,一片片的荒地上那兔子可多了。”
鬼子炸过的地方?还真有可能,那爆炸不仅是将房屋,村落,农田给毁了,同样也将地给炸松了,对兔子来说,确实是钻洞的好地方。而且那边因为常年战乱,死人又多,所以没什么人烟,这样一来,那兔子……就兔子的繁殖能力,几年的时间,可不就直接泛滥了嘛。
“那就好,那就好。那什么,这些兔子的肉和皮子你们都卖了?”
若是价钱可以,他也买点回去吧,好给家里人的棉袄里头都缝上层皮子,这时候的京城啊,可真是太冷了。
“还没来得及呢,怎么,你要?你要的少的话,不给钱也行,不过要是多,那……我们还准备买米粮回来,怕是不能给,不过便宜些还是可以的,都是自己人嘛。”
对方大海发出的求购意向,于大庆其实有些为难。
人家那可是传了他们本事的,而且昨儿还放了人家鸽子,还累的人家亲自来接收,这……人家要他们好像不好不表示的义气一些哦。
不过白给多了,于大庆也没法子做主,毕竟他们还是要吃饭的,这卖了的钱,关系到他们这么些人过冬的事儿呢,所以只能给出这么一个含糊的说法。
方大海一看于大庆有些微红的脸,就知道了他的意思。
他缺钱吗?还要扣这些苦孩子的口粮钱?别闹了,他确实不算什么好人,可也没抠门到这份上。
“我要多干嘛?家里又不是一点都没有?就是想给家里几个弟妹,在衣裳里缝几块皮子还差了一点罢了,有个五六块的也就够用了。”
哦哦,要是这样,那于大庆是可以做主白送的。
“就这点你还说什么买啊,一会儿走的时候带几张走就是了。”
嗯?他说买了嘛?好吧!就当我说过了好了,让你也撑起点体面。
“那多谢了,来,咱们先算算这兔头的钱。112只,那就是56角,就是5块6角对吧,给,拿着,这是大洋。”
方大海随手从怀里一摸,就拿出个不小的钱袋,叮叮当当的往外一倒,正好5个大洋,随即又从另一个兜里摸出6角的零钱,凑到一处塞到了于大庆的手里。
于大庆捧着钱,眼睛都红了。他以前不是没见过大洋,可这样一上来就能拿到5块多……真的从来没有过,想想后头还可以卖的肉和皮子,想想可能收回来的钱,于大庆嘴巴哆嗦了好一会儿,才重重的突出一口长气来,含着泪往后开始喊人。
“铁柱,三娃,赶紧来帮忙抬东西。”
一边喊,他一边将钱往自己怀里塞,等着塞好了钱,看着边上所有见到方大海给钱的小伙伴们都抬着头,等着他给信,忙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来,挥着手示意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