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48的奋斗人生_分节阅读_第165节
小说作者:风雨琉璃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5 KB   上传时间:2025-04-04 19:57:11

  下面的人工作有多忙,陆长鸣能不知道?他自己也忙的差点睡觉时间都没有了好不,也早就向上头提了要增加人手的事儿,可这不是时机不对嘛。

  “咱们这样的单位,从外头招人毕竟是少数,想要增加人手,那肯定还是要优先选择部队出身的对吧!好歹思想这关能有保证。可这不是没法子调人嘛。”

  说起这个,陆长鸣抬头,露出胖了一圈的大眼袋,给自己点了一根烟,无奈的说到:

  “有些事儿我不说,其实你应该也已经知道了,北面那头打起来了。咱们的部队也已经以志愿军的身份过去了一批。剩下的部队呢,除去各地镇守的部队,剩下的好些都开始往北面调动了,你说,哪儿的人手补充?”

  方大海听到陆长鸣说这个,心里就是一颤。1打17听着是挺带劲,结果也很提气,可这一场延续几年的战争,吞噬了多少精锐老兵的性命?让这个刚刚新生的国家还没喘过气,又被狠狠地透支了一把。这也是为啥后头咱们国家穷了那么多年的原因之一啊。

  方大海刚从在这个时代听到这样消息的时候,那是真的有那么一种冲动,想将自己拿系统给暴露出来,用他积攒的积分,还有那么些资产,献给这个国家,好让前线的那些英雄们能活得稍微不那么艰难些。

  可想想那大军的数字,想想自己暴露后可能被解剖的命运,他终究还是退缩了。

  他还是怕死啊!甚至在退缩后,还自己给自己寻了个借口,告诉自己说,自己即使全拿出来了,对整个大局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很没必要。

  可再怎么找借口,对于这个事儿……他的心到底放不下,始终牵挂着。许是平日表现的有些明显了,以至于连坐办公室的陆长鸣都看出来了。

  方大海摸摸鼻子,沉吟了一下,直接撇开了战争话题,抬眼问:

  “总有退役的吧,哪怕是有些伤残也成啊,只要能走能跑,咱们这儿不都能用的上?”

  “能走能跑的,谁来咱们这儿?问题不大的,都抢着想去立战功呢。剩下的也兵工厂、卷烟厂能去,有几个会想到地方上来的?干的活儿又琐碎,事儿又多的吓人。让部队那些人说起来,那就是黑狗子的活计。”

  哎,托了果党的福了,让好好的警察在这个时代愣是落了个趋炎附势,无能的第一印象。

  “可在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放心,上头眼睛不瞎,知道咱们困难,已经再想法子了。”

  这能有什么法子?嗨,还不就是从公安军里开始往外调人呗,虽然因为公安军总数也就那么些的缘故,能分过来的人数也十分有限,可到底增加一个是一个,也算是能分担点工作了。

  另外上头还十分灵活的启动了另外一项政策,那就是从烈士遗孤中选人,将年级合适的往公安局里塞,一来能帮着减轻公安局的工作压力,二来也算是给即将再次扛起一场大战的部队提一提士气。

  你别说,这法子还是很可以的,最起码那些烈士家庭那是相当的感激和欣慰。毕竟这也算是公家单位对吧,这是政府对烈士家庭的优待,是给了他们一条新的活路呀。

  只是当这些人真的来到公安局报道了……

  方大海看着门口被领进来的那说是16,看着却和他14岁时差不多高矮,身形瘦弱,衣衫褴褛的小子,眼睛酸的,差点没控制住就流下了眼泪。

  这,这就是烈士的孩子?走出去说是讨饭的都没人不信。烈士的孩子怎么就活成了这样?难道各地的政府都不管吗?

  “管,怎么不管,可打了这么些年的仗,这样的家庭太多了。管不过来啊。再说了咱们物资有限,大部分现在还要往战场上调派,这么一来……偶尔送过去一次东西,一家人花用怎么可能够。”

  是了,战争打了这么多年,据说光是能统计到的,就有2100万烈士,这么庞大的数字,对于国家财政来说,确实压力太大。

  照顾的不周到倒是也情有可原。可再怎么情有可原,看到英雄的孩子落到这个下场,方大海还是心里难受的要命。

  “那也太瘦小了点。这家里就没挣钱的人了?”

  “有,他娘给人洗衣裳挣钱呢,可这能挣几个?他下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个女人怎么可能养的活三个孩子。他最大,所以和你以前一样,12、3岁就出去打零工干活了。熬得太狠太苦,可不就变成这样了嘛。不过没事儿,到了咱们这里就好了,有了工作就有工资,有了工资就能养家了。”

  这倒是,这样进来的孩子,不会有什么试用期之类的,进来就是正式工,怎么的,也能有20多块,在这个时候,养一家子都够用了。只是……

  “这孩子准备怎么分派?看着太小了。”

  “已经安排到后勤那边了,就上过扫盲班,认识不到500个字,想调到办公室都不合适。先让他在后厨那边做个帮厨吧,好歹那边吃喝不愁,也能养养身子。”

  这也行啊,老话不是说了嘛,灾荒年饿不着厨子。眼见着外头又要打仗了,国内物资肯定又要锁紧一波,让他在后厨待着,好歹吃饱不用愁了。

  “咱们就分了这一个?”

  “嗯,其他身子不错的,都先放到公安军去了,上个学,做点训练,等着再出来也能有个正轨培训的经历,将来分派起来也更方便些。”

  要这么说,这孩子亏了啊。虽然这时候不怎么讲究文凭,可以后呢?没了这一身进修的皮,将来升职加薪天然就比别人第一等了。

  “还是得让他上学,才几岁啊,没得耽误了。”

  这话是没错,可方大海,你自己才几岁?这么说不觉得有点太老气横秋了点?

  方大海不觉得,反过来还特意和陆长鸣打了个招呼,走过去和那个叫做罗大军的小子说起了话。

  他能说什么?自然是借着年龄相近,相互套近乎呗。这样一个用瘦弱的肩膀,在父亲没了之后,扛起了养家糊口重任的孩子,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别看面上怎么绷得住,心里一定很忐忑和恐慌。

  他别的不成,用自己的年纪和经历,给这个罗大军打打气,让他放松点精神,更快的融入到公安局这个大集体中还是做得到的。

  方大海的社交手段还是可以的,相互自我介绍一下,然后对说一下年纪,然后用吹嘘的口气,讲述一下自己的功劳和公安局里的身份,并表示一下自己会罩着他云云。基本上就将罗大军初来乍到的那份不安,降到了最低。

  而等着他被分到厨房后,方大海带着自己小队的人,进进出出间,相互招呼上几回,这人自然就熟悉了起来。

  而在单位有了熟悉的人,罗大军的脸上渐渐的开始露出了笑容,和其他人往来也有了些摸样。而这样一个月过去之后,再看罗大军,已经没有了生疏感和格格不入的摸样。

  “你小子,笼络人的本事倒是挺有招啊。”

  陆长鸣早就看出了方大海那自来熟一样招呼是为了什么,也一直默默地观察着,现在瞧着结果挺好,心里也特别高兴,对着方大海打趣着。

  “挺聪明的一个小子,陆叔,等着他身子长起来,也送到公安军去训练一波吧,学好了出来送到我小队里就行,我带带他。”

  别人都不爱要这样的生瓜蛋子,方大海却主动要人,这想要关照的心,真是昭然若揭。

  “你小子……”

  可这样的私心,陆长鸣能说不嘛?不能啊,这也是他战友的孩子,虽然他和这罗大军的父亲并不认识,但同在一面旗帜下奋斗,他怎么可能没点感同身受?

  “行吧,这事儿我来安排。对了,有个事儿忘了和你说,上头有意,要将军管所撤销,改成街道,下面再设立居委会什么的,为了配合兄弟部门的部署,咱们公安局也要重新往下沉一级。”

  哦,明白了,就是要恢复派出所是吧?这个方大海早有准备了。

  “哎,来来去去的,当初撤销折腾一回,这会儿恢复又是一回,早知道这样,当初那街政府和警察分驻所不撤多好。能省多少事儿啊!”

  “哎哎哎,你怎么又来了?这事儿是你能说嘴的?领导当初这么安排,那肯定有这么安排的道理。你瞎琢磨什么呢?”

  呵呵,其实不说他也明白为什么,不就是当初人手不够,所以收缩起了拳头嘛,现在这是觉得掌控的没问题了,所以想将触角重新散下去对吧!其实他还是挺懂的!只是不想毁了自己聪明又直白的人设而已。

  

第163章 拆城墙……

  要重建派出所的事儿虽然上头已经有了风声,可因为目前上层的目光大半都集中在了北面的战争上,所以风声依然还是风声,具体工作依旧没能展开。于此相反的是,京城人口的增长率却上升的极其迅速,以至于建设局不得不加大了扩建力度,在不断的修缮废弃炸毁屋舍的同时,还大批量的开拓出了不少的新建项目。

  这样增加大数额房屋居住条件的事儿,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各级机关单位,都翘首以盼,支持力度很是不小。可于此同时,老旧城区的土地面积却开始无法承受呢。哪怕是已经有了钢筋水泥,可以修建各种楼房呢,以现在的建筑水平,往上能借用多少空间?4到5层楼已经是大规模修建的极限了,在上去,那耗费的物资可就吓人了,人力上也好,技术上也罢,同样也会很吃力。

  在这样的现实问题面前,拆城墙,将京城扩大成了必然的选择。虽然方大海知道,这一拆……后世不知道多少人会可惜,那古老的已经6百多年历史的城墙就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可人嘛,总是首先要顾着眼下实际情况的对吧。总不能为了几十年后的人满意,就让现在的憋屈不是。

  所以他听到了这些消息后,最终也不过是偷偷的叹了口气,然后在陆长鸣办公室里说起的时候,委婉的表达了一下可惜的意思而已。

  “大炮都没将这城墙毁了,如今不想,到是咱们自己给拆了,哎,可惜了,600多年呢,人城墙坚持的也挺不容易的。”

  方大海这话说的,喝茶的陆长鸣‘噗’的一下,就喷出了好大一口茶水,笑的人都咳嗽了。

  “好家伙,你这话说说的,好像那城墙还是个人似得。行了啊,上头的决定,那不是咱们这样等级的人能参与说不的。你小子,给我老实点。”

  看,就这么一个笑话一般的话,陆长鸣都提出了警告,方大海还能说什么?

  “知道,知道,我也就在你这里说说。再说了,要真拆,我还能得好呢,何必当这个恶人。”

  嗯?拆个城墙而已,能得什么好?

  “城砖啊!那家伙,多大的一块块,这要是弄点回去,家里起炕可利索了,再不济还能铺家里的地上。哦,对了,说起这个,我家东墙哪儿上次弄的柴棚有点简陋,这次要是多弄点城墙砖回去,在那儿搭个敞

  开的厨房出来,好像也挺不错。”

  方大海越说越多,说的陆长鸣都感觉这城墙转好像特别有用了。不过这拆下来真能让人随便用?建设局不至于这么浪费材料吧。到处都是工地的情况下,应该会首先用到建设上吧。

  “他们局里才几个人?能看住多少地方?瞧着吧,最起码一半都得散到老百姓家里去。不行,一会儿我回去就和大江说以上,让他上心点。”

  啊,这就开始计算这去拿了?你这反应是不是也太快了些?

  瞧着方大海说话间就要往外走,陆长鸣心下一急,站起来就开始喊,只是嘴巴张开,声音还没出笼的,想到这里是公安局,还是下意识的压了压声音,急切的叮嘱道:

  “你可别犯错误。”

  “放心吧,我不傻,到时候让大江看别人的,若是拿的人多,他再动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好家伙,这是想混个法不责众?你别说这事儿陆长鸣还真不好直接阻止。因为到目前为止,人建设局是还没开始拆呢,而且也没说这城墙砖拆下来准备怎么用,许是人家真的只管拆,不管这东西流到哪儿?

  只看陆长鸣平日对方大海的说教就能看出来,陆长鸣他啊,那就是个谨慎人,许是常年地下工作形成的习惯吧。和他不相干的,或者说,不是一个部门的事儿,他自来总是下意识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好像他多问一句,多说一点,就会干涉到别人一样。

  所以这会儿即使感觉这样的东西拆下来之后,不用到建设上会很可惜,可到底不是自己的管辖范围,所以最终不过是给方大海叮嘱了这么一句,后头就什么都不说了。

  不过到底是老党员,在拆城墙的事儿真的开始后,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了方大海几次那边拆出来的情况。

  当他听方大海说,白天拆出来的城墙转,建设局捡了品相特别好的运送到了建设局仓库,剩下的都被老百姓捡回家了之后,他还特意辗转的通过几个老战友,老朋友问了一下这建设局对这些老城墙砖的用途。

  能有什么用途?拆起来这么麻烦的城墙,为了赶进度,建设局都恨不得召集所有人来义务劳动了,还能多上心这些东西?除了选些看着不错的,留下给自家建设库房用,建设局那是恨不得其他单位都来帮忙运走些呢。

  为此还特意找了近郊农村的人过来扒拉,说是谁拆的归谁,目前已经有好几个村子用这些砖在自家村子里盖起了砖瓦房子了。

  听到这些,陆长鸣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某一天还特意往城墙那边走了一圈,看着被拆开了好大一个豁口的老城墙,心里既有那种改天换地的激动,又有种浓厚的失落感。

  “你说我这是怎么了?”

  陆长鸣难得主动寻了方大海过来说话,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吓得方大海三步并作两步的走过去,伸手就要去摸陆长鸣的额头。

  “陆叔?怎么了?生病了?”

  “不是,就是那城墙……明明是好事儿,郭先生说了,这是旧时代的印记,拆了它就等于是打碎了旧时代的牢笼。可为什么,当看到那城墙真的……我这心里这么难受呢?”

  这个时候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拆城墙的,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基本都不同意。可没法子,反对的力量太小了,而积极性最高的郭先生那一番旧时代,新时代的话力度太大,大的很多人都承受不住。所以这事儿最终被敲定执行了起来。

  可执行归执行,这城墙的拆除落到有心人眼里,终究……还是落下了心伤。像是陆长鸣这样的都已经是好的了,不知道多少人暗地里在叹气落泪呢。

  对此,方大海能说什么?他早就表示过了自己的意思,可那不是没人听吗。所以他迟疑着,半响才给出了一个安慰:

  “这是六百年前劳动人民的汗水结晶,所以你这是替先辈的劳动人民心疼了吧。”

  这理由……你怎么不索性说他这是替古人伤心呢?混小子,早知道你安慰起来这么不着调,就不找你了。

  当然了,陆长鸣这话也就是这会儿心里想想,真不找方大海,这样的容易被人套上帽子的言论他还能和谁说?自打建国之后,下层看着挺风平浪静的,可上层……风浪可很是不小的。

  所以陆长鸣不过是瞪了方大海一眼,就迅速的略过了这个话题,反过来问:

  “你那砖捡了?”

  “捡了,还不少呢,我弟也是个有心的,愣是拉着街坊间差不多的一帮半大孩子,拉着三辆板车过去的。好家伙,不过是去了不到一个礼拜,咱们院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厨房都建起来了。对了,李大强那家伙更夸张,见了大江带回来的砖,这阵子愣是一下班就去,将他家两间屋子建火炕的砖都凑出来了。”

  听着这么多人都动起来了,陆长鸣难免心里也有些蠢蠢欲动,琢磨了一下自家是不是也有用得上的地方。可想来想去……他就一个人,分配的两间房住着不是一般的宽敞,实在是用不上。

  有这功夫,还不如等媳妇调过来之后,用夫妻两个的等级,去申请住公安军大院呢。那里头可都是楼房,不比这修修补补的好?

  想到这里,陆长鸣的心又落了下来,然后带着几分告诫的对方大海说到:

  “别做的太过分啊。”

  过分?那不能,他又不傻!这东西这会儿看着好,那是因为这年头砖头不好买,等着几十年后,哪怕是做古董呢,也就是几百一千的价,以至于很多人索性都主动捐了。所以他是真没扫货的心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5/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48的奋斗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