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何老大3……
中院何毛柱家,刚在大院门口哭了好大一场的何家人,终于能心平气和的坐到一处,好好说话了,看着坐在堂屋里的何家三兄弟,还有相互打量着,悄悄说话的何雨松几个,方大海认命的走出了屋子,冲着门口廊檐下的炉子上烧热水的王桂香打了个招呼。
“二婶,我出去买点菜,一会儿他们要是问起,就说我大概半个小时回来啊。”
买菜?方大海不说王桂香还真是差点忘了这个,不说何毛柱和他大哥这么些年没见过面,就是为了两个侄子头次上门,这晚饭还真是要好好准备准备。
“那我给你拿钱?”
“不用,都是一家人,你出还是我出没区别。再说了,好歹也是我老丈人不是。”
这话说的俏皮,王桂香都忍不住笑了。眼睛下意识的往里扫了一眼,这一看就看到了抱着何雨莲坐在一边和何雨槐亲热说话的何雨兰,还有依偎在何雨兰脚边的香草。眼睛一闪,忙加了一句:
“大江怎么还没回来?今儿吃团圆饭,他可别晚到了。”
王桂香这情商是真不错,看看,这一句话的功夫,就将刚才方大海那句一家人又添了几分分量。让方大海的笑又浓了几分。
“应该快了吧,嗨,都不用专门喊他,家里没人,他自己就会过来了。吃饭谁还能不积极?我先去买菜了啊。”
既然王桂香能想到自家弟弟一起吃饭,那没说的,方大海自然会投桃报李,反正他空间里什么都不缺对吧。
不过7、8月份拿出什么来比较合适呢?首先肉肯定是要有的,来1斤牛肉,1斤五花,然后烤鸭来1只,大闸蟹来12只,此外鲤鱼来一条,对虾来6对,剩下的……津天那边收的乌贼来1个,以前打猎余下的野鸡来1只,对了还有各种蔬菜,只要是应时的都拿些出来,这就差不多了。
方大海在外头转了一圈,假模假式的再菜市场买了点空间里没有的各种菜蔬做了个遮掩后,背着一堆的东西回到了院子里。
这个时候方大江也已经回来了,领着香草正在院子里玩耍,看到方大海回来,忙过来帮忙将背篓放下,并将东西一样样的往外拿,边拿还边偷偷的和方大海说着话。
“大哥,雨兰姐他爹看着和二叔长的可真像哎,难怪咱们刚来京城的时候,你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个你是才知道啊?说起来小时候你不是也见过?怎么的都忘了?
“那时候我才几岁?”
也是,那时候方大江才4岁,记不住也正常。
“不过这何大叔……大哥,真能哭,我在屋子里代了不到十分钟,他愣是哭了能有一半的时间。”
方大江说着话,身子还不由自主的抖了抖,脸上更是一副被吓着,心有余悸的摸样。
“好在雨兰姐不像她爹,不然咱们家怕是迟早要被水给淹了。”
哪有那么夸张,不过这何老大……看他哭的时候他家两个儿子习以为常的摸样,只怕这哭功确实挺牛掰。和这样的人相处……只怕没点功力的,都会扛不住。
方大海想到这个,就想借着这机会教弟弟几招应对的手段,施行一下长兄如父的职责。只是他还没开口呢,堂屋的门帘子就被掀开了,王桂香端着个面盆走了出来。
“大海回来了啊,咦,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方大海带回来的菜很多也很体面,王桂香只看了一眼,就被惊得提高了分贝。然后将手里的东西往边上一放,就开始翻检各种食材,并越看越不好意思起来。
“你这孩子,这些东西可要花不少钱,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破费。”
“您也说了是自家人,即使抛费了,那也是吃进了自家的肚子。权当是趁机解馋了。”
方大海说的洒脱,引的王桂香都笑了。而他们的声音不小,屋子里的人自是也听到了这番对话。然后……在一家子都是厨子的情况下,(何雨槐作为长子长孙,和他爹一样,打小就跟着学了厨艺,再加上正在学厨的何雨松,除了没成年的和蔡福来,剩下的全是厨子)听到王桂香说买了好多东西,方大海说解馋,自是立马就忘了正在说的事儿,一个个下意识的开始往外走。
等着他们从屋子里出来,见到了方大海带回来的东西,何老大第一时间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的惊呼起来。
“这,这就是个家常便饭的事儿,怎么,整这么大?老二,这,这合适吗?”
“那是你女婿,要孝敬老丈人,你说合适不合适?”
何毛柱和方大海是什么交情?那是有过合作挣钱的交情。对他拿出些个好货来解馋,那是半点心里负担都没有。大不了以后这小子有什么同事交情要维护的时候,帮着这小子多做几顿好菜就是了。没必要在这大团圆的时候为这些个琐事儿斤斤计较。
而且他说的也没错,头一次招待老丈人,给出点好食材……这很符合厨师家庭的氛围。所以何老大听了笑的十分开心,看向方大海的眼神都多了些柔和。虽然看到自家闺女过去一遍帮忙一遍和方大海说话的时候,表情还是有些不开心,变脸速度快的连蔡福来都想偷笑。
家里一堆厨师的情况下,做一顿团圆饭,那真不是一般的速度,不管是切墩还是掌勺,稍微那么一轮,这菜就一样样的被端上了桌。
而菜齐了,酒上了,大大小小8个男人往八仙桌那儿一坐,何老大轻轻一扫这满桌的人,那眼窝子里就立马又涌上了泪花。吸着鼻子就又感慨上了。
“可惜啊,咱爹没能看到这一幕,若是他还在,直到咱们家如今这兴旺样,还不定怎么欢喜呢。”
说到何家老爹,蔡福来第一个跟着哭了起来。他1岁就和亲爹分别,至此再没见过第二面,连着爹死都不知情,这种遭遇有时候自己想想都觉得凄苦。让何老大这么一说,如何能忍得住。
何毛柱一见这好好的团聚场面又要弄得哭哭啼啼,忙不迭的就开始捡好的说。
“爹肯定欢喜啊,老三都要结婚了嘛,对了,大哥,你有没有考虑过在京城落户?你看啊,我和老三在这里,大海这孩子也在这里,就你带着侄子在老家……走动都不方便。”
什么走动不方便,其实何毛柱真想说的是,有了这7年音信全无的教训,想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儿,咱们一家子还是抱团,住在一个地儿的好。
里间的小桌边,王桂香和何雨兰
两个正在给两个奶娃拆大闸蟹,听到何毛柱这话,立马都转头看了过来。何雨兰更是急切的跟着劝道:
“爹,来京城吧,让大海哥在附近找个房子,我以后也能多孝敬孝敬您。”
兄弟想和自己亲近,失散多年的女儿也想孝顺自己,这让何老大心里十分的美。可让他来京城定居……何老大想了一会儿后,却坚定的摇了摇头。
“我也想和你们住的近些,可不成啊,咱们家祖坟在老家呢。”
说到这个,一天到晚喜欢喊爹的封建迷信男何老大拿起酒杯,小小的咪了一口,然后叹着气说道:
“你大嫂我带着赶了一年的路才让她落叶归根,送入祖坟。难不成只让她吃一年的祭祀,就丢下不管了?那等我下去了,她还不得锤死我?还有老爹,7年没给他上坟点香,我有时候睡觉都觉得爹骂我呢。这好容易回去了,让他不用担心再饿着了,再丢下他……”
说起这些,何老大一扫先前哭泣时带着几分柔弱的姿态,板直了腰板,说道:
“当年为啥送你来京城学艺?因为咱们老何家的规矩,家产长子得七成,家传手艺和营生,也一概由长子继承。你是次子,所以爹想对你好,就要想法子给你另外寻出路。”
说起这事儿,何毛柱垂下了头,当年他还不到12岁,就跟着爹离家远行,心里不是不惶恐,不是没埋怨的。即使爹为了他,在京城足足待了5年,护着他一直到他满了16岁。可只要一想到他等于是净身出户一样的被分出来,心里还是会存着疙瘩。
何老大没去管何毛柱怎么想,自顾自的又喝了一大口,叹息着继续往下说。
“既然好处我都得了,那这守家的责任也该由我承担。即使打仗打的差点全散了,可只要那地儿还在,家里的老宅,后山的祖坟都还在,那我就要按照规矩,守住咱们老何家的根。长子不离家,这规矩老何家已经传了一二百年了,总不能在我这里破了吧?”
方大海默默的听着何老大的话,虽然心里对于他这种选择并不怎么赞同,可对这种责任心和韧性,却十分的敬佩。看气氛有些沉重,索性起身,走过去给何老大倒了一杯酒,询问道:
“要是这么算的话,那三弟这里……爹,您这准备怎么安排?他可也是次子。”
这个问题问的好,问的何毛柱和蔡福来都抬头看过来了,想听听何老大回答。
“怎么安排?若是以前,那我大概会将老三直接放这里,都是兄弟,想来老二,帮你侄子找个师傅应该不难吧?”
嗯?听着这意思,你这原本的打算现在改了?难不成你这是来了趟京城,就给何雨桂这娃娃找到了新出路了?来,细说,咱们都听听,你这有什么高见!不定咱们也能借鉴借鉴。
“这事儿我一说,你们就能明白。就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村子里的工作组宣传扫盲,因为我多少识点字,就被分派了个帮忙统计人数的活儿,和负责扫盲的老师走的挺近乎。”
老何家的男人基本都识几个字,这个事儿当时在村子里,嘿,真的不是一般的长脸啊。虽然他们家学字那是为了能看懂菜谱,真说起来和做学问不是一个路子。可认识就是认识,为了这,连着那工作组的人都高看了他们家一眼。
为啥他想来京城的时候,敢拿着那对银镯子去工作组的办公室抵押换钱?凭的不就是这一份脸面嘛!
“当时那老师就和我说,现在国家有意多建些学堂,鼓励老百姓将适龄的孩子都送去读书,只有读书上学,将来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出路。所以啊,我这趟出来的时候就想好了,等着回去,就和他们说,我要相应政府号召,送孩子读书去。”
说到读书,何老大又转头看向了蔡福来,上下好好的打量了一番,然后一脸欣慰,一脸满意的对自家两个孩子教训道:
“看到没?明明都是兄弟,你爹我和你二叔,一辈子都要围着锅灶,烟熏火燎的,辛苦不说,还不被人待见,说是伺候人的。可你们三叔呢?啊,那是办公室坐着,干干净净的就能挣钱,多体面?这就是读书最直接的好处。等着回去,你们两个都给我去学校读书去,不给我读出个一二三来,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嗯?两个都去?何雨槐瞪圆了眼,看看自家一脸懵懂的弟弟,再看看自家亲爹,然后不敢置信的用手指点着自己的鼻子,满脸懵逼的何老大:
“爹,我也要?我,我可是17了!这,这去学校不得被人笑死?”
“笑死也要去,刚你二叔的话你没听见?大海那可是都快初中都毕业了,你当大舅哥的,怎么的,小学毕业总要有吧?不然以后怎么给你妹子撑腰?还有老幺,你年岁小,正是能好好读书的年纪,那就更要努力了?要是将来你能和你们三叔似的,也读出个摸样来,混个办公室的活儿做做,那我这一辈子才算是彻底能放心了。”
妈呀,这兄弟几个才说了多久的话?这一下子就将两个孩子的未来都想好了,这何老大的效率是不是有点吓人?还有,你才几岁?40都不到吧,就将一辈子的追求都定下谱了?不觉得仓促吗?
方大海感觉自己越发的有些看不懂这个老丈人了!这杀伐决断的样,和这哭包的形象……很不搭的好不。
方大海还只是感觉看不懂,那边何雨槐两兄弟却已经瑟瑟发抖了!
何雨槐被亲爹说不如妹夫,这还没什么,毕竟方大海那一身公安的衣裳,模糊了年纪,让他潜意识的就将他当成了同龄人,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可这世上比他强的多了去了,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可何雨桂年纪小啊,本日子过的虽然苦,却还算肆意,一下被套上了这么一个大目标,他整个人都懵了好不。
办公室?读书人?这样的人也是他能当的?9岁的何雨桂感觉这顿饭吃的,烤鸭都不香了。倒是那大碗里死的张牙舞爪的螃蟹,看着有些同命相连的感觉--都是死状凄惨!
做不做梦的,反正何老大这个当爹的,将自己的安排已经表露明白了。至于以后能不能实现?哼哼,他自觉他的擀面杖还是挺有威力的!
所以何老大讲述完了自己的盘算,一个转身就将注意力放到了方大海身上。
小子哎,刚喊爹喊的挺顺溜哦,你不喊,我还真是差点忘了这一茬。
“老二,雨兰可还没正经嫁过去呢,怎么就让她住在了方家?你这二叔当的可不合格。”
啊?这个事儿……何毛柱确实有些心虚,不过这也不是没理由的。
“他们刚来那阵,雨松娘正病着,而且这病……说不好会不会传人。所以即使有心想把雨
兰接过来住,我这也有些不敢。等着后头病好了……院子里都习惯了她领着香草住一个屋,我也就不好再提出来了。毕竟这贸贸然的,反而容易惹来闲话,以为这雨兰和大海……”
人言可畏啊,既然当初那么坦然的让雨兰和香草住一个屋子了,表示出了对方大海的信任,那再搬出来……谁知道那些嘴巴碎的会不会说这雨兰和大海没忍住……有些人那脑子,废渣多的,自己都能写出100集。
何毛柱虽然后头的话没说全,可桌上坐着的成年人,却都已经听明白了他的未尽之意。立刻就眼神齐齐一暗,表情难看了起来。
“那院子里的人……”
到底是亲闺女,何毛柱和蔡福来能半遮半掩的处理,可何老大却不能,虽然他也经历过自家媳妇病重那一岔的,知道到家里有个重病的人是个什么情况,更理解老二的不容易。可他不问清楚喽,这心就没法子踏实。
“放心吧大哥,我再不济,这院子里的人还是能看住几分的。再一个,大海也本事。没当公安那会儿,就能猎了狼回来,别说是这院子里了,就是这一条街上的人,见着他都要让几分。如今有了这身衣裳,更没人敢说什么闲话。倒是说咱们家雨兰重情重义,找到了亲人,也没抛下夫家幼妹的更多些。”
不管什么年头,拳头大的总能多几分肆意,有本事也更容易被宽容。就方大海那一身的本事,街坊又不是没长眼,谁敢说一句他们家的不好?何毛柱那是早就看明白了。
“要是这样,那还算稳当,不过到底好说不好听,他们圆房的事儿,让你媳妇帮忙早点张罗着。”
既然这事儿总体处理的还行,那何老大就放心了。抬眼又看了默不作声,装壁画的方大海一眼,直接换了一个话题。
“大海啊,你爹娘那儿……等着你三叔的事儿办完,领着我走一趟吧。他们救了雨兰一场,我这当爹的总要当面给他们上个香,鞠个躬,不然岂不是让人以为我老何家不懂礼数,不知道感恩?”
这确实是个事儿,不过为啥何毛柱一直没去呢?因为……
“爹,我爹那儿,要到9月下旬才满一年呢。”
一年内那可是热孝,何毛柱这里不忌讳他们,平日吃饭走动都如常这还好说,毕竟都是老百姓,什么都没生计要紧。可这上坟……到底不是血亲,不合适啊。
“没什么不合适的,那不是亲家嘛,一家人那么多讲究干嘛。”
这话说的,方大海都感动了!让封建迷信男这么上赶着破规矩,真的是很有诚意了。而何老大为什么一定要上坟……
“若是没你爹妈,我家大兰子这条命,42年那阵怕是就没了,哎,那时候啊,有多少孩子都……”
想到那些逃/荒路上饿死的、被卖的、还有被交换着……何老大的眼睛就开始发红,眼泪也有了再次泛滥的趋势。饥/荒中最容易被抛弃的就是老人孩子,何雨兰能在和亲爹妈失散了之后,还好好的活着,老方家的付出不用想也知道。
这样的一份恩情,不能因为人没了,就含糊过去。说句不好听的,不好好的去给上个坟,磕个头,何老大觉得,他这一辈子都能让这份恩情给压得抬不起头来。
“就这么说定了。吃菜,都吃菜,NND,光顾着说话了,这么好一顿饭菜,愣是生生的摆凉了,实在是糟蹋东西。”
何老大拿起筷子就开始夹菜往嘴里送,边吃还边招呼着其他人,将方大海推却的话直接堵住了。
看到他这样,方大海想了想,索性也不再矫情,丢开这些个沉重的话题,转头给方大江夹了个大闸蟹,笑着说起了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