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蒹葭是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9 KB   上传时间:2025-04-03 19:35:09

  大阿哥口中发苦,心里更苦。

  作者有话要说:

  石静:该请苏麻喇姑出山。

第50章 突破口

  大阿哥十五岁上朝站班,同时在兵部行走,很少与户部打交道,更没经手过钱。

  太子曾在吏部和户部观政,对两部最为熟悉,筹集军粮的章程,本来应该由他监督起草。

  就因为太子要陪太子妃用晚膳,皇上便将这个费时费力却不讨好的差事临时扔给了他。

  皇上亲自坐镇,两边都吵得不可开交,把差事交给他这个没有爵位平头阿哥,结果可想而知。

  他昨天听户部和兵部两边的官员吵到半夜,也没能分出胜负,怎么可能写出章程来?

  “照你们这样拖延下去,仗还怎么打呀?”

  康熙失望地从大阿哥身上挪开眼,看向胤礽:“太子,你怎么说?”

  “皇上,儿臣昨日在南书房已经听过户部和兵部争论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依儿臣看,不如让户部和兵部各自拟章程上来。”胤礽看了一眼时任户部尚书陈廷敬,又看兵部尚书马齐。

  马齐立刻站出来:“皇上,筹集军粮本是户部之责。”

  言下之意是,不该让兵部拿章程。

  见马齐咬上了太子鱼钩,康熙笑了:“难为你想起来了,筹集军粮是户部之责。”

  户部还没拿出章程来,只说了一个大概,兵部跟着瞎搅和什么。

  想跟着搅和也可以,那就一起出章程好了。

  差事不想办,一门心思提要求,想得美。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算是让胤礽玩明白了,轻飘飘一句便堵上了马齐嘴,成功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争论。

  另一边,石静派人去阿哥所打听十二阿哥情况,得到的结果都是过得很好。

  胤礽是太子养在皇上身边,尚且有不如意事,十二阿哥胤祹生母出身不高,又不得宠,住在阿哥所怎么可能过得很好。

  十二阿哥生母是历史上的定妃,现在贵人,万琉哈氏。这位万琉哈氏,辛者库人出身,与德妃同年进宫。比德妃晚七年生儿子,德妃已经从端茶宫女爬到妃位,万琉哈氏到如今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

  一宫主位都不是。

  人住在翊坤宫,给宜妃这个宠妃当背景板。

  可以说是小透明中的小透明,透明得不能再透明了。

  因位份不够,生下儿子也不能自己养。宜妃生儿子,被送去太后身边养,她生儿子却养在苏麻喇姑膝下。

  苏麻喇姑再尊贵,也只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一个宫女,得皇上敬重最后以嫔位之礼下葬。

  可见万琉哈氏和她儿子十二阿哥胤祹有多不得宠了。

  宫里人惯会拜高踩低,阿哥所也是一样,石静不信十二阿哥这样的小透明不受委屈。

  自己说过得好,可能是性格恬淡。历史上十二阿哥便是这样恬淡一个人,不争不抢,身边的哥哥们夺嫡争到赤膊上阵,他也能安守本心,保持中立。

  身边的奴才们说十二阿哥过得好,有三种可能。一种是跟十二阿哥一样,人淡如菊,被欺负自己忍着,另一种可能是畏惧于某种势力,知道也不敢说,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十二阿哥身边的奴才,也不是什么好鸟,有以奴欺主嫌疑。

  不要以为宫规森严,没人敢欺负皇子,便是胤礽这个太子都吃过刁奴暗亏。

  更何况十二阿哥今年才九岁,在后世只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

  自己人淡如菊,身边服侍的也问不出什么来,石静有些发愁。

  帮不了十二阿哥,就不能让苏麻喇姑欠她的人情,没有这个人情,根本无法请动苏麻喇姑出山帮她整肃毓庆宫。

  “太子妃,撷芳殿首领太监何宝柱求见。”有宫女在门外禀报。

  石静暂时将自己从愁绪中拔出,面对现实。

  何宝柱行礼过后,笑眯眯拿出一个小本子呈上,恭维道:“自从太子妃要整肃撷芳殿事传开,并且收下了李格格和奴才写的名册,不用奴才动手,这些日陆陆续续有人想办法离开了。”

  他指了指那本小册子说:“上面的人都走,有人生病,有人犯错,还有人被借调。有些在奴才预料之中,有些人是真没想到。”

  “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就是了!太子妃英明!”虽然是恭维话,何宝柱心里还是有几分佩服的。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太子妃不愧是太皇太后手把手教出来的。

  跟着这样有地位有成算且有手腕的主子,四两拨千斤,办差都不费劲儿。

  还好他足够圆滑,不管各方势力怎样收买,都没投靠,不然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主子去。

  良禽择木而栖,石静对何宝柱效忠非常满意,打赏之后,对他说:“人走,差事还在,内务府送人进来的时候,你警醒些。”

  何宝柱非常会来事儿:“内务府送人过来,李格格和奴才先挑,选出背景干净带来请太子妃过目。”

  石静点点头:“也好,就照你说的办吧。”

  想起什么似的,又道:“大哥儿再过几年也要搬去阿哥所住,我想让他提前熟悉那边。你让内务府推几个在阿哥所服侍过新人来,我亲自挑一些放在大哥儿身边。”

  何宝柱应了一声,笑道:“奴才看出来了,太子妃是真疼大哥儿,所思所虑岂是李格格能比。大哥儿能养在太子妃身边,是他的造化,也是李格格的造化。”

  马屁听多了腻歪,石静摆摆手,让他退下。

  宫里人都说何宝柱滑不留手,只有石静知道,他效忠之后差事办得有多漂亮。

  两日后,何宝柱带了筛选过的第一批人来给石静过目。

  这批人样貌周正,规矩守礼,比毓庆宫现在用这一批看着都顺眼。

  人数不多,一共十个,五个宫女,五个内侍,看起来年龄都不大。

  石静拿起名册一看,果然都是这两年入宫新人,年龄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十四岁。

  虽然是新人,年龄倒没有太小的,做事不至于毛毛躁躁。

  再看家世,宫女都是普通旗人家孩子,内侍出身更整齐,全是前年无定河闹水灾留下孤儿。

  背景足够干净。

  “太子妃,这十个人是奴才从内务府推来的人里精挑细选的,也让李格格掌了眼,您看看是否合心意?”

  见石静点头,何宝柱扬了扬下巴,跟她商量:“太子妃,如此齐整属实不好挑,奴才想着先让他们在撷芳殿当差,过一遍水。有那好的,或者太子妃看上眼,等时机成熟了直接调到毓庆宫来服侍。”

  宫里样貌周正,千伶百俐一抓一大把,难得的是家世背景干净。

  前几天她放出风去要整肃撷芳殿,还收下了李格格联手何宝柱送来的名册,所有人都知道她要动手了,各方势力这才把自己的眼线撤走。

  这时候撷芳殿再进新人,肯定是背景最干净。

  石静扫了那十人一眼,见他们听到何宝柱的话之后全都精神一震,腰板挺直不少。

  没有家世背景人进宫之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不断往上爬。

  想要往上爬,起点可太重要了。相比苦熬岁月的东西六宫,和选人要看家世乾清宫,能到毓庆宫服侍,显然是这些人梦寐以求起点。

  有朝一日太子登基,他们也能跟着鸡犬升天。

  培养自己人,并非只有施恩一条路可走,未来的愿景往往更具诱惑力。

  石静对何宝柱表现非常满意,当然不会驳他的面子,颔首道:“你想得很是周到,就这么办吧。”

  沉吟片刻,又抬举何宝柱:“你选人,我放心,趁着这个机会多让内务府推些新人过来,好好挑一挑。”

  趁着什么机会,何宝柱心知肚明,他也是这么想的,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顾虑:“撷芳殿地方不大,人手也有限,无缘无故增员,恐怕内务府那边说不过去。”

  皇宫就像机关单位,每个宫室编制有限,想要扩编必须打报告,上面批准了才行。

  “我和大哥儿都应该住在撷芳殿,大哥儿身边换人,怎么也要凑齐人手,不能像从前那样缺斤短两,至于我……嫁进宫只带了芳芷一个,身边伺候的也得满员,只能多不能少。”

  石静端起茶碗喝下一口,继续道:“还有程格格和唐格格那边,也要把定额的人手凑齐,我来了总要给她们施恩。万一哪天程格格和唐格格遇喜了,也要给小阿哥,小格格预备身边服侍的人。”

  说着看向何宝柱:“我的话你听懂了吗?”

  就是多吃多占呗,有什么难懂的,何宝柱应是:“太子妃英明,奴才记下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依他看,太子妃现在行事作风,不像已故太皇太后,倒像从前的太子爷。

  不过太子爷的眼睛只盯着毓庆宫,压根儿没把撷芳殿那些人放在心上,导致毓庆宫人满为患,撷芳殿常年人手不足。

  就是定额都凑不齐。

  若此时把定额凑齐,倒是能多选一些新人进来。等毓庆宫这边的位置腾出来,撷芳殿新人也调。教得差不多了,两不耽误。

  没准儿太妃一高兴,也把他调到毓庆宫来做个首领太监。

  其实他现在就是首领太监,可撷芳殿首领太监品阶跟毓庆宫都不一样,更不要说例银和赏赐了。

  就因为自己太惜命,生怕一个不慎当了炮灰,始终没抱上粗腿,这才在撷芳殿一直蹉跎,得过且过。

  天可怜见,终于让他遇到明主。

  无论是地位,眼界,心机和手腕,太子妃都是他在后宫见过的最厉害的角色,此时不抱大腿更待何时。

  说完这事,何宝柱现场点两个名字,十人中立刻有两人出列,一个小宫女,一个小内侍。

  石静对着名册看,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且都在阿哥所当过差。

  何宝柱低眉顺眼地给她介绍:“太子妃,这两人都在阿哥所当过差。小翠是五阿哥院子里茶房烧水的,宜妃不放心,换了自己人在五阿哥茶房,把她给替换了。小顺子服侍过十二阿哥,意外受伤被挪了出来,再没回去。”

  不是犯了错被赶出来,石静听明白了何宝柱言下之意,不动声色道:“那就都留下伺候大哥儿吧。”

  他选的人,太子妃都留下了,他给大哥儿推荐的人,也有了去处,这是何等信任,是不是意味着太子妃已经接受他效忠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况且何宝柱做事足够用心,实在挑不出毛病。

  石静没想那么多,她此时的心神都放在了从阿哥所出来的那两个人身上,试图找到十二阿哥在生活上的不如意,然后帮忙解决。

  何宝柱受到莫大鼓舞,笑容越发殷勤:“请太子妃给二人赐名。”

  宫里奴才的名字随着主子走的,能得主子亲自赐名,而不是按照规矩排序,也算是一种抬举。

  石静打算用这两个人,并不介意在小事上抬举一下,同时也算卖了何宝柱面子。

  “就叫金翠和金顺吧。”李格格说大哥儿五行缺金,从前他身边的人名字里都带一个金字,石静不信这些,却也愿意入乡随俗。

  何宝柱闻言更佩服太子妃了,遇事洞若观火,还有一副后宫女子都没有胸襟。

  就拿翊坤宫来说吧,宜妃已经很受宠,还是会时不时搓弄一下住在偏殿无人问津的贵人万琉哈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胤礽的太子群(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