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胤礽的太子群(清穿)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蒹葭是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19 KB   上传时间:2025-04-03 19:35:09

  上午照常处理毓庆宫后殿庶务。别看毓庆宫乱糟糟的,账册倒是整理得很清楚,石静抽查几本,还算满意。

  过程中发现小问题,她全都指出来,改过便好没有追究责任。

  可见毓庆宫里所谓群雄,看重全是太子之位,无人在意金钱。

  庶务很快理顺,石静正好腾出手来拔钉子。

  “太子妃,李格格和撷芳殿总管太监何宝柱求见。”有宫女进来禀报。

  石静在后院正殿见了两个人,接过芳芷呈上来花名册,还没看只掂了掂分量,便蹙起眉头。

  李格格看了何宝柱一眼,何宝柱紧抿着唇不吱声,她只好自己说:“前儿得了太子妃吩咐,奴婢不敢怠慢,今日带了名册过来复命。”

  石静看也不看,把花名册放在旁边的茶几上,淡声问李格格:“这就是你排查结果?”

  怕不是糊弄她,直接把撷芳殿名册全都带来了吧。

  李格格赶紧起身,跪下:“奴婢与何太监整整排查两日,才拟定出这份名册。”

  石静朝桌上看了一眼,果然见那本名册是簇新的,又让底下跪着的两个人抬起头来,看见四只熊猫眼,不由眉头拧得更紧。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她问。

  皇宫是全天下最讲规矩的地方,所有宫女内侍进宫都有严格的选拔程序。选拔进宫之后,由教习嬷嬷或太监教规矩,合格才能收用,不合格还要退回。

  经过层层选拔,挑进宫都是人精,能在主子身边伺候的,又是人精中的人精。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中肯定有数。

  石静重新拿起那本名册,感觉手上沉甸甸的,可见上面的人并非不知道的规矩,也不敢故意破坏规矩,而是背后有人指使。

  恐怕与毓庆宫里所谓群雄,脱不了干系。

  什么叫牵一发而动全身,石静这时才有了真切的感受

  对方都把手伸到胤礽侍妾身上了,可见撷芳殿被渗透得有多严重。

  撷芳殿并不是胤礽寝宫,只是侍妾和孩子们居所,尚且有这许多形迹可疑之人,毓庆宫服侍的人更多,若摸排完整理成册,还不知会有多少。

  工作量之大,超过了石静预期,不是她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就算她豁出去,把所有人清洗一遍,是否会引起震荡,惊动皇上且不论,只说人都清理完了,这么多空缺什么时候才能补齐都是问题。

  法不责众,就是这个道理。

  “行了,辛苦两位,名册我收下了。”再次放下花名册的时候,石静心中有主意。

  何宝柱是个老滑头,宫里人都知道,说不定他自己都不干净。李格格一心想接儿子回去,有人质在自己手上,肯定不敢耍花腔。

  石静不信何宝柱,便没理他,只对李格格说:“李氏,回去你放出风去,就说名册我收下了,让上面人好自为之。”

  会钻墙钻墙,爱盗洞盗洞,有法子赶紧把自己择出来换走,不然就等着被收拾吧。

  话音未落,李格格还没反应过来,一直不言语,作壁上观何宝柱先以头抢地表起了忠心。

  “我在慈宁宫住过九年,那时候便听过何公公大名。”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她才嫁进宫分量不够,石静不介意搬出已故太皇太后震慑一番。

  太皇太后故去多年,余威犹在,何宝柱听到慈宁宫三个字,腿肚子直转筋。

  他是宫里老人儿,自然知道太子妃曾经在慈宁宫服侍过太皇太后,还有人说太子妃说话做事像极了太皇太后。

  今日一见,果然对味儿。

  先帝在时,独宠董鄂妃,冷落继后,甚至一度要为了董鄂妃废掉继后,惹怒了太皇太后。

  最后的结局是,董鄂妃孩子没了,董鄂妃没了,先帝也没了。

  太皇太后是那种看起来和蔼可亲老人家,说话不紧不慢,偶尔还带着一点漫不经心,仿佛把什么都看淡。

  可她老人家做事很绝,不给自己留后路,也不给别人留后路。

  何宝柱没在慈宁宫当过差,却听满耳朵故事,今日见识到太子妃的路数,立刻收起偷奸耍滑的心思,打起十二分精神当差。

  很怕得罪了这个狠角色,哪天也像董鄂妃似的名正言顺地没了,然后被人叹一声没福气。

  何宝柱听太子妃和颜悦色夸他,明明对方什么都没做,他全身汗毛都齐齐竖了起来。

  磕头,赶紧磕头,磕晚了怕头保不住,嘴里连声说着不敢,各种表忠心。

  越是奸滑之辈胆子越小,吓一吓就听话。石静让他起来,不紧不慢道:“既然你是个能干的,就要好好做事,我总不会亏了你。”

  何宝柱一改刚进门时不卑不亢,哆哆嗦嗦应是。

  李格格见何宝柱筛糠似的哆嗦起来,也受到感染指尖发颤:“太子妃,名册交给您了,奴婢能把大哥儿接回去吗?”

  石静含笑看她:“当然可以,你答应我的事做完了,我答应你的也不会食言。如果你放心把大哥儿带回撷芳殿,我这就让人喊他过来。”

  “撷芳殿都乱成什么样儿,格格不是不知道,这时候把大哥儿带回去,能有个好儿?”

  何宝柱哆哆嗦嗦的,反应却不慢:“格格别忘了,大哥儿是怎么病的,又是怎么好的!”

  李格格本来只是指尖颤,闻言全身都抖了抖:“奴婢不是不放心大哥儿住在毓庆宫,是怕他吵闹,让太子妃劳神。”

  俩人哆嗦起来之后,说话一个比一个好听,石静无所谓地笑笑:“你是大哥儿生母,我还是他嫡母呢。”

  想了想又道:“你若是想他,常来常往便是。”

  等两人离开,石静收敛笑容,陷入沉思。

  目前来看,撷芳殿还动不得。要动撷芳殿,先动毓庆宫。

  撷芳殿都是一些小喽啰,不足为惧,倒是毓庆宫麻烦得很。

  胤礽不中用了,她得想办法找个厉害帮手。

  “太子妃上午在做什么?”发过脾气之后,胤礽走出毓庆宫大门就后悔了。

  他应该给她一个解释机会,不该着急离开。

  被清晨的凉风一吹,他又觉得自己没错。

  万一她被激怒了说出什么无法挽回的话,比如她心仪大阿哥之类,自己如何下台?

  用了整整六年时间,才勉强接受她心里没有自己,之所以愿意嫁给他,不过是为报答太皇太后看重和养育之恩。

  在这段姻缘里,他已经把自己逼到墙角,勉强接受她心里没有自己,但无论如何也承受不住,她心里没有自己却有别人的事实。

  他生平最快乐时光,便是有她陪伴那几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只能是他和她,再容不下第三个人。

  可这个荷包出现,仿佛在无情地提醒他,并不是这样的。

  “上午李格格和何太监带了一本名册求见太子妃,太子妃在后院正殿见了他们。”

  说起这个,李德福有些纳闷:“太子妃和颜悦色,并没见动怒,也没有训斥两人,可这两个人不卑不亢地进去,哆哆嗦嗦地出来,好像吓破了胆。”

  “尤其是何宝柱,在宫里当差当成了精,说话做事滑不留手。”

  李德福都被他糊弄过,却拿他没办法:“他一开始不说话,只冷眼看着李格格,后来太子妃不知说了什么,他忽然跪下磕头表忠心,听说把脑门都磕肿了。”

  胤礽关注点并不在何宝柱身上:“可知那本名册上都是些什么人?”

  这个李德福不知道。他是毓庆宫总管,与撷芳殿何宝柱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各管一摊。

  “听屋里服侍的人说名册很厚,是太子妃吩咐李格格和何宝柱共同拟定的,太子妃好像对上面人多有不满。”

  “太子妃在宫里住过不假,却没去过撷芳殿。”胤礽哂笑,“她才嫁进宫,毓庆宫人都没认齐呢,如何对撷芳殿这么多人心生不满?”

  李德福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打嘴道:“是是是,太子妃贤良淑德,是奴才不会说话。”

  想起石静几次同他说起整肃毓庆宫事,胤礽挑眉:“不是贤良不贤良……撷芳殿恐怕要有一场风雨。”

  李德福诧异抬眼:“用奴才插手吗?”

  胤礽摆手:“撷芳殿本来就是太子妃地盘,她想怎样就怎样好了。你只需找人盯着,随时禀报。”

  李德福应是,又说起别的:“太子爷,慎刑司审出来了,林氏串通马佳氏苛待大哥儿,背后有人指使。”

  胤礽冷笑:“是惠妃么?”

  李德福低眉顺眼:“与延禧宫有关。”

  惠妃当然不会傻到亲自指使林氏害人,能查到延禧宫,都是慎刑司下了大力气结果。

  见太子半天不说话,李德福低声问:“慎刑司派人来问怎样处置?”

  胤礽用长指敲了一下桌面,垂眼道:“吊着命,别让人死了。”

  李德福闻言眼睛亮了亮:“妙啊,时间一长,乾清宫多半会过问。”

  到时候惠妃那边恐怕不好收场。

  大阿哥成亲七年,与大福晋接连生下四个女儿,都没拼出一个好字。眼瞧着太子大婚,惠妃这才急了,想出昏招来。

  皇上一连熬走三位皇后,宫里平均三年办一次丧事,谁来统御六宫就成了难题。

  去年十阿哥生母贵妃也病逝了,皇上无意再立皇后,皇贵妃和贵妃,让惠妃与荣妃协理后宫,宜妃和德妃配合,这才算把贵妃丧仪给糊弄过去。

  很多人猜,四妃协理格局应该会固定下来很长一段时间。

  可也有人猜,宫里没有皇后,皇贵妃和贵妃,却有了太子妃。只等太子妃诞下皇孙,未必没有摄六宫事机会。

  所以除了忌惮太子在子嗣方面超过大阿哥,惠妃大约也怕太子妃诞下皇孙抢了自己协理六宫的差事。

  严格来讲,惠妃这一招不能算是昏招。但凡太子妃心眼小上那么一点点,根本不需要另外做什么,只要别管大哥儿的死活,让他自生自灭,这一招借刀杀人便能得逞。

  毕竟谁也不想才进门就给人当后妈。

  而且大哥儿还是阿哥,太子爷庶长子,李格格嘴里皇长孙,等将来嫡子生下来会很麻烦。

  所谓借刀杀人,既是惠妃借林格格的刀杀了大哥儿,也是太子妃无意之中借了惠妃刀为自己的儿子扫平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惠妃与太子妃利益是一致,目标也是一致。

  区别在于,事成之后,惠妃是最大的赢家,太子妃也是赢家,却要额外背上一个失察的罪名,暂时失去摄六宫事资格。

  惠妃千算万算,算出天上的星星,也没算到太子妃厉害至此,一出手便将这招借刀杀人化解于无形。

  还因为这次时疫,在西洋使团面前展示了青蒿粉惊人的药效,为太子与西洋使团谈判增加了筹码。

  更没想到太子爷问也不问,直接将林格格这把刀送去了慎刑司。慎刑司畏惧太子马鞭,不敢敷衍了事,当真查到一些与延禧宫有关的蛛丝马迹。

  慎刑司主官只对皇上负责,里面发生了什么,查出了什么,都会定期向皇上禀报。

  能够查到线索指向延禧宫,仅凭这一点点蛛丝马迹,即便不能给惠妃定罪,却可以在皇上心里留下疑影儿。

  有疑影儿,便会有猜测,脑补也许会比事实丰富很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胤礽的太子群(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