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酒:“可是你很厉害啊,不光是演戏好,还会做直播。连做饭也很好吃。你是这样的,薄川也是……就我,感觉现在还是高中时候的那样,一点进步都没有。”
林悠捧着姚酒的脸蛋,给她揉成一个圆圆的形状,看起来有些小滑稽。
姚酒:“……”
林悠咯咯的笑起来:“小酒你太可爱了,你想怎么有志气呢?”
姚酒:“……我、我也不知道。”
林悠把手松开,把怀里的猫猫揉来揉去:“那就不要着急啦。”
“小酒你很棒,你那么热心,帮村里很多人卖菜,还会去镇上开会给大家传达信息,家里爸爸也照顾的很好……不是一定要做出什么事业才算是有志气啦。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总会有机会的。机会没来之前,我们卖卖菜也很好啊。”
姚酒:“……可是菜也没卖出去啊。”
“你不要太心急啊喂,明天一定更好!”
“……林悠,猫可以吃巧克力吗?”
“不可以的吧。”
“你家毛团在偷吃……”
“!!!!”
手忙脚乱的掰着猫嘴看情况的两人,再也顾不上讨论什么志气不志气的了,看到猫猫没事,两个人就开始数落它。狸花猫哽着脖子犟嘴,一时之间热闹的跟其他摊位一般无二。
又等了一会儿,看实在卖不掉,姚酒索性折了三分之一的价格把所有菜包圆给了一个菜贩子。
两人本来要去吃牛肉汤,可看到早市上来了一个卖芝麻盐的。
不算大的小皮卡,车斗里放着一个桶装的机器,还有各种篓子里装的干辣椒,熟花生,白芝麻,黑芝麻……
操着外地口音有着黝黑皮肤的女人招呼道:“来来来,现打的芝麻盐,可自己加材料,又香又辣,配馒头和面条都行的!”
打芝麻花生的香味久久不散,车子周边围了一群人。
林悠顿时也来了兴致,挑了几样辣椒,让对方加点熟芝麻,瓜子仁,花生和盐打了。
机器出口处挤出来细碎颗粒,芝麻花生瓜子仁经过挤压带出本身的油脂,把辣椒颗粒也带的油润了许多,粉状的颗粒在机器中走了一遭,带着点温度,香辣的味道迎风扑来。
林悠和姚酒就地买了两个白面烧饼,热的发面饼中间填上两大勺刚做好的芝麻盐,热气一烘,芝麻盐就更香了。
油香咸辣,配着主食吃刚刚好。吃几口噎了,再来一口甜甜的豆浆。
姚酒:“悠悠,晚上吃串串吧?”
芝麻盐做干碟,别有一番风味。
林悠:“好啊,那一会儿去买点签子。”
两个为了吃行动力无比强悍的人,丝毫不知道,莲花乡的菜即将在县里掀起一阵风波。
****
在净水县新华路,过年后新开了一家蔬菜店。
作为这条街上开的第五家蔬菜店,店老板挑了一个好位置。这家名叫“张记菜店”的小小店面,坐落在玉兰小区的对面,从小区出来过个马路就到。
所以虽然走上几十步就是另外一家菜店,张记依旧是来的人最多的。
小小的菜店是个夫妻档,店里只有二十平,老板娘孙玲站在在柜台后面,只等着有人来了算账收钱,手机上还不时传来“顺子”“不要”的斗地主声音
老板张明则是跟着小舅子孙庆一起里里外外的搬菜上货。
“小心点!”
张明有点看不上这个小舅子,孙庆今年二十多了,学没上成,去打工又吃不下苦,父母看不得他每天待在家里,索性丢给他姐姐来管。
可小舅子来了两个月,张明是越看他越不顺眼。
老婆孙玲总说孙庆聪明,当年上学时候老师都夸他机灵会来事,让他帮着自己去进菜。
像他们这样的小菜店,每天各种菜的数量要求都不多,也就没什么议价的权利。想要挣钱,就是一个字,勤。
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去农贸市场抢最新一批的菜,有时候吃不下那么多货,就跟别的菜贩子一块分分。碰见有合适的货源,就捡漏多囤点。也有捡人家的货底子的时候,那些菜未必不新鲜,就是卖相差了点,拿回来自己收拾收拾再卖,也是一笔收入。
没办法,现在菜店开的越来越多,竞争激烈,但凡卖贵一点,人家就不光顾了。所以张明很明白,自家这个店,挣的就是辛苦钱。
之前妻子说小舅子机灵,张明也在观察了几天之后试着把买菜的事交给他。可孙庆是怎么做的?
钱他拿走了,进回来一堆菜贩的货底!
菜叶子破破烂烂,番茄带着碰伤,瓜果下面还有些发毛……
钱倒是花的干干净净。
张明有心要追问对方是不是贪了菜钱,可妻子却已经开始护起来。口口声声都是市场上的人太奸诈,骗她弟弟。连带张明都给埋怨上了,意思是他不好好教。
张明气的不行,但他笨口拙舌,说不出个二三四来,也不想吵架,于是就没再多说。
不过那次之后,他就长了心眼,但凡自己能去的,他绝对不让孙庆去。
这么两个月下来,菜店勉强运转正常。
但是今天就不太顺,张明上午有点事,店里的小白菜卖完了还没来得及上货。所以张明只能托给小舅子去进一批。
也不知道这次的菜会给自己什么惊喜……
张明有些疲惫。
孙庆上完货,吊儿郎当的点了根烟:“姐夫,我今天进的菜好吧?”
张明刚才没仔细看,听他一说就心里一咯噔,赶紧去看今天进回来的小白菜。
“这是我在市场上看到的卖相最好的菜了,我就干脆给他包圆了。还有点番茄小葱韭菜,那番茄看着也不错,我就全买了。就是价钱稍微贵点……但看着不错啊,肯定能卖的好!”
张明心已经凉了大半。
番茄就不说了,那小白菜,根本就是打了药!
虽然打药的也不是不能卖,但这两年网络发达了,那些添加科技与狠活的东西总是被人们诟病。连蔬菜也是,来买菜的人总要追问是不是打药了,家里有孩子的更是如此。
张明没想到小舅子这么蠢,居然进了这么多的小白菜!
小舅子还在炫耀,他姐姐也探出头来,看完就夸他做的好。
“进价多少钱?叫你姐夫写定价吧?”
孙庆比了个二:“进价一块二一斤,姐,你可别嫌贵,人家贵有贵的道理啊。”
其实他是捡的便宜,一斤只要六毛钱。不过谁会嫌钱咬手呢?在姐夫这里干活,一个月只有三千五,他只能这样了。
张明:“最近小白菜进价都没有高于七毛的,这一块二你是哪里找的货源?”
孙庆有点不自在的扭扭脖子:“就在农贸市场啊,”
实际上他是在路上遇到的散菜贩子,对方看样子应该是刚从烟霞山上下来。
张明还要再问,妻子已经瞪过来。
“还问什么啊,小庆好不容易买到好菜,你赶紧写菜价去吧!”
张明拿着写价格的硬纸壳,写了一块五,想了想又划掉。
最后写了一块二毛九九。
算了,就当是今天特价了。
第031章
傍晚, 上学上班的都回来了,汽车电动车和行人在玉兰小区门口汇成了一锅粥。
张记菜店也到了营业的高峰期,孙玲站在柜台后, 连手机也顾不上看了, 一直不停地给人结账收钱。手机也不时传来入账的声音。
“今天的紫把茄子不错, 买几个吧。”
“老板,冬瓜没有了!”
“哎哎, 这就来, 马上就切。”
“妈妈, 我想吃汉堡。”
“吃啥汉堡啊, 妈回去给你做清蒸鱼。”
“老板娘,你们家有没有炖鱼的调料?”
……
二十平的小店里, 形形色色的顾客在挑选着合心意的食材,夹杂着小孩的吵闹和老人的絮叨。菜店外面的店铺也都忙碌起来, 一些小吃摊也在这时候出来了, 彼此开着喇叭吆喝。
高荷刚从电视台下班, 刚上车就把自己八厘米的高跟鞋换下来, 站了一天,脚踝还有些疼痛,这让她走路很慢。
进小区的路被堵上,她索性把车停在路边, 想起母亲打来的电话让她买点菜。高荷朝小区对面的蔬菜店走去, 母亲没交代买什么,反正她也不是很饿, 随便买点番茄青菜的, 回去煮一煮就行了。
高荷挑了几个番茄,看到小白菜时候顿了顿, 这菜看上去太干净了点,再一看价格,高荷有点犹豫。不过片刻后她就坚定地拿起一把小白菜,管他呢,就算是打药了,拿回家去放水里多泡会儿就得了。上班忙了一天,她实在没力气再换一家店。
买了菜,高荷又等了几十分钟才把车给挪到车库。到了楼下,发现电梯坏了,高荷暗骂一声倒霉,任命的爬楼回家。
爬了七层楼,高荷累的气喘吁吁。
高荷的母亲刚打完麻将回来,看女儿累的够呛就絮叨:“你看看你的身体素质,比我差远了。叫你跟你爸一块早上起来晨跑你不干,爬个楼都不行吧?”
高荷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了,喘的像是肺要炸开。
高荷的父亲给瘫在沙发上的女儿一杯温水,接过她手里的番茄和小白菜:“怎么?今晚还是减肥?”
得到高荷的肯定回复,高荷的母亲忍不住说道:“天天熬夜,中午在单位吃外卖,晚上又只吃这点,你身体能好了才怪。妈发给你的视频看了吗?人家都说了,外卖都是地沟油和老鼠肉做的……”
不过虽然嘴上数落着女儿,高母还是把买来的番茄和小白菜拿到厨房。
高家的菜做的是两份,一份是高父高母的正常晚餐,一份是高荷自己的减脂餐。高母把西红柿洗干净,挑出来又大又红的一个给切开,这就是女儿的晚餐了。
剩下的番茄随便做了个番茄炒鸡蛋,另外起锅下面条,丢进一把小白菜。
高荷和父亲坐在客厅看电视,高荷缓过来之后就从冰箱扒拉出一瓶零卡冰汽水喝,看着电视嘎嘎乐。
高母在厨房忙碌,做到一半就开始嘀咕。
“今天的菜也太香了吧……”
不光香,还好看,番茄切开里面也是红艳艳的,跟鸡蛋炒一锅,红色番茄汁包裹着鸡蛋,看着就好吃。高母没忍住捏了一块女儿的减脂餐,吃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