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想到这是七十年代,没人那么大胆,敢在家属院里拐人。
“兰子,你下班了?”
“钱姨,你买菜回来了?唉呀,许笛啊,快来,快来,王姨这不好找吧?”
王兰一看看见跟在钱姨身后的许笛,热情的招呼着。
“你们认识,这丫头要找你家啊?”
“钱姨,这就是救了康康的许笛,我和你说过的。”
王姨高兴的介绍着,她是真的高兴。
“呀,这么个小姑娘啊,真是没想到,你说是个小姑娘,没想到这么小。”
“许笛,这是王姨老领导,你喊钱奶奶。”
“钱奶奶好!”
许笛赶紧打招呼,还真是奶奶辈的。
“我说得叫奶奶吧,这丫头,合眼缘。”
钱奶奶虽然第一次见,还挺喜欢这小丫头的。
“王姨,我昨天回乡下的奶奶家了,拿了不少蔬菜回来,我妈让给你们送点尝尝。”
许笛觉得在这两位跟前,她们的那点小心思一目了然了。
“这菜还真新鲜,难得了,这时候了,还有这么嫩的菜。”
王姨看出许笛的难为情,这还是个孩子,不太懂大人的事故。
其实许笛怎么会不懂,前世她为了儿子,这样的事情也没少做。
也不是一穿越就矫情起来了,就是感觉这时代的人多是纯朴的人,她这么做,有点不好意思。
“这是我奶奶种的二茬菜,乡下院子大,还是比较方便的。”
许笛在心里默默调整一下心态,她们没有挟恩要挟,只是想多一些机会,一些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时代,为了让子女不下乡,很多单位,厂子都是内部招聘的,信息不对外公布。
“这时候有亲戚在乡下是真方便,是吧,钱姨?”
“那当然了,我们以前所有东西都是自给自足的,敌人封锁线一道又一道。”
钱奶奶不自觉的想起那时候的日子,还有永远离去的人。
“行了,兰子,你带着孩子去认认门,我回去了。”
“钱姨,你慢点,晚点我去找你。”
钱奶奶挥了挥手,回家了。
王姨拉着许笛往里去,两人抬着菜篮子,还挺沉的。
“王姨,菜送到了,我就先回家了,一会天黑了。”
“着什么急,一会我送你坐车。王姨是真的喜欢你,不是客套。我家亲戚少,以后,你多来,咱们有缘,当成亲戚走动。”
许笛感觉到王姨说的是真心话,没有敷衍。
“知道了,王姨。”
许笛也不是扭捏的人,爽快的答应了。
两人又说了会话,王姨送许笛去坐车,她今天提前回来,儿子和媳妇他们还没下班呢。
送走了许笛,王姨又回家,拿了一些菜,去看钱姨。
“钱姨,我进来了。”
“进来吧,院门没关。”
钱姨知道兰子会过来,她们处的好。
“又想起以前的人和事了?”
“唉,老了,总喜欢回忆过去。”
“老什么呀,你不是还要帮朝阳看孩子呢吗?”
“看孩子,他连个对象都没有呢。”
一提起自己的二孙子,老太太又精神了,和兰子说起给孙子找对象的事。
而许笛,顺利回到家,正好赶上吃晚饭。
她想着,今天收获不少种子,得抓紧时间种地了,空间种地是什么流程,她还没摸索呢。
前路漫漫,不着急,一点一点走,这辈子,她再也不着急了。
第11章
拜访过王姨以后,许笛开始研究自己的空间了。
前世,许笛有丈夫过的跟丧偶似的,用网络上的流行语,怎么说的了,“丧偶式养娃”。
习惯了没有依靠的日子,许笛还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一年的时间,许笛想着,先准备钱,如果机会来临了,没钱,那一切都白搭。
许笛想的是,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家里人少,工作岗位多的。退休了,没有需要接班的人家,自己花钱买一个工作岗位。
这时候的工作都是铁饭碗,可以让家人接班的。
从看过的年代文和现在的物价对比,一个不错的工作,怎么也得千八百块钱。
许笛打定主意,就开始做准备了。
幸好她自己一个房间,晚上,插好门,进入空间。
之前偷渡进来的东西还在,而且保持原样。
看来,这个空间有保鲜功能。
许笛解锁了空间的第一个功能,又试着喊了一声。
“自动种植,系统,灵兽,显示屏出来……”结果,喊了个寂寞,一切如初,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一个有着黑土地,可以保鲜的空间,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许笛甚至怀疑,这块黑土地,能不能长出庄稼。
想再多也没用,先试了再说。
好在,许笛为了以防万一,把家里的锄头,镐头都拿了进来。
许笛前世今生都在农村待过,知道种菜要先起垄。
拿起镐头,开干。
呼哧带喘的干了不知道多长时间,许笛弄好了五条垄,胳膊没有力气了。
“算了,今天就先到这了。”
许笛自己和自己说,五根垄,明天种上。
多亏了这土很松散,没有板结,不然,她胳膊都得累折了。
出了空间,许笛鸟悄的去客厅看了一眼座钟,晚上八点五十五分。
她进空间之前,特意看了一眼时间,那时候是八点过一点。她干了那么长时间活,才过了不到一个小时。
看来,空间里的流速和外面是不同的,就不知道相差几倍。
许笛去厕所洗洗,准备睡觉了。
第二天,许笛吃完早饭,就去学校了。现在的学校,学习不是主要目的。
高考停止了,大多数人就是等着拿个毕业证,好回家接父母的班,或是找个临时工。
家里有背景的,给安排去部队,去文工团,去各种能去的地方。
家里没背景的,找不到工作,只有下乡一条路。
“许笛,你周六没去参加活动。我跟你说,那些红小兵太吓人了,都把人脑袋打出血了。”
杨大妮一看见许笛进来,拉着她回到座位上说悄悄话。
“是吗?我周六去乡下了奶奶家了。”
许笛来了一段时间了,还真没见过现实版的批斗大会,都是道听途说。她知道这段历史,作为普通老百姓,她无法去评论对与错。
“唉,你就好了,可以随时去乡下支援农村建设。我想去,我爸妈还不同意。”
杨大妮家里条件不错,父母对她宠爱有加,怎么可能愿意让她去下乡。
“你要是真想去建设农村,等秋收的时候,我带你去乡下体验一下。看看你有没有建设农村的能力,咱们让事实证明,最起码不能给农民兄弟添麻烦不是?”
“你说话算数,不能反悔,我到时候自己带口粮,不能白吃白喝。”
看着没心没肺的杨大妮,这是个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孩子,太天真。
许笛也不是烂好心,就是觉得,有缘相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不然,杨大妮这样单纯的孩子,真的冲动的报名去下乡,后果怎么样,真的不好说。
两个人叽叽喳喳的说着悄悄话,直到老师到来,她们才安静下来。
老师站在讲台上,不管下面学生干什么,只负责把该讲的课讲完。
学校里,发生过太多不好的事情,老师们的心都冷了,也怕了。
许笛尽可能的跟着老师的思路,很多知识,她都忘了,难得有机会重来一次,好好学习吧。
七年以后,她还年轻,那些前世都不敢想的大学,她也可以去试一试。
一堂课结束了,许笛记了满满两篇笔记,手都酸了。
“许笛,现在也不高考了,你怎么还认真学习了呢?”
“在学校不学习还能干什么,知识学到脑子里就是自己的。即便你要建设农村,也不能没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