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是主流思想。许笛可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唱反调,红小兵可是无处不在的。
没一会,老师来了,什么也没说,准备上课了。
许笛她们上的是机械厂的子弟学校,中午放学直接回家了,也没多远。
这边,许笛时隔二十多年,又重新坐到教室,还挺新奇。
那边,梁安康小朋友终于可以出院了。
“兰子,康康没事了?”
“钱姨,都好了,没事了,你这是买菜去了?”
“嗯,买菜去了。我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不吃吧,还不行。”
钱姨是妇联的前任主席,年轻的时候组织妇女给红军做鞋,打掩护,也做过联络员,卫生员。
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后来,一切结束了,国家成立了。钱姨就一直干妇联的工作,退休前是妇联主席了。
“朝阳有一阵没回来了吧?”
“可不是,快一年了。这都二十多了,也不想着找对象,就知道训练训练。”
钱姨和王兰说了会话,知道她刚从医院回来,也不多说什么,让她赶紧回家。
王兰想着钱姨,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妈,梁博刚才来电话了,他明天到家。”
“是吗,那太好了。咱们一起去许家,还得好好谢谢许笛,救命之恩那。”
“嗯,是要好好谢谢。那孩子不错,合眼缘。”
严芳芳说的是真心话,她工作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能看明白一些人和事。
梁家人在吃完晚饭以后来的,一家四口,来全了。
“王大姐,你看看,怎么这么客气,又拿这么多吃的,用的。许笛这也是碰巧了,也是康康这孩子有福气。”
许母看着梁家人大包小包的进门,真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许笛救了康康,对我们来说,那是天大的恩情。以后,咱们多走动,我们看着许笛这孩子合眼缘。”
王兰自从进了许家,看着她们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实本分,是真的想多走动。
她相信命运,觉得许笛是她家康康的贵人。
“有大姐这句话,咱们以后就多走动,当亲戚处。”
许家一家人,许父和许大哥少言寡语,许大嫂大大咧咧,但是被梁家人的气场镇住了,没敢往前凑。
“王姨,严姐,康康也么样,还害怕吗?”
“不害怕了,自从出院以后,见谁和谁说,他和一个大姐姐去打妖怪了,是个大英雄。”
严芳芳目前就这么一个儿子,那是当成眼珠子的。
对救了自己儿子,又哄的儿子不害怕的许笛,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那就好,小孩子忘性大,过一阵,就真的不害怕了。”
许笛前世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孩子高中毕业,那是一个人走过来的,很有经验。
“那真是太好了,我还担心他过几天又想起来了呢。”
严芳芳都没细想,许笛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怎么知道那么多孩子的事情。她就是从心里信服,相信许笛的话。
梁家人没待太长时间,留下了家里的地址和电话,让许笛没事多走动,就带着孩子回去了。
“妈,我们周六下午自由活动,他们要去参加批斗会,我不想去。正好,王姨她们拿了这么多吃的,我带一些给爷爷奶奶。”
“行,你看着办,本来这些东西就是人家送你的。”
许母大手一挥,让许笛把东西收起来,怎么用,随她高兴。
毕竟,这次,二闺女遭了大罪了。
许笛看着两大网兜子吃的,用的。她把奶粉给了侄子,香烟给了许父,罐头给了许军,让他打开,大伙一起吃。
桃酥,饼干,麦乳精,鱼罐头,肉罐头,花布,头绳……
这些东西,许笛挑出一些吃的给许母,其他的她拿进自己的房间了,想着周六去看爷爷奶奶,拿一些过去。
许笛主要还是想去爷爷家弄点种子,她的空间还空着呢。
周六中午,许笛放学回到家就开始收拾东西。
去爷爷家有班车,一天早中晚三趟,车费一毛。
“二姐,二姐,你去爷爷家,也带着我呗。”
许军呼哧带喘的跑回来,就怕他二姐走了。
“带你去,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呢,你有条件。”
许军就知道,他二姐有后话呢。
“你要听我的,不能到处乱跑。”
“没问题,我要是做不到就是小狗。”
许军信誓旦旦,他二姐可是会揍人的。
“哼,你自己想清楚了,要是做不到,我就把你揍成小狗样。”
许笛拎起布兜子,锁好门,带着许军,一人手里还拿了一个窝窝头。班车快开了,没时间在家吃饭了。
许母昨天和许笛说了,让她带着许军,这两天她晚班,没时间管他。
姐弟俩急急忙忙的上了班车,许笛起了车票。
“姐,有水吗,我噎住了。”
“给,懒驴上磨,屎尿多。”
许笛递给他一个装水的玻璃瓶子,这是许大嫂从厂医院拿回来的点滴瓶子,洗干净,用来装水喝。
“谢谢二姐。”
许军喝了一口水,把噎住的窝头咽下去。
“坐好,一会就到了。”
许笛把瓶子放好,看着这复古的小客车,感受着颠簸的道路,心思已经飞到乡下去了。
脑子里不断闪现出乡下爷爷家的情况,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还有几个弟弟妹妹。
嘎吱一声,客车停了,她们到了。
许笛,你可以的,一定可以的。
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迈着自信的步伐,向爷爷家走去。
第9章
许笛的爷爷是大队会计,年轻的时候,给地主家的少爷当过书童,小厮。算是文化人,识文断字。
后来,地主一家跑了,许爷爷就回了村,娶妻生子。
“爷爷,奶奶,在家吗?你大孙女来了!”
许军冲进爷爷家的院子,嘴里喊的是大孙女来了。
许家人都知道,许笛在爷爷奶奶那是排第一的。
“许军,你姐呢?”
“奶奶,我姐在后面呢。”
许军急着去找小伙伴玩,爷爷家,他经常和姐姐一起过来,村里的孩子,他都熟。
“许笛,今天不上课啊?”
“奶奶,下午有活动,我没参加。我前几天学雷锋做好事,救了个落水的小孩,人家送了不少好吃的,我拿过来给你和爷爷尝尝。”
许笛晃了晃手里的网兜子,麦乳精,鱼罐头,肉罐头嘀哩咣啷的撞一起,声音不小。
“你有没有怎么样,就你那狗刨的把式,还好下水救人?”
“奶,我没事,好着呢。”
“好什么好,要是没事,人家能送这么贵的东西,你方你奶傻呀?”
老太太心疼坏了,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孙女,自小就招人稀罕,知道心疼人。
“呵呵……我奶才不傻呢,我奶是全大队最精明的老太太。”
许笛搂着比她矮不少的奶奶,感情很自然。这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让她有种错觉,像妈妈。
许笛前世的妈妈也不是不爱她,就是思想老旧,总让她忍忍就好了。
而记忆中的许奶奶,那可是一个厉害的老太太,相当的护短。
“你就嘴好,一会我问问许军,看你能瞒多久。
走,进屋,晚上奶奶给你炖鸡吃。”
老太太看见孙女高兴,嚷嚷着要炖鸡。
“奶奶,可别炖鸡,留着下蛋呢,一家就那么两只鸡。”
七十年代,什么都是按计划来。
除了猪,什么家禽都是按数养的。多了,那就是走资本主义路线,是要被割尾巴的。
“想啥呢,家里的小鸡都是今年刚开始下蛋的。是你二奶奶家,有只母鸡,好几年,不爱下蛋了,说是要换出去。”
许奶奶给了许笛一个你懂的眼神,这时候不让私人买卖。但是可以以物易物,俗称换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