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王姨之前给我介绍一个,我们通过几封信,觉得还行。”
“你王姨给你介绍对象了,什么时候的事情,你怎么没跟我们说过?”
“年前的事情,当时觉得还行,想着先通信,要是聊的还行,再和你们说。
后来,还没等我说呢,你就接到大姐要结婚的信,心情一直不太好,我就没说。”
许笛没有说谎,张朝阳的第二封信到的时候,也是家里接到许梅的信的时候。
“王姨介绍的人干什么的,不是京市的?”
“当兵的,家是京市的,部队不在京市。”
许笛赶紧把张朝阳的情况和她妈说了一遍,实话实说。
“部队在南边啊,那也太远了,你要是去随军了,是不是好几年也回不来啊?”
许母没想过小女儿嫁去外地,大女儿已经在那么远的地方了,那是没办法的事情。
小女儿,她想留在身边,这样有什么事,她们也能搭把手。
“妈,我不去随军。张朝阳级别还不够,而且,他们那条件艰苦,不适合随军。”
许笛想着以后自己带着孩子在家,过着潇洒的日子,多好!
“不随军,那不是要两地分居,以后有了孩子,你自己又当爹又当妈的,多累啊?”
许笛想跟她妈说说自己的想法,还没开口呢,家里其他人下班回来了,话题就此打住,先吃饭,一会再说。
娘俩默契十足,没再多说,先吃饭,上了一天班了,都饿了。
第57章
许母一顿饭吃的心不在焉的,总想着许笛的事情。
“妈,你想什么呢?”
许大嫂回来以后就发现婆婆状态不对,感觉和上次许梅写信回来说要结婚的时候差不多。
这许梅刚走,也没听说大姨家有什么事啊?
“啊,没什么事,吃饭,吃饭。”
许母回过神,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情绪不稳定了。
“爸,大哥,大嫂,我后天要去相亲。”
“相亲,谁给你介绍的,男的是干什么的,靠不靠谱啊?”
许大嫂很激动,她怕小姑子也找个不靠谱的对象。
“怎么回事,你妈就为这事魂不守舍的?”
许父也发现孩子妈不对劲了,本打算一会吃完饭,回屋再问她怎么了。
“嗯,我刚才和我妈聊这个来的,还没说多少,你们就回来了。”
“吃饭,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许母让大伙赶紧吃饭,上了一天班又累又饿的。
“吃饭,吃完饭再说。”
许父也发话了,其他人即使心里好奇的很,也只能等吃完饭再了解。
大伙很有默契,都默默的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吃完饭,许大哥和许军,不用别人说特别积极的收拾桌子,刷碗,干的那叫一个欢实。
“大嫂,我大哥这是怎么了,被许军传染了?”
“哪有,这不是关心你吗?你这丫头,不声不响的,居然要去相亲了。”
“没有不声不响,写过两回信了,年前要说的,不是事赶事都赶一起了吗,没来得及说呢。”
许大嫂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年前因为许梅的事,家里气氛一直不太好。
“二姐,收拾完了,你赶紧说吧,着急死了。”
许军从厨房里冲出来,嚷嚷着要听他姐说是怎么回事。
“爸妈,你们也出来吧,正好一起听听。”
许大哥喊了一声,家里的妹妹们都要嫁人了,心里还挺不舍的。
许父和许母从屋里出来,一家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着许笛说清楚。
“人,是王姨给介绍的。”
许笛先交代一声相亲对象的由来,不是胡乱去相看的。
“男方比我大五岁。”
许大哥一听,没沉住气,问了一句。
“和我同岁,怎么还没结婚?”
许大哥看了一眼在一旁玩铁皮青蛙的儿子,觉得男方年纪有点大。
“大力,你听你妹妹说完。”
“知道了,爸,你继续说。”
许大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许梅的事情,整个人有点激动。
“张朝阳,就是王姨介绍的人,他叫张朝阳,他是一名军人。”
“军人好啊,我最羡慕军人了,等我长大了,也要当兵。”
“有枪。”
许军和许平安一人接了一句,把许笛的话打断了。
“你们都安静,听许笛说,都不要插嘴。”
许母拍了一下桌子,一人一句,吵得头疼。
许母发火了,都安静了,许笛继续说。
“张朝阳家是京市的,父母都有工作,他部队在外地,南边,离的有点远。”
许笛也没什么说的了,她俩总共也没通几封信,一来一回,太慢了,就简单的了解一下彼此的想法。
家里的事情都没多说,许笛也不清楚。
“他什么级别,能随军吗?”
“副营长,不能随军。他们那条件比较艰苦,不适合家属居住。”
许笛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剩下的,就要等后天见面再说了。
“许笛,那不是要两地分居。以后,你一个人照顾家,照顾孩子,会很辛苦的。”
许大嫂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一个人,结婚跟没结婚似的。又不是牛郎和织女,一年就见一面。
“你大嫂说的有道理,不能随军,他一年能回来几次。
以后,家里家外都要你一个人承担,会很累的。
我知道,你觉得现在大多数男人都不做家务,即使在家,也不会帮忙。可是,也有好的啊。
咱们家属院的大林子,不就挺好的吗,洗衣服,做饭,带孩子,都干的不错。”
许母之前听许笛说过,男人即使在家,也不会帮忙做家务。
“妈,林叔叔那是极少数的。”
“是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许母觉得男人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家务活,不都是女人做的吗?家家都是如此,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啊?
“那谁能保证我找的人就是那样的呢,不在一起生活,谁又知道真实的面目是什么样的?
我不想和公婆,妯娌,小姑子……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吵吵闹闹,每天伺候一大家子吃饭。”
许笛知道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时代有点异类。
她上辈子过够了那样的日子,虽然没有和公婆一起住,但是一个李凯,就赶上一大家子了,事多的很。
“现在不都这样吗,咱家人也不少啊。你大嫂也没像你似的,觉得活不下去。
就算你和那个男同志成了,你也不能随军,不也得和他父母,兄弟姐妹一起住吗?”
许母不理解解,小女儿怎么宁可两地分居,也不能容忍男人不做家务。
“不用,张朝阳从小和他奶奶一起长大的。
我们要是结婚了,我只和他奶奶一个人住一起就行了。”
“他和父母关系不好?”
许母觉得这家人关系有点复杂,心里更不愿意了。
“王姨没说,这不是等着后天见面,再问问具体情况。”
一时间,屋里安静了,大伙都不吱声了。
“许笛,你下定决心了,哪怕是常年两地分居,也不介意。
以后一个人带着孩子,当爹又当妈的,你也不后悔?”
许父认真的看着许笛,这个二女儿,从小到大,性子活泼。虽然被他们放在乡下养了八九年,她也没有怨恨父母,在爷爷奶奶跟前,过得挺乐呵。
他们做父母的,就想着孩子一切顺当,没沟没坎的过一辈子。
“爸,妈,我想好了,很认真的想过的。
我不怕吃苦,我也不怕受累,可是,我不想受气。
从小到大,我是被宠着长大的,活的无拘无束。
我不想长大了,结婚了,还要看婆家的脸色过日子,还要迁就婆家的一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