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许笛收拾完,和许母打了声招呼就出去了。
昨天,她给金卫东打了电话,约好今天上午交货。
还是那个小公园,这回不在湖边了。上次许笛离开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隐蔽的地方,像是一个防空洞,藏在树丛的后面。
当时觉得好奇,隐约感觉像是个洞口,从外面看又不像。
许笛找了一个时间,过来看了一下,扒开树丛,里面别有洞天。
一个十平米大小的洞穴藏在茂密的枝条后面,不扒开都看不见。
许笛觉得这个地方很好,一般人不会过来这里,而且洞口又极其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这块是公园里的一个小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山不太高,但是占地面积不小,这个公园就是依靠着小山建起来的。
这回,许笛放了五百个鸡蛋,二十只公鸡。
一会问问金卫东,这个量,可不可以?
金卫东来的时候,依然推着垃圾车,这一片,他很熟,也知道这个山洞,只是,没想到,许姐能发现这里。
“许姐,你眼神真好使,一般人不会注意这里有个山洞。”
“也是碰巧,你这怎么样,卖完了吗?”
“卖完了,再有这些也能卖完。”
金卫东在锅炉厂上夜班,他是前半宿,后半宿能睡一觉。
所以,白天他也不用怎么补觉,有时间出去倒腾东西。
“这次我带了五百个鸡蛋,二十只鸡。以后,每个周末,我都会把东西放在这,具体时间,我也说不准。你傍晚的时候来取货,应该就在了。”
许笛也怕自己不能及时送货,先说好,让他晚上过来取。
“行,我知道,不会来的太早。许姐,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了?”
金卫东觉得许姐应该有自己的货源,鸡蛋和公鸡,这是多紧俏的东西啊。
“暂时没有,以后有没有,我也不知道。”
许笛空间里还有不少水果呢,她还没想好,用不用金卫东去卖。
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人品没问题,她也不想自己铤而走险,走街串巷的去卖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完事以后,各奔东西。
第38章
经过几次协商,许笛和金卫东达成了共识。
每个周末,许笛找机会把货放进公园的山洞里,傍晚的时候,金卫东过去取走。
许笛没有打听金卫东货物是怎么卖出去的,也没问他把货物取走后放在哪里,更没有打听他家的事情,一切只限于合作。
关于这个山洞,许笛认真勘察过。
这个公园依山傍水,是个天然形成的景区。后来被人工根据自然环境,稍微修整,成了一个公园。
山洞的位置在背阴面,几乎很少有人过来,许笛每次来,也是有点胆突的。
但是想着以后的生活,许笛咬咬牙,忍着。
等过几年,一切恢复正常了,她空间里产出来的这点东西,就不够看了,也没有竞争优势了。
就这么五六年,她积累点资金,以后买两套房子,等老了,可以收租过日子,安享晚年生活。
买卖的事情比较顺利,工作的事情也很顺心,许笛觉得自己的生活真的很不错。
天气从初秋走到了深秋,树叶从绿到黄又纷纷飘落。
“妈,妈,外面下雪了!”
许笛刚睁开眼睛,就听见她大嫂的惊呼声。
“下雪了,真的下雪了,今年的第一场雪。”
许笛也爬起来,拉开窗帘,外面飘飘洒洒的落下星星点点的雪花。
刚落到地上,就融化了。
也是,这才十一月份,雪还存不住呢。
吃过早饭,除了上晚班的许大嫂,其他人都走了,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家属院里,热热闹闹的,都是人。
“虽然下雪了,但是天气还不冷。”
“明天你再看看,不戴帽子,耳朵都得冻掉了。”
“许军,你等等我,咱们一起去。下雪了,什么时候能打雪仗啊?”
“许嫂子,你家许笛有对象了没?”
“没呢,不着急,在家多待两年。”
……
许笛一路往外走,耳朵里,都是这些人间烟火。
上了公交车,依然是那么拥挤,颠簸,但是,坐时间长了,好像也适应了。
“许笛,有你一封信,我放你桌子上了。”
刚进办公室,就组长一个人在。
“谢谢组长!”
许笛觉得应该是那个张朝阳的信,别人的信,就直接寄到家里了。
许笛放好东西,拿起桌子上的信,还真是。
离上班还有点时间,许笛坐在凳子上,拆开信看了起来。
“许笛同志你好:
我是张朝阳,一名现役军人。
首先感谢你同意通信,给我们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
我这人不善言辞,又常年在部队,不太会和女同志打交道,如有冒犯的地方,请见谅。
我的个人情况王姨应该和你说了,她可能夸了很多。我说一些实际的事情,你考虑清楚,是否还要继续通信。
我高中毕业就入伍了,如果没有意外,会一直在部队。
我这边是边境,自然条件和居住条件都很恶劣。我要经常出任务,失去联系是常态,也许哪一次,就彻底失去联系了。
如果和我结婚,不仅要面临长期两地分居,独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还有可能成为烈属。
我从小和奶奶一起长大,和父母感情一般,和兄弟姐妹关系也不热络。
如果和我结婚,以后要帮我照顾年纪大的奶奶。
这些事情,你要考虑清楚,是否能独立面对。
如果这些你都能接受,我们可以继续通信。
我工资待遇不错,结婚以后,除了必要的开支,工资会如数上交。
做军人的妻子,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望许笛同志,再三斟酌。”
一页信纸,写的内容不多,倒是很真实。
许笛看着苍劲有力的字迹,虽然还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但是,不说字如其人,应该是个不错的性子。
许笛收起信纸,装回信封,偷偷转移到空间里。
张朝阳说的很实在,考虑了两人结婚以后要面对的困难。
不知道这是他的真实想法还是托词,是有心还是无意。
许笛倒觉得挺好的,先不管张朝阳人长的怎么样,感觉人品应该不错,被国家教育这么多年呢。
至于他说的长期两地分居,有可能随时当烈属,这是许笛最满意的地方。
当然,她不是想着当烈属,我们的子弟兵,都长命百岁才好呢!
她喜欢的是常年两地分居,又不用和公婆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一起生活,没那么多事。
只一个奶奶,她还是可以接受的。对于老人,她并不讨厌,除非那种蛮不讲理的。
许笛怎么想怎么觉得张朝阳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条件,不好碰。
她的信,应该也快到了。
晚上,继续给他写信,如果他不反对,就先这么了解着,有机会见面再说。
这时候,通讯不发达,一封信,从南到北,从北到南,要走好长时间,一个月一封信,时间刚刚好。
“大伙过来,说一件事。”
组长的声音,打断了许笛的胡思乱想,赶紧工作。
忙了一天,下班以后,许笛坐公交车回家。
初冬了,天黑的也早了。
许笛下了公交车,还没走几步呢,路被挡住了。
“你就是是许笛吧?”
“你哪位,我不认识你,别挡路。”
许笛抬头看了一眼挡在她前面的男人,路边微弱的灯光,能看出个大概。
个头比她高不了多少,穿的倒是人模狗样,就是一脸猥琐,让人生厌。
“我是杨大宝,我姐姐和你家是一个家属院的。她说你长的好看,还很能干,咱俩很合适。”
“我不认识你,也不想认识你,请你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