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好了孩子,用温热的毛巾擦过以后,孩子不哭闹了,温度也慢慢退了下来。
孩子半夜醒来过一次,撒了泡尿,又哭闹几声,最后窝在妈妈怀里睡了,小手紧紧的攥着妈妈的衣襟不撒手。
第二天早上,孩子醒过来了,除了有点蔫蔫的,没有其他症状。
梁家婆媳悬着的心落到肚子里了,终于没事了。
孩子没事了,孩子的奶奶想起救自己孙子的女孩子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芳芳,你在这看着康康,我去打听一下昨天救康康的姑娘怎么样了。”
“好,妈,你赶紧去吧,那姑娘是咱们康康的救命恩人。”
严芳芳也想起这这茬了,脸有点红,昨天光顾着自己儿子了,都没去打听救人的姑娘怎么样了。
孩子奶奶去了护士站,她知道,护士站的消息最灵通。
“你打听昨天一起送来的小姑娘,她也救过来了。就是过程比较惊险,一度没了呼吸,给我们急坏了。孩子太年轻了,这要是救不过来,爹妈还不得心疼死啊!”
“就是,我也看见了,那孩子脸色苍白,真挺险的。”
“好人有好报,她挺过来了。”
……
从几个护士的嘴里,孩子的奶奶拼凑出了事情的大概。
她按照护士提供的病房号,找到了许笛的病房。
“你好,我是这姑娘昨天救的孩子的奶奶,我叫王兰。”
许笛刚吃完早饭,催促她妈去上班,她已经没什么事了,明天差不多可以出院了。
“大姐,我是这孩子的妈妈李华,你家孙子怎么样了?”
“妹子好,你养了个好闺女,见义勇为,救了我孙子一命。孩子昨天又惊又吓又呛水的,一直昏迷不醒,今天早上才醒过来。
我们应该早点过来看看的,因为家里就我和孩子妈妈在,孩子爸爸出差了,实在没顾得上,真是对不起了。”
王兰同志看起来和许迪妈妈李华年纪相仿,握着李华的手,一门道谢。
“孩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孩子都没出事就是大喜事,她学雷锋做好事,都是应该的。”
李华客气的说着,虽然心里埋怨许笛不应该冲动去救人,差点搭了自己的性命,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她也不能说什么。
救人,是许笛自愿的。这时候说些难听的话,那不是傻子吗,费力不讨好。
“对,大妹子说得对。姑娘的恩情,我们记下了。等孩子爸爸回来,一定好好谢谢这姑娘。”
“大姐太客气了,学雷锋做好事,哪有什么恩人不恩人的。”
李华和王兰客气来客气去,许笛在床上听着她们说话,觉得这时候的人还挺有意思的。
许笛不再关注她们,想着自己的事情。
原身有段时间是在乡下的奶奶家过的,她妈生完她大姐,没两年又生了她,加上没大几岁的大哥,三个孩子,她带不过来。
又因为许笛生的比较困难,许母伤了身体,没有奶水。
许奶奶过来伺候月子,看着小孙女没奶吃,奶粉也不好买,就决定把她带回乡下,家里有奶羊,可以喝羊奶。
就这样,没满月的许笛被奶奶抱去了乡下。
许奶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许父是长子,自己招工进了城,当了工人,后来娶妻生子,也就没回乡下。
许笛姑姑嫁在了村里,小叔年纪比较小,那时候刚结婚,还没有孩子。
许笛在乡下快乐的长到八九岁,不得不回来上学。
之前的八九年,她是乡下城里两头待的,小日子过的相当滋润。
因为上学晚,运动最厉害的那年又回乡下待了一年,以至于十六岁了才上高一,九月份上高二,同龄人早就高中毕业了。
许笛想着许家的家庭情况,算是普通的工人家庭。
许父许大鹏,机械厂八级钳工,工资待遇不低。但是为人老实,一直就是钳工,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
许母李华,机械厂食堂的厨师,待遇也算不错了,人缘好。
大哥许力,机械厂二级钳工,正式工人,性格和许父很像。
大嫂王美丽,机械厂厂医院护士。
姐姐许梅,68年冬天,去了云省当知青。
还有一个弟弟许军,小学生。
这在七十年代算是条件不错的工人家庭了,父母都是工人,除了下乡的姐姐需要支援,没有其他的负担。
印象中,许家家庭氛围也挺好的,算得上父慈子孝了,兄友弟恭了。
许笛把许家的事情捋明白了,也要想想自己接下来的生活了。
九月份开学,她就高二了。这时候的高中是两年制,也就是说,明年七月她就高中毕业了。
高考取消了,工农兵大学没她什么事。如果找不到工作,她可能就要面临下乡了。
许笛从电视上看过知青题材的电视剧,真的很苦。
她前世家里是农村的,九十年代,机械化还没普及,她也干过很多农活。
想想现在的农村,几乎都是人工劳作,想想就累的慌。她坚决不能去下乡,一定想办法找工作,留在城里。
“许笛,王阿姨要回去了,说再见。”
许母的话,把许笛的思路拉了回来。
“王阿姨再见,谢谢你来看我,希望小侄子身体健康,早日出院。”
这些场面话,许笛还是会说的,她不是十七岁的许笛。
“好孩子,你也好好休息,王姨下午再来看你。”
王兰和许母告别,想回去看看自家孙子,也想着,怎么报答许家的姑娘。
送走王兰,许母看了看又陷入沉默的闺女,这孩子,可能也吓到了,晚上偷摸的给她喊喊魂。
第4章
因为许笛坚持,许母李华回去上班了,给她留了粮票和钱,让她中午去食堂吃饭。
这时候是计划经济时代,很多东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许笛因为住院,有病号饭可以吃,中午的时候去看看。
许母走了,许笛躺在床上闭目养神,想想自己的前路。
王兰离开许笛的病房,回到孙子住的病房。
“妈,那姑娘怎么样了?”
“救过来了,也遭了不少罪,护士们说,昨天,那孩子呼吸都停了一下,后来被救过来了,这可是大恩啊!”
王兰想想都后怕,这要是没救过来,她孙子以后的人生中,背负一条人命,太沉重了。
“是大恩,这件事,咱们需要好好感谢人家。妈,那姑娘多大了,咱们能为人家做点什么?”
“十七岁了,九月份上高二。”
这些事情是许母说的,王兰她们聊天的时候有说到这些事情。
“还在上学啊,这事不好弄了,咱们也不能直接给钱啊?”
“那不能,没有那么做的,人家也不能收。许笛,就是救康康的姑娘,父母都是京市红星机械厂的正式工人。”
王兰干妇联的,擅长家长里短的聊天。
“那怎么办,咱们也不能当没事发生啊?”
“看看吧,如果这孩子品质不坏的话,你公公留下的工作岗位,可以给她,算是报答康康的救命之恩了。”
病房里就康康一个病人,婆媳两个说话也不用避着人,但是也故意压低了声音。
“妈,那是我爸牺牲以后,单位补偿给他的。”
“没关系,咱们家人丁单薄,几代单传,梁博也没有兄弟姐妹,家里也没有近亲。用康康爷爷留下的人情,替孩子挡了一灾,值了。”
王兰想的开,家里没有什么交好的亲人,都没处到那份上。
这时候的一份工作,那个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许笛还不知道,自己烦恼的事情,已经要解决了。
下午,康康的妈妈严芳芳,拎了一网兜子吃的进了许笛的病房。
“许笛,我是康康的妈妈。”
“姐姐好,我没事了,明天就能出院了。这事你们不用放在心上,好好照顾小外甥吧,他那么小,一定吓一跳吧。”
许笛赶忙坐起来,这家人家真客气,不过也是,许笛虽然是历劫结束回了九重天,但是,她那时是真的没了呼吸。
“许笛,你救了我儿子,这个事情我铭记于心。你还小,可能不理解一个当妈的心情。”
想着儿子被救上来时,毫无声息的脸,她现在心都哆嗦。
许笛心想,她也曾是一个母亲,怎么会不理解当妈的心情。
她儿子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孩子生病,当妈的恨不能自己替他难受。
“姐姐一定是个好妈妈,小外甥有福了,和我一样,都有个好妈妈。”
许笛没有说假话,许母对家里的几个孩子真的很好,没有向着哪个,尽可能的一碗水端平。
对原身是比较偏爱一点的,因为从小不在身边长大,觉得有点亏欠。
“妹子,以后咱们常来往。这些东西,你多吃点,补补身体。等你小外甥好了,我带她去家里认认门。”
严芳芳虽然第一次见许笛,感觉还不错,相处起来挺舒服的。
能不舒服吗,前世,许迪都四十多了,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两人能共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