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报幕的玩家蹲在舞台两侧,已经开始掩面了。
就知道,只要有玩家在场,就不可能真的按照流程来。
好在乱归乱,好看还是好看的。下面不知道流程的玩家和NPC们的叫好声和鼓掌声越来越响亮了。
等台上的玩家打尽兴了,气氛也烘托得差不多,两位主持人便再次上台,宣布今天的表彰仪式正式开始。
跟上回小打小闹不同,这一次的仪式规模更大,受到表彰的玩家也更多,因为经历了好几场战役,部分玩家甚至获得了不止一枚勋章。
随着康满宣读完名单,场下的气氛也更加热烈起来。
全世界都在欢呼雀跃,只有一个人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这次表彰也有我的名字!”高富帅坐在马车里,刷着论坛上其他玩家的实时直播,看到名单,先是一喜,然后笑容渐渐消失。
名单上有他,这固然是极好的,但他本人并不在龟兹城,不能登台领奖,就很让人遗憾了。
本来,今天这样的盛典,这样的热闹,所有人都能参加,就自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高富帅就已经很失落了。现在更是如同被霜打了的茄子,再次开始怀疑起来。
——现在安西军的势力范围还在西域,他真的有必要千里迢迢跑到拉萨去卧底吗?
但是俗话说得好,来都来了……
要是现在才刚出焉耆城,高富帅可能也就下定决心死回去了,管他卧底不卧底,玩游戏当然是我高兴最重要。
但现在都已经走了那么多天,眼看就快要到鄯善城了,而且,这件事也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还关系到尼玛和那些护送他的吐蕃士兵的前程,高富帅也不想就这样前功尽弃。
高富帅摸了摸胸口的勋章——这东西是绑定的,吐蕃人也不知道它代表着什么,所以他一直大摇大摆地戴着。
人真是奇怪,在这一刻,在远离龟兹城的旅途之中,在得知了龟兹城的热闹、感受到几分没来由的冷清时,高富帅本人对于龟兹城、对于安西军的归属感,反而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他打开私信,给第五交响曲发了一条消息,麻烦五哥帮忙转达雁帅,他的勋章暂时先寄存,等回去之后再领。
我早晚会回去的,他这样想,但既然已经出来了,总不能一事无成地回去。
……
接受表彰的玩家几乎站满了舞台,雁来挨个给他们发放勋章。
发完了,每个玩家将勋章佩戴好,雁来也没急着下去,而是站在台上,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给玩家们留出拍照纪念的时间——不拍照是不可能的,因为将游戏里的内容分享出去能拿到声望奖励的缘故,玩家们都已经养成了随手分享的好习惯。
除了大佬,普通玩家的声望值还真有些不够用,能薅一点是一点。
授勋结束,但表彰仪式却不是到此为止。
按照安西军的旧例,授勋结束之后,获得了荣誉的锐士们,还要跨马游街,接受百姓们的欢呼和祝福。
对,就跟进士游街夸官一样。
可见大唐、尤其是安西,武风有多盛行。
上回没来得及搞这些,这回肯定是都要加上的。
所以等雁来的发言结束,下面就有人牵来了战马。台上的玩家挨个上马,内心庆幸不已。
幸好他们一早就想到以后需要骑马的时候还多,所以一缴获了多余的马匹,就第一时间学了起来,要不然,今天岂不是要丢脸了?
在有意识的学习下,玩家们的骑术基本都已经入门,不说有多么精湛吧,但是按部就班的打马前行还是没问题的。
跨马游街,通常是在城里转上一圈,但是龟兹城的格局特殊,总共就一条东西长街,没法绕圈子,所以只能穿过长街,从西城门出去,在外面绕城半周,再从东城门回来了。
刚刚吃过席的NPC们也很捧场,一路都跟着队伍,将场面烘托得十分热闹。
玩家们转完了圈,从东城门进来的时候,还有一些女性NPC登上城楼,从楼上往下面丢她们刚刚采来的野花。
西域人喜欢花,奉佛要供花,院里要栽花,至于这样的庆典,更是少不了鲜花。这一捧捧的野花,是她们对玩家们的赞誉与鼓励,也是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这突如其来的花雨,自然也给玩家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将仪式的气氛推到了极致。
都是游戏玩家了,谁还没有一点中二的想法,又如何能抗拒得了这种以前只在影视文学作品里见过的仪式感?
什么叫情绪价值?这就叫情绪价值!
从楼下抬头往上看,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张张笑脸,她们大都已经不年轻了,其中只有一半是汉人的面孔,另一半高鼻深目,充满了异域风情。但是她们着汉服、说唐音,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
反应过来之后,玩家们就都伸手去接那些花,接到了就聚成一束,正好用勋章别在胸口。
……
游街过后,表彰仪式算是彻底结束了。
玩家们还有些意犹未尽,正琢磨着接下来干什么,就见郡王府里走出来了一行人。
是雁来率领着一众属官。
所有人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了过去。
见NPC都跟上了这支队伍,便也纷纷跟上。
雁来走在队伍最前面,还在心里叹气。今天也是劝说郭昕出面失败的一天,虽然现在郭昕已经开始出来帮她料理各种事务了,但是像这种人前露脸的活儿,却是怎么也不肯接,一定要她自己上。
众人沿着长街一路往西,很快就来到了西北处。
临时寄居在这里的各家寺庙都已经准备好了,房门大开,门口停着的马车全都装饰了香花和绸带,僧人们也都在门口等候。
雁来的队伍一到,就被引了进去。经过一个简单的仪式之后,众人就奉着寺庙里供奉的佛像出来,将佛像安置在了香车上,然后再前往下一家。
等到所有的佛像都被请出,在马车上安置好,众人便跟随着马车往前走,开始行像。
其实按照旧例,行像应该是每个寺庙一天,热热闹闹,不过现在的局势,肯定不可能把庆典延长到那么久,就都安排在同一天之内了。
不过今天也不仅仅只是行像,还有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还寺。
僧人们借住在龟兹城内,虽然也供奉着佛像,也早晚做功课,却没有开山门迎客,只是潜心修行,显然并不打算将城里的房屋改成寺庙。
现在龟兹城的情况有所好转,城里城外每时每刻都有玩家在做任务,不用担心敌人的袭击,这些僧人就向雁来提出申请,说想搬回原本的寺庙去安顿。
雁来想了想,也觉得以后龟兹城附近应该不会有战事,便同意了。
她肯定不可能像龟兹城以前的主人一样崇信佛教,他们单纯作为一种宗教活动,雁来不会管,但肯定不会让这些僧人再沾染政治。既然如此,彼此之间拉开关系,离得远一点也不是坏事。
再说,城外那么多的佛龛洞窟还等着僧人们去维护和修复呢。
后世这些地方都变成遗址了,现在却还是好好的,怎么也算是佛教文化瑰宝了,不能荒废。
正思量着,雁来就被一阵欢呼声惊醒过来。
抬头一看,原来是已经到了西城门。
西城门外,玩家们这几天日夜不休重建的两尊大佛,也都已经完工了,这会儿也在等着行像。
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马车,玩家们临时弄了一个类似轿子一样的巨大担架,几十个玩家抬着一尊佛像,看起来十分气派。
就是吧……玩家们看着朝这里走过来的车队,后知后觉地发现,他们只顾着赶工了,担架也好,佛像也好,都完全没有装饰过。
毕竟玩家又不是真的佛教徒,他们只是喜欢奇观、喜欢热闹而已。
好在NPC也发现了这一点,很快就有人从后面赶上来,纷纷将手里的香花和手帕往担架上扔,还有人捧来整匹的布料,因为佛像太大,没法批在肩上,只好缠在了脚腕上。
总之,很快他们看起来也就很像是那么一回事了。
行像的队伍继续前进,两尊大佛被让到了前面。不过最前面还不是他们,而是之前更新公告里写过的舞狮队伍。
众所周知,中国没有狮子,却有狮文化,就是在两汉时期,跟佛教差不多同时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这两种异域文化,在西域发生了奇妙的融合,又一起传入中原,渐渐演变成为了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符号。
因为报名参与的玩家数量太多,所以舞狮的队伍也很长,除了最前面由NPC组成的小队之外,玩家们干脆落到了后面,热热闹闹地混在人群之中,就算偶尔有失误,也没人会在意了。
除了舞狮之外,行像的队伍两侧,还有各种吹吹打打的乐器。
虔诚的佛教徒们手持线香,一路礼拜。
也有人去更远处的田野里采摘鲜花,回来供奉在佛前。
行像也要绕城一圈,所以是从西门出去,再从东门进来,队伍走到这里,却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那两尊二十七米高的佛像……进不了城。
龟兹的城门已经算是很高大的,但佛像比城墙还高,自然没法直着进门。但将佛像放下来显然更不合适,如果只是搬运也就罢了,今天可是行像。
于是最后只能让车队进城,大佛则是原路返回。
等玩家们将大佛安置好,车队也穿过城市,重新出了西门。
接下来,就是将各个佛像护送回原本的寺庙安置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佛教是从西边传来的缘故,大多数的佛寺也都修建在西边,倒也还算近便。
之前的几天里,僧人们已经回来做过简单的清理和打扫,所以寺庙虽然看起来还是有些破败,却都干干净净,尤其是供佛的大殿,都已经休整过了。
玩家们也是头一回来到这片区域,将佛像送到寺庙之后,就在周围游逛起来,然后不出预料地发现了各种佛窟。
虽然不信佛教,也不了解洞窟的历史渊源、结构形态之类的,甚至很多壁画上的故事也看不太懂,但不影响大家欣赏这些艺术品的美。而且在这种宗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待久了,再走出来,就觉得整个人似乎也受到了一种灵魂上的涤荡似的,清静安宁。
不过这清静并没能维持太久。
雁来已经带着队伍回郡王府去了,但是玩家们的热闹却还没有结束。
其实直到这个时候,流程才终于进入了大多数玩家了解并习惯的部分——歌舞表演和庙会。
舞台已经重新搭好了,就在龟兹城的西门外,两座大佛的脚下。
早上短暂营业过一阵的小摊也都沿着周边摆了出来。
夕阳西下,灿灿金光映在城门上,映在大佛上,映在舞台上,也映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他们将会在这里欢庆至入夜。
……
西城门楼上,有不少玩家待在这里,居高临下,能够更好地欣赏下面的表演。
大部分玩家都聚集在视野比较好的位置,但也有人不跟他们挤,只远远地站着,看个热闹。
“真好啊……”双手撑着城墙,目不转睛往下望的少女,忍不住轻声感慨,语气里带着几分梦幻般的感觉。
白昼的最后一丝光亮映在她眼底,熠熠生辉。
“能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其中也有你出的一份力。”旁边的第五交响曲说。
少女笑了起来,“那是我的荣幸。”
她转过头,看向第五交响曲。
她看人的目光很专注、很纯粹,给人一种很奇特的感觉。
第五交响曲忍不住说,“你以后可千万不要这样看别人,不然会有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