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71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9:47:24

  她真没想到,原来古代中国也有这样的地方。

  这种耕种方式,居然能养活那么多人,甚至还能支持连年战事,可见这片土地是真的丰饶。

  绿洲诸国的名头不是白叫的。

  虽然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强迫症的施青青无法忍受这种粗放型的耕作方式,她稍稍坐直了一些,对曹茂说,“麻烦你,从头到尾跟我讲一遍,你们这边是怎么耕种的,从翻地到收获,每个环节都要讲。”

  她的表情不知不觉变得严肃了,曹茂莫名感觉到了几分压力,好像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他有些不自在地移开了眼睛,不敢看施青青,不过倒是没耽误回答她的问题。

  施青青一听,发现情况比自己想的更离谱。

  这地方的百姓不仅还在火耕水耨,甚至还是易田制!

  所谓易田制,就是将手里的土地分成两部分,今年种这片,明年种那片,通过休耕的方式恢复地力——曹茂给施青青安排的耕种计划,也是按照这个来的。

  既然是易田制,那当然也没有什么施肥的概念。

  耕地之前放火烧一把,将地上的作物烧成灰烬,以及等作物长出来之后,割掉杂草,再放水浇地,将杂草腐化,就是这个时代的两种肥地的方式了,所以叫做“火耕水耨”。

  但你要说他们不知道施肥的重要性,显然也不是这样的。毕竟他们不仅知道要休耕来恢复地力,城中的“夜香”也有人专门收集,运到城外肥地。

  说到这个,之前论坛上还讨论过,说龟兹城并不像是自己印象中的古代城池,随地大小便、满街都是臭味之类的。

  很快就有大佬回复说,汉人统治的朝代,城市公共卫生管理做得都挺好的,有全套的下水系统,有职业的清洁工,街道永远都宽敞明亮,没有大家说的那种情况。但是到了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明明是同一座城市,偏偏就能弄得乌烟瘴气。

  本来还有人不信邪,直到他们收回了在葛逻禄治下的拨换城、大石城和顿多城。

  明明都是大唐修建的城市,但才落到葛逻禄人手里没几年,就仿佛已经是另一个世界。

  不过这段时间,几座城市里的葛逻禄俘虏一直在被督促着做城市恢复建设工作,现在已经颇有成效了。

  扯远了,回到当前的话题,本地人的想法大概也跟南美人一样,撒把种子也能收获,精耕细作也能收获,那为什么还要辛苦干活呢?

  本地人怎么想的施青青不关心,她只知道,自己名下的这些土地,绝对不能这么浪费。

  简直是暴殄天物,真的忍不了一点。

  而且转念想想,龟兹城现在那么缺粮,全都在等着今年秋天收获的时候发力呢,如果能够改变这种离谱的耕作方式,把所有的土地都利用起来,育苗的育苗,该施肥的施肥,该浇水除草捉虫的时候也别偷懒,那今年的收获岂不是能翻上不止一倍?

  把这个计划书献上去,雁帅会给自己记多少功勋和声望?

  光是想一想施青青心里就已经开始美了。

  这泼天富贵终究是轮到我了!

  “今天先回去吧。”她站起身,果断道,“现在这个计划不行,我重新写一个,问过雁帅之后,再看看要不要全城推广。反正我名下的土地,肯定是不能这么搞的。”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莫名显得很专业、很有信服力,曹茂虽然有点将信将疑,但也没能说出反驳的话,脚步沉重地跟上了她。

  ……

  施青青没有浪费时间,直接死回了龟兹城。

  虽然掉点经验和钱,但反正现在的等级没那么快提升、钱她也不是那么缺,也就无所谓了。至于身上携带的东西,她在拨换城也租了个房子,专门用来放这些,现在两边都备着可能用到的各种装备和工具,通过复活点传送还是挺方便的。

  回到龟兹城,她就找出纸笔,开始奋笔疾书。

  明明感觉已经想得很清楚了的内容,但下笔的时候又会发现还是有太多不确定的地方,施青青只能下线去查资料。

  有时候她觉得游戏里的时间流速跟现实一样,挺煎熬的,比如一次耕作,就真的要硬生生等上几个月。但也有时候,比如现在,她觉得这样也挺方便的,不然,她下线查个资料、写个计划书回来,游戏里已经过去三五天了,那她就该傻眼了。

  一边查资料一边写计划书,忙碌的间隙里,施青青开始期待系统抽取的种田玩家了。这回做了很多限制,抽到的不说全都是有种田经验的人,至少也有一半吧?

  到时候很多事情就可以集思广益,不用她一个人头秃了。

  查资料的时候还看到了几本很不错的农业专著,施青青干脆下单了实体书,打算回头慢慢啃。

  付完钱,看到订单页面的那一刻,她突然有点恍惚。

  上一次买书还是在大学里。

  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进入社会之后,还有几个人在主动学习?往往都是需要的时候问一问搜索引擎,或者视频网站上看一些大佬总结的碎片信息,什么都知道一点,又什么都一知半解。

  用时髦的话说,是“享受知识从脑海里拂过,最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的感觉”。

  现在她居然为了玩游戏开始看书了!

  这说出去谁敢信?

  好在计划书不是论文,不用查重,施青青写完之后上传到论坛,又进游戏去抄写了一遍,然后就兴冲冲地带着它去见雁来了。

  看到这份计划书,雁来微微一顿,不由抬眼去看施青青。

  这傻孩子写之前肯定没想过去问问其他人有没有模板,考虑得也不像是倪浩香和第五交响曲那样全面,所以这是一份简体字横排版的计划书。

  虽然雁来能看懂,但她想了想,还是退了回去。

  让玩家用简体字、甚至是直接在游戏里推广简体字,也不是不行,但是古代背景的游戏就该有古代背景的样子。

  施青青直接闹了个大红脸,抓着计划书就跑。

  雁来也不以为意,倪浩香是个社畜,第五交响曲心思缜密,跟他们相比,施青青这个没有求职经历、没写过公文的自媒体博主,有点疏忽是很正常的。

  成熟的玩家都已经会自己改进种田流程,主动增加工作量了,她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中间的小插曲没有影响到结果,施青青的计划书顺利通过,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奖励和一个称号。

  她还去看了看大佛的进度,稍微刷了一点任务进度,这才回到拨换城,又抄写了一份计划书,拿着去见曹茂。

  好这玩意只用写这么两份,回头直接往论坛上一贴,所有种田玩家都能看到,不用她再去费劲。

  曹茂之前就从施青青的态度里感觉到,自己这个屯田官好像有点没用,等看到这份计划书,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死了。

  他也不问施青青怎么连种地也会——天兵看起来什么都不会,但他们不管会什么,却又都不至于让人惊奇,毕竟带了个“天”字,就算施青青说自己是现学现卖的,曹茂也不会奇怪。

  计划书上的内容比曹茂凭经验总结出来的细致太多,但是细细思量又会觉得都很有道理,甚至有些内容是他平时就知道但说不出来,看到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

  他心里甚至隐隐有种感觉,这个天兵该不会是把天上种植的秘籍偷来了吧?

  但不管怎么来的,既然比自己高明,那他只需要照做。

  虽然中间出了一点岔子,但剩下的工作就都是曹茂熟悉的了。

  自汉至唐,几乎每个朝代,包括混乱的魏晋南北朝,都没有放弃对西域的经略,而中原朝廷对西域的经略,又必定是伴随着屯田的,而且还不是民屯,而是军屯。所以他们的耕种方式就是施青青想要的那种,几百上千人一起协同劳作,既热闹又能提升效率。

  这方面的经验都是现成的,虽然以前管的是士兵,现在管的是俘虏,但对曹茂来说并没有区别。

  而且施青青还得知了一个意外之喜,俘虏会由官府这边负责派人管理,她只需要定好工期,支付这段时间的工钱就可以了,这就相当于只在农忙的时候雇一批短工,干完活就不用她管了,能省下不少钱。

  这是雁来再三考虑,又跟郭昕等人商讨过后,才定下来的。

  其实以前西域这里之所以火耕水耨、易田耕种,除了要休养地力之外,也是因为人实在太少。

  反正城外的土地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种也种不完,那易田制就很省事了。

  现在抓了那么多俘虏,有天兵在,也不需要他们像从前那样跟随大唐的军队征战,总得给他们找点事情干,种田就挺不错的。

  除了玩家租的地,剩下的土地官府也要组织人手耕种,把俘虏留在手里,给玩家省事的同时,也方便统筹安排。等到现有耕地都种完了,要是还有余力,就再开垦更多的土地。

  总之不能让人闲着。

  反正种的是粮食,也不用担心种得太多了吃不完。

  不过,雁来也已经在琢磨有什么经济作物可以推广了。

  改变了耕作方式,粮食产量上来了,就能腾出更多的土地去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只能用来果腹,经济作物才能改善生活。

  不过这个其实也不难,因为西域本身就是有基础的,桑蚕、棉花、亚麻这样的纺织材料,葡萄、苹果这样的水果,芝麻这样的油料作物,另外香料、调料、药材……全都已经在这里推广种植,只是规模不大而已。

  甚至就连观赏作物,绿洲诸国也种了不少。

  至于畜牧业就更不用说了,天山本质上是一片十分庞大的山脉群,山与山之间有不少谷地和小片平原,被山上流淌下来的雪水滋养,草木丰茂,溪流遍地,一直都是游牧民族喜欢的草场。

  有了基本盘,雁来要做的,不过是借玩家的手优化种植和加工的流程和工艺,提高产量、提升质量。

  甚至就连这件事本身,都可以当成任务下发给玩家。

  这就是当NPC的快乐吗?

  ……

  曹屯田官也是军队出身,做事雷厉风行,定下了种植计划和日程之后,就立刻安排人开始劳作,几天时间,已经将施青青名下的土地全部翻耕了一遍。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边没有足够多的耕牛,所以施青青不仅看到了人拉犁,甚至还有幸看到了羊拉犁、马拉犁的场景,甚至还特意为此出了一期视频。

  不过好笑之余,她也开始警醒。

  现在他们有人有地,但是农具和耕牛就比较缺乏,这是一块短板,还是得想办法补起来。

  今年可以将就,难道以后年年都将就吗?

  也算是跟雁来想到一起去了。

  不过雁来熟悉附近的地理,所以只是在琢磨山里的草场,施青青可不知道常年覆雪、看起来颇为贫瘠的山里还别有洞天,所以她的思路就直接得多——没有牛马,那就去抢有牛马的,没有牧场,那就去抢有牧场的。

  而她目前所知的,有牛马有牧场,还很方便随时去抢的,当然就是大家的老朋友,如今正在碎叶川一带繁衍生息的三姓葛逻禄啦!

  施青青也知道,现在之所以没去打葛逻禄部,不是因为大家不想,而是因为目前的条件部成熟。但现在不能打,总有能打的时候,先记在小本本上就对了。

  土地翻耕完,按照原本的流程,就该直接撒种子了。现在则要先在地里开沟,沟里撒上杂草和树木烧成的草木灰,然后起垄,将草木灰盖住,之后才下种子,最后再盖一层浮土。

  这样种子往下生根的时候,就刚好能汲取草木灰中的养料,比烧完荒直接翻耕,将草木灰均匀混入地里更有效率。

  这是不需要育苗的作物。

  至于需要育苗的,施青青单独整理出了一块种子地,虽然手里的材料有限,还是尽量配置了营养土来做苗床,等苗长到巴掌长,再移植到再次翻耕的土地上。

  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施青青也只需要在一边指点,做个范例,剩下的自然有屯田官督促着屯长们去干。

  虽然也辛苦,但也是真的成就感满满。

  等到这边的活儿安排得差不多,俘虏们也都学会怎么干活,不需要她亲自盯着,施青青还来得及回龟兹城去为即将到来的庆功宴和庙会做准备。

  唯一可惜的是修建大佛的工作,她只随便刷了一些任务贡献度,基本没有时间去跟。

  不过之前拉起来的摄影团队早就到位,她想要的纪录片质感的游戏宣传片的素材也拍得差不多了。施青青忙着种地的时候,也没耽误在线下帮忙挑素材、审片子。

  忙忙碌碌之中,转眼就来到了四月一日。

  凌晨,功勋排行榜结算完,同时雁来亲自操刀的“吐蕃来袭”活动资料片也在官网上线。

  之前发更新公告的时候,这事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也就偶尔有人吐槽一下,人家的资料片都是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出,拉满玩家的期待,这个游戏倒好,活动结束了才上线资料片。

  但等真的看到资料片,很多玩家都说不出话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