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398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9:47:24

  施青青本来是想拒绝的,但这时候,营地内听到消息的玩家也从后面赶过来了,看到这边的情况,正在骂骂咧咧,她便欣然接受了游悠悠的好意,大摇大摆地领着自己的俘虏越过众人,下山去了。

  回营地的路上,她们问了一下,才知道王锷昨天根本没赶到桃关,今天还得走大半天才能出去。

  那就不用急了,省得在路上就追上了,那还得在山里等,哪有留在营地里舒服。

  回到营地,这边已经在埋锅造饭。

  闻到食物的香气,赶了一晚上路的俘虏们都快哭了。

  倒也不全是饿的,更多的是一种终于回归正常社会的安全感。

  回来的路上,玩家问了一些话,当然也透露了一些消息,逃兵们也终于确认,自己的猜测是对的,王锷真的是出关去投奔吐蕃人,而他做的这些事,全部都在天兵的掌控之中。

  得亏是逃回来了,不然跟着王锷,那就是自找死路。

  现在成了天兵的俘虏,他们就跟王锷没关系了。

  其实很多时候,底层人并不是真的愚昧无知,他们只是没有别的选择而已。就像这些士兵,如果没有玩家,他们被将领裹挟着投敌时,是不会敢跑回来的,因为回来也不会有人替他们做主,反而会成为替罪羊。

  不过他们说不出这些道理,只是遵循着本能去选择,并且在此刻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心。

  吃过饭,又在营地这边磨蹭了很久,眼看着已经日上三竿,玩家才慢吞吞带上武器和干粮出发。

  结果出了桃关没多久,远远地就发现了王锷那支队伍的踪迹。

  “……王锷也太废了吧?怎么走了这么久了还在这里啊!”

  “是不是知道我们会放水,所以就干脆不着急了。如果是的话,那真的有点过分了。”

  “家人们,有没有人想去给王锷上点强度的?逃命还逃得这么悠闲,我实在看不过眼,想去的来!”

  “我我我!”

  “走走走!”

  ……

  王锷当然不知道玩家在给他放水,之所以这么久还没走出去,是因为他们没有决定好往哪边走。

  出了桃关,往北可以去维州、松州、茂州,往西则可以直接进入吐蕃境内。

  按理说,现在两边都是吐蕃人的地盘,但维松茂原本都是大唐的地盘,上面生活着很多汉人和原本附属大唐的部落,跟王锷做生意的便是他们。

  这边更近,还有熟悉的人,王锷当然更想去这里。

  但是幕僚却觉得,就是因为太近了,所以不安全。

  他们这支队伍都能轻易走到这里,更不用说天兵了。这里既是大唐的地盘,那天兵就有理由过来攻打,万一回头这几州被天兵收复了,他们的处境岂不尴尬?

  既然都要投吐蕃了,那干脆就一直深入,最好是直接到王都逻些城去。

  王锷承认他说得有道理,可是身为一个大唐人,他本能地还是有些看不上异族,比起吐蕃的腹心之地,他还是更想生活在能接触到汉人,甚至能与大唐交易的地方,于是一时有些难以抉择。

  好在玩家帮他下定了决心。

  山林里按理说是很好的藏身之地,但那只适合小股队伍,大队人马在山里行进,弄出的动静反而会更大。再加上玩家本来就是有意打草惊蛇,很快王锷这边就收到消息,发现了追兵!

  这一惊,王锷立刻就下定了决心,“先去维州!”

  怕其他人觉得不保险,他还解释道,“到了维州,好歹有城墙阻隔,到时候是留是走,慢慢商议便是。若是在这野外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幕僚一听,也不再反对了。

  反正从维州城也有道路通往吐蕃,还更安全。万一王锷实在不想去,他也可以自己走。

  一行人赶紧启程上路。

  但玩家并没有放过他们,为了制造紧张感,让王锷等人看起来像是在逃命,玩家拿捏着轻重缓急,感觉他们快要松懈了,就再弄出来一点动静,有一次甚至故意摸到了距离相当近的地方,吓得王锷直接抛弃了不少物资。

  玩家一看,顿时找到了这个追踪游戏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开始王锷爆的还只是草料、车辆、帐篷,然后逐渐出现了粮食、马匹、衣物、甲胄乃至绸缎、金银。

  正当玩家沉浸在游戏之中,打算再接再厉,多爆点好东西时,维州到了。

  维州说是州,但其实更像是一座边境要塞,卡住了唐蕃之间的交通要道。

  当年这里属于大唐时,吐蕃几次想要走这条路线进入大唐,都以失败告终。即便是在安史之乱后,吐蕃能攻下这里,也是靠里应外合,让内应打开了城门。

  自从吐蕃占据维州,大唐其实也反攻过很多次,同样失败。

  韦皋在蜀二十年,战功赫赫、威震中外,不仅招降了南诏国王异牟寻,还俘虏了一位吐蕃大论,但就算是他,也没能收复维州。

  所以吐蕃人称呼这座城池为“无忧城”。

  此刻,看到这座雄关,王锷也感动得几乎落下泪来。幸好维州足够近,再多来几次,他可能就受不了天兵带来的压力,主动投降了。

  玩家虽然有些遗憾,但是眼看王锷已经进入了吐蕃斥候的警戒范围,也只能暂时退入山林中。

  既然要师出有名,当然要让王锷等人进城才行,追得太紧,万一吐蕃人看到她们,不敢接纳王锷,就糟糕了。

  好在王锷在维州这边的关系还是很可靠的,没多久,城门打开,将这支队伍接应了进去。

  正好李德裕也艰难地赶到了这里。

  跟着天兵赶了一回路,李德裕对于外间关于天兵的种种传言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天兵的身体素质,实在已经强大到了堪称变态的程度,也就难怪他们有的时候更愿意横冲直撞,而不是跟人讲道理了。

  李德裕虽然是个书生,但自认为也算体格强健,然而跟天兵一比,简直可以说是柔弱。

  有一段挺难走的路,他甚至是被天兵扛过来的!

  李德裕长到这个年纪,还没被人这么扛过呢,事前事后,整个人都是懵的,直到这会儿也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这会儿终于到了地方,他喘着粗气,一边平复因为运动而紊乱的呼吸和心跳,一边听玩家讲解现在的情况。等听完了,气也喘匀了,他就问,“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就直接过去要人啊!”玩家理所当然。

  李德裕本来想说,维州算是天险,很难强攻,或许可以用一些策略,但是想到天兵,又沉默了。

  天兵确实用不着。

  “你有什么想法吗?”赵猫猫问。

  李德裕摇头,笑道,“你们按照计划来就是,我其实也很想看看,天兵究竟是怎么作战的。”

  不过他还是帮忙写了一封信。

  这也算是两国外交事件了,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就算是演义小说,派人去城下叫骂之前,也要先来一番外交辞令。

  只是按照玩家的要求,这封信的措辞要非常不客气,保证对面的人脾气再好,看了也会生气。

  李德裕:“……我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要求。”

  朝廷的文书,往往都要堂皇正大,每句话既要有根据,也要雍容典雅,精准传达意思的同时,还得显示出大国气度。

  也正是因为这样复杂的要求,所以公文大都是用有标准格式的骈文来写,还要辞采华美、音韵宛然。

  玩家不以为意,“那你要快点习惯了,我们摄政王更喜欢这种风格。”

  锋芒毕露吗?

  李德裕想到那位“摄政王”的年纪,也觉得很合理。

  该说不说,这样写文章确实很爽,不用考虑后果的话,李德裕也是很会骂人的。

  不过写到落款的地方,他不免有些迟疑,“直接写摄政王的名号吗?”

  “不然呢?”玩家理所当然地说,一点也没有让雁来背锅的愧疚不安。

  李德裕想了想,王锷这一走,还带走了不少属官和将领,西川确实没有能主事的人了。天兵倒是能说了算,但是她们之中也没有一个官职高到适合跟吐蕃守将对话的。

  最后还是写了雁来的名号,考虑到雁来摄政的消息说不定还没传到这里,李德裕甚至贴心地写上了雁来之前的那几个职位,只是添了个前字,免得对面认不出来。

  两个玩家自告奋勇去送信,其他人便暂时闲下来了。

  闲着也是闲着,玩家就在山里逛了起来。

  逛着逛着就发现,农历九月底,不少山货到了成熟的季节。

  对于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玩家来说,在现实里,想要体验这种采集山货的快乐还真不容易,来都来了,当然不能错过。

  李德裕:“……”好歹也是在打仗,这么没有紧张感的吗?

  但看到大家都兴致勃勃,自己要是不动,似乎有点不合群,他便将袍子角往腰带里一掖,也钻进了山林里。

  就在这和谐的氛围之中,一声尖叫忽然划破山林——

第249章 ——听说这里可以抓大熊猫?!

  李德裕发誓,一开始他真的只是打算做个样子。

  但毕竟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虽然称不上是贵公子,但也是书香士族,自幼就生活在城里,就算跟着在外做官的父亲辗转过许多地方,山林对他来说仍旧是陌生的。

  要是只有自己,李德裕这辈子都不会跑到这种地方来,更不会觉得在林子里采摘山货是什么有趣的事。

  可是身边的天兵都很投入,那种真切的惊喜与欢乐太能感染人。

  于是李德裕迟疑着、试探着,也伸出了手。

  火红的柿子、长满绒毛的猕猴桃、生在树干上的不知名蘑菇、以及被包裹在刺球里的栗子……时不时甚至还能看到一株药材、一朵野花。

  不知不觉间,李德裕已经沉迷其中。

  他没有玩家那种嗖嗖几下就爬上树梢的身手,只能挑一些长在矮处的果实采摘,但也收获颇丰。

  这会儿,他正蹲在地上,从毛栗球里往外剥褐色的果实。

  其实剥这玩意很容易受伤,所以通常都会带个手套,还得是皮质的。但是玩家可以调痛感,被扎几下也不痛不痒的,根本没人想得起来,而李德裕看大家都这样,便也跟着徒手操作,只是动作小心翼翼。

  身后突然响起的尖叫声,让他整个人都抖了一下,指尖被栗子球的刺扎破,痛得李德裕“嘶”了一声。

  但他顾不上手上的伤,连忙转头,朝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

  还是个熟人。

  李德裕印象中的施青青,是天兵中的大地主,据说在西域、在河北、在淮西、在蜀中……都拥有大片土地,总之,天兵的势力范围扩张到哪里,她的地就买到哪里、开到哪里、种到哪里。

  而在大唐,富到极致,是能跟“贵”相提并论的,这可是唐玄宗本人亲口认证。

  唐人李亢的《独异志》记载,玄宗有一次站在含元殿上遥望终南山,见一条白龙横亘山间,但询问身边的侍从,却无一人可见,便命人急召王元宝。王元宝说,“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大臣询问为什么他们看不见,玄宗就说,“我闻至富可敌贵,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故事当然是杜撰的,但这类故事的出现和传播,也说明了此时的风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3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8/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