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论芒杰提的时候,只说了河西走廊,但从凉州到秦州这一片地方也已经被吐蕃占领,那这段路上的城市,肯定也是要开放的。
这样算起来,整条路线长达两千多里,就算是以玩家的速度,走上一趟也需要七八天,带上商队的话就不好说了。
所以为了能够第一时间进入每一座城市,了解当地的情况,玩家决定兵分三路。
第一路当然是从秦州北上,经兰州进入凉州。
这条路上还有不少被吐蕃占领的城市,当然要顺便去逛逛,所以可能会耽搁最多的时间。
第二路是从西域东行,过玉门关,进入瓜、沙二州。
这条路最远,但是最好走,毕竟西域的路都修到玉门关外了。
至于第三路,则是从灵州出发,直奔甘州。
这条路最难走,因为中间要穿过一片沙漠,不过距离是最短的。
路线规划好,就有高玩开团,玩家可以视自己的喜好选一条路线加入,报名入团。
都不用等到第二天,谈判结果出来之后,玩家就开始行动。
雁来一看,玩家动作太快,说不定他们到达城下的时候,论芒杰这边负责传达命令的使者都还没到,那岂不是玩家要被拦在城外不能进去了?
她干脆向论芒杰提议,让他直接将签署好的文件交给玩家,再写上一封说明情况的信件,由玩家带去给守城的将领和官员效率更高。
论芒杰:“……”
看着眼前这些目光灼灼、满脸期待的天兵,他心底忽然生出了一股莫可言说的恐惧。
看到赞普的要求时,他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暂时跟敌人虚与委蛇,获取更多的时间乃至资源,是吐蕃人一贯的做法。
可是此刻,他忽然觉得,跟这些拥有恐怖行动力的天兵虚与委蛇的结果,可能未必是他们所能掌控的。
但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他就算再想改主意,也来不及了。
更何况,改注意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决定的事。
怀着这种恐惧不安的心情,论芒杰最终还是在文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盖上了印章。
命运的河流奔腾不息,身处其中的人,并不知道它会在哪里转一道弯。
第226章 “我等未忍忘大唐,大唐犹念我等乎?”
如果被问到“你对兰州的印象是什么”,大部分人的脑海里或许都是一片空白。
能说出“甘肃省省会”这个答案,就已经了不起了。
更多的人或许只能说出错误答案:兰州牛肉拉面。
无论兰州的朋友再怎么解释“我们这里不叫拉面,只有兰州牛肉面”,下一次还是会脱口而出:兰州牛肉拉面!
除此之外,兰州还有什么?
想不出来。
在现代,这座城市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他是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从关中进入西北的必经之地,是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陆地版图的几何中心,境内生活着全部的56个民族,常住人口四百多万,每年有上千万游客在此中转,但……人们对它的印象依旧是浅浅的、单薄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这座从始皇三十三年设榆中县、西汉始元六年置金城郡、隋开皇三年改为兰州,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城市,似乎仍旧只是作为河西走廊的入口,充当着“中转站”的职能。
就连不止一次从这里经过的玩家,也下意识地忽略了它。
直到现在打算进城了,他们似乎才突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城市。
但是对于城里生活的人来说,经常看到天兵和商队从附近来来去去,却始终过门而不入,感受却是太深刻了——这两年的日子,似乎比从前的几十年都更难捱。
要说玩家的存在,完全没有对这些敌占区的城市产生任何影响,那也不至于。
不管怎么说,天天看着天兵在外面走动,城里的吐蕃军心理上多少是会感受到一些压力的——普通人消息闭塞,就算知道了天兵的存在,也是一知半解,他们却是一路听着天兵的传闻,亲眼见证这个势力在短短时间内就膨胀到今天这个地步的。
西域被收复了,于阗被收复了,谁知道什么时候这些天兵就会打到这里来?
毕竟这就是顺路的事。
所以哪怕论芒杰不开口,各地的吐蕃驻军对于当地汉民的压榨和逼迫,也都放松了一些。
这样的变化,高压统治之下的汉民们几乎是立刻就感受到了。
这无望的生活,他们原本都已经麻木了,似乎可以一直这样长久地忍耐下去。可是一旦希望的火光在心底燃起,麻木的心脏又重新活了过来,于是那些原本已经习惯了的痛苦,竟反而变得难以忍受了。
这些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翘首以盼,期待着哪天大唐的天兵就打进城来,光复兰州。
在这种期待的驱使下,有人在挨打的时候开始试着闪躲,有人在遭受不合理待遇时据理力争,有人悄悄联合起来拖延工期,甚至有人在商队经过时爬上城头,遥望车队最前方飘扬的红底唐字旗——
这样的骚动越来越多,并且在吐蕃守军的容忍下,次数越来越频繁、动作越来越大。
如果天兵再不来,也许等到哪一天,其中一方再忍不下去,冲突就会爆发。
但是天兵毕竟是来了。
那支队伍不再只是经过,而是直奔城门而来,并且掏出了论芒杰亲自签署的文书,宣布从今天起,天兵和大唐的商旅可以自由进出这座城池!
城中的吐蕃守军面如土色,但大概是早就已经有所预料,真到了这一天,反而还能保持冷静。
在天兵随时能从这里经过之后,兰州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前线,那些有出身、有来历的吐蕃将领,早就已经找关系离开了,被留下来的都是真正的底层。
他们愿意在作战的时候冲在第一线,博取军功,以改换自己的出身,争取更好的前程,但现在可不是打仗。
连上面都退让了,他们当然没必要继续保持强硬。
尤其城中根本没多少作战部队,更多的是负责后勤辎重屯田粮草等事务的通颊部队,他们本来也不会打仗。
所以,短暂的僵持之后,城门被完全打开,因为赶路过来而显得有些灰头土脸,但是一个个脸上都是兴奋之色的天兵冲进了城里。
很奇怪,明明是期盼已久的情形,但到了这一刻,那些藏身于这座城市各处的唐人,却反而生出了几分胆怯。
他们躲在门板后、角落里,悄无声息地用目光注视着这支进城的队伍,却没有一个人主动走出来。
吐蕃人当然不会在这时候出现,同样都躲在家里。
于是城里反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仿佛这是一座无人的空城。
兴奋过头的玩家也渐渐意识到了不对劲,他们奔跑的脚步越来越慢,直到彻底停下来,迟疑而又无措地转头四处打量。
良久,终于有人问,“怎么回事,城里没人吗?”
也有人反应快,“估计是躲起来了。”
“我们有这么吓人吗?”还有人没什么自觉地问。
好在团长还是靠谱的,先打开自己的背包,从里面翻出旗帜,将之展开,再用长槊将之高高挑起。
还是一片静悄悄的,没人出来。
“我来吧!”一个玩家跳上旁边的矮墙,双手拢在嘴边充当喇叭,大声喊道,“城里的人听着!我们是大唐安西军的天兵!从今天起,你们有靠山了!”
“你喊的什么鬼啊?”下面的玩家忍不住吐槽。
这个玩家嘿嘿一笑,“喊别的那不是还要费劲理解吗?这个最直接了。”
“也没见你把人喊出来。”
“我再试试别的。”玩家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吼出了熟悉的歌词,“青海长云暗雪山——”
这首在边军之中十分流行的歌果然有用,终于,有第一个人从角落里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鬓发斑白的老人,长满了皱纹的脸上还刺了字。在他之后,陆续又有几个老人走了出来。
所有人都是一身戎服,被发左衽,脸上刺着吐蕃文字——在陇右刚刚被吐蕃占领的那几年,每年都会爆发几场冲突与反抗,而且几乎都是由被俘虏的大唐士兵掀起的。于是吐蕃人干脆在这些唐兵脸上刺字,然后让他们负责最辛苦繁重的工作,以消磨他们的身体和意志。
几个老人慢慢走到玩家面前,目光深深地看着他们,似乎有千言万语,却没法开口说出。
最后,他们干脆“噗通”一声跪下,以首触地,号哭出声。
“唉——!”玩家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搀扶。
就在这时,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同时爆发出了一阵阵嚎啕声,是那些藏起来的人被这几位老人的哭声感染,也跟着哭了。
整个城市似乎都被恸哭声淹没了。
不少玩家也红了眼眶。
“对不起。”搀扶着一个老人的玩家忍不住抽泣着说,“我们来迟了。”
被她扶着的老人抬起头来,声音哽咽,“我等未忍忘大唐,大唐犹念我等乎?”
被问到脸上的玩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正借助系统镜头看着这一幕的雁来同样无法作答。
大唐……或许还有人念着他们吧。
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大唐针对陇右河西之地制定的战略计划总是才被提起,就又搁置,但至少直到元和朝为止,仍然会有人时不时的提起陇右、河湟之地,诗人们也会在作品里问,“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
但再过十年,等到长庆会盟结束之后,大唐人就会彻底默认河陇地区归属吐蕃,再也不会提起收复之志。
最后还是身为河西人的张议潮举起义旗,带领河西百姓夺回了对这片土地的掌控权。
大唐这边有心无力,虽然不能说是情有可原吧,但至少是事出有因,可是玩家明明是有实力可以收复河西的,却因为她的规划而暂时搁置。
尽管雁来也有自己的理由,可是此刻,面对身陷敌境数十年,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等到今天的老人,听到他问出的这句话,雁来却无言以对。
此刻,雁来也很想来到兰州城,对他们说一句“对不起”。
但是这句话除了让自己心中的愧疚减少之外,又有什么用呢?
雁来深吸一口气,关上系统面板,打算去做自己的事。
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这些百姓也付出了代价,那么她就更不能瞻前顾后,必须要更加坚定地沿着规划好的道路走下去,直到打出那个最好的结局。
如此,牺牲和忍耐才是有意义的。
……
龟兹城。
“你是说,我可以回沙州了?”阎玉关从座位上站起身,有些激动地问道。
倪浩香点头,“对。吐蕃人对我们开放了河西走廊这条路上的城市,虽然没法将城里的大唐百姓带走,但是有天兵在,他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也不会再被人欺侮了。”
阎玉关点点头,重新坐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