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259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9:47:24

  天地良心,他们虽然也拿了一点,但真的只有一点点,大头还是送出去的,就怕王承宗不相信。

  如今得了这句话,也就表示对方不会深究了。

  这一点揭过,剩下的话就好说了,京城的局势,朝堂的情形,关于安西军的种种传言,天兵在两京的行事……王文昌是个合格的幕僚,王庭凑的胆略见识也不差,这一路的见闻让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股新的、能够影响天下局势的势力。

  其实之前就隐隐有这种感觉,只是现在看得更明白透彻。

  得知皇帝其实已经跟天兵谈好了价钱,一旦自己起事,就会让他们出兵镇压,王承宗也不由道了一声好险,握住王文昌的手道,“若无先生,成德危矣!”

  王文昌忙道,“文昌受尚书大恩,敢不竭力以报?”

  又客气的几句,王承宗忍不住问,“依你们看,那些天兵战力如何?”

  至今为止,他们对天兵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传言,而传言总是含含糊糊,语焉不详,说得不清不楚。

  当然安西军的实力毋庸置疑,毕竟吐蕃人和回鹘人的反应做不得假——就算可以作假,能让吐蕃人和回鹘人替她作假,那跟真的又有什么区别?

  但究竟强到了什么地步,或者说,比成德军强了多少?

  两人一听,就知道王承宗心里估计又有想法。

  他们对视了一眼,王廷凑道,“尚书,我等回程时经过魏博,田季安对待那些护送李鄘的天兵,态度都客气得很。听说这段时日,他都是让人领着他们游山玩水,将魏博境内都转了一遍。李鄘回京时,他更是亲自送到城外,还奉上了厚礼。”

  王承宗听得皱眉。

  都是邻居,谁还不知道谁?以田季安的性子,天兵到了他的地盘上,肯定会忍不住想称量一番的。

  看他现在的态度,称量的结果如何,自不必言。

  成德的实力,总体是略逊于魏博和幽州的,要不然,他爷爷王武俊、他爹王士真也不会一直都是河北三个节度使中最恭顺的那个。

  最后王承宗叹了一口气。

  他爹刚死的时候,他心里是有点想法的,终于轮到自己大权在握,总得做出点事情来。但经过这回受封的波折之后,王承宗意识到,像之前那样的平稳安定,才是最好的。

  并不是父祖没有胆略和勇气,只是他们更看得清局势罢了。

  “罢罢罢!”他十分无趣地摆摆手,“只要那些天兵不来招惹我,我也不会平白无故去招惹他们。”

  王文昌和王廷凑闻言,都松了一口气,这才起身告辞。

  王承宗又好生安抚了他们一番,许诺了诸多的好处,才让他们回去休整。

  然后他让人请来了负责管理成德地方事务的长史,不由分说地下达了新的命令,“今年的税要再加一些。”

  这位长史本就很苦的脸色顿时更苦了,“这……不知尚书要加多少?”

  “加五成吧。”王承宗说了一个保守的数字。

  长史面色骤变,“尚书,这太多了,未必收得上来不说,恐怕下头那些贱民吃不饱饭,会闹出事情来。”

  “哼,他们还敢造反不成?”王承宗有些不满,但还是道,“那就三成,不能再少了,而且要加在常税里,往后都是如此。”

  那一万金且不提,往后每年进奉给皇帝的两千金,总不能让他自己来出吧?他花钱买平安,买的不也是所有成德百姓的平安?这钱自然要让百姓来出。

  长史深吸了一口气,他能坐在这个位置上,自然是王家父子的心腹,也知道王承宗派人携带重金去去长安城寻找门路的事,猜到他是要设法把钱找补回来,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狠。

  若只是今年加三成,咬咬牙或许也就交上了,可是年年都加,这谁受得了?

  “还请尚书三思,这样肯定会闹出乱子的。”长史忙道。

  王承宗今日才得了好消息,这个成德之主的位置总算是稳当了,结果现在外面有对付不了的天兵,内部又有不那么乖顺的贱民,让他十分不痛快。

  天兵厉害,他也就忍了,难道这些贱民也要忍?

  “就是三成,一分都不能少!”他强调道,“真出了乱子,让军队去镇压便是,还能翻了天不成?”

  长史本来想说,下面的百姓是翻不了天,但这么杀下去,杀到成德没人,这税更收不上来。但看到王承宗的脸色,就知道他心里憋着气,也不知是在哪里受挫了,这是在迁怒呢。

  这时候说什么他都是听不进去的。

  他只能长叹一声,先应下了,回头收不上来再说吧。

  不过心里到底不太安宁,他回到官署之后,想了想,在公文之外,又分别给各州的官员写了信,要求他们只能加这三成,不许再私自往上加,否则闹出民乱,谁都讨不了好。

  必须要叮嘱这一句,不然按照一般的规矩,上头要收三成,下面至少要加到五成——总不能让他们白忙活吧?

  除此之外,长史还交代,暂且先不要将每年都要加税的事说出去,先将今年的收上来再说。

  这也是官吏们的诡计了。

  先试试看,万一能交上来,那就说明百姓家里还是有余粮的嘛,这三成税就可以加。要是实在交不上,那再比量着交上来的分量,劝王承宗往下减一减。

  到时候有了实证,王承宗那里也会好说话一些。

  应该说,这位长史已经考虑得十分周全,但他唯一没有料到的是……时代已经变了。

  ……

  “章哥,好消息!”严小乙兴冲冲地从门外跑进来,大声喊道,“刚才县里的胥吏来了村里,通知说要加税!”

  章立早一惊,站起来问,“怎么会现在突然加税?”

  “不知道。”严小乙脸上的兴奋丝毫不减,“我带了村正过来,章哥你问他。”

  章立早点点头,正准备出门,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严小乙一眼,很不顺眼地问,“官府要加税是什么好事吗,你这么高兴做什么?”

  “这……”严小乙脸上的笑容一僵,但还是道,“章哥,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你不是一直说,我们要搞事情得等合适的机会,不能平白无故折腾百姓。现在官府要加税,我看村正都快哭了,应该是加得有点狠,这总不是我们瞎折腾了吧?”

  “你也知道村正快哭了,你还当着人家的面笑?”

  严小乙连忙抬手搓了搓脸,将笑脸搓掉,老实低头认错。

  但这事真不能怪他不能共情,实在是这两个月受的折磨太多了!

  原以为送完了西域百姓,就能直接回去了,结果又说要在河北搞事情。搞事情玩家喜欢,问题是又说要等机会……结果除了一开始登记信息,后面就一直在河北帮忙种地!

  其实回西域也是种地,毕竟春耕还是要赶一赶的。

  但是怎么说呢?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西域种地,所有人一起出动,说说笑笑闹闹,不知不觉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在河北种地,就只剩下辛苦了。

  而且不是劳作辛苦,而是劳作之外的。

  上中学的时候,严小乙学《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写胥吏天天都来催逼,“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他还以为是一种修辞手法,毕竟哪有官家管这么多的?

  现在却是真正体验到了。

  官府就是会管这么多,作为小民百姓,连地里种什么都是没有资格自己决定的。

  穿越种田文骗我!

  在古代这种体制之下,想要靠种田发家致富,做梦呢?只有家里人考中了科举,混成士绅,有免税的资格,再兼并大量土地,雇佣佃农来给自己种地,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无怪两千多年来,所有人都打破脑袋想往这条路上钻。

  但最让严小乙无法接受的,还不是胥吏管头管脚的众多要求,而是他们只要一进村子,那就必定会鸡犬不宁。

  ——是真的鸡犬不宁,因为官长来了村里,是一定要杀鸡具黍招待的,走的时候也不能让人空着手。

  这日子百姓能忍,严小乙忍不了,他最近做梦都是在磨刀。

  现在官府又要加税,眼看百姓已经不堪重负,章哥总不能再让他们忍忍了吧?

  章立早也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尤其是从村正口中问出加税的原因之后。

  王承宗给皇帝送了一万金的消息早就传遍长安城了,听说还有玩家想组队进宫去偷金子,可惜失败了。

  章立早之前没有多想,现在才意识到,这笔钱最终还是要让成德的百姓来承担。但他也不会因此自责,认为是玩家给百姓带来了这种负担。毕竟打仗也一样要钱,没有玩家,成德跟朝廷打起来,百姓也还是一样要受苦。

  还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送走了村正,章立早第一时间联系了胡某人。这回对方也没说“再等等”的话,而是很干脆地答应会帮他们去雁来那里触发任务,又给了几条很有用的建议。

  ……

  按照两税法的规定,每年的税收分两次缴纳,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没错,朝廷搜刮百姓甚至都不过年的,一年要刮两次!

  之所以这么规定,自然是因为有了冬小麦,即便北方地区一年也可以种上两季作物了,一季种小麦,一季种粟、黍、豆等杂粮。

  主打一个绝对不让百姓闲着,更不会少收一粒粮食的税。

  百姓只会觉得自己更忙了、更累了,却并没有变得更富裕,不会知道,这种制度的设计,本就是为了让他们永远都贡献出绝大多数的血液,自己只能贫瘠而困窘地维持着生存。

  所以白居易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对于农民来说,收获的喜悦是没有的,只有加倍的忙碌,他们忙着抢收,忙着抢种,还要抢着纳税——一旦超过规定的纳税期限,那不仅要加征,还要受刑。

  不过今年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有了自带干粮上门帮忙的玩家,农活虽然依旧繁重,但是百姓们多少可以喘上一口气了。

  更重要的是,玩家主动承担了运粮交粮的工作,不仅给他们省了事,还让他们心里有了底气。

  那么多的玩家在河北地界上晃悠,官府却从来都只当作看不见,偶尔不得不跟玩家交流了,也都是客客气气的。百姓有眼睛,这些都能看得见,自然也知道天兵都是了不起的大人物,有他们在,至少不用在交粮的时候被挑剔分量不足、品相不好,然后加征。

  但眼看着已经到了五月底,交税的期限马上就要过去,天兵却还没有任何行动,村正终于忍不住,来找了章立早。

  要知道,他肩上也是担着干系的,这税交不上去,第一个要找的就是他。

  少说也是一顿鞭刑,多就不好说了。

  然而章立早却是一句话将他打蒙了,“这税我们本就没打算交。”

  见村正慌得话都不利索了,章立早连忙拉着他坐下,开解道,“不交税,这么多的粮食就能留在自己家里,不好吗?”

  村正浑身都在无法自控地颤抖,“你,你这是要我们所有人的命啊!”

  “有我们在,谁能要你们的命?”章立早反问。

  村正一愣。

  他怔怔地看了章立早许久,身上那种因为无法言说的恐惧而产生的颤抖渐渐平复了下来。

  这话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是村正相信章立早能说到做到。

  这种相信,不是因为天兵都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恰恰是因为他们这两个月里,一直在不辞辛劳地帮着村里人干活。

  虽然不知道这些天兵到底是怎么想的,又为什么要来帮他们,但是在长期的接触中,村正确实也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帮忙,甚至产生了“没有什么是他们做不到的”的认知。

  每年收上来的粮食其实不少,但是交完了税,剩下的就只能勉强糊口了。将所有的粮食留下,让大家都吃得上饱饭,这诱惑力不可谓不大。只是靠他们自己,这种事想都不敢想,而现在有天兵帮忙……

  “实话跟你说吧。”章立早又往他已经摇摇欲坠的坚持上加了一根稻草,“那三成的加税,不是今年临时加的,以后每年都是如此。”

  村正猛地睁大了眼睛,“当真?”

  “这种事,我骗你也没有意义。你有心的话,肯定有办法打听到的吧?”章立早说,“加税的原因是节度使王承宗承诺以后每年都会给皇帝送两千金的孝敬,这孝敬一年不停,你们的税就一年不会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2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9/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