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官职未必有实权,而且肯定还要受到安西军的节制,但是这个身份不仅能帮助他们融入安西军,还能成为新的安身立命之基,已经足够安抚他们。
会议结束,尉迟健本来已经准备了盛大的酒宴,要招待雁来,但她直接拒绝了,根本没有在于阗停留,直接出发去了下一站。
听说是要在葱岭也布置一个召唤阵,以便天兵能够随时抵达那里。
第155章 “我观雁帅行事,似有王莽之志。”
“呼——”目送雁来离开,尉迟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其实雁来话不多,仅仅只在关键时刻表态,但不知为何,他仍然能够从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传言里都说,能够召唤天兵的她也好,被她召唤来的天兵也罢,身在人间,就只是普通的凡人。
但真正见到人之后,尉迟健只想骂一句传言误人。
天兵不可能只是普通人,她更不是。
“大王。”身边的王后提醒了一声。
雁来已经走远了,但尉迟健这个于阗王一直站在这里,其他人也不好离开。
尉迟健回过神来,转头看向身后众人,“都回去吧。”
“大王……”有人欲言又止。
很显然,虽然已经签署了自己的那一份文件,同意了安西军提出的条件,但是他们心里并不真的服气,还想再挣扎一番。
“回去吧。”尉迟健加重了语气,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他这是在委婉地表态,不管他们想做什么,他都不会参与,更不会支持。
他虽然保留了于阗王的名号,但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就像是大唐的虚爵那样,只有待遇和俸禄,没有国土,也没有实权。自然,他也就不需要再继续承担身为于阗国王的责任。
刚刚听到这个要求的时候,他感觉难以接受,但现在,他又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尉迟健是在危难之中,紧急被推上这个位置的。
于阗国的王位传承,情况也有些复杂。原本于阗国王是他的伯父尉迟胜,安史之乱发生时,尉迟胜亲自率军,跟安西、北庭行营一起入中原平叛,之后就一直留在大唐,将王位禅让给了弟弟尉迟曜。
这其中,几分是不愿回到局势混乱的西域,几分是想用王位来补偿弟弟,大概只有尉迟胜自己知道了。
总之,尉迟曜虽然继承了王位,但并不打算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在大唐国内稳定之后,上书请求将王位让给侄子尉迟锐。
但尉迟胜再一次拒绝了,他认为尉迟锐在长安出生长大,并不熟悉于阗国的风俗和事务,而弟弟尉迟曜却管理国事多年,劳苦功高、百姓诚服,因此“固辞之”。
再之后……就是于阗陷落,尉迟健在仓皇之中登上王位。
他没有受过太多继承人的教育,这些责任本来也不应该由他来承担,所以面对比父辈在位时要复杂得多的局势,尉迟健也不过是在困境之中勉力支持而已。
而且是一种无望的坚持。
如今终于卸下担子,他也能松一口气了。
说完那句话,尉迟健也不看其他人反应,转身就走。
众人见状颇觉无趣,也各自散去。
直到回了于阗王宫,尉迟健转过头,才发现跟在身边的人除了王后和三位王子王女之外,还有弟弟尉迟信。
“王兄。”见他看到自己,尉迟信连忙上前行礼。
他是跟着雁来的队伍一起回来的,却一直没找到机会跟尉迟健说话,只能等到现在。
“回来了就好。”尉迟健欣慰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你做得很好,要不是你搬来了救兵,于阗危矣!”
尉迟信苦笑道,“王兄不怪我就好。”
之前那些于阗权贵们,看他的眼神可不怎么友好。
安西军是救兵,他们的到来对于阗国内的普通百姓也确实是好事,但对这些权贵就不一定了。
怪罪“天女菩萨”,他们心理上可能还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对他却根本不用客气。
“说什么傻话?”尉迟健摇头道,“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救下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不用理会那些人的胡言乱语。”
这时王后已经带着孩子们离开了,屋子里只有兄弟二人,尉迟信迟疑片刻,还是忍不住问,“王兄……当真没有一点怨言吗?”
尉迟健沉默片刻,似在思索,然后才问道,“在你看来,那位雁帅是什么人?”
“这……”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直说便是。”
尉迟信深吸一口气,轻声道,“我观雁帅行事,似有王莽之志。”
其实不应该说“似有”,毕竟天兵提起大唐朝廷时,言语间的那种轻视与不在意,根本没有掩饰。而在他们的描述之中,雁来对皇帝也没有任何敬意。
再看他们对西域的管理,也绝不是普通藩镇的行事。
尉迟信说完就紧盯着哥哥的脸,等着看他的反应,然而尉迟健却并没有露出任何震惊之色,任何有见识的人,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她跟天兵的行事,都能猜到她的野心必定不止于此,只不过她现在还自认是大唐的臣子,就没人会说出来。
他只是摇头笑道,“王莽岂能与她相提并论?”
“王兄似乎很看好她?”尉迟信有些不解。
“你可知,在我眼中,她是什么样的人?”
“不知。”
“她是天人。”
对尉迟信来说,这却根本算不上是答案,毕竟她的神通是所有人亲眼见证过的。
尉迟健见他仍然没有明白,便又道,“我这样说,不是因为她是天女菩萨转世,掌握着超脱凡俗的力量,而是因为她所处的位置、所见的视野都与我等截然不同。她的光辉平等地照耀着世间众生,而她要建立的,也是一处真正的地上佛国、极乐世界!”
尉迟信心下震动,没想到兄长对她的评价那么高。
他下意识地想反驳,可是脑海里却忽然浮现起自己在罗布泊边看到那条平坦宽阔的淡白色道路的瞬间。
那确实是世间所无的神迹。
而按照天兵的说法,那并不是某个人施展的神通,而是他们一寸寸铺出来的。所以,那是随时可以在其他地方复现的,由人类搭建出来的奇迹!
这跟佛经中所写的、尉迟信自己想的佛国完全不同,但那些本来就只是想象,而他眼见的却是真实。
人本来就无法揣摩神的伟力,又怎么能够定义它存在的形式呢?
反倒是雁来能够建立起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的、安宁的、祥和的、富足的人间国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它又为什么不能是地上佛国、极乐世界呢?
尉迟信想到此处,也终于明白王兄为何被夺了权都毫无怨言了。对于像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能够生在这个时代,亲眼见证那个伟大的国度在她的手中诞生,就已经是最大的荣幸。
所以将她比作王莽的确不合适。
……
自从体质属性值拉满之后,雁来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疲惫的感觉了。
果然爬山的消耗要比普通的活动大得多。
不过体验感并不差。
本来剧烈运动就会给人一种身体完全被打开了的舒适感,疲惫之后就会彻底地放松。何况这一路风景也很好,有草有树,正是鲜花盛开的时节,点缀得原野一片绚丽。抬眸远望,雪山似是近在手边,亲切可爱。
而且随着海拔不断攀升,空气变得稀薄,但呼吸之间却只觉得更新鲜、更清冽。
居高望远,心旷神怡。
不过,雁来倒是能理解玩家想要在这里设立一个复活点的迫切感了。
不仅仅是因为此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肩负着防守西边来敌的众人,更是因为上来一趟实在太不容易。
除了那些去中亚交易的商队,一般人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来。
所以建筑在山隘之间的葱岭守捉所,规模也小得惊人,而且房屋都是一副年久失修的样子。这里隶属于疏勒城,被占领之后自然也由葛逻禄人接管,而他们是游牧民族,更习惯住帐篷,自然不会修缮房屋。
玩家过来之后,倒是修整过一番,不过看起来还是很破败,只是勉强能用而已。
以至于雁来到了这里,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要把复活点开在哪。
让她意外的是,玩家也没有拿出开复活点用的那一套工具,反而是带着她去了附近一处背山面湖、地势开阔的地方。在这里,十几个玩家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看到她出现,都是又惊又喜,纷纷围拢过来拍照。
“这是在干什么?”雁来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有些好奇地问。
“在勘测地形。”一个玩家说,“雁帅觉得,在这里修建一座城池如何?”
雁来一愣,没想到玩家居然有这样的打算。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奇怪,一旦开了复活点,以后来打卡的玩家数量肯定不少。毕竟现实之中都有很多人会去“中国西大门”打卡旅游,游戏里来去方便,就更没有理由不来了。
有了人流,一系列的配套设施自然也会随之出现,玩家只不过是把这个环节提前了而已。
在这里修建起城池,不管是发展商业和旅游业,还是经营农林牧渔业,都会更方便。它会成为一处枢纽,逐渐盘活整个区域。
再说,这也不是玩家第一次建城了。
想到这里,雁来点头道,“不错,从长远来看,确实很有必要在这里修建城池。”
难怪玩家不急着在守捉所那边开复活点,要建城的话,当然是开在这边更合适。雁来迈步往下走,来到开阔处,左右看看,问道,“城市规划有了吗?”
反正复活点不存在于物质世界,不用担心修建城池的时候挖坏了,所以只要规划好了位置,完全可以提前开启。
那样玩家过来搬砖也更方便。
“那个不急。”玩家回答道,“其实我们还勘测了好几处地方,雁帅可以选一选。”
这就体贴得有点过分了,雁来不由得认真打量了她一眼,这一看,才终于意识到这个玩家跟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不管现实中的年龄多大,玩家在游戏里捏的身体基本上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甚至越是上了年纪的人,就越想扮嫩,随着玩家人数逐渐增长,再加上游戏内环境逐渐稳定,不怎么打仗了,最近都开始流行捏萝莉和正太了。
但这个玩家不太一样,虽然乍一看也很年轻,但就是会觉得她不是二十来岁的小年轻了,更像是上了年纪但保养得很好,给人成熟、稳重、可靠的感觉。
这是怎么捏出来的?或者说,气质也能靠捏脸捏出来吗?
雁来惊奇不已。
虽然她才是GM,但果然对游戏的理解未必就比玩家更深。
雁来心里有了一点猜想,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雁帅你好,我是郝主任。”玩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