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9:47:24

  吐突承璀又磕了一个头,才直起身道,“奴婢虽然见识浅薄,但主辱臣死的道理还是懂的。”

  李纯满意地点头,又转头看向杜佑,“司徒也请起。”

  语气一如既往的客气,但杜佑却忍不住打了个寒战。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想借皇帝的力量对付天兵和郗士美,皇帝又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但他想借皇帝的力量,只能旁敲侧击,皇帝使唤他,却只需要一句话。

  那句“主辱臣死”,就是说给他听的。

  说到底,今天的事还是他杜家的子弟惹起来的,甚至连他杜佑身上也不干净。皇帝迁怒天兵,迁怒郗士美,又怎么可能不迁怒他?

  若不是他也被打了脸,只怕陛下都要怀疑今日之事与他有关了。

  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巧?

  想要洗脱嫌疑,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件事处理好。

  若是处理不好,只怕就要晚节不保了。

  杜佑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眼看马上就能在司徒的位置上致仕,生前身后都倍享荣耀,他绝不能让所有的一切都毁于一旦。

  所以他只能也叩首道,“臣万死。”

第123章 这都不报复,皇帝不像是脾气这么好的人啊?

  京兆府。

  案子虽然审完了,但之后的手续还有不少,因为同时办了好几个案子,公堂上又热闹了好一阵,才渐渐散去。

  郗士美匆匆处理完公务,转身来到屏风后,这里果然已经空了。

  他心下先是一紧,而后又是一松。

  罢了,罪名反正已经够多,也不差这一条。

  这么想很不恭敬,但郗士美真有种脱去束缚、自由自在之感。

  大约当年阿爷弃官而去之时,也是这样的轻松吧?

  不过他跟阿爷不一样。

  阿爷是隐士,所以君王无道,便隐逸不出。可郗士美觉得这样没什么用,躲在山里假装看不见,那些让自己失望的东西就不存在了吗?要改变这个世道,就要自己去做。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可是无数人一起行动,就能做到更多。

  不过知与行想要合一,实在是太难了。

  郗士美光是走到现在这个能稍微做一点什么的位置,就已经耗费了大半辈子。而到了这一步,一切其实才刚刚开始。

  知道该怎么做,和知道要怎么做,是两回事。

  最典型的就是几年前的那场永贞革新,改革的每一条都是好的,如果真的能够成功,确实可以为整个大唐一洗沉疴、改天换地。

  但是改革派的动作太突然了、太着急了,就像一直饿着的人,上了桌根本顾不得吃相,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东西都吞下去,却低估了消化的困难。

  所以他们轰轰烈烈地开始,又轰轰烈烈地结束,如同昙花一现。

  陛下无疑比他的父亲更明白局势,所以他一上台就大力打击革新派,但同时又保留了一部分善政,让各方面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安抚。

  虽然不得不做一些妥协,但这样才能维持朝廷的稳定。

  直到天兵出现之后,郗士美才意识到,改革派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太弱了。

  没有掌握足够的力量,政令连中枢都出不去。就算一时成功,也无法在保守派的反扑之下守住成果。

  从这个角度看,一切就都很分明了。

  陛下的手段并没有比他的父亲更高明,他同样没能掌握足够的力量,他只是选择了姑息、绥靖的策略,争取到了更多的支持而已。

  但这样一来,他所有的改革都只是浮皮潦草、做个样子而已。

  就像宦官之祸,是因为某个宦官大奸大恶,所以除掉他就能万事大吉吗?不是的。归根结底,还是德宗连遭叛乱,彻底失去了对武将尤其是藩镇的信任,于是开了宦官掌兵权的先河,这才让宦官的势力膨胀成了难以遏制的怪物。

  所以皇帝那种除掉某个宦官,让自己更信任的人来掌权的做法,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就连做个样子,他也做得非常敷衍——当初一手策划了政变,不仅给予了改革派沉重的打击,还成功逼迫顺宗退位的俱文珍,至今还在宫中呢。哪怕文臣再怎么猛烈地上书抨击,皇帝都没有动他。

  以前的郗士美并非看不到这些,也许没有那么清晰,但多少能感觉到一点。

  只是他不愿意像父亲那样,因为失望就弃官而去,还想留下来做一点事。但仔细想想,这几年来,他除了不断对着各方妥协之外,还做了什么?

  尤其是在做京兆尹这段时间,更让郗士美彻底看清了很多东西。

  一天之内所有天兵都撞上了大大小小的案件,还有二十几人被送到了京兆府,既不是因为天兵横行跋扈,也不是因为天兵运气特别差,而是因为……天兵只有这么多人。

  是的,长城内发生的案子比这多得多,只不过这些被天兵撞上了而已。

  天子脚下尚且如此,何况他处?

  不过郗士美终究是比父亲运气好,父亲等了一辈子,也只等来了德宗那个心志不坚、昏昧无行的君主,所以始终不肯出仕。

  而他等来了天兵。

  不知不觉就在这里站了太久,直到身后传来脚步声,郗士美才回过身,转头就看到唐一站在自己身后,笑着问道,“郗公是不是后悔自之前的决定做得太草率了?”

  郗士美也忍不住笑了,“后悔也无用了,只怕明日就该有人参我‘结交外藩’,除了一条路走到黑,我还有别的选择吗?”

  唐一闻言不由看了他一眼,总觉得郗士美的状态好像跟之前不太一样了。

  之前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现在却松弛得多。

  ……

  大明宫,清宁殿。

  郭贵妃虽然只是贵妃,不过作为后宫位分最高者,她自然也掌管宫务,每日要忙的事情不少。

  好不容易忙完了今日的事,终于得空坐下来喘一口气,才刚端起茶盏喝了一口,掌事女官云缕就从外面匆匆走入,挥手屏退了殿内侍奉的宫人,这才迈步上前。

  郭贵妃一看她的脸色,就不由微微皱眉,放下手中茶盏,有些厌烦地问,“她们又来了?”

  云缕微微摇头,走到近前,在胡床边蹲下,低声道,“是伍夫人。”

  郭贵妃微微一怔,面上的表情更加复杂。

  跟历朝历代的宫廷一样,大唐的宫廷之中,一切都是为皇帝服务的。嫔妃虽然有诞育皇嗣的职责,但本职工作仍然是侍奉皇帝。所以孩子一出生就会被抱走,交由乳母和内侍照料。只有逢年过节,宫中设宴的时候,才能见上一面。

  郭贵妃比普通的宫廷女子幸运一些,因为她是在做广陵王妃的时候,生下了二子一女。

  但纵是在王府之中,规矩的束缚也无处不在。

  见面的时间虽然多一些,但哺育孩子、教导礼仪乃至开蒙读书……这一切原本应该属于母亲的责任,都是由乳母来完成的。

  这位伍夫人,便是郭贵妃的长子李宥的乳母。

  而李宥跟所有的皇子皇女一样,对自己的乳母,比对生母要亲近得多。

  郭贵妃面对她,心情怎么能不复杂?

  伍氏很知礼,在她面前也一向柔顺,但郭贵妃还是不喜欢她、不想见她。

  好在皇帝登基时,李宥早已出阁读书,因此并未跟着搬入宫中,而是册封为遂王,在宫外赐第居住。

  不过因为遂王尚未长成,还在读书,所以伍氏每个月都会进宫向郭贵妃请安,同时带来遂王的课业,好让郭贵妃知晓孩子的学习进度。

  因为要考虑各种突发情况,她进宫的日子并不固定,但通常是上旬一次,中旬一次。

  是该到日子了。

  郭贵妃很快收起面上的复杂之色,抬手抚额道,“瞧我,忙得晕头转向,险些忘了,快请进来。”

  不一时伍氏就跟在云缕身后进殿,行礼拜见。而后双手奉上一叠厚厚的纸张,都是这断时间遂王的功课。

  郭贵妃让人赐了座,一边翻看,一边听伍氏讲遂王的日常。

  功课仍然平平,日常也是平平,不过郭贵妃很满意。

  李宥只是皇三子,生母却是她这个原本的嫡妻、如今的贵妃,又不得皇帝喜爱,平庸一些不是坏事。

  伍氏办事一向妥贴,等她将功课看完,日常也就讲完了。但伍氏却没有如往常那样起身告辞,反而两只手绞在一起,神色有些欲言又止。

  郭贵妃抬眼看见,就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在我这里,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伍氏立刻松了一口气,“坊间传言,说是京兆府昨日公开审案,其中一个案子,是京兆杜氏子弟之妻,夜里上吊被天兵救下,那杜宝却一口咬定两人有奸情,将人送官。结果公堂之上,那位娘子当堂状告杜氏子弟意欲以妾为妻,闹得满城风雨。”

  郭贵妃开始还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听到最后一句,眉头不由皱起,“三郎也听到了?”

  伍氏低下头去,“是。”

  “糊涂!”郭贵妃的语气变得严厉,“眼下这种时候,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他是天潢贵胄,只要守好为人子、为人臣的本分就是,何需去掺和这些牵扯不清的事?他不懂这个道理,你难道也不懂吗?”

  伍氏忙道,“三郎也是心疼娘子。”

  郭贵妃胸口的怒气一滞,慢慢冷静了下来,片刻后才道,“还不是时候——这话你听了就是,莫告诉三郎。”

  伍氏便问,“那奴婢回些什么?”

  “就说,天兵的力没那么好借。”

  自从天兵出现之后,郭氏可谓人心浮动,天天都有人找理由入宫觐见,现在连三郎都是如此。怎么就不想想,天兵与郭氏的关系人尽皆知,现下还不知有多少人正盯着他们呢。

  “是。”

  郭贵妃犹豫片刻,感觉还是要给一句准话,便道,“陛下昨日微服出宫了。”

  伍氏猛地睁大眼睛,震惊地看向她,对上郭贵妃平淡的眼神,又连忙垂下眼。若只是出宫游乐,不必微服,且郭贵妃又在此时提起,难不成,陛下今日去了……京兆府?

  用某个案子影射皇帝,和当着皇帝的面审出这么一个案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天兵这是在跟陛下打擂台!

  伍氏一颗心咚咚直跳,终于明白郭贵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了。

  两块石头相碰,无论双方有没有损伤,处在二者之间的鸡蛋必定会被敲碎。

  她郑重应下,又坐了片刻,等心绪平复了,方才起身告辞。

  等人离开了,郭贵妃仰头靠在胡床上,盯着屋顶上的藻井发起了呆。云缕送了人离开,回来见她这般,脚步就在门口顿住。郭贵妃回神,不由轻轻一叹,“皇后之位……真是什么好东西吗?”

  其实李纯还有一个不立皇后而能得到所有人理解的理由,但是包括郭贵妃在内,没有人会将它说出口。

  先后有了武则天、韦皇后,大唐皇室大概已经见不得“皇后”这两个字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