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衣青箬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4-01 19:47:24

  想到这里,郗士美立刻起身,让人叫来了长安和万年两县的县令。

  要说京城比京兆府更难做的官,那应该就只有长安县和万年县了。一条朱雀大街将长安城一分为二,东边是万年县,西边是长安县。

  没错,他们的婆婆还要多一个京兆府。

  很快两位县令就苦着脸到了,郗士美便交代他们,这段时间都把弦绷紧了,使团在京期间千万不能出事。

  交代完了,把人送走,他还是觉得眼皮跳得厉害。

  要不明日还是去寺里拜一拜……

第114章 所以雁帅什么时候来长安,入主皇宫啊!

  关于如何封赏安西军的朝议,正在十分艰难地推进。

  虽然艰难,但也不能不推,毕竟人已经在京城等着了。而且等着的不只是安西军的人,还有吐蕃使团。

  不过这种艰难也不是没有好处。

  至少朝中对安西军的态度,就不像是民间那样热切。

  毕竟百姓只需要为故土回归、国家强大而高兴,而当权者们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最先定下来的是京职,因为这个是有惯例的,节度使初授,都是加左右散骑常侍——不过通常来说,因为以左为尊,所以分左右的官,一般都是优先授左职。

  然后是散官。

  大唐的主流是低职高配,散官基本都比职事官低,比如白居易那句著名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作为从五品的上州司马,却身着青衫,就是因为他当时的散官还是从九品的将仕郎。

  所以如果有必要的时候,皇帝也会给一些需要装点门面、但是散官比职事官低很多的官员“赐服”,或者如果职事官达到一定品级,也可以“借服”。

  还是白居易,他后来量移忠州刺史,就可以“借绯”,等到被召还回京,任尚书司门员外郎,又继续穿回青衫,因为他仍然还是将仕郎。

  ——中晚唐时期,散官与待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低职高配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宰相都是正六品的朝议郎。甚至出现过官拜宰相,而散官还是将仕郎的极端情况。

  不过雁来的情况比较特殊,一入仕就是从二品大都护,散官不能太低,却也不可抬高。

  所以商量半天,最后干脆决定不授散官,反正她也不需要朝廷给发俸禄,大都护又是从二品官,可以衣紫,皇帝再赐金鱼袋就可以了。

  因为左右散骑常侍本来就是谏官,有规谏和顾问之责,所以宪官也可以不授。

  加官方面,最后决定加观察使和押蕃使。

  最后,不是那么让人意外的,推进的流程卡在了爵位上。

  如果她的身份没那么复杂,就算是女子,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礼部的官员们也不是不能闭着眼睛让她受封国公、郡王。毕竟连安史之乱的降将都能受封,没道理恢复安西的功臣不能受封。

  可她偏偏是公主之女,这就涉及到了国礼、家礼之争。

  封她一个不要紧,就怕给后来人开了不好的头。

  尤其这还是在大唐。

  尽管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都早已成为故纸堆中的人物,但她们的事迹,仍旧能够刺痛大唐君臣敏感的神经。

  为什么唐宪宗只给正妻封了贵妃,还是用这么离谱的理由,满朝上下居然就接受了?不就是因为郭氏一门显贵,令人忌惮,稍稍压一压风头,对大家都不是坏事。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事太敏感,所以流程虽然卡在了这里,但是朝臣们倒也没有像是平常那样发生激烈的争吵,反而一个个都措辞谨慎、字斟句酌,所以紫宸殿里的气氛虽然压抑,倒也称不上剑拔弩张。

  就是有点太折磨人了。

  毕竟不是一时半刻,而是要持续好几天,不把这一节磨过去,谁都别想轻松。

  但该说不说,人在高压之下,总能迸发出无穷的智慧,所以磨了几天之后,还真让他们找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在爵位前面加上“特授”两个字,并且将雁来作为这个特授的硬性标准。

  只要不是再出一个能召唤天兵的存在,相信不论男女,要做到这样的功绩都不容易,皇室成员就更不用说了。

  真要是能做到,封个郡王又如何?

  这一步走出去之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

  考虑到郭昕的爵位是武威郡王,是河西四郡之中距离长安最近的一个,所以最后为她选定的是四郡之中距离长安最远,也是距离西域最近的一个,敦煌。

  虽然李吉甫之前吹捧过李纯,说开放互市之后,说不定有机会恢复河西四郡,但应该没人觉得李纯、或者说是大唐,能够靠自己把河西四郡拿回来吧?

  反正现在地盘还在吐蕃手里,所谓的敦煌郡王其实只是口头承诺。

  安西军要是真的能拿下敦煌,把遥领变成实领,那对大唐来说,就是又开疆拓土了。虽然考虑该如何封赏的时候会很头痛,但谁都不会说出“还不如没有”这种话。

  有和没有的区别,没人比大唐更清楚。

  ……

  雁来这边的封赏议定之后,其他的就是按部就班了。

  以郭昕为首的安西军和龟兹镇老人的致仕奏疏,全都被批准,并且各有封赏。

  以唐一和赵猫猫为首的天兵的官职任命,也都获得了通过,之后会从吏部颁发新的文书和印信。

  剩下的空位,则由朝廷选人来填充。

  不得不说,安西军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要比藩镇大方太多。

  但凡是稍微强势一点的藩镇,官员的任免,基本都是跟唐一她们一样,地方定下来了,上书走个流程,所谓“借朝廷威命以安军情”,实际上朝廷能干涉的地方很少。

  安西军却是空出了那么多位置,有没有人愿意去西域赴任、到任之后又能不能真的有所作为且不提,至少安西军这种“服管”的态度是摆出来了。

  这也是朝廷愿意承认雁来的重要原因。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假象,但朝廷要的,很多时候也就是这么一层面子。

  毕竟真让他们去接手西域,也根本做不到。

  所以虽然安西军还空着很多官职,但朝廷这边也没真的打算填满。

  尤其是武将,朝廷不可能再派遣上万兵马前往安西镇守,也给不出这么多人的军费,那就只能继续依赖天兵。

  让大唐的武将去统领天兵,就算是再不知兵的人也知道那只是个笑话。

  所以这部分的讨论也没有占据太多的时间。

  毕竟人选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挑出来的,挑出来了还得本人愿意去才行。反正安西军的使者还要在长安待上一段时间,可以慢慢来。

  大唐的执政效率其实已经算比较高的了,但是在安西军的事情上,还是展现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速度。

  商议封赏之事用了三天,但走流程却只花了两天。

  而且这两天里,不仅所有人的官凭印信文书全都办了下来,还挑选好了出使西域的官员,另外礼部这边也给使团做了入宫的礼仪培训,只等宫中旨意一到,使团陛见之后,就可以遣使往西域颁旨了。

  中间还出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按理说使团应该只有几位代表入宫觐见,但是在教导礼仪的礼部官员过来时,所有玩家都表达了强烈的想要进宫去参观(划掉)觐见的愿望。

  这可是大明宫啊!

  虽然后世的大明宫可以随便进去参观,但那个应该叫“大明宫遗址”,很多地方都还没复原,复原的也不可能比原装的更令人震撼。

  何况这个大明宫,还是有皇帝居住、有禁军护卫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玩家也不好搞一些翻墙、夜探之类的动作——一旦被抓住,说不定就要被扣个谋逆的帽子,玩家只是想搞事情,不打算替雁来找死。

  这时候就很想念龟兹城的郡王府了,还是自家地盘好,就算翻郡王府的墙被发现,也只是抓去关几个小时的监狱。

  所以雁帅什么时候来长安,入主皇宫啊!

  ……扯远了,总之使团入宫觐见,是目前唯一能进宫的机会,玩家必不可能错过!

  再说这里就五十个人,又不是五千个,这都不接待,也太见外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五千个”这个关键词让皇帝想到了陇州城外的那支大军,总之,礼部的官员转达了玩家的要求,他斟酌之后,还是答应了。

  所以,进入长安城的第六天,玩家一大早就上线,狠狠捯饬了一番,就开启直播,跟着礼部的官员进了宫。

  他们走的是正南的朱雀门。

  其实这是很少见的,因为接见使臣一般是在麟德殿,顺便还可以赐宴。去麟德殿,走西边的右银台门更近,很多官员上书奏事时也是在这里候旨。

  而且玩家现在的住处就在右银台门外。

  不过玩家并不知道这一点,更不知道,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除了李鄘之外,沿途其他官员的奏折也送到了,皇帝也得知了更多关于天兵的细节。

  听说他们好奇心最强,每到一地都要熟悉环境,看到什么没见过的都想伸手。

  不用想也知道,整个长安城,他们最好奇的地方应该就是帝王所居的禁宫了。

  虽然大明宫禁卫重重,李纯不认为天兵能随意进入,但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更何况天兵身有神异,万一就有什么办法绕过值守的禁卫呢?

  还不如大大方方让他们看。

  看完就别惦记了。

  所以就算一路上,时不时就有几个天兵“掉队”,跑去跟宫中的各处景观与建筑物合影,引路的礼部官员和内侍也都眼观鼻鼻观心,只当没看到。

  只在少数玩家凑到建筑物门口打量,看起来想进去逛一逛时,他们才会大声咳嗽提醒。

  给弹幕都整无语了。

  ——醒醒,这是进宫陛见,不是参观啊!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玩家对NPC是有优越感的,但是这群家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是真的有点丢天兵的脸了。对此我只想说,把号给我,让我来!

  ——这都不管,老李家的皇帝能处,有皇宫他是真给逛。

  ——没人注意到今天的弹幕里充斥着大量学术内容吗Orz,学渣瑟瑟发抖,都有点不敢发沙雕弹幕了。

  ——应该是考古系和历史系的大佬组团来观光了(扶额

  ——游戏含金量又上升了!

  ——还得是来大唐啊,在西域要啥没啥的,能吸引来的大佬也少。

  ——不少好吧?只是其他领域的大佬很少冒泡,都在埋头忙碌呢。不过也没办法,别的大佬拿了号进游戏随便折腾,这大明宫有号也进不去啊,只能看看直播解馋了。

  ——我有办法!想办法在大唐做官,就能进宫了。

  ——想挺美,但不说现代人的知识储备能不能考大唐的科举,就算考过了,想要做到白居易那种级别的近侍官也很难的,本土NPC也没多少能做到。

  ——指望做大唐的官,那你还不如跟之前那个玩家一样,指望雁帅赶紧打进长安。

  ——确实,雁帅要打进长安太容易了,直接开启公测,三日之期已到,一声令下,五百万玩家助她登基!

  ——笑死,有歪嘴龙王那味儿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