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要离开,她连忙喊了一声,“小姑。”
陆二美转过了头,瞧见她,脸上露出一抹惊喜,“小言,你回来啦。”
她边说边走了回来,“我还以为你们在地里,正打算离开,改天再来呢。”怕去地里,被人瞧见,传到田老太耳朵里,她都不敢去地里找人,来时都是从南边绕来的。
她也怪可怜,就两身衣服,全是黑的,还都是大姑穿剩下的,结婚时,男方给她买的那身衣服,也被田老太扣下了,她和陆大山就是一对难兄难妹。
田老太最瞧不上的就是他俩,因为俩人都嘴笨,不像老大、老三嘴巴甜,会拍马屁,也不如他俩折腾,不然咋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呢,一点不假。
陆小言看着她这身满是补丁的衣服都觉得心酸,可惜现在也没太多能力帮衬她,她忙打开了门,“小姑咋这个点来了?可是有啥事?”
陆二美笑着说:“听说你们在盖房,你姑父找人换了烟票,给你们买了两盒烟,我来送烟来了。”
她脸上喜气洋洋的,透着开心,显然为哥哥一家能有好日子,感到高兴,“小言真是有出息了,你的事我都听说了,我们大队的人还夸你厉害呢,说你不仅请来了兽医,还有恩于人家,砖瓦都是人家大老远送来的。”
不像陆二山和刘蓉,知道她家要盖时,不仅嫉妒,还满眼算计。
陆小言开门,将她迎了进去,这才发现,她不仅拿了烟,还拿了一兜木耳。
陆小言相当惊讶,这年头菜可是相当矜贵,尤其木耳,根本不好买。
“你姑父上个礼拜和人一起去外面打零工去了,想趁农闲,再赚点钱,好过年,他们去的那边有山,也有很多树林,一下雨山里有蘑菇、木耳,蘑菇有的有毒,你姑父没敢采,就采了木耳,我给你们带来些,让你们也尝尝鲜。”
这一兜足够泡t十几次了,能吃十几天,这可真是不少。
陆小言还挺感动,她姑真是好。
她哪里知道,她姑每次也会被他们感动到,上次陆大山还钱时,可是给他们拎了两斤的排骨,排骨熬汤,同样是好东西,上面还有不少肉,他们足足吃了两顿,三个孩子都开心地跟过年一样。
大哥一家人的好,她同样记得,她看着性子软,也没那么傻,要不然也不会偷偷把木耳拎过来,要是她娘看到,她大哥肯定一口都尝不到,她可不想给二哥一家人,二哥除了会使唤她,奴役她,可不念她一句好。
这次,陆小言总算将小姑喊进了门,等她离开时,还硬是塞给她两斤绿豆,两斤白面。
陆二美不肯拿,陆小言板起脸来,“我小时候,小姑给我塞过好多次麦芽糖呢,我都接了,可没给你客气,这是我给弟弟妹妹的,姑姑也不能拒绝。”
陆二美说不过她,只好收了,傅沉和陆小言,还出门送了送她。
这天,傅沉同样是下午去的单位,周一早上,来到车间时,傅沉却被张主任喊去了办公室,这个点刚来几个人,车间还没开工,就这,大家也很惊讶,“张主任喊小傅干啥?”
“能干啥,肯定有事呗。”
“小傅人年轻,干活也利索,能得领导赏识,不是很正常的事?”说这话的酸溜溜的。
第43章
大家压根没理,都在猜主任找傅沉干啥,他们车间只生产汽车零件,活不算重,小傅才刚转正,不可能这么快就评上先进吧?
大家都有些好奇。
傅沉倒是一派从容,随着张主任进了办公室后,就听张主任说:“小傅啊,你那个手持小风扇,是你自己做的吗?”
傅沉点头。
张主任笑着说:“我看到小郑拿着用,爱不释手的,我观察了一下,风还挺大的,而且还带一个小底座,出门带着很方便,咱们厂虽然是大厂,你也是知道的,只生产汽车零件,效益也不算好,你之前交的图纸已经被省里拿走了,因为涉及保密,咱们厂也没法生产,反倒是这个小风扇,不存在保密协议啥的,我瞧着能生产,前两天我还特意问过厂领导的意思,厂里也想试试看,要是能增加收益,再好不过,我来问问你的意思。”
“咱们县之前没这种小风扇,这毕竟是你的发明,既然想大量生产,厂里肯定不会委屈你,该给的奖励,肯定会给的。”
傅沉自然没什么意见,多一份收益何乐而不为,想到家里没多少细粮和白面,他索性直接提了要求,“奖粮票吧,不用给钱,我家比较缺粮。”
这个要求不算难,他们厂自然是有粮票的,张主任爽快地应了下来。
傅沉回到车间,大家忙追问了起来,“小傅,主任找你干啥?”
傅沉将小风扇的事说了说,大家顿时七嘴八舌议论了起来,“哎,那岂不是要重新成立一个车间?不会又招人吧?”
傅沉如实说:“未必招,前期产量肯定不大,都七月份了,就算生产出来,也卖不了几个月,就算招人,估计也得明年开春。”
大家都有些失望,傅沉猜的不错,厂里果然没招人,只是从每个车间抽调过去一个,又加班加点生产了几千个,听说卖得倒是不错。
七月份过得好像格外快,他们的房子进展也十分显著。
房子盖了大半时,陈宇又跑来了陆家村,刚走到东地,他就瞧见了小言,陆小言正好来新房这儿送茶,这不,绿豆水刚倒了一半,陈宇就来了。
陈宇兴奋地将自行车停到了她跟前,笑着说:“小言,廖兽医那边传来好消息了,说是头一批小猪仔这几天已经出生啦,目前已经出生了三百多头,他们养殖场的仔猪大概二十八天断奶,断奶后就会往外出售,他已经帮咱们预定了一百只,说是抢到二十七只小母猪,让咱们二十七天后拿着钱直接过去,千万别去晚了,早去能早选,对了一头公猪仔差不多三十块钱,母的更贵一点,让咱们最好带上3400,别拿少了,财务收到钱,才让拉走。”
陆小言兴奋坏了,“太好啦!竟然有二十七头。”
猪仔长到七八月就能配种,来年二三月就能配种了,到时他们就有自己的小猪仔了,一头猪,一般能生八到十二头,等明年他们的养殖厂的就能多二百头小猪仔。
这可都是肉!
陈宇也很兴奋,养殖厂规模一扩大,以后他们大队就会富裕起来,身为陆家大队的人,他们吃肉肯定不用愁啦。
“嘿嘿,明年咱们的养殖厂起码能扩大两三倍,不对,不止,听说有的地方,养殖得当的,猪每年都能产两次仔猪,这么算,咱们仔猪会更多。”
陆小言说:“那得买到饲料才行,饲料不够的话,咱们的猪一年最多生一次。”
陈宇还在傻乐,小麦色的皮肤上,满是餍足,“那也不少了,嘿嘿,明年咱们大队肯定大丰收。”
赵大妞每天下午天不热时,都会带着娃出来活动一下,孕晚期,孕妇需要多走走,这样生产时,才不会太艰难。
谁料,她又撞见了自己哥哥和陆小言开心说笑的模样,还真是旁若无人。
两人脸上都乐开了花,也不知道说什么呢,兴奋成这样,她哥平时可不会这么笑,果然面对喜欢的姑娘,就是不一样。
赵大妞简直觉得牙酸,心中也有些郁闷,上次她从各方面将傅北夸了一通,小言这丫头应该充分地意识到了傅北的好,不管是从相貌、工资各方面,傅北都无人能及。
她咋还和她哥接触?
前段时间,赵大妞特意留意了一下,见她哥果真没再找过陆小言,才悄悄松口气。谁知道,还没十天,竟又撞见了,这都是什么事?她哥糊涂,小言不应该也这么糊涂啊?
难不成是太迟钝没察觉到她哥的感情?纯粹是她哥主动往上凑的?
倒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赵大妞干脆牵着两娃,朝他们走了过来,这边陆小言正笑着招呼陈宇,“陈宇哥,你下来喝口绿豆水吧,我熬了好多呢,这两壶都是。”
陈宇咽了咽口水,他也确实喝了,也没再客气,下了车,陆小言又倒了一杯,递给了他。
陈宇接住水咕噜噜喝了几口,这一喝才觉出妙来,绿豆水还透着一股子甘甜,一瞧就是放了白糖,哎,这丫头也太败家。
上次招待他们就放了好多红糖,给他们喝绿豆水也就算了,竟然还有白糖。他顿时一脸肉疼,亏得傅北是工人,不然还真养不起。
陈宇没浪费,将搪瓷缸的绿豆水喝完,才说:“那你见了大队长跟他们说一声吧,我就不往队里去了,最近回家太晚了,我娘总骂我。”
想到这里,陈宇脸上露出一抹羞赧,诚如赵大妞所猜,他确实有了喜欢的姑娘,下班后,时不时会去她家帮她干一下农活,劈柴、挑水啥的。
可惜对方却是小寡妇。
她去年找陈宇修过一次灯,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她们孤儿寡母的不容易,起初,陈宇只是心生同情,不知啥时候,就喜欢上了。
陈宇清楚他娘肯定不会同意他娶一个寡妇,何况对方还有一个孩子,他便啥也没说,他不肯相看就是为了她,打算将自己拖成大龄光棍,再过几年,他娘肯定着急他的婚事,等他娶不到好姑娘,说不准他娘就会妥协,让小何进门了。
想起小何,他脸上那抹羞赧又怀春的表情,简直让赵大妞一颗心,都提了起来,唯恐其他人看出他的异常。
她牵着俩娃也来了东地,过来时,恰好听到他哥说:“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在还知道轻重,没待太久。
陆小言点头,陈宇压根没瞧见自家妹妹,满心想的都是小何,骑上自行车就走了。
小花儿倒是憋了下小嘴,奶声奶气地喊了声:“舅舅。”
不过小姑娘声音太小,盖房时又有噪音,陈宇没听见,已经骑着自行车离开了。
小花儿嘟嘟小嘴,腮帮子鼓了起来,小模样气咻咻的,还仰着小脑袋,软乎乎给娘亲告状,“舅舅跑,不理小花儿。”
赵大妞也没在意,并没有喊他,而是摸摸她的小脑袋,哄道:“舅舅没听见。”
她哥难得早回,还是赶紧走吧,省得她娘操心。
倒是陆小言发现了赵大妞,“大妞,你出来遛娃吗?哎,你哥刚走。”
她坦坦荡荡的,赵大妞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说不准还真是她哥单恋,毕竟长眼睛的,都知道傅t北更好。
赵大妞笑着说:“没事,我不是找他的,我就带着娃到处溜达一下,你家的房子盖得还挺快的。”
确实快。
不仅赶上了萧宁的进度,如今连钟兽医的进度都快赶上了,说不准三人的房子能前后脚盖好。
这会儿他们还干得热火朝天呢,每天都是这样,都是天快黑才收工,幸亏公社离得不远,赶回去用不了太多时间。
陆小言将壶送回家后,才去找了大队长,将好消息告诉给了他,大队长果真很高兴,二十七头小母猪,属实不少了,“那咱们可得好好感谢一下廖兽医。”
陆小言最喜欢的就是大队长这一点,会记住人家做了什么,也不会让人白出力,她笑眯眯地说:“城里缺菜,也缺肉,这次去,送点菜就行,等年底咱们杀猪时,可以再送点肉。”
大队长点点头,“应该的。”
高兴劲儿过去后,他才叹口气,“既然他让准备3400,那咱们还是准备3500吧,更稳妥一些。”
“贷款不顺利吗?”
“我们原本预估的是买五十头,打算贷款一两千,起初信用社答应得挺痛快,说是能批下来,前些天你说能买到一百头后,刘书记又往公社跑了几趟,算是争取到了三千,但临到跟前,人家又只批两千,说是资金不足。”
未必是资金不足,可能是评估了一下风险,怕他们还不上,不肯多借。
他们大队实在穷得叮当响,穷到啥地步呢,可以说在整个县都有名,连拖拉机用的都是别人淘汰下来的,压根买不起,最后还只能买个报废的,让金教授修了修,才能开。
整个公社都知道他们大队有多穷,也害怕他们养殖厂办不起来,养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说是请到了兽医,万一技术不咋地,猪病死了,还不上钱可咋整?银行贷款,也是要评估风险的。
信用社肯贷给他们两千,已经不算少了,如今两千的购买力,相当于现代的二十万。
陆小言说:“那就贷两千吧,咱们大队还有多少钱?差得多吗?”
大队长几乎有些难以启齿,想到小丫这丫头脑子活,才一咬牙,如实说了:“账上就剩一百多,差了一千多。”
陆小言都震惊了,没忍住又问了一遍,“多少?”
大队长耳根子都红了,挺羞愧,“咱们不是刚买了拖拉机吗?虽然是人家淘汰下来的,也花不少钱呢,就一百多了。”
一百多,还真够穷的。
大队长叹口气,点着焊烟,蹲在了地上,就一个字,愁啊。
大队长:“我再想想办法吧,公社是别指望了,公社盖卫生院还贷款了,也没余钱资助咱们,我看看能不能去隔壁大队借点,咱们俩公社都穷,也算是难兄难弟了。”
去隔壁大队借,多少有些不靠谱,毕竟人家也穷,就算肯借,顶多借你个一两百,一千多呢,根本凑不够。
陆小言也蹲在了他身侧,穿到这个年代后,蹲着聊天、吃饭的技能,倒是学得很快。
陆小言想了想,有了个主意,“找咱们大队的队员借吧,咱们大队三百户左右,家里没存款的应该就二十几户,保守估计每家五块钱,也有一千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