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挽珍和秦巧薇再次对视一眼,总觉得这群人来的不对。
如果夏可晴在的话,就能一眼认出领头的那个人不正是陈母吗?
此时的陈母气喘吁吁的,但脸上带着一些不自然的红晕,看上去神色激动。
用一个不太适合的比喻来说,她更像是来捉奸的。
可这是女装店啊。
店里就两个女店员,抓谁的奸?
不对,王挽珍一眼就认出了陈母,她的脸色就黑了下来。
但很显然,她认为陈母是来找自己的?
陈母是本地人,还在单位上班,在王挽珍看来,这是有点能力的人啊!
难道她是来找自己麻烦,后悔跟她儿子断绝祖孙关系的?
这么一想,王挽珍就更加紧张了。
她都已经做好了下半辈子不嫁人,把儿子供养长大的准备,陈家人要后悔?
这怎么行?
王挽珍瞬间就支棱了起来,随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她压下秦巧薇的手,“别紧张,你给东家打电话,那些人可能是来找我的,我去去就来。”
说完,她表现的像是一个女壮士,直接就迎面上去了。
秦巧薇看着她那个样子,还愣了一下。
不过如果真有人来店里闹事,必须要先知会东家一下。
她立即就夏可晴的宿管处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宿管阿姨要找夏可晴……
却说另一边,陈母原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进珂晴女装店,结果看见那个迎面而来的女人似乎有些眼熟?
但她没多想,立即开口问:“听说你们店里有活儿干?”
“做一晚上给两块钱?是不是真的?”
没错,陈母没认出王挽珍。
王挽珍也不是天生的黑皮,只是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王挽珍又是天生的大力气,所以常常干农活,就导致她的皮肤变得黑黢黢的。
这段时间她每天都在店里,风吹不到,雨淋不到,太阳更是一点都晒不到,所以白了很多。
王挽珍的五官本来就比较大气,肤色白了之后整个人的颜值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再加上她在学穿搭,虽然还达不到夏可晴的水准,但比之前可就强太多了。
所以陈母虽然觉得她有些眼熟,却也没有往那方面想。
不可能看见一个眼熟的女人,就会联想到自己的前儿媳。
但陈母跟之前没什么太大的变化,王挽珍认出她了。
她也没想到陈母竟然是为了这事。
王挽珍就住在店里,夏可晴找女工过来改衣服这事儿她是知道的。
不仅知道,她也在帮忙。
一开始那些女工是按时间计费的,所以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没事。
可后来,有个女工发现了这一点,就把自己闺女也给叫来了,想多赚一笔钱。
夏可晴又不傻,怎么可能白白多给钱?
按照每个女工的工作量,多个人没事,但必须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完成不了就不给钱。
完成了当然也给钱。
可是多个人,多完成一部分工作量,分到每个人身上的量就少了,钱也就少了。
大家伙就不干了。
这是损害大家利益的事情。
那个女工自诩聪明,却一下得罪了相处了几十年的一群老姐妹。
这找谁说理去?
这不,只能老老实实的干活,她那个倒霉闺女也给送回去了。
可棉纺织厂的效益再差,好歹也是一个国营厂,曾经是辉煌过的。
厂里的老姐妹,不管背地里和睦不和睦,至少表面上都还过得去。
这不,陈母就发现,连着好几天,一向跟她不对付的杜大姐忽然不跟她呛声了?就是碰面了也不跟她抬杠了?
这不对劲!
很不对劲!
而且这老姐们上班的时候还打着哈欠,一副没精神的样子。
这姐们能有啥事累成这样?
大家都是棉纺织厂的员工,厂里给配的房子也就这几栋筒子楼。
可以说,这个年代的人,只要你进了同一家厂,白天上班抬头不见低头见,晚上回了家,你碰到的还是同一班人。
那是一辈子的老同事老邻居老朋友!
陈母跟杜大姐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就是年轻时候喜欢攀比,相互看对方有些不顺眼。
人跟人之间有时候就是讲究一个缘分的。
不是说你跟对方有缘分,干啥都能凑一块就真能看彼此顺眼了。
陈母跟杜大姐就是相互看不顺眼的那种。
可偏偏人当着外人面还能热情打招呼。
陈母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姓杜的该不会是背着她男人搞花头吧?
还是夜里出去做贼去了?
陈母这一留心,就发现几个跟杜大姐关系好的老姐们也是这样。
这是合起伙儿来半夜做贼去了?
这不是现成的把柄吗?
陈母一下就兴奋了。
要是能抓住姓杜的这个娘们的把柄,高低让她吃点排头!
其实也就是被主管的骂上几句消极怠工,工作态度不积极之类的话。
可陈母就是乐意。
结果一个意外,就被陈母知道,这群娘们竟然在赚外快!
一晚上两块钱!
这还得了!
知道死对头赚钱这事儿简直比杀了她还让她难受。
陈母还真有些能力,她发现这事儿之后就默不作声,然后顺藤摸瓜,还真被她给找到了店里来。
这一来,就指着王挽珍发问了。
似乎意识到自己是来找活儿做,而不是找事儿的。
陈母的语气都软和了不少。
“诶,东家,我们老姐妹几个都是棉纺织厂的工人,缝纫机用得可溜了,我们活儿做得又快又好,听说你们这有活儿,一晚上就能得两块钱,是不是真的?”
王挽珍还是第一次看见陈母这么好声好气的好模样。
一个愣神之后反应过来。
原来陈家也不是那么了不起的。
了不起了也就是双职工,不都是工作而已吗?
现在自己也在上班,人家求到面前来了不也得好声好气地说话?
同样都是讨生活,生活在农村或是在城市,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凭啥看不起她农村来的?
王挽珍的底气一下子就足了。
她想起东家已经招了那么多人了,那批货也赶得差不多了,再招些人不是不把钱当钱吗?
可这事儿是东家的事,她不好拒得太直接。
就推脱说:“之前确实有一批活,不过人差不多够了,你们想做,我得去问问东家。”
这话刚说出口,陈母就认出王挽珍来了。
她惊讶地指着王挽珍,“你,你不是……”
“同志,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这在陈母那几个老姐妹看来,高啊!
实在是高!就是这一波套近乎好像有点生硬?
(本章完整了~)
第97章 灰溜溜地走了
前一章补足了,可以稍微回去看一下~
王挽珍能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