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话夏母是没说的。
因为实在是太不吉利了。
夏可晴亲自把妹妹夏可欣送到了火车站,让夏母跟着,她死活不干。
夏可欣说:“姐,你看看妈,她的控制欲是不是有点太强了?”
“知道掌控不了我,就当我这个闺女不存在了一样。”
夏可晴忍不住“噗嗤”笑了,“你呀,脾气跟妈最像了,她不来,还不是因为你?”
夏可欣一脸无语,“姐,你说的是什么道理?”
夏可晴说:“她肯定知道自己的性格,知道过来肯定会忍不住念叨你,所以她就不来了。”
夏可欣的心里好受了一点,但还是嘴硬,“我才不信。”
夏可晴对她摆了摆手,“好了,不跟你说了,你赶紧过去吧,到学校记得给家里打电话。”
夏家年前安装了一部电话。
这部电话成了全村的“大明星”,所以夏可欣回到学校是能够直接跟家里联络的。
说到这里,夏可欣开始不舍,“姐,你什么时候回省城?”
夏可晴笑着说:“过几天,我大四下学期,课少,晚一点回去也没事。”
夏可欣点了点头,“那我走了。”
说着,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夏可晴对她招了招手,“别忘了回头给家里打电话。”
夏可欣头都没回一下,“知道了。”
此时的夏可晴还不知道,眼前这个个子娇小的女孩未来还真的能在农学方面有不错的发展。
并且还因为一些关系,跟一个夏可晴怎么都想不到的人纠缠不清。
第177章 不愧是我
把夏可欣送上火车,夏可晴就开车回到了村子。
这次回省城的人数太多了,而夏可晴的车子小,坐不下那么多人。
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能坐那么多人。
所以只坐了夏可晴,沈霁川,沈大嫂两口子,以及两个孩子。
沈大哥夫妇俩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并且通风了半年以上,听了夏可晴的意见,沈大嫂决定把俩孩子带去省城。
相对于村里,省城的教育资源肯定更好。
但两个孩子从小就在乡下长大,跟爷爷奶奶感情较深。
沈大哥的意思是把沈语蓉留下,她是长女,而且是女孩子。
但这个提议立即就遭到了沈大嫂的反对,“蓉蓉不留下。”
沈大嫂不容置疑说:“爹娘要是想孩子,孩子放假咱们可以把孩子送过来,你也知道省城的教育资源更好,蓉蓉和旭峰都得去。”
沈大哥讪讪,“我只是提个建议……”
沈大嫂瞪了他一眼。
沈母也舍不得两个孩子,但是她知道,把孩子留在家里,她跟孩子爷爷给不了孩子什么。
她拉过儿子,神色不满,“你们两口子不是赚了很多钱吗?”
“买房都不跟我和你爸商量!”
沈大哥听亲娘这么说,顿时有点急了,“娘,这事其实,他……”
其实沈大哥一开始没想那么远,赚了钱只想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谁知道媳妇就自作主张把房子给买了。
可媳妇手里的钱他也管不了。
但沈大哥再傻都知道,这事不能跟他娘说,他是他娘的亲儿子,就算做错了什么,娘都不会说什么,但如果是媳妇做了什么事,可能他娘嘴上不说,但婆媳两人会伤感情。
结果沈母就拍了沈大哥一下,“娘知道,你媳妇主意大,你呢,从小窝窝囊囊的,现在能开个店,自己赚那么多钱,娘已经很高兴了。”
沈大哥:……
“娘!”
沈母笑了,“咋了?娘还说错了?你家不是你媳妇做主?”
沈大哥被亲娘调侃的脸都红了。
沈母说:“这事儿你别说了,蓉蓉她虽说闺女,但也是你的长女,你又不是没钱,有钱干啥把蓉蓉留家里?”
沈大哥瓮声瓮气说:“蓉蓉不是跟您二老感情好吗……”
沈母:“跟我们感情好就活该跟着我们两个老的在村里吃苦?”
沈大哥急了,“不是,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沈母叹了一口气,“老大,你们现在这个年代跟我和你爹那时候不一样,我跟你爹是没办法,总想着多生几个孩子,孩子多就有希望,但我跟你爹也没因为你两个妹妹是女孩,就忽略他们。”
“事实证明,只要培养好了,不管男女都是一样的。”
沈母知道,老大小时候是老爷子和老太太养大的,小孩子真的会受抚养人的影响,而且这影响还不小。
幸好两个老的没什么见识,光是影响孩子,却把孩子给养孬了。
也幸好她给老大挑媳妇的时候公婆已经没了,要不然肯定要掺一脚,那时候老大娶的未必就是现在的老大媳妇。
老大媳妇多好啊!那么有主见,风风火火的。
还能压着老大。
当时沈母听说老大开店,老大媳妇不仅不辞职回来帮忙,自己的事业还干的有声有色,沈母就知道,她没看错这个丫头。
不愧是她看中的儿媳。
就老大那个孬样,如果干点啥老大媳妇都跟着,那他一辈子都成长不了。
老大媳妇大概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然,沈母有时候想,或许老大媳妇压根就不想搭理自己这个孬儿子。
作为母亲,心里有点难受。
但孩子都给沈家生了两个了,对于老大媳妇,她没什么可埋怨的。
只要俩孩子好好的,或许以后会出什么问题,管他呢?等到时候再说。
沈大哥神色讪讪,不知想到了啥,“娘,我今年一定好好干,等来年回家,给您盖一栋大房子!”
沈母笑着答应了,“诶,好,娘等着你。”
沈大哥听了,心里总算舒服了。
一年之后,沈老大果然拿回来一大笔钱,把老家的房子推了,重新盖了一套农村三层小别墅。
这下,沈家的房子成了石峰村最漂亮的房子。
夏母就有点眼红,可又不好意思提。
夏可晴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过弟弟还小,小妹夏可欣也在念书,如果要建房,除了拿出夏父夏母的积蓄,就只能找女儿借。
在这个年代,出嫁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夏母又怎么好意思跟女儿提这件事?
可夏可晴看出来了。
“娘,我家那房子还行吧?”
夏母:……
“行,那房子可漂亮了,那个小院子,还有凉亭,有个鱼池,没事还能喂喂鱼,多好……”
夏可晴瞥了她一眼,“那我说给您和我爹包个鱼塘,不是每天都能喂鱼?”
夏母一听,忽然一咬牙,“成!我跟你爹年纪也不大,完全不到服老的时候,那就包鱼塘养鱼,再多承包点土地,种菜,你看咋样?”
夏可晴没想到沈大哥给家里盖个房还能激励自己的父母上进?
那挺好的!
“成,您跟我爹手里有多少积蓄?如果不够我可以借您。”
夏母听了,心里熨帖得很。
这些年因为大女儿女婿有出息,夏家也受益不少。
这些年,整个石峰村的风气都好了不少,为啥?
还不是因为能读书明理的都能去夏可晴的工厂,或是服装店上班?
那些去了的孩子回来后都不一样了,不仅赚到了钱,待人处事都进步了不少。
反正沈家和夏家现在在村里住得都特别舒服,就连夏大伯母也不常跟夏母抬杠了,毕竟跟夏母抬杠没好处,反正从来都没人站在她那边。
她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而且她的儿子夏威也二十三了。
现在女儿夏霏霏找不到人,夏大伯母还想找夏可晴帮忙呢。
她现在那么有本事,帮忙打听打听总可以吧?
夏大伯母还特别能放得下身段,虽然夏母还是不搭理她,但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年,两家的关系都缓和了不少。
这不,听说夏家要包鱼塘,承包土地,夏大伯母就主动找上门来,“弟妹啊,你家的地跟我家的地就在隔壁,总不能隔了老大远吧?不如就租我家的地?”
夏母一脸狐疑,夏大伯母赶紧说:“该什么价格就什么价格?我绝对不会坐地起价!”
夏威也说:“二婶,反正我在家闲的没事,志杰年纪还小,以后我过来帮忙,您跟我二叔给我一口饭吃就行。”
夏大伯母赶紧说:“对,对,给他一口饭就行,省得每天在家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