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正胶着,战况一时之间无法用言语形容。
简单的说,就是谢之衡被动挨打。
主要是他一个大男人,还是个团长,战斗经验丰富,好意思欺负一个小姑娘吗?
但没看出来,小吕同志也不是一个吃素的。
大概是家学渊博,所以她也有几分本事,因为是女子,天生力量上比不上男子,所以她的姿态更加灵巧,动作和步法也都是偏向灵巧的。
老谢不能当众伤了她,她却对老谢招招不留情,所以从表面来看,老谢处于下风,看着憋屈得不得了。
“具体发生什么事了,你给说说。”
小张:……
他总觉得沈团好像是在幸灾乐祸的吧?
应该没看错吧?
但他还是主动说了,“好像是因为相亲的事情。”
沈霁川眉头一皱,“相亲?”
小张:“对呀,是相亲,好像是因为两人有亲戚关系,所以谢团的母亲拜托小吕同志给谢团介绍对象,结果谢团不领情,两人就打起来了。”
沈霁川:……
谢之衡这个臭小子,还说自己是什么情感专家,连一个小姑娘都搞不定,把人家给惹急眼了不是?
沈霁川想了想,忽然捡起一块石头向谢之衡的脚踝扔去。
“啪”得一声,谢之衡脚踝受力,无法支撑,“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吕宾芳:“谢之衡,就算你现在跪下跟我认错,我也不会原谅你,我再也不会管你的破事,你就打一辈子光棍吧!你这个自命不凡的臭男人!”
谢之衡:……
沈霁川:……
吕宾芳走后,沈霁川才走过去,拍了拍谢之衡的肩膀,“怎么回事?”
“你被吕首长的闺女揍了,怎么没半个人出来说话?”
谢之衡摸着脚踝,“老沈,你幸灾乐祸是不是?”
沈霁川摸了摸鼻子,“不是这个意思。”
谢之衡冷哼了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偷袭我,要不是你,我能输给那个小丫头?”
沈霁川干咳了两声,他能说早就看这小子不顺眼了,顺便也给自己的小妻子出口气,让他去参加婚礼的时候对他的妻子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好像是她欠他似的。
他伸出一只手,把谢之衡拉起来,理所当然地转移话题,“你怎么招惹她了?”
谢之衡露出一脸一言难尽的表情,“谁知道呢,女人发起疯来实在是太可怕了。我还是单身一辈子吧!”
第161章 未雨绸缪
沈霁川挑了挑眉,“你想单身一辈子也得过你家那两位的关啊!”
作为至交好友,沈霁川是知道谢之衡家里那两位的态度的。
毕竟就算他不想知道,谢之衡也会主动说给他听。
人总是需要宣泄情绪,以及需要一个倾听者的。
很多时候,沈霁川就是谢之衡的倾听者。
谢之衡狠狠踢了一脚地上的干草,“等实在躲不过去再说。”
沈霁川最后也不知道谢之衡究竟是怎么招惹了吕宾芳,竟然惹得那小姑娘当众跟他打起来。
当然,明面上,上面还特意表扬了这种相互切磋,交流感情的行为。
后来还是小张经过多番打听之后才知道,“谢团长这次实在是太过分了,人家小吕同志好心替他介绍对象,都带了好几个年轻漂亮的护士过来了。结果他不是嫌弃这个太高,就是那个太矮,还嫌弃人家女同志身上有异味……”
小张自己说的都有点听不下去。
“沈团,你说谢团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
“女同志身上怎么可能有异味呢?就算是有,那也是香香的味道。”
小张嘿嘿笑了起来。
部队都是血气方刚的大男人,男女之道本就是天道,所以男女之间难免会相互吸引,跟硬邦邦臭哄哄的男人比起来,小张觉得女人都是香香软软的。
哪有谢团说的那么欠揍?
小吕同志揍他这一波一点都不冤!
沈霁川:……
这个谢之衡是真的欠揍!
小张说:“最夸张是他还嫌其中一位女同志腿短,说是会影响下一代,你说他欠不欠揍?”
沈霁川:……
“欠揍,实在是不像话!”
这事儿给部队增加了不少谈资。
但有些事只有当事人才知道。
据说好几个心理素质没那么强的护士回去后都被气病了。
特别是被说身上有臭味的那个,如果是在后世,其实很好解释,就是基因控制的汗腺比较发达,所以有一点体味。
但跟其他人种比起来,黄种人的这点体味实在是不值一提。
但人家女同志被气哭了。
就因为有这点味道,所以她很爱干净。
再加上本来就是卫生系统工作的,每天恨不得洗三次澡,换五次衣服。
这件事给人家姑娘留下了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据说小姑娘最后不得不调离了部队医院。
谢之衡也因此一战成名。
从此还想在部队找对象,那简直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沈霁川有感而发,把整件事写在信里,简单跟夏可晴说了一下。
这也算是可以分享的部队的事情。
……
夏可晴这边之前那封信,除了给她的,还有一封是给沈大嫂的。
夏可晴不知道沈霁川给沈大嫂写了什么,只知道她把这封信给沈大嫂之后,没多久,沈大嫂就主动给面馆招了一个人。
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姐,人勤快爱干净,话也不多。
再加上她自己时不时地就请个假,去帮一下。
沈大哥就再没找过她,让她劝沈大嫂辞职。
不得不说,沈家的事还得沈家人自己出马不是?
夏可晴觉得沈霁川这一波做得特别好。
当然,沈大嫂能协调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主要还是因为她现在是店长。
夏可晴的分店筹备好了,沈大嫂直接就过去了。
作为店长,她的权限也是比较大的,工作时间比较有弹性,并不需要时刻都在店里守着。
在跟夏可晴说好之后,她就时不时去一下面店看一看,查漏补缺。
沈大哥的面店总算是开起来了,面汤也有好几种,一种是浓汤,一种是清汤。
卖得最好的是雪菜肉丝面,还有红烧牛肉面。
因为面条劲道爽滑,面汤也十分鲜美,店里的生意非常好,做吃的比想象中更加赚钱,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回本了。
沈大哥也找回了一些自信。
夏可晴还是觉得奇怪,为什么沈大嫂死活不肯辞职跟丈夫一起干。
后来一次闲聊中得知,这是沈霁川的意思。
沈大嫂说:“三弟的话就像敲了我一闷棍,你知道你大哥那个人,一直没什么主见,我要是辞职了,那我就得一辈子跟他拴在一起。”
“他能做手擀面,我又不会,我可不想一辈子拴在他身边,像个管家婆。”
“三弟说,让我想法子治一治你大哥。”
沈大嫂笑容灿烂,“你看,这不是挺好吗?”
夏可晴的神色有些复杂,“可你这样两头跑,我都替你觉得累。”
沈大嫂说:“累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现在觉得挺好的。他那个面馆一个月赚几千,我这个店长一个月也上千了。”
“按照这个进度,以后我能给我家蓉蓉也买一套房子。”
沈大嫂以前的观念就是供儿子,把儿子供出来,这辈子就有依靠了。
不能说她这个观念不好,不对,主要是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特别是在农村,谁家没有儿子,就“绝户”了,就连分地都分不到好的,分到了好的也被别人欺负。
这就是现实。
但跟在夏可晴身边几个月之后,沈大嫂虽不至于脱胎换骨,但她已经有一个基本的意识在脑海里形成了——重视儿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女儿。
她自己也是女人,现在干得也挺好。
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是自己的儿女都是喜欢的,而大多数农村把资源全部叠加在儿子身上,除了一部分没儿子被歧视被欺负的原因外,更多的还是因为资源有限。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供养一个,女儿只能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