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于众人反对,没有成功。”孟修贤道,“这点似乎不需我多说,毕竟现在梁国还好端端在那儿呢,虽说它的主人已经换了一个。”
刚刚商悯所想不过是猜测,现在,姥姥和姥爷的话似乎完全印证了她的猜测。燕皇的确想废封国,可封国制度根深蒂固,他二十年前的那次尝试失败了。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燕皇年老,他的一腔抱负当真难以实现了吗?
恐怕不是,这老皇帝野心大着呢。
野心之火哪有那么容易熄灭?有的人年纪越老越是平和,有的人年纪越老,野心和欲望不减反增。
燕皇显然属于后者。
否则,他不会再度传下质子令。
“那次没有成功,原因之一是先太子以死相谏。”长阳君道。
“啊?”商悯这下真的震惊了。
皇室集权对太子也是有好处的,这位太子殿下何必死谏?这……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低估了封建礼法对于人的影响,将堂堂太子都洗脑至深。
都先太子了,这位太子的结局想必不怎么好。商悯也只是隐约听父亲提过大燕太子之位有过更替,前不久才传到了子翼身上。
果不其然,姥爷下一句话就是:“太子被幽禁于东宫,后来病逝。之后的两任,一个被废,一个早逝。”
现今太子姬子翼是有许多兄姊的,他年龄不算大,才十五,燕皇都六七十了,年轻时生的孩子要么早逝要么难当大任,也是荒诞。
“那老皇帝给的密信里还想让我嫁给太子子翼。”商悯嘀咕着说了一句。
长阳君勃然大怒:“白日做梦!我呸!”
“夫人消消气,消消气……”孟修贤赶紧道,“那小子一脸短命样,哪里配得上我们悯儿!”
商悯回过味儿来。
作为天子脚下臣,二老长于宿阳,好像对皇帝没有敬畏之心,也没有忠君的念头,倒是稀奇。
“说到密信,你父亲前几日给我来信了,你在承安园,商泓又被人监视,信就送到了我这里。”长阳君出了一口气,从书柜的暗格中取出蜡封的信笺。
“这么快?到底是几日前?”商悯愣了愣。
长阳君道:“线人给我递信已是三日前的事了。”
天气晴朗的顺风天,信鹰最快四日就能从宿阳周边赶回武国朝鹿,日行数百里不在话下。
可是三日前商悯才到宿阳,遇见郑留没多久,照常理来说那时候信鹰应该才刚刚飞回武国,哪能让姥姥这么快就收到回信?
她知道武国在宿阳有线人,但父亲从来没向她提起过这人的身份。
“线人是谁?”商悯脑子转了转,一时间想不出有什么传信方法是比信鹰还快的。
长阳君道:“我不知道,别问我。”
商悯又看孟修贤,这老头儿乐呵地笑道:“姥爷也不知道呀。”
商悯无可奈何地捏碎蜡封,取出信纸读了起来。
她眼神一凝,只见信上写:“悯儿早慧,作为长辈,本不该干涉你交友私事,然阅信,为父与你姑姑认为郑留身份牵扯颇多,你所推测之事多半为真。为父思虑许久,还是决定将这些话告知于你。”
“若你二人仅仅为友,交情不深,那便无甚担忧,到时当断则断;若你二人为挚友知己,为父怕你与他最终刀剑相向,互为仇敌,届时难以决断,伤人伤己。”
第48章
看来父亲对她和郑留之事态度颇为谨慎。
如果郑留是游太虚者, 他在游太虚的过程中预知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显露出的未卜先知让商悯万分警惕,他对她的熟稔态度又让她迷茫不解。
她与郑留到底是何种关系?在郑留游太虚的记忆中, 她扮演了什么角色?
商悯怕郑留表现的种种是为了引她上钩,而她却不知郑留所图为何。若只为结盟还好说,要是他有别的谋算, 那商悯岂不是落入了被动。
商悯抚过信纸,细小的墨迹映入眼底, 信还没有读完。
“三十年前为父学于问天山脚下大学宫,曾目睹日食奇景, 黑云漫天,昼晦星见。大学宫院首借天象卜卦,言天柱之下妖魂躁动, 天将大乱, 届时会有天命降世,聚人族气运镇压妖魔, 改天换日, 重振河山。”
“燕皇陛下初登皇位,听闻卦象大怒,斥院首妖言惑众,诛其九族, 命人封锁消息。”
商悯眉心跳了跳。卦师卜出天命之人会聚人族气运,改天换日重振河山,是在暗指人族气运已散,燕皇作为天下共主居然聚不起人族气运。
更别说燕皇当初正当壮年, 年轻气盛,卜卦者却告诉燕皇, 改天换日重振河山者另有其人。
这话简直是在戳人心窝子,怪不得他恼羞成怒。
至于天柱之下妖魂躁动……太后死于妖邪,二者是否有什么联系?
天柱……天柱……商悯回想起当初去祖庙感天门接受试炼,感天门中贯穿地表深入地底的青铜神柱。这青铜柱难道就是镇压妖魔的天柱吗?这样的柱子一共有九个,分散于各个诸侯国中?
她心情越来越沉,接着向下看。
“大学宫院首,乃赵素尘之师。无人知晓日食当日素尘同样卜了一卦,幸得天启,算出天命并非一人,而是三人。是以郑留身份,为父已有推论,不得不提醒你加倍小心。”
父亲认为郑留是天命之一?那其他两人呢?
商悯若有所思。
“这些话为父本应亲自告诉你,不该诉诸于书信,但为父总觉得你年龄太小,再加上离素尘推演的那个日子还很远,就暂时瞒了下了。未曾想太后薨逝之事竟搅乱了卦象,天下乱局已然露出端倪,只得提前告知你此事。”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令为父不想告诉你天命之说。因为若我告诉你,你必定会问,谁是天命?”
商悯拿着信纸的手一顿。
父亲说得分毫不差,她得知天命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知道三位天命都有谁。
是否……有她?
既然天下诸侯皆有反心,既然乱世将起。那坐上那九五至尊宝座的,为何不能是她?
“岁月流转,命数无常,卦象也非一成不变,世人多愚钝,忽略了‘听天命’这句话之前还有‘尽人事’三字。”
“天命有三,可若要聚拢气运,人皇就只能有一位,三皇分立,何来凝聚?若一人胜,两人败,那败的两人可还算得上天命?可见天命之说本就存疑,只是揭示了哪些人最有可能于乱世之中崛起,而非揭示哪些人必定崛起。”
“若为父告诉你,三位天命之中有你,你是否会从此坚信你就是那改天换日者?若三位天命之中无你,你是否依然坚定信念,而非屈从天命之说就此认命?”
“当年院首卜卦,燕皇虽封锁消息,但各国王侯并非不知。他们想知道天命是谁,燕皇想,为父也想,可除去郑留,剩下的那个人是谁,为父不知,甚至为父亦不知郑留是否真为天命。众诸侯欲顺应大势,改天换日争当天命,皇帝欲挽大厦之将倾,延续燕王朝气数。”
“天命之说重要,也不重要。依为父之见,你如何想,才是最重要的。”
“事关天下大势,郑留此人,悯儿切记谨慎待之,务必当心。”
一信念完,商悯折起信纸,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她没敢留下信,而是直接将信纸拿到蜡烛上烧掉,明灭的火光中,信纸所写内容全部化为灰烬。
这封信的内容超乎商悯想象,父亲一向小心,信鹰怕被截获,所以其上内容一般很短,有时还会采用暗号,但是这封信内容很长很长,还写了许多隐秘之事。
这封信绝不是用信鹰送来的,父亲和他在宿阳的线人有别的传信方式,那种传信方式更快更安全。
他甚至知道太后死于妖邪,商悯给他的那封信中根本没提到太后薨逝,短短几天再快的信鹰没法把消息送到武国再送回来。
上古奇物千千万万,说不定父亲和宿阳的线人传信就是通过奇物,不然无法解释消息为何传得那样快。
长阳君观商悯神色凝重,轻声问道:“悯儿,可有什么事?”
“姥姥放心,不是什么大事,我来宿阳匆忙,父亲只是告诉了我一些他没来得及交代的事。”商悯擦去指尖的灰烬,“他总把我当孩子,不想告诉我太多。”
“有时身处那个位置,不得不有许多额外的考量。”孟修贤安慰道。
信的最后,父亲终究是没告诉商悯她本人是不是三位天命之一。
或许是,或许不是。
是与不是,对于现在的商悯来说没有任何分别了。
因为她相信自己是天命,那个最终将改天换日的天命。
三十年前大学宫院首卜的那一卦上即便没有商悯的位置,商悯也会将自己的名字写上去。
大争之世无比残酷,如果天下大乱王朝倾覆,必将以血肉骸骨重塑秩序。
不管谁是天命,此人都有可能是商悯的敌人。
他们想扫除障碍攻破众国登位,武国就是登位道路上的拦路石,反之亦然。每一位天命,每一位想要走上权力之巅的人,他们的敌人都是除了自身以外的所有人。
商悯与郑留,便是这种关系。
他们可以做盟友,但是最后,他们必将成为敌人。因为郑留有野心,他和商悯一样,就算卦上没有他的姓名,他也不会停止向上爬的步伐。
“太后是如何死于妖邪的?您二老知不知道什么内幕?”商悯不再去思考天命和郑留的事,转而问起了宿阳的局势。
来宿阳至今,太后之死是商悯最关心的一件事。
如今知道妖魔苏醒乱世将起,那么太后死于妖邪就不能简单归咎于意外。
那些曾经在神话传说中出现的大妖早就不见了,它们的魂魄被镇压于青铜柱下,但这么多年过去,总会有小妖开智,在人间作乱。
各国朝廷设有一司专门处置此事,该司品阶最高的官职名为“司灵”。
只是妖怪作乱的事情太过罕见,司灵一职早就沦为闲职,仅有少数诸侯国中还有设立,大部分国家早就将司灵这一官职撤下了,九司变为八司。
武国遵循传统,这个官职一直未曾撤下,只是存在感不高,平日里的事务也不多。商悯恶补书本时,也很少在各类书籍中看到司灵相关的记载。
不过燕都宿阳中,还有司灵这个官职,其下官员唤作“灵官”,专门解决各种妖妖鬼鬼的事。
“具体事宜,皇帝不会让外人知晓,不过我曾动用关系,向司灵手下的灵官打探了一番。”孟修贤道,“听说,是有人拿施展了妖法的铜镜献给太后娘娘,太后拿到铜镜后当晚噩梦不止,每夜梦中都反复念叨一个词……”
“什么话?”商悯紧跟着问。
“血债血偿。”孟修贤答道,“噩梦三日后,太后离世。期间皇帝也请了司灵和各门各派奇人异士来为太后解开梦魇,可惜没半点作用。”
“倒真像是被镇压的妖怪怨魂来索命了。”长阳君态度颇有些事不关己,好像死的那个人不是当朝太后。
商悯看了看姥姥和姥爷,忍不住道:“有个问题我刚才就想问了,姥姥和姥爷好像对那龙椅上的皇帝……”
“不敬重?”长阳君莞尔。
“敬重是做给别人看的,毕竟人要混饭吃,还要保住命。”孟修贤慢悠悠道,“关心和爱护是留给亲人的,皇帝要向后排。”
长阳君的回答就显得正经了许多:“要想使臣民忠心,发自内心地敬重,皇帝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值得臣子那样敬重。”
她冷笑,“我和皇帝不是同辈人,但是年龄相近,我看着他长大,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皇位。知道他疑神疑鬼刚愎自用的德行,哪里能生出敬重?更别提当初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