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命在我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桉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1 MB   上传时间:2025-03-28 19:50:36

  怪不得赵素尘说,武国的王族成员比其他国家要少。可不是少吗!光这个试炼就要死一堆人,并且还是每一代都要死人。

  活下来的,要么运气好,要么能力强,或者两者兼有。武国成为强国是有理由的,不怪燕皇如此忌惮,还使出了刺杀的阴损招数。

  当然这样的国家也有致命弱点,人丁太单薄,就会造成王族势弱,每一次王位更替都是一次大出血。若是人丁单薄的弱点放在普通的国家身上,说不定会出现臣子势大胁迫王族的情况……好在这是武国,凡是通过了试炼的没一个是孬种窝囊废,都是杀伐果断之辈,镇压群臣足矣。

  商溯从座位上起身,伸出大手摸了摸商悯的脑袋。他的手掌太宽,轻而易举地就把商悯的头给罩住了。

  “天色晚了,悯儿回去歇息吧。”商溯淡笑,“明日记得早起,你得上课了。”

  商悯也累了,顺势告辞:“父亲也要早点歇息,女儿这就回宫了。”

  她行了一礼,转身绕过屏风,离开了颐景殿。

  雨霏在外殿等候,手上拿了一个油纸伞,见她出来笑道:“下雪了,雨霏为公主撑伞。”

  商悯神色如常,还对她颔首客气道:“以后就要多麻烦你了。”

  雨霏武艺比她强,在她幼时就守护左右,今后避免不了朝夕相处,还是亲切些好。

  “公主哪里话,这都是雨霏该做的事。”雨霏撑伞,温声道,“若不是武国收留,我等灾民早已不知死在哪个角落了。”

  落雪无声,青砖黑瓦之上,积雪渐高。

  商悯回了璇玑殿,侍女上前为她摘去玉冠脱去礼服,又为她备好洗澡水。

  她疲惫地躺在床上,怀揣满腹心事入睡。

  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早,雨霏在辰时就将商悯叫醒。

  她哈欠连天浑浑噩噩地被梳好头换好常服,用了些早膳,被领去正殿。

  一位年约十五六岁,穿蓝色袄裙明眸善睐的少女正在殿中等候。

  她一见商悯便屈膝行了一礼,莞尔道:“悯儿妹妹,瞌睡虫还没跑走吗?”

  商悯怔怔打量她,“元慈姐姐?”

  来者正是商元慈,忠顺公商泓的长女,商允的亲姐,商悯的堂姐,昨晚她们在宴会上打了个照面。

  “不错,允儿说你磕坏了脑袋,我还以为你会认不出我,这下我便放心了。昨晚宴会我远远瞧见你心神不宁的,可宴会隆重,我也没能找你说说话。”元慈眼神关切道,“你现在好些了吗?”

  “我没事。”商悯看了一圈,没发现别人,恍然笑道,“姐姐,你就是父王给我请的老师?”

  “正是如此。”元慈笑吟吟的,“我的学识比不上小学宫的诸位学士,但教悯儿还是可以的,你失忆事大,不宜被外人知晓,只好由姐姐我来当这个苦力了。”

  她促狭道,“听王伯伯说,悯儿连字都认不全了,这是真的?”

  商悯愁眉苦脸地点了点头。

  “不用担心。”元慈道,“从今天起,上午我教你书中知识,下午杨靖之帮你温习武学。悯儿万万不要懈怠,王伯伯说了,每天都要考校你学得如何。”

  雨霏适时上前,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旧书本。

  商悯长叹一声,面带悲色地拿过书本,视线触及书本封皮上用毛笔写的两个字,不禁一愣,念道:“什么玉……”

  “是拾玉。”元慈道,“可别告诉我,你连自己的学名都忘了。”

  商悯茫然道:“学名是?”

  “进朝鹿小学宫者,既有王公大臣之后,亦有平民百姓家的孩子,进小学宫后需要有个学名,往后小学宫之内,同窗、师徒相称一律用学名,以示不问出身有教无类。在小学宫内耍纨绔作风是要被驱逐出小学宫的,老师们也不让学生对外宣称自己是某某大臣之后。”元慈道,“‘拾玉’这名字是你自己给自己取的,大家都这么叫你,有些平民孩子消息不灵通,连你是公主都不知道呢。”

  商悯反应了一会儿,慢慢道:“这小学宫还挺特别的……”

  她摇头,甩去脑海里纷纷扰扰的念头。

  拾玉,她给自己取名拾玉。

  商悯翻开书本第一页,唇角微微勾起,心中默念:“她即我……我即她。”

  她缓缓呼出一口气,只觉得心念通达,再无疑虑。

第17章

  商悯听元慈姐姐讲课时,只觉得梦回小学。

  只是这里没有拼音,每一个字的发音和意义都要元慈亲口说了她才能记住,如果这个世界的字形结构再简化一些,字典编纂再成熟一些,她肯定能认得更快。

  武国流传的字典名为《解文》,乃小学宫的众多学士集体编纂,上面记了两千多个常用字,这书分好几册,摞在一起足足有一尺厚。

  就是《解文》检索起来不如前世的字典方便,它不是按照偏旁部首和读音检索,而是按照文字起源的类别检索的。

  比如《解文》第一部介绍动物类的字,比如鹿、豚、象、犬;第二部介绍植物类,例如竹、草、花;第三部介绍生活常见器物,如碗、罐、刀剑……

  在介绍这些字的同时,还会附上这些字的古今异义和常用词组。

  总体来说,这字典写得相比于前世十分原始,可对比今世的古代社会又有点超前。

  写得原始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在文字没有简化、拼音也没有发明的时代,有一本统一的字典已经很不容易了。

  读书识字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这《解文》根本不是给学龄儿童识字用的工具书,而是让已经有些基础的人增长知识用的。

  一上午过去,商悯已经会认五百个常用字了。

  大多数的字她只需要过一遍就能会读,但是距离会写还有点距离。这种类似于小篆的文字字形结构过于复杂,很多字写的时候不像是写字,反而像是在画简笔画。

  这就好比许久没有手写汉字的人看到大多数字都会读,但真到写的时候却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商悯小学毕业后就再也没碰过毛笔了,她提着毛笔在黄色的宣纸上费力地描摹字形,写得手都酸了。

  等一整张字临摹完,她气闷地扔下毛笔道:“这字形应当简化,不仅不便书写,连认字都如此困难,实乃累赘。”

  元慈讶异道:“悯儿也如此认为?”

  “也有其他人认为字该简化吗?我要将此人引为知己!”商悯大喜道。

  元慈噗嗤笑了,“右相大人便是这么倡议的,可惜遭到各地学宫的反对。”

  “是姑姑?此举明明大有裨益,人人都能识字,人人通古博今,武国何愁不兴?”商悯费解道。

  “我们如今用的这字,是从百圣临朝的年代流传到今日的,被称为篆文,虽复杂原始,但据说有沟通天地之能。可惜百圣的时代已然逝去,世上早没有圣人了,什么沟通天地之能?多半是编出来的。”

  元慈有自己的见解,不急不缓地对商悯道:“悯儿你可知道,当今凡是王公大臣之后,基本都对外称自己的祖先是某个圣人,就算祖先不是圣人,硬扯也要扯上点关系,如此得位才正。既然这字是圣人流传下来的,圣人之后当然要好好用着。上面的守旧不革新,下面的又忙着耕田种地,不通文法,字如何能变呢?”

  商悯经姐姐这么一点拨就想到,文字不革怕不止是守旧的缘故,这文字也是上层阻断下层往上爬的手段。

  但她很快又想,朝鹿的小学宫是有平民之后的,武国的阶层晋升之路似乎没有被堵死?

  商悯这么想便这么问,元慈当即细细答道:“这政令是右相大人十年前担任‘司典’一职时颁布的,武国各地书院不少,书院之中富家子弟居多,只因学生需得到七品官员以上的举荐信才能进,赵大人免了各地小书院的举荐做法,让普通出身的孩子进书院进得容易了些。”

  但也仅仅是进得容易了些。

  “司典”一职,顾名思义是掌管各种书籍,相当于图书管理员和教育部部长的结合体,属于正三品官。

  元慈还跟她讲共有九司,分别是司典、司马、司农、司律、司吏、司礼、司户、司工、司灵。各个官员各有其职,商悯大抵理解每个官员负责大致是什么工作……就是这司灵,到底是主管什么?光从名字也看不出来,元慈姐姐也没有细说。

  商悯嘀咕:“我姑姑颁布这个政令,怕不是被骂得狗血淋头了吧?不过我父王一定是支持姑姑的,不然这政令也推不下去。”

  从这一点看,商溯与赵素尘能当金兰兄妹是有原因的,二人政见相同,所走的是同一条路。

  “那是自然。”元慈道,“小书院的准入门槛降了,朝鹿小学宫也是。小学宫不比书院,能在这儿学习的要么学识过人,要么出身贵重。进小学宫不需举荐,只需通过考试和面试。”

  商悯愣愣道:“这规则……听起来好亲切。那当官也是需要考试吗?”

  “当官需举荐,如今朝堂上微贱出身的官员有是有,但是少,得势者有,但更少。”元慈笑道。

  “要是一大群耕田种地的平民通过考试在朝堂上与各方官员平起平坐,那岂不乱了套?”她忽而一笑,“不过我觉得呀,我们赵大人倒真想这么干呢。”

  商悯听罢,不禁感慨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姑姑还真是……前卫。

  可想而知,这些政令的推广一定会遇到诸多阻力,其间的利益拉扯定然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理清的,不然也不会十年过去才开了个小头。

  不过好歹算是开了个头,万事开头难,今后的武国朝堂,也不知会变成什么光景。

  “其他诸侯国也有这么干的吗?”商悯好奇地问,“我姑姑是第一个提出考试选拔官员的人吗?”

  “我们这位赵大人,可不是第一个提出此法的人。”元慈道,“有本作者不详,不知从什么年代流传至今的《科举法详解》便记载了这种办法,可惜此书一问世就被各诸侯国列为了禁书,我也是听父亲提过一句,就连我父亲也没看过这书呢,世上流传下来的不过只言片语。”

  商悯道:“真想亲眼看看……”

  元慈笑笑,道:“我记得百年前有个小国名叫邹国,其国主想要推广科举法,结果邹国宗室合谋反叛,鸩杀了国主,后来各国出兵,把邹国给灭了。当今大燕,早已没有邹国之名。倒是有些消息,说《科举法详解》是邹国主所作,也不知是真是假。”

  商悯哽住。

  她有些怀疑这位倒霉邹国主是位穿越者……或者说游太虚者。只是比较不幸,想要效仿其他穿越者干一番改天换日的大事业,却被现实无情击垮。

  政治毕竟不是儿戏,一步行差踏错,就会是万劫不复,更别说科举法的步子实在是迈得太大了。

  元慈将商悯一上午写的字一页一页看过,鼓励道:“悯儿进步神速,再过几日,读书应当无碍了,之后细心练字就好,字可是一个人的脸面。”

  商悯脸一红,小声应好。

  她的字宛如鬼画符,实在是不堪入眼,元慈姐姐的勉励之言相当委婉了。

  “姐姐留下来一起用午膳?”商悯道。

  “不了,我答应了爹娘要回府呢,下次吧,悯儿妹妹,我们明日见。”元慈微微行了一礼,退出璇玑殿。

  商悯这位元慈姐姐不仅为人和善,而且学识也好,一些观点很有见地,定然是被细心培养过了。

  若说元慈和商允这对亲姐弟有何不同,商悯会答,元慈更有分寸感,言语亲切柔和,但是很懂得与她保持距离,既不会过度靠近,也不会让人觉得疏离。

  商允就不是这样了,他见到商悯时还想上手抱她呢,可能是从前笑闹惯了,他对商悯就没什么忌讳之处。

  元慈明显比商允要成熟一点。商悯观商允言行举止,觉得对方是真把她当亲妹妹,可是元慈……商悯敏感地意识到,这位姐姐更多的是拿她当大公主。

  午膳丰盛,商悯学了一上午早就饿了,看着桌上的红烧鱼和焖羊肉食指大动,高高兴兴地多吃了一碗饭。

  下午她可是要去习武的,要适当多吃一点,不然没力气练。

  待午膳结束她歇了一个时辰,便赶往演武场。

  杨靖之已在演武场中等候。

  他卸下了一身盔甲,穿收袖束腿的轻便装扮,身姿挺拔,瞧着很是利落。

  一见商悯,他就躬身道:“大公主。”

  “免礼。”商悯直接上手拽了一下杨靖之的胳膊,在他微愕的眼神中道,“靖之大哥,又不是人多的场合,别行这些虚礼了,累得慌。”

  杨靖之直起身无奈道:“是,悯儿妹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2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命在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