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瑜嗯了一声,见缨缨有些不安,笑道:“没有关系的,苏大人有这样的权利,况且那里面的粮食本来就是用来赈灾的,皇上不会责备。”
缨缨这才嗯了一声,守在粮仓里的官吏看见了谢瑜,连忙一笑,向谢瑜道:“谢大人,已经准备妥当了。”
谢瑜嗯了一声,他站在缨缨前面,沉着冷静的指挥着,十几个官兵进去搬运粮食,还有一些找来的百姓架起一口口大锅,准备煮粮食。
谢瑜这个样子,倒像是换了一个人,不再是缨缨第一次见他时那副不正经的样子,完完全全的脱胎换骨,成了一个沉稳的谢大人。
缨缨不由得轻笑出声,谢瑜虽然忙着,但也没有忽视缨缨,听到身后传来的笑声,他不由得回过头,望着她。
谢瑜只见缨缨眼里带笑,她站在那里,青色的衣裙被风微微托起,发丝也轻轻飘扬,整个人温和安静。
见到谢瑜看过来,缨缨眼里的笑意更深了,谢瑜不明白为什么缨缨这样开心,他问了出口。
缨缨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她没有回答,只是含笑着唤了他一声谢大人。
一瞬间,仿若心有灵犀,谢瑜就知道她为何发笑了。
谢瑜转过头,不再看她,继续指挥着,不过他的眼神也温柔起来。
谢大人。
谢瑜在心里咀嚼着这个称呼,这是缨缨第一次这样叫他,脱去了谢世子的光环,不再称呼他那个与生俱来的身份。
而是称呼这个由他自己得来的官位。
谢瑜嘴角上扬,他想,他还要继续才行,说到底这个官职不过是因为他和皇上的关系才得来的,他得真真正正的做事,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谢大人才行。
第13章
缨缨也没有在那里干站着,她等到锅里的粥熬好了,自己也走到一口锅的旁边。
一旁的百姓因为谢大人,对缨缨也十分有好感,见缨缨过来,他脸上迅速扬起了笑容。
缨缨温和的道:“让我也来帮忙施粥吧。”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缨缨美丽的面容和温和的态度而脸红,但一听到缨缨想要施粥,连忙摆手,支吾的道:“你怎么能做这些事?还是让我来。”
缨缨却端起了碗,道:“不必这么客气,我也不过是一个被谢大人救下来的女子,也是个普通百姓,将来我还会在北城住下。”
年轻的小伙子听了这个才没有那么拘束,他偷偷摸摸的看着缨缨的脸,自己黑黝黝的脸上忽然闪过红晕,他哎了一声,这才小心翼翼的拿起大勺子将白粥倒到缨缨举起的碗上。
而等到长桌上摆着十几二十个装着白粥的碗,那些听闻了谢大人派人在这里施粥的难民才聚集了起来,他们含着泪看谢瑜,谢瑜被这样的眼神看的不自在,他咳嗽了一声,让这些平民排着队领粥。
一切都顺利的进行着,没有谢瑜想象中的暴动,他看着这些百姓,才是真正的惊叹这里的确是民风纯朴。
不过也是在这时,谢瑜忽然想起了什么,眼神微微一窒。
这里的确是一个安顿下来的好地方吧。
缨缨一直在施粥,和上前来每一个接过碗的难民微笑,仿若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安抚着每一个人的心。
不过这样安静有序的过了一会儿,缨缨突然看到站在前面的人微微有些骚动,眼神发亮的看着自己身后,缨缨察觉到了,转过头看去,原来是谢瑜。
谢瑜让那个挖粥的小伙子让开,因为近距离的看到了自己崇敬的人,小伙子完全呆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脸色爆红,僵硬的道:“这这这不行,您身份这么尊贵,这怎么……”
谢瑜却摇头,直接伸手拿过了小伙子手里的勺子,小伙子不敢和谢瑜争执,只有看着谢瑜把勺子拿走。
缨缨轻笑,看了看笨拙的用着大勺子的谢瑜,也将空碗递了过去,谢瑜侧头看了看缨缨,神情温柔下来,也学着刚才小伙子的样子,往这碗里舀粥。
两人配合的极好,谢瑜越用越顺手,速度比刚才还快很多。
小伙子看了看两人,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眼里虽然闪过一丝失落,但更多的却是喜悦。
他离开了这里,去帮另一口锅的人了。
难民极多,整整过了一个时辰,人才慢慢的散开完了,谢瑜的手酸涩的厉害,他不留痕迹的揉揉手臂,这才将最后一碗粥舀好。
最后一个拿粥的是个小少年,瘦的皮包骨,但眼睛却很亮,他脸红的看着缨缨和谢瑜,年轻的声音响亮。
“谢谢谢大人,您是个好官,我以后也要做你这样的好官!”
小少年的眼里是毫不掩饰的崇敬,谢瑜被这样干净的眼神看着,也有些不好意思,特别是他那句好官,让谢瑜不自在起来。
缨缨察觉到了这一点,抿嘴轻笑,将手里的碗递给小少年,摸了摸他的头,温柔道:“那你可要努力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一定能成为一个造福地方百姓的好官。”
小少年大力的点了点头,骤然被这样美丽的姐姐摸了头,又有些脸红,小少年拿了那碗粥,瘦黄瘦黄的脸上扬起笑,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跑谢大人身旁,对他小声道:
“我要和谢大人一样做个好官,也要和谢大人一样,娶到像仙女姐姐这样的好妻子。”
说完,小少年实在脸热,迅速的跑开了,留下在原地怔愣的两人。
不,也许愣住的只有谢瑜一个人,缨缨脸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她侧头对有些走神的谢瑜道:“谢世子,童年稚语,请不要放在心上。”
谢瑜看着她平静的表情,也突然回过神,却是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
谢瑜和苏北门在北城只打算停留七日左右,他们已经耽搁太长时间了,也该是时候回去了。
最后一个晚上,谢瑜突然敲响了缨缨的房门。
缨缨打开门,一看是谢瑜,不由愣住,她连忙请谢瑜进门,同时从桌子上倒水递给谢瑜,谢瑜接过却没有喝,缨缨也在他对面坐下。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儿,缨缨开口:“谢世子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谢瑜沉默了一瞬,才开口,他看着缨缨,笑道:“你真的打算一辈子都在北城生活了吗?其实京城更适合……”
“谢世子。”
缨缨摇头,打断了谢瑜的谈话。
谢瑜脸上闪过了失望,他的心情变得极其沉重,谢瑜也不知道他此刻为何这么难受,只觉得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噎住了一般,连呼吸都变得粘稠起来。
但最终,谢瑜什么也没说了。
他忽然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缨缨。
缨缨看着这小盒子,眼里闪过惊讶,她接了过来,慢慢打开,只见里面装着地契和她的身份证明。
缨缨愣住。
谢瑜忍住心里的难受,竭力笑着道:“既然打算一辈子都在这里生活,没有这些怎么能行?”
他说完这句话,慢慢站了起来,低头看着缨缨。
他会回到京城,而她会留在北城。
他们一生也不会再见面。
这样的念头在谢瑜心中闪过,一瞬间,他的心跳都慢了一拍。
永远不会再相见。
谢瑜捏紧了手。
缨缨并不知道谢瑜此刻的心情,她也站了起来,却把手里的木盒递向谢瑜。
“我不能接,谢大人已经帮了我太多了,我不能再接受您的馈赠。”
谢瑜却没有伸手,他后退了一步,开口:“这点事情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况且你在北城也帮了我很多,这是你应得的。”
缨缨还是摇头,执意不肯收。
谢瑜却看着她,道:“我以为我们已经算是朋友了,朋友最后的赠礼,真的不能收下吗?”
缨缨一愣,半响,她终于收回了拿着木盒的手,轻声的道了一句谢。
谢瑜缓缓的吐出一口气,他该说的事情已经说完了,但却依旧站在原地,迟迟不肯迈出脚。
永远不能再见面。
谢瑜心里又闪过了这样的念头,他心里有着一丝不甘,尽管他不知道,他为何会突然有这样的心情。
谢瑜看着缨缨,忽然动了动手指,他想要抬起手,摸一下她平和温顺的眉眼,却又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无论如何都不妥当。
他们两是朋友,所以他不应该有这样的念头,他也忘记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
谢瑜深呼一口气,终于还是朝着房门走去,缨缨也上前一步送他。
谢瑜打开房门,外面的冷风让他的头脑清醒了许多,但这风太凉,也让他的心有些颤抖。
缨缨看着他的背影。
谢瑜身体停顿了一下,才迈出了一只脚,不过也是在这一瞬,他突然回头,看着缨缨安静美好的身影。
烛火影影绰绰,微微摇曳。
缨缨在她身后,和他相隔一米的距离。
谢瑜的心跳动的缓慢起来,他的脚就像生了根一样,无论如何也没办法继续往前走。
但他也没有理由停留,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心有不甘的谢瑜,最后对缨缨道:“既然是朋友了,叫一声我的名字吧,缨缨。”
缨缨没有想到他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她站在原地,愣了一下,随后,慢慢笑了起来。
“谢瑜。”
她的声音轻轻的,仿若细沙,慢慢的划过谢瑜的心,让他的心有些轻颤发痒。
谢瑜嗯了一声就没有再开口了,只是他不由皱眉,他心里那种诡异的不甘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多的让他的心颤抖的越发厉害。
谢瑜深呼一口气,将所有的思绪抛开,他没有让缨缨和他一起走的理由,更加没有留下来的理由,所以离别是注定的。
没有什么好不舍的,谢瑜对自己讲。
仿若终于说服了自己,谢瑜总算是迈开了步伐,从缨缨房间里离开
而缨缨则站在门口,望着他的背影,一直到他整个人消失不见。
缨缨勾起唇角,脸上似笑非笑。
第14章
第二日一大早,一切都收拾妥当了。
苏北门先上马车,见谢瑜迟迟未上来,掀开车帘,询问谢瑜:“谢大人,怎么了?”
李太守一事过后,苏北门真真正正对谢瑜有了改观,他这才发现,自己看待谢瑜一直有失偏颇,此次事情谢瑜立了最大的功劳,值得他以礼相待,称呼一声谢大人。
谢瑜看了看太守府门口,迟迟未见到那个身影,缓缓的呼了一口气,转过头,对李太守笑道:“无事,只是北城民风纯朴,一瞬间有了一丝丝不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