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下堂妻自救手册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闫桔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66 KB   上传时间:2025-03-26 15:21:22

  林秋曼继续说道:“周娘子能与那小倌维持数年,可见是有情意的,我倒想见见那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周氏啐道:“就你喜欢瞎掺和。”

  林秋曼:“这些世情百态都是人间烟火啊,全都是活生生的人,我看得有滋有味,乐在其中!”

  在她回朱家院等周娘子那边的消息时,李珣联合群臣及御史台在朝会上逼皇帝亲自查办娘舅郭尚书。

  皇帝原本对郭戎卖官鬻爵之事都是持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哪曾想御史台像疯狗似的咬着不放,李珣在背后推波助澜,把他彻底激怒了。

  退朝后皇帝在永宁殿大发雷霆,茶水泼了李珣一身,指着他暴跳如雷道:“五皇叔你别欺人太甚!”

  李珣抱着笏板,章服浸了茶渍,态度仍旧从容。

  一旁的贾公公恐慌地伏跪到地上,瑟瑟发抖。

  皇帝犹如一只焦灼的小老虎,背着手不停地来回踱步,脸色泛青。

  李珣不紧不慢道:“陛下息怒。”

  皇帝指着他,愤愤道:“历来卖官鬻爵之事向来有之,且无法杜绝,你为何非得逮着郭戎不放?!”

  李珣抬眸睇他,一字一句道:“陛下此言差矣,卖官鬻爵无法杜绝,为何引起民愤与百官弹劾的人偏偏是他郭戎而非他人?”

  “你!”

  “郭尚书仗着陛下恩宠,无视大陈律法,利用权职中饱私囊,迫使镇云县章家老儿告御状讨公道。京兆府探查,经郭尚书经手的官员近三十人,且有的大字不识,毫无体统章法,恣意妄为民怨丛生。陛下却视而不见?”

  “你莫要说得危言耸听!”

  “陛下!百姓亲,则国安宁;百姓弃,则国灭啊!”

  “你闭嘴!”

  皇帝额上青筋狰狞,恨声道:“朕受够你那副虚伪的面孔。”

第124章 你也不举?

  贾公公心急如焚,“陛下……”

  皇帝面庞扭曲,指着李珣咬牙切齿道:“朕不会遂了你的意。”

  李珣抱着笏板不说话。

  稍后郭太后进来,李珣才离开了。

  外头天空阴霾,李珣歪着头看远处的红墙绿瓦,没站多久便出了皇城回晋王府。

  吴嬷嬷见他身上浸了茶渍,皱眉道:“郎君的衣裳怎么弄脏了?”

  李珣淡淡道:“喝茶时不小心洒的。”

  进入厢房,吴嬷嬷服侍他把章服换了,命人拿去处理。

  李珣自顾去书房,吴嬷嬷道:“今日郎君起得早,不歇会儿吗?”

  李珣摇头,“不了。”

  独自坐到书房的桌案前,他面无表情地盯着墙壁上挂着的字画。

  老陈进来伺候茶水,见他不声不响的,说道:“郎君脸色不好。”

  李珣“唔”了一声。

  老陈试探问:“可是在宫里头闹得不愉快了?”

  李珣瞥了他一眼,端起茶碗没有说话,抿了两口茶汤后,才说道:“等会儿你去把先帝给我的托孤血书取来,我有用处。”

  老陈心头一惊,眼皮子狂跳道:“郎君这是要……”

  李珣斜睨他,嗤笑道:“我又不杀人,陈叔何故吓成这般?”

  老陈惶惶道:“那为何……”

  李珣的手指轻轻叩到桌案上,淡淡道:“托孤血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压制我,同时也能压制皇室。宫里头养的小老虎不听话了,我明儿拿去吓唬吓唬他。”

  老陈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

  李珣缓缓起身走到榻前坐下,把玩念珠道:“我费尽心思造出好名声,可不能因为郭家脏了手。好歹是逼皇帝大义灭亲,我得苦口婆心,得忍辱负重,要不然是会落下话柄的。”

  老陈无比汗颜,只觉得自家郎君那心思跟蜂窝眼似的。

  李珣做了个打发的动作,他退了出去。

  室内一片寂静,银碳偶尔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李珣舒适地伸展全身,上半身的重力都靠在靠枕上,大长腿随意交叉,闭目小憩。

  莫约茶盏功夫后,门外响起老陈的声音,“郎君。”

  李珣“唔”了一声,懒洋洋地睁眼。

  老陈进屋,把锦袋送到他跟前,他伸手接过,慢条斯理地把锦袋取下。

  里头的血书是先帝当年从自己衣袍上割裂下来用血书写的,字迹潦草混乱,已经呈褐色,叫人看得心惊。

  李珣凝视半晌,幽幽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助我进京,得了我想要的权势,同时也抑制我更进一步。”

  老陈语重心长道:“当年郎君曾答应过昭妃娘娘不做忤逆之事,郎君好不容易才有如今的前程,万不可学那齐王,生生断了退路,且还落得个万民唾弃的骂名。”

  李珣收起血书,仔细将其放入锦袋中,“陈叔放心,我不会那么蠢。”顿了顿,“江都的二哥还盯着我呢,巴不得我出差错,岂能如他的意。”

  “郎君心里头明白就好,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不急那几日。老奴什么都不求,只盼郎君平平安安顺顺遂遂。”

  这话让人窝心,李珣抿嘴笑,“必然的。”

  翌日早上又下起了小雪,吴嬷嬷服侍李珣更衣时,他忽然说道:“嬷嬷把护膝给我用上,今儿要去跪阵子。”

  吴嬷嬷担忧道:“外头已经下雪了,天寒地冻的,郎君何苦这般作践自己。”

  李珣看着她笑,“我今儿去逼皇帝杀他亲娘舅,怎么都得表点诚意,算是送郭戎一程。”

  吴嬷嬷:“……”

  她去把羔羊绒毛护膝取来给他戴上,碎碎念叨,“郎君还得往上爬,只有爬到那最顶端才不会给人跪。”

  李珣失笑,“嬷嬷倒是比陈叔有出息,他只求我平安顺遂,怕我跌入深渊。”

  吴嬷嬷抬头,“富贵险中求,郎君已然走到了这步,再无后路可退。”又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有做那人上人,掌了天下权势,才没有人欺辱得了郎君。”

  这番话很有道理,李珣朝她行拱手礼,“嬷嬷女中豪杰,五郎钦佩。”

  吴嬷嬷打趣道:“你莫要揶揄老奴。”顿了顿,“走两步试试。”

  李珣随意活动活动,调侃道:“嬷嬷一定要给我弄扎实,若我跪着跪着把护膝给跪掉了让百官瞧见,那多没面子。”

  吴嬷嬷被逗乐了,掩嘴道:“那郎君便说从军时旧伤复发老寒腿,一到冬日就膝盖疼。”

  李珣笑了起来,“这借口好。”

  穿好章服,李珣把托孤血书放入袖袋中,出门时外头的雪下得愈发大了。

  吴嬷嬷撑起绸伞,叮嘱道:“还是身子重要,郎君审时度势,莫要倔。”

  李珣:“且宽心,我知道分寸。”

  天寒地冻的,近些日他都是乘坐的马车,里头铺了羊绒毡毯,又备了手炉,不至于冷。

  抵达皇城,李珣并未去政事堂,而是直接去的永宁殿,结果皇帝不愿见人。

  贾公公为难道:“殿下还是回吧,陛下……还气着。”

  李珣默了默,自顾跪到大殿门口,朗声道:“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注】出自《说苑》

  “吏部尚书郭戎无视大陈律法,卖官鬻爵中饱私囊,动我国之根本。臣恳请陛下彻查,以肃朝纲!”

  大殿里的皇帝听到这番犀利言辞气得发抖,突听“砰”的一声,杯盏碎裂的声音传到外头,贾公公头痛地走了进去。

  李珣跪直身子,厉声重复,“吏部尚书郭戎无视大陈律法,卖官鬻爵中饱私囊,动我国之根本。臣恳请陛下彻查,以肃朝纲!”

  里头传来皇帝暴跳如雷的声音,“李珣你休要逼朕!”

  李珣凛然道:“臣有罪,当年先帝血书托孤,命臣救驾辅佐,臣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而今朝中养出蛀虫,乃臣之失职。吏部尚书郭戎本是陛下亲舅,臣却逼陛下大义灭亲,实在可憎。臣上对不住先帝,下对不住黎民百姓,担不起这份血书嘱托!”

  “你休要拿血书压朕!”

  “陛下!就算今日臣担了骂名,也得恳请陛下彻查郭尚书,平民怨,肃朝纲!”

  大殿里没了声音,李珣手捧血书跪在门口,背脊挺得笔直。

  外头风雪恣意,跪在门口的内侍们冷得瑟瑟发抖,李珣却浑然不觉。

  哪怕他跪着,脊梁骨也不会弯曲,如青松劲竹,傲然挺立。

  政事堂那边的宰相们听到消息,纷纷过来探情况。

  见李珣手捧血书跪在永宁殿门口,陆续走到他身后跪下,姜阁老肃穆道:“臣姜温,恳请陛下彻查吏部尚书郭戎,以肃朝纲!”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消息散发出去,越来越多的朝臣从办公场所赶过来,纷纷跪到门口请求皇帝彻查郭戎,以肃朝纲。

  眼见场合闹得越来越大,贾公公急得团团转。

  皇帝气不过跟他们杠上了,贾公公没办法,悄悄命人去请示太皇太后。

  殊不知她正冲郭太后发火,指着她厉声道:“你兄妹二人有今天,自作孽不可活!”

  郭太后哭道:“阿娘!我和兄长已然知道错了,您一定要救救我们啊,若郭家被晋王铲除,那整个朝堂便无人能与他抗衡了!”

  “你闭嘴!我养着你们兄妹有何用?!尽给皇帝添堵的东西,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活该被李珣拿捏。”

  “阿娘……”

  “给我滚下去,别碍我的眼!”

  许嬷嬷怕把太皇太后气得又像上回那样,忙打圆场劝道:“娘娘先请回吧,让老祖宗慢慢想法子,急也没用。”

  郭太后欲言又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下堂妻自救手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