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嘞,大闲人。”百户立马拔脚去找大总管乐山。
三日后,江芸芸启程回京。
相比较回来时的简单装备,这次回京那可是一整条船,拖家带口不少人。
顾知拉着陈禾颖碎碎念着:“你爹真放你走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走走走,我知道了,你爹是拿你投诚了,放心,以后,我顾闲闲罩着你。”
陈禾颖一边走,一边扭头往后看,自家哥哥站在码头上还没走,她挥了挥手:“我走啦,哥哥照顾好阿娘,我回头写信回来。”
张道长在扬州办了不少家当,主要都是小孩的东西,这会儿又哼次哼次准备搬走,一见没良心的顾知自顾自离开了,真是气得眼前一黑。
周笙和陈墨荷临时买了五大箱衣服,还有各类配件,被褥等等,最后一口气装了十个大箱子,还有江芸芸这两年写的书等等,这满满当当的行李,算是江芸芸离家至今最富裕的一次装备了,就连锦衣卫都开始帮着搬东西。
码头上到处都是围观的人,陈静作为知府亲自送行,但又怕出事发生踩踏,叙旧攀交情的时间也来不及了,只好匆匆说道:“穟穟开支我负责,定要督促她好好读书,剩下的回头我们写信!写信!一定要记得给我回信啊!”
“行了行了!快走!”谷大用早就等得不耐烦,把人赶走后,对着江芸芸脸色一变,轻柔说道,“爷等您许久了,有没有礼物准备一下啊。”
江芸芸和他四目相对,然后拍了拍空落落的腰身。
谷大用了然,随后委婉说道:“礼轻情意重,还有点时间,快去准备准备。”
江芸芸只好被人撵着脚后跟走了。
大船的船帆迎风鼓动,江芸芸偷溜出来,站在船舷上远眺着波光凌凌的水面,看着逐渐远去的扬州,轻轻叹了一口气,最后背着小手,转身离开了。
“太平日子过久了,开始惋惜了?”百户随口问道。
江芸芸溜溜达达说道:“替京城里的人惋惜惋惜,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江芸芸回京的消息早早就在京城传开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二殿下朱厚炜是最高兴的,高兴到绕着花园跑了两圈,最后小手一挥说要给江芸准备礼物去,他甚至贴心的表示, 他哥的那份他也准备一下, 一点也不计较他逼迫自己读书的事情。
朱厚照也高兴, 这几日见了大臣和太监们都是笑脸盈盈的, 甚至对于要致仕的人也格外和颜悦色,赏了不少钱, 好声好气请人滚蛋。
至于江芸的拥趸更是高兴到直接端坐在酒楼里大肆宣扬此事, 务必要求路过的狗都知道‘江芸即将回京’的好消息。
顾霭最是高兴,因为他爹和他老师要一起回来了。
当然也有不高兴的。
刘瑾则是急得嘴巴都上火了,奈何爷态度坚定, 谁说都不好使, 尤其是兰州那边的事情也急需江芸去解决, 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在圣旨上盖了章。
内阁的态度暧昧不清, 李东阳一向是和稀泥的好手, 谁也别想拉他下水, 焦芳则是脾气暴躁,三天时间骂遍所有中书舍人, 剩下两人虽也觉得这事有违伦理,但奈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且兰州的事情也急需江芸去处理, 便也跟着沉默不作声。
大小九卿倒是有意见的,奈何陛下大手一挥, 只要你敢辞职, 我就敢批准, 只要你敢以死相逼,我就亲自送你致仕,时间一长,大家也觉得没必要因为江芸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搭上,但也有人愤愤不平,真的致仕归家了。
“曾尚书,闵尚书,对外都是年老致仕,但在这个节骨眼上,你觉得奇不奇怪啊。”船上,郭百户来叨叨的时候,顺手说道,“听说之前和你关系都不错呢,也不想看看你再走。”
江芸芸正指挥太监们帮忙做玩具,头也不抬说道:“看我做什么,又不是唐僧,吃了还能延年益寿不成。”
百户看着她手中的和尚玩具,笑说道:“你这个西游记好像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江芸芸整了整小和尚的光脑袋,一本正经说道:“我瞎写的,你少给我拆台,能干活就干,不能干就回去睡大觉去。”
话音刚落,正在奋力串针的谷大用的眼睛就幽幽看了过来。
百户的屁股也就只好跟着坐了下来:“这东西瞧着很粗糙,陛下会喜欢嘛。”
谷大用慢条斯理说道:“这你就不懂了,少说话多干活吧。”
百户一连被怼了两下,只好讪讪闭嘴,认命地开始打磨圆圆的小猪脑袋。
“虽然就是一个普通的木头玩具,但关节和脑袋会动,不算粗糙。”江芸芸解释道,“回头再做几个纸质的,可折叠的,有立体感的场景,就是一个迷你的戏台,最后再找人编个曲,陛下喜欢西游记,应该是喜欢这个的礼物。”
“您做的,爷肯定喜欢啊。”谷大用热情地把小猪拿了回来,递过去,“您给点上眼睛看看,保证生龙活虎。”
江芸芸拿起纤细的笔在初具模型的小猪上点上五官,瞬间成了一个灵巧活泼的大笑猪:“面具多准备几个,表情要齐全一点,衣服也要多准备几件,春夏秋冬,赶路可不是换得勤。”
原来这个面具是可以用磁吸吸住的,整个玩具的关节都非常灵活。
“自然,自然。”谷大用受用点头,对着缝衣服的小太监说,“好好缝,做得好,爷肯定重重有赏。”
一行人就窝在屋子里做了小半个月的小型木头玩偶,还有聪明的小太监自己编了几句词,铺了曲子,直接跟着唱了起来。
江芸芸自然是拍手称快,大力赞扬的,一时间整艘的气氛其乐融融。
二十天后,船只停港京城码头,还未下马车就能听到外面传来喧嚣的热闹声。
“真是晦气。”谷大用远远透过窗户看了一眼岸边,张嘴骂道,“瞎凑热闹的人。”
两个小孩从未出过远门,手牵着手,睁大眼睛看向外面,时不时发出惊呼。
京城的港口永远都有数不尽的船只靠岸,澹澹水面浩渺空旷,高大的船舷承载着超额的货物来回进出,在水面上留下一道道水痕。
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有了皇城的庇护,从而变得更加热闹非凡。
郭百户一看外面都是看热闹的人,一个个都是人挤着人,垫着脚尖张望的,唯恐出了意外,便借着搬运行礼的动作,一顶小轿悄悄把人送回了原先的江家住处。
“行了,这趟差事总算圆满完成。”郭百户松了一口气,一反在船上被逼着做手工的萎靡,精神抖擞说道,“晚上定要好好吃一顿。”
“那我们回头见。”江芸芸笑说着。
“行啊,只要您这个大忙人有空,我这个小小百户可不是受宠若惊,刀山火海都来见您一面啊。”郭百户挥了挥手,带着兄弟们兴高采烈走了。
“可真是一趟长差啊。”谷大用笑说着,意味深长说道,“这么不容易,会有重赏的。”
“您也是。”江芸芸微微一笑。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各自露出笑来。
“您在这里先休息,行李马上就送到。”小太监热情说道,“屋子早些日子就替您打扫干净了,您看看,要是还有哪里不满意,尽管吩咐我们。”
谷大用也跟着转了一圈:“打扫着还算用心,回头置办家具,我这里有便宜的地方,保证您住的舒舒服服的。”
江芸芸看着和离开时并无太大区别的小院,笑说着:“那麻烦您了,就是我的行李还要麻烦你们帮我送过来了。”
“不麻烦,不麻烦!”小太监看了一眼谷大用,喜滋滋说道。
“行了,江秘书坐了这么久的船也辛苦了,剩下的话自有时间来聊。”谷大用带人离开了。
小院只剩下江芸芸一人,她站在绿叶郁葱的树下,两年的时候在树木身上似乎并无太大的变化,只是枝叶更加繁茂,风一吹,树叶沙沙作响,缝隙落下的金光暖洋洋的,落在地上好似碎光摇曳。
“今年的桃子可要好好长啊。”江芸芸摸着树皮笑说着。
与此同时,一小块石头落在他脚边。
江芸芸盯着那块小石头歪了歪头,随后抬眸看了过去。
只见顾仕隆不知何时来到这里,正盘腿坐在屋顶,手里捧着一只荷叶包裹着的烤鸡,一看到她的视线就咧嘴一笑:“好久不见啊。”
多年不见,印象中修长清瘦的幺儿经过战火的洗礼,面容越发稳重,只是捧着烤鸡,一笑起来,还露出几分少年气,恍惚让人想到年轻时蹲在屋顶吃烤鸡时的孩子。
江芸芸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晚上一起吃饭。”
“行。”顾仕隆摸着溜溜达达走到他边上的小猫,喟叹说道,“你这几年不在,这只小猫越发胖嘟嘟了。”
“毛茸茸而已。”江芸芸笑,“带着小猫下来吧。”
顾仕隆哎了一声,一手烤鸡,一手小猫,直接翻身跳了下来。
小猫盯着江芸芸看了片刻,随后又围着江芸芸转了几圈,最后尾巴高高翘起,开始用脑袋蹭她的裤子,娇滴滴的撒着娇。
“真是过分啊。”顾仕隆抱臂,不高兴抱怨着,“我前几日来,它可是对我龇牙咧嘴的,吃了我两个鸡腿才哄好的。”
“你从浙江立功回来,我从扬州修养回来,这几年的经历各有不同,小猫又非全然懵懂,如何能不知呢。”江芸芸抱起小猫笑说着。
顾仕隆嗯了一声,突然看了一眼江芸芸:“我还以为你会骂我?”
“不骂你,你已经是大人了。”江芸芸心平气和看着他,“自己的决定以后不能反悔。”
顾仕隆坚持说道:“不后悔。”
“行,那我也是大人了,我跟你说,你的爵位肯定能回来。”江芸芸笑说着,“我的许诺也不会过期。”
顾仕隆立刻咧嘴大笑:“我就知道你会帮我。”
两人说话间,外面传来马车的声音,还有了小驴的咴咴声。
“怎么还带着这头小肥驴啊。”顾仕隆嘴上嫌弃着,脚步去不耽误,快速去敲门,“吓唬吓唬他去。”
江芸芸抱着小猫,站在树下,感受着外面突然热闹起来的说话声,似乎回到了很多年前的京城,好像所有的一切都重新回到了这条线上。
晚饭后,江芸芸的小藤椅远赴千里,又跟着回到京城,江芸芸熟悉地躺了下去,小猫更是熟练的跳到她的膝盖上,尾巴一卷,准备睡觉。
顾仕隆拿了个小板凳坐在她身边:“你知道为什么这么着急要你回来嘛?”
江芸芸摇头:“不知道。”
顾仕隆盯着她看,突然凑过来,眼睛明亮,小心翼翼试探道:“那个蒙古女人要入京,但是点名想见你。”
江芸芸瞬间睁开眼。
“本来内阁不同意的,认为蒙古人其心可诛,狼子野心,万万没有想打就打,想来就来的道理,但是肃王今日赞成这事,没多久陛下也跟着同意了。”
顾仕隆摸着下巴:“你知道这事嘛?”
江芸芸失笑:“肃王的事情真是和我没关系,我哪里指挥得动藩王。”
顾仕隆拍了拍小猫屁股,嘟囔着:“别人说着话我信,你说我不信,但你现在亲口跟我说,那我肯定是信的。”
江芸芸嗯了一声,不甚在意:“这些不过是外人不想要我回来的理由而已。”
“这几月的京城有多热闹,我也真是长见识了,幸好蒙古人来了,不然我家都出不了。”顾仕隆叹气。
江芸芸随口问道:“娜仁要见我可有说什么?”
“没风声呢,只说她打算亲自来,亲自见你,亲自说,现在外面都传疯了,都说你勾结蒙古人,所以兰州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干的。”顾仕隆一本正经说道,“主要是他们分析的也很对,那个蒙古的事情确实也有些奇怪?你不觉得吗?”
“蒙古人要是为了粮食,就不该八月进攻,那个时候还没有丰收,反而坏了粮食。”
“要是为了兰州城,其实兰州对他们来说不好守,我们面朝北,只要占据大小松山,就能拒之以门户,但是蒙古人要是占据兰州,除非他们有长驱直入的打算,不然就是三面围堵,要是真为了城池,还不如去打宣州呢。”
“要是为了立威,倒也说得过去,但是闹了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立威代价也太大了。”
江芸芸笑说道:“进步了很多。”
顾仕隆眼睛一亮:“你果然也发现了不对。”
“但想要兰州是真。”江芸芸笑说着,“脱脱卜花·娜仁是个心思极为缜密的人,打的赢,那攻打兰州都是她转移内部矛盾的一步,若是打不赢,借机铲除了一大波不服自己的人,照样可以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