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876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自来大部分读书人都会保留着几分胆气。

  江芸芸自己就在国子监和白鹿洞学院度过无数‘快乐’的日子,所以对这些接触了社会,但还未深刻了解社会的读书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你们讨厌锦衣卫什么?”江芸芸先一步开口问道,“按照卫所制度,卫之下设镇抚司,主管本卫司法,设从五品卫镇抚;千户从六品。镇抚司之下设司狱司,主监狱之事,可见他们成立也是有章法的,他们的任务也是职擎执卤簿、仪仗及驾前宣召官员、差遣干办等。”

  “这一点,大家可有意见。”

  “那都是老黄历了。”有大胆的学生上前,一本正经说道,“现在锦衣卫遍布天下,可不单只做这些门面功夫。”

  江芸芸含笑看着面前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的人,点头说道:“确实,那是他们自己主动变化这个职责的嘛?”

  学生正想点头,突然又觉得不对劲,眉头紧皱,一脸严肃。

  “那,那也是他们占了三司的位置。”又有人站出来说道,“三司已有法律,官员甚至是场所,本来就足够了,但是锦衣卫的出现破坏了这个平衡。”

  此话一出,陈静冷汗直冒,教谕也跟着变了脸色,对着学生们打了颜色。

  “别拉着我!”第二个学生挣脱开同窗的手,大声说道,“既然是江芸先开的口,拦着我做什么,而且自来‘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我一直不懂锦衣卫的存在,今日来了这么一个大人物,难道我不能问一下嘛,读书不就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我翻遍律法,却没发现锦衣卫干预司法的道理,这才来问一下,为何要拉着我。”

  那人越说越慷慨激扬,很快就吸引了一大群支持者。

  “今且先议其所易者。”教谕硬着头皮,企图缓和气氛。

  “善哉论事,难易自行。”江芸芸安抚说道,“我既开了这个头,自然是要和你们说个明白的。”

  “还敢请教!”第二个学生伸手,大声说道。

  “锦衣卫作为嫡系亲军卫,具有常人难有的的先天优势,所以会在一个特殊时刻承担其并不属于他们的额外工作,那他们是自愿的,还是故意的?”江芸芸反问。

  “有命自然不敢不从,但后续也该归还才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难道不该还回去嘛。”

  “我养过一头小毛驴,自小就不怎么干活,性格娇气,之前搬家的时候,让它给我驼个包裹都不愿意。”江芸芸举了例子,“但因为我没有强迫它,我的家人更不好意思委屈了它,这些年就让他自由自在的生长,越发占据家里的好位置,连着我的小白马都只能住在角落里了。”

  “人如何能和畜生做比较呢?”有人质疑,“您溺爱小毛驴,难道国家大事上也能如此处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陈静听得冷汗淋漓,悄悄看了一眼江芸芸身后站着的两个锦衣卫。

  “成化十四年后,先帝专设北镇抚司理刑事,而南镇抚司则职掌军匠诸事。”江芸芸重新回到正题,只是看向台下众人,和气一笑,“可见他们的工作量变大了。”

  第二个学生犹豫不解,他想不明白这个事情的关系:“那,那,可这说到底也不是他们的事情,反而是一味扩大他们的权力,难道不该深思吗,您这些话又能说明什么呢?”

  “说明沙里淘金总是困难的,你今日严苛他们,明日也许自己就会被那一块金子迷了眼,众人行事论迹不论心,难道当今的指挥使历代读书人的事情,你们从未听闻吗?”

  这话有些偏题了,所以有人追问道:“所以如今的指挥使是金子,那又能说明什么,锦衣卫依旧存在,若是未来不是金子呢……”

  陈静咳嗽一声,打断他的话,板着脸说道:“自然是说明锦衣卫职责乃是顺应自然,江夫子,你要说偏见,就说偏见,何来扯到锦衣卫,同朝为官,各有各的不易,你也是当过官的,怎么还打趣人。”

  他警告地看了一眼江芸芸。

  教谕也紧跟着对这些学生们打了个眼色:“就事论事就是,不过是了解一下江夫子的教学水平。”

  “智子疑邻的故事。”江芸芸看向那个似懂非懂,一脸严肃的年轻人,笑说着,“这位同学不妨仔细看看。”

  “江其归!”陈静眼皮子一跳,咬牙切齿喊道。

  江芸芸耸肩,微微一笑:“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人总是要跳离头顶的井口,去看更大的地方,才能消除偏见。”

  “如何断定我们的是偏见,而您的不是?”有人质疑,“锦衣卫形势人尽皆知,一桩桩一件件,可有一件冤枉了他们,何来是我们跳出井口,而非是他们仁心做人,难道老师说的就不是偏见。”

  “偏生迷,迷生执,执而为我,不复知有人,也许是老师走入这一步呢。”

  台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江芸芸却是微微一笑:“欺人者易,自欺者难,我经过数次锦衣卫,也去过诏狱,想来也是有几分立场说几句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她看向台下的读书人,竟多了一丝为人师长的欣慰。

  思则睿,睿作圣。

  至少这群读书人在这一刻是真的践行了读书的真理。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她低声说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诸位,去看看大海吧。”

  —— ——

  “好端端提什么锦衣卫啊。”众人送去后,陈静拉着江芸芸抱怨着,“你想吓死我啊。”

  江芸芸背着小手,笑眯眯说道:“你不是想拿我去试探一下朝廷吗,你放心,过几天就能看到成果。”

  陈静和她四目相对,最后讪讪移开视线:“你,你,你还怪好的嘞。”

  “还行吧。”江芸芸摸着面前的桌子,兴奋说道,“哎,我以前都是站在这里听学长批改作业的,我现在自己坐在这里了,真神奇啊。”

  她上上下下摸了一遍,然后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以后的同事。

  谁知,同事们一个个都避开她的视线。

  江芸芸失望极了。

  “你还记得你在守孝吗。”陈静忍不住提醒道,“以后有课就来,没课回家去。”

  江芸芸更失望了,小眼神跟个小水波一样,都要溢出来了。

  陈静欲言又止,然后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实在是惹不起这个小刺头。

  学长们也都是有课的,夹了书,都溜了,也不敢和这个刚杀了满员锐气的小刺头说话,头也不回就跑了。

  江芸芸欲言又止,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只好叹了一口气,准备自己先去府学逛逛。

  “江秘书,为何要替我们说话。”走到半路,锦衣卫百户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跟在她身后不解问道。

  江芸芸笑说着:“锦衣卫有锦衣卫的职责,只要你们不是弄权乱政,那不过是从皇宫里伸出的一根枝丫而已,我谴责你们,毫无意义,就像如今京城的风波一样。”

  百户注视着面前的女人,有一瞬间的哑然。

  他是早早就听过江芸的名字,实在是太有名了,十三岁的南直隶小解元鼎鼎大名,后来又从谢老大口中超级有意思的人,姜磊整日挂在嘴边的好官,就连一向严肃的指挥使牟斌说起她也是一脸敬佩。

  他这次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跟了过来。

  她很安静,时常一日说不上几句话,这和在京城时,几次三番和百官大战三百回合的气势截然不同。

  她很爱睡觉,一有空就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这有和京城百官口中好似不睡觉,整日处理折子的样子全然不同。

  但她还是很聪明,远在京城还能运筹帷幄。

  她还是很镇定,哪怕京城都翻了天,依旧沉默不言。

  哦,饭量还是很大,据说之前在内阁能把三位阁老的早饭都一口气全吃了。

  百户看她掏出几块糕饼,选了一个景色尚可的地方坐了下来,还盛情要求他一起来观冬景,甚至把手里的糕点递过来。

  “陈妈妈做的绿豆糕!可好吃了,以前常吃,现在反而吃的少了。”江芸芸怀念说道。

  “拿绿豆糕收买锦衣卫也太寒碜了。”百户接过来一看,故作不屑说道。

  江芸芸只是笑眯了眼,飞快吃完一块,便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杨柳依依的暮春之景。

  “我非要拿你们锦衣卫当靶子,也并非讨好你们,只是想着现在的京城也许需要第三股力量,也许,你们的指挥使也需要。”她笑说着,“但我更不想有人走错路而已。”

  江芸芸感受着扬州春日的微风,低声说道:“我不能看着他往下滑行。”

  —— ——

  弹劾江芸的折子果然如雪花般送到京城,包括那些众人自认大逆不道的话。

  ——为锦衣卫说话,那在文官眼里也是大罪。

  首辅李东阳看着那熟悉的场景,气笑了。

  焦芳冷嘲热讽着:“江芸这人去守孝还如此高调,就该直接把除名,整日妖言惑众,简直是大逆不道,说的都是是什么,不是锦衣卫结党营私的错,难道是我们的错,当今的错。”

  王鏊看着满满一大堆折子,不可置信说道:“这人走没走,我怎么日日都能听到她的消息啊。”

  同样是东宫讲师出生的杨廷和是在场四人中唯一和江芸关系淡淡,只有片面之缘的人,也是在场年纪最小的人。

  他是成化十四年中进士,年仅十九岁,后授官翰林检讨,在太子出阁时,又因为才学出众,当时是左春坊左中允的杨廷和被举荐为侍奉太子讲师,后来在弘治十二年四月,为祖母叶氏丁忧,直到弘治十四年夏,服丧期毕,等到同年冬,才被起复原职赶往京城。

  后来又因为修《大明会典》,太子的教学任务少了很多,因此和大名鼎鼎的江芸也就是几面之缘,又因为他性格文静,所以两人说话的次数更少。

  “这么多堆在这里也不像话。”作为资历最浅的人,他按道理是不开口的,但内阁气氛实在凝重,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李东阳淡淡说道:“她现在人都致仕了,革职要陛下手召,不知诸位谁能见到陛下。”

  自从八虎风波后,陛下彻底不见大臣了,所有命令都通过司礼监传递。

  如今的司礼监权势滔天,不过短短几日,刘瑾的气焰就好似迎风的火焰,烧得人不得不退避三舍。

  不过短短三月,刘瑾已经将韩□□职。

  杖罚请求留用刘健、谢迁的给事中吕翀、刘郤和南京给事中戴铣等六人,御史薄彦徽等十五人。①

  守备南京武靖伯赵承庆、府尹陆珩、尚书林瀚,也因传递吕翀、刘郤的奏疏被打压,陆珩、林瀚被勒令辞职,赵承庆被削去一半俸禄。①

  南京副都御史陈春,御史陈琳、王良臣,又因救戴铣等人而被贬职或杖打。①

  如今南北两京风声鹤唳,百官甚至不敢大声喘气。

  内阁四人都各自沉默着。

  “介夫,你拟个折子送去司礼监。”最后李东阳说道。

  杨廷和好似捧着一个烫手山芋,为难说道:“首辅可否指点一二。”

  “把这些事情按实说即可。”李东阳说。

  杨廷和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 ——

  “《通鉴纂要》是编成了,可翰林编修官们抄写不清,奴婢已经让文华殿书办官张骏等人重抄,陛下还要再等几日。”刘瑾一脸为难。

  朱厚照不解:“翰林们怎么会犯这些低级错误。”

  刘瑾叹气:“许是因为事务繁忙。”

  “翰林院不就这些工作,何来事务繁忙?”朱厚照见刘瑾脸上一言难尽的表情,立刻沉下脸来,“还不老实交代,到底怎么回事”

  刘瑾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委屈说道:“都是一些小事,这些事情也是禀奏给爷的,那给事中吉时出言不逊,御史王时中为刘健等人说话,郎中刘绎、张玮更是对陛下有微言,还有尚宝卿顾璇,副使姚祥,参议吴廷举这些人,都是有错在先,我们才抓起来的,一点也不冤枉,而且奴婢审过之后也不打算杀了他们,就是革了他们的职,让他们吃点枷刑,吃吃苦头,也好明白爷的苦心,之后才遣去戍边,现在翰林院的那些人正在为他们鸣不平呢。”①

  朱厚照脸色瞬间难看。

  “还有那牟斌,实在虚伪,明明是得了陛下的恩典才坐在锦衣卫的位置上,竟然说爷的办法太过折辱读书人,不愿意做这种事情,真是吃里扒外的东西,还对奴婢几次出言不逊……”

  朱厚照握紧手中的拳头。

  “爷,内阁的折子。”就在此刻,冯三从外面回来,轻声打断刘瑾的诉苦,跪在地上,高高举起手中的折子,“是扬州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8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6/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