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716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真是看得人笑掉大牙。

  仆人讪讪说道:“这次,这次好像,和我们有关。”

  众人脸色僵硬:“怎么又和我们有关?”

  “说是确定了雇佣一个仆人最低的标准。”仆人磕磕绊绊说着。

  “什么?”

  —— ——

  衙门的公告很通俗易懂,百姓们都下意识围过来,听着书生读给他们听,因为没有佶屈聱牙的内容,所以可读性非常强,很多百姓这几个月都已经习惯了,总爱围上来凑热闹。

  “这里面说徽州今后最低的雇佣费用至少二十文。”有人交头接耳,“这个是什么意思啊?那我们可以赚多少钱啊。”

  “就是你要是去店里打工,又或者去那个府里做工,一天至少要给二十文。”有人解释着,随后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应该是一年七两多。”

  “那是多还是少啊?”有人抓耳挠腮问道,“日子够用吗?”

  “告示上说了,徽州的米粮现在是一两银子可以买二石,猪肉的价格每斤约为七。八文,牛肉每斤在十到十四文左右,蔬菜的话,譬如韭菜一文四一斤,芹菜三分五文一斤,香油、砂糖也都是三十文一斤,你就算算你家够不够吃。”

  “好详细的价目表啊。”有人惊叹。

  “可不是,江钦差可爱逛街了,总是问来问去的。”有人想起几个月前老是在外面晃悠的钦差,“我就说他一个钦差总是在市场上走什么。”

  “这算起来也不多啊。”有人质疑,“这街头挑担卖油的小贩一年都二十两呢,这钱也太少了,可不是在骗我们。”

  “都说了是最低,而且人家小贩是做生意,你有这本事你也去做啊,你现在在打工呢,自然是少一些的。”

  “那和种地的比一下呢,怎么算啊。”又有人着急问着。

  “若是你家有十五亩地,蔬地二亩。那每亩大概有两石粮食,现在一两银子二石米,你这要是勤快些,一年十五两不是问题,刨开农具、肥料、灌溉、亩税等等,我算算啊,一亩税一斗,毛估估怎么也要一两了,肥料一直费一些,就当也三两,农具要是没坏就不花钱,坏了那可是大钱,水的话都是我自己挑的,也不花钱,这样算下来一年怎么也有十两的样子啊。”

  “这听上去还是种地划算啊。”

  “这也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啊,这要是受灾了,肯定还是做工好啊。”

  众人议论纷纷,各家大户也都按耐不住了,悄悄派人出门来看公告,一个时辰过去了,公告栏面前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了。

  衙役开始敲锣,沿街大声宣读今日的公告,一时间,整个徽州城热闹极了。

  乐山听着外面的动静,担忧说道:“圣旨是什么意思啊,重要的事情瞧着什么都没说,反而骂了公子好几行,那我们的事情还做得下去吗?”

  江芸芸点头:“圣旨他就想写文章的大标题,给了一个范围,内容还不是我们自己写上去的。”

  乐山不高兴地抱怨着:“本就没多少钱了,怎么还罚俸啊,一罚就三个月,这日子还过不过了啊。”

  江芸芸叹气,摸了摸脑袋:“可不是,要成穷光蛋了。”

  乐山也跟着叹气:“那些乡绅也太不配合,一个人还要二三十个人伺候不成,对那些人非打即骂,虽说我们以前都说江家对仆人还算体恤,但日子其实也就是这样……”

  他想了想:“还是做良民好,自己给自己做主舒服。”

  他悄悄看了看江芸芸一眼。

  “当然。”江芸芸笑着鼓励道,“人本来就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贱籍本来就是把人划成三六九等,这是不对的,只可惜我没这个本事推翻这个事情。”

  “只可惜这世上只有公子一个人这么想的。”乐山愁眉苦脸说道,“只有公子愿意正眼看我们。”

  江芸芸想了想:“说不定也不是只有我,只是我现在站在高处,所以显得声量大,但说不定全国各处也有不少人是这么想的,只是他们没法开口说话,所以便只显出我的厉害来了。”

  乐山似懂非懂。

  “行了,你这几日也辛苦了,去休息休息吧,对了雪月也辛苦了,你愿意自掏腰包请她们吃顿饭吗?”江芸芸不好意思地搓着小手,眼巴巴问着。

  乐山一听就笑了:“别人做官都赚钱,就我们公子做官整日倒贴钱,见了谁可怜就送钱,还整天给小孩送糖吃,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江芸芸也跟着唉声叹气,小脸一跨,别提有多可怜了。

  “那我今日破费一些,也请公子吃顿饭,公子这几日也太辛苦了,听说徽州有一道方腊鱼说是名菜,用的是黄山的桃花鳜,鳜鱼炸制后,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再撒上虾酱和特制调料,口感微酸甜,说是很好吃。”

  江芸芸一听,黑漆漆的大眼睛瞬间就亮了,小脑袋连连点着。

  乐山看得心都软了。

  各家现在简直焦头烂额,外面是土地的事情,屋里是奴仆的事情,若是碰上寻常官员还能找个关系糊弄糊弄,就像三年前下发的清丈土地的政令,他们不是就这么含含糊糊拖到现在,只当无事发生。

  可偏偏现在站在他们门口,虎视眈眈举着刀的人是江芸。

  那可真是一个看着和和气气,斯斯文文的俊美小年轻人啊,但一交手,把人按在地上打的时候,刮风下雨让你枷在门口淋雨时,能把你一层皮都刮下来,那可是一句废话也不和你多说的。

  说的话别提有多好听,多柔软了,做的事则是想也不敢想的刚硬雷霆,看得人肝胆俱裂。

  清丈土地的事情江芸芸是亲自跟在衙役后面的,她第一个就拿新安卫开刀军屯的事情,和于明也不知谈了什么,此后新安卫格外配合。

  当日下午一行人就开始站在田埂上测绘,衙役只要报上数字她他能很快算出具体面积,边上的账房先生都还没拨好第一组数据,等算好了,竟然发现一模一样,所有人第一次见识这样的手段,都格外震惊。

  于明看得更是心中敬畏佩服。

  整理新安卫的办法和之前整顿兰州卫的办法是一样的,按照人头分拨土地,一人五十亩,闲时的人员六四分的人数,之后登记到册,由卫所自己统一管理,至于清理出来的那些土地则会重新分给无地的百姓,之后百姓五年内不得买卖,税赋需要缴纳给军队。

  边境和腹地不同,兰州卫需要的粮食需求远远大于背靠鱼米之乡的新安卫。

  她需要用新安卫的成功例子做给其他人看,告诉乡绅,军队都听他的,所以你最好也老实听话,告诉百姓,跟着她走,肯定有饭吃。

  半个月的时间,新安卫的土地清理出来,那些其他县市区送过来的奴仆、流民和隐户都被安置在这里,按照人口,不论男女老少一人三亩,悉数登记造册,落户成了徽州的百姓。

  登记造册那一日,江芸芸亲自给他们挂上大红花,小孩子还一人分到一颗糖,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于明看着江芸芸晒黑了的脸,小心凑过来,故作无意的问道:“这些地都送出去了,人家都记着钦差的好了。”

  江芸芸微微一笑,识趣说道:“怎么会,于千户深明大义,百姓之人都是记得的,不仅百姓记得,朝廷也会记得的。”

  于明一听,咧嘴笑了起来。

  ——总算是没有辜负这半个多月早起贪黑的辛苦。

  众人原本是打算观望衙门和卫所打起来的,谁知道这半个月多如此和和美美,心中大震。

  “文武勾结,我要让人弹劾他们!”有人怒气冲冲走了。

  新安卫的众人也跟着充满不安,一见于千户就围上去,七嘴八舌说道:“我们丢了这么多土地,以后靠什么过日子啊。”

  “就是,平白送了人,回头我们喝西北风不成,本就日子过得拮据了。”

  “可不是,没点油水,谁要去打仗拼死拼活啊。”

  于明脚步一顿,看向说话的人。

  那人一愣,嘴皮子磕巴了一下:“怎么了?”

  “卫所里何时拖欠你的月俸了。”于明严肃反问着,“你好歹是个百户,正六品的官,也不是个光脚士兵,每个月近八石的米粮,折合银子也有三两半,日常开销想来是不成问题的。”

  那百户一听恼羞成怒说道:“我有儿有女,有妻子有老父,压力这么大,想多要点如何?”

  其余人对视一眼,都没说话,他们心里大都是这样的想法。

  “不错,有话那就直说。”谁知于明没有生气,反而开诚布公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和你们好好说说现在的局面,也免得你们找死踩了雷,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众人面面相觑。

  “如此看不清形势,也难怪只能屈居我们新安卫了。”于明冷笑一声,“我问你们,江芸是谁?”

  “不就是一个运气好点的毛头小子,整日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呸,什么东西啊。”那百户骂骂咧咧着。

  于明又是冷笑:“算年纪,人家确实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十六岁的六、元、及第的小状元,刚及冠的小钦差,天下闻名的小神童,堂堂正五品的翰林院学士,天子门生,陛下近臣,太子老师,通政司参议,年纪轻轻就握有开海贸、打蒙古的两项绝世功绩,你们呢,你们自然是年纪大,这辈子也就到这个位置了,可除了年纪大,不爱洗澡,还有什么优点能在人家背后指指点点。”

  众人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心里不高兴,但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江芸的名字他们早早就听过,但那都是听说的,心里有几分质疑不屑,可这次他们亲自接触了又不得不承认这人……似乎真的还挺厉害的。

  光是那半个多月起早贪黑的上山下地,还能兼顾处理衙门政务,安抚百姓,路过村子还能断个案子,从不抱怨的事情,寻常人就很难做到。

  “那他这样金贵的人又会如何来到徽州的?”于明又问。

  “陛下,陛下让他来的啊。”百户呐呐说道。

  于明气笑了:“原来你也知道是陛下让他来的啊。”

  百户撇嘴:“不然他还能自己跑来不成。”

  于明有些绝望地看着自己面前的百户。

  ——饭都喂嘴边了,还琢磨不出滋味,真是蠢笨如猪啊。

  “陛下!陛下!!”于明压低声音,但咬牙切齿说道,“你说陛下为什么让他来啊,你说陛下好端端特意下第二道圣旨来,是给谁看的,难道真的给马上就要回京城,整天在他眼皮子底下走动的小状元江芸看的吗?!”

  百户的眼睛微微睁大。

  “那句要把指挥佥事带回去的话,是说给谁听的,是说给马上就要回京城,整天在他眼皮子底下走动的小状元江芸听的吗?!”

  “那句侵占土地,悉数归还于民,说给谁听的,是说给马上就要回京城,整天在他眼皮子底下走动的小状元江芸听的吗?!”

  众人总算是微微回过神来了,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于明点了点在场的所有人:“怎么了?一个个都这么问心无愧,觉得我们已经被带走的那些人能把所有事情都扛下来。”

  百户们脸色大变,神色惶恐。

  “钦差说了,配合他做好眼下的事情,既、往、不、咎。”于明站直身子面无表情说道,“我能做的可都做了,别怪我没提醒你们,少给这个毛头小子找不痛快,这人有的是办法给你更不痛快,更可怕的是,他有的是前途,你们最好都掂量掂量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众人没说话了。

  “可钱确实少了啊,这月俸真的不高啊,我们一大家子要养呢,他自有坦荡的前途,花不完的钱,难道我们这些没出息的就活该穷死。”还是有人不甘心地抱怨着。

  于明想起江芸芸洗得发白的衣服,却又没有开口解释,只是沉默半晌后叹气说道:“他答应我三件事情,第一是请人来教我们如何种地,他说他之前推行过农事册,会提高粮食的结粮,第二是把后勤管理的权力归还卫所,第三愿意上折子提升百官月俸的待遇。”

  众人惊诧,忍不住问道:“别的不说,第二条真的可以实现吗?”

  原来为了文武平衡,一般由文官来控制军队仓库的地点,也就是说军队的后勤是被文官掌握的,一旦武将需要改变仓库地点,大都会被文官极力阻止,甚至会被弹劾,甚至乃至丢官。

  因为被拿捏了命门,导致武将一直低文官一头,不然也不至于堂堂上一任指挥佥事这么听一个县令的话。

  “他既然说了,我定要他实现的。”于明平淡说道。

  “陛下又不重视武将。”有人意兴阑珊地说着,“江芸固然给了,后面的人万一收回去呢。”

  于明淡淡说道:“所以我说找个靠山也很重要。”

  “就他?”百户质疑着,“未来谁知道,怎么能这么快就下注了。”

  “那你就抬头去看看,你还能找到谁。”于明抬脚就要走,淡淡说道,“而且那些军屯到底够不够我们用,我们自己心知肚明。”

  —— ——

  处理完新安卫这边,江芸芸还特意写了一篇文大夸特夸,就贴在清丈土地的公告边上,明晃晃地点着其他人,奈何其他人根本没反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7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6/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