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511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你救了他们,让自己从一个清贵的翰林院修撰到偏远的琼山县小县令,可他们却丝毫没有感恩,只要你有一点错,就会抓着你不放,整整三十七份折子,言辞激烈不在少数。”

  江芸芸笑了起来,眉眼弯弯,嘴角的小梨涡一闪一闪的:“不是这个道理,我不是为了得到他们的好感才出面的,这是本末倒置的说法。”

  “而且我当时也不是去为了救他们才出面的,只是因为那半个月的时间,我看到那根屋檐下悬挂的白布,也听到那些小孩的哭声,看着那一批批倒下又出现的人,我想着没必要走到这一步的,明明有很多办法,选了这么一个鱼死网破的办法,到最后被伤害的只有自己的家人,这世上能平安活着不容易,所以能活着就好好活着。”

  邓廷瓒看着她毫无芥蒂的面容,倏地沉默了。

  若是他这番话是故意说给他的听的,可也足以打动人心。

  若是这番话是真心实意觉得如此的,更是能震撼所有人。

  岁月本长,忙者自促;天地本宽,卑者自隘。

  这位年少成名的小状元的心境早已足够宽阔。

  “子贡赎鲁人的故事,小状元还是要记在心里啊。”邓廷瓒低声说道。

  江芸芸歪了歪脑袋。

  子贡赎鲁人的故事,是说鲁国曾规定,若是鲁国人在外沦为奴隶,有人若是能把他们赎出来,就可以去报销赎金。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赎回一个鲁国人,但回到鲁国后却拒绝这笔赎金。孔子就认为他这个办法不对。圣人做的事,都是要改变民风世俗,要传授给百姓,不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孔子认为子贡的行为有损这个政策的运行,甚至严重到以后在外面的鲁国人都得不到帮助,自己得到一个虚名,却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你不求回报,是因为你觉得你做此事的目的并不在他们,可那些被你顺带救下的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人心叵测,他们也并非如你一般开阔,所以便是寝食难安,只觉得你心里有更大的问题。”邓廷瓒柔声说道,“表面看你是救了一群人,但实际上,你却成了他们心里一颗不安分的炸弹。”

  江芸芸眉心微微皱起,虚心问道:“那可怎么办?”

  邓廷瓒沉默着:“饱受误解是我们都要走的一条路,有些人能一直走下去,不为所动,也有些人破罐子破摔,如了那些人的意。”

  江芸芸似有所动,安静地坐在大堂上。

  邓廷瓒看着面容稚嫩的年轻人,心中突然也升起一股焦虑,在今日,他终于明白黎淳对这位小徒弟的紧张,这位历经三朝,也曾饱受争议,到最后不得不含恨离开朝堂的名臣,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小徒弟似乎正在走上一条艰难的路。

  要做大事,取舍是必须要做的。

  现在江芸还小,他只是一个小小县令,他总想着面面俱到,给所有人一个公道,所以做不了取舍,但幸好会有更大的官帮他一起。

  可未来他不会止步于此,能帮他做决定的人越来越少,他不得不亲自面对那些风雨和误解。

  他想要所有人都得到一个妥善的结局,可这世上没有所有人都能得到的公道。

  这样纷乱的情况,势必会损害江芸的道心,而道心是最难以可贵的。

  他的老师怕他会垮,会不知所措,更怕他彻底失去道心,痛苦一生。

  “我只听我自己的。”江芸芸捏着手指,鼻子皱了皱,小声嘟囔着,“我才不会如了他们的意。”

  满心焦虑的邓廷瓒一听这话,心都软了。

  他之前还嫌弃黎淳实在太过儿女情长,小孩都这么大了还舍不得放手,可看着面前的小儿,只觉得黎淳也太心狠了,信里夸也不肯多夸一声,害得他差点以为这个小孩是个刺头呢。

  “眉毛这里的伤疤还疼不疼啊。”他柔声问道。

  江芸芸摸了摸眉骨上的伤口,已经结疤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迟迟没有脱落,摸上去倒也不疼了,只是有些刺手,看上去更显眼了。

  周照临每日都很紧张地盯着这道疤,总是嚷嚷着,是没有好好休息,不好好吃饭,才一直不肯结疤的。

  吴萩也送了很多膏药来,每天不知道跑哪里去的顾仕隆在晚上都会溜达回来,盯着她上药之后才放下心来回去睡觉。

  “不疼的。”她笑说着。

  “瞧着会留疤。”邓廷瓒遗憾说道,“可惜了。”

  多好看的一张脸啊,现在多了一道疤,就好像一块美玉上多了一道裂缝。

  “不可惜。”江芸芸摸着伤疤,灿烂一笑,“这可是我的勋章啊。”

  ——这可是她保护琼山县百姓留下的战绩呢!

  “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嘛?”江芸芸话锋一转,兴致勃勃说道,“大家都弹劾我什么啊?”

  邓廷瓒见她跃跃欲试的样子,气笑了:“你还真是一点也不怕啊。”

  江芸芸露出一个灿烂的笑来。

  “健妇队的事情怎么回事?大家都说你是色欲熏心呢。”邓廷瓒真公事公办问道。

  这个理由他是不信的,按照这两个月的观察,江芸芸真是忙得脚不沾地,每日子时过后才睡,卯时一道就醒过来了,除了一个小粘人鬼顾仕隆整天要跟在人屁股后面,还有一个小厮照顾,边上是一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了。

  江芸芸兴奋说道:“说起这事我就要好好说一下了。”

  邓廷瓒摆出洗耳恭听的架势来。

  “我来这里时候就发现我们琼山县因为一些原因,大部分男人都不在家,码头的那些七弯八拐的小巷子中住着很多女人,她们有些是孤身一人,有些则是一个人带着小孩,哪怕是县城中这些情况也不少见。”

  江芸芸说的原因就是琼山山多地少,不少人没了土地便都冒险海贸去了。

  “这些女子操持家务,赡养老人,可自身的安全却没有得到保护。”江芸芸义正言辞说道,“我觉得这样不对。”

  邓廷瓒眉心一动:“寻常衙役不是也能维持治安。”

  “男女有别,有些话巡抚不会对夫人说起,夫人也不会对巡抚说起内宅的事情,这就是两者的差别,有些小混混夜半骚扰,等白天去找衙役,大部分女子都有口难言,可我们若是有健妇队那就不一样了。”

  江芸芸眼睛一亮:“女子才能更明白女子的问题,也更能监察这些事情,我让健妇队在这几条小巷子里巡逻,这些情况明显少了很多,又因为是女子巡逻,也不耽误这些女子出门干活,可见健妇队也是有威慑力的。”

  她话锋一转,认真说道:“总不能让那些男人在外面挣钱,我们却连他的小家庭都保护不了吧,这些人也不是不想种地,实在是无地可种,琼山县受制于地理环境,土地的面积就是这么大,可人口却是越来越多,土地就像这块饼干,它就这么大,能吃的人越来越少,出海是他们为数不多的选择,他们既没有选择堕入歧途,偷摸拐骗,破坏治安,反而选择自己去冒险,去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难道不该给他们更大的安全和底气嘛!”

  邓廷瓒本打算点头的,猛地揪断了一根胡子,疼得咬了咬牙,也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差点被江芸芸忽悠走了!

  这小子的口才确实厉害。

  自他的叙述中所有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是不得不而为之,受限于海岛的土地,没有土地的百姓,孤身一人的妻儿,而他作为县令,要的话维护治下的百姓,成的是阖家欢乐,所以开海贸,组建健妇队,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百姓。

  一旦你顺着他的思路走下去,那就彻底进入他的想法中。

  “那这些男人可以去雷州,去广州,去做杀头的海贸做什么?”

  江芸芸信誓旦旦说道:“这不是抢了其他州县的土地吗?而且大家都讲究落叶归根,我们就是琼州的人,去什么雷州广州,如今太平盛世,天下和平,陛下圣明,百官和谐,这人口就是会越来越多的,可我们大明的土地也就这么大,土地就是会不够用的啊,那没有土地的百姓又不是阿猫阿狗是可以随意打发的。”

  “如今我们不能向北发展,得到更多的草原土地,向南则都是荒芜之地,不便开发,反而每年要消耗大量白银才能维持安稳,向西则是高山险峻,一时难以攻克,那我们为何不向东,就从我们琼州开始,向东坐船而走,去海外找寻更遥远的地方,去宣教大明的文化,要知开疆扩土那可是百年荣耀啊。”

  邓廷瓒和江芸芸四目相对。

  别说,还真别说,这段话听的人热血沸腾的。

  在边境浴血奋战多年的老将军邓廷瓒悄悄移开视线,不可抑制地心动了。

  “咳咳,那好端端开社学做什么?”他继续问道,“是不是沽名钓誉啊。”

  “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我如今可是把圣人之言撒向全世界啊……”江芸芸侃侃而谈,最后义正言辞总结了一句,“凡教化之不立,而万民不正也,社学乃是教化第一步!”

  邓廷瓒无话可说了。

  剩下的大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两人一个问一个答,过了一会儿,邓廷瓒说道:“谢佥事可都记下了。”

  谢来自后面走了出来,手里拎着一大堆纸,施施然点头:“一字不差。”

  江芸芸眼珠子忍不住在两人身上打了个转。

  ——感情刚才是审讯啊,还好自己没胡说八道什么!

  江芸芸非常自信满满。

  “行了,没你的事情了,下去了。”邓廷瓒懒得和他解释,挥手就要把人赶走。

  江芸芸站在原处没动弹,只是磨磨唧唧问道;“我听说我们县的教渝被抓了。”

  邓廷瓒眉头高高挑起,一脸警觉:“这事你也有意见?”

  江芸芸连连摆手,小声问道:“那我们今年的县试还考不考啊。”

  “随便,你只管干你的事,反正你也能干得很。”邓廷瓒阴阳怪气把人打发走,“快些走吧,不要耽误我们离开。”

  江芸芸哦了一声,昂首挺胸地走了。

  “你说,这人到底知不知道什么是怕啊?”邓廷瓒无奈说道。

  “现在还小,自然是不知风愁雨苦的。”谢来看着她消失不见的背影许久,这才缓缓收了回来,淡淡说道。

  —— ——

  朱厚照正坐在父皇边上涂涂写写,他在练字,但年纪小,大人们对他都没有要求,大都比划几下,再夸几下,就带他出去玩了。

  牟斌就在这个时候,拿着锦衣卫送上来的折子面见陛下。

  朱祐樘刚施施然打开,一个小脑袋就凑过来了,小肥手还嫌放得太里面了,悄悄往自己的方向拉了拉。

  朱祐樘只当没看到,仔仔细细看了一眼,眉心紧皱:“按照江芸所说确实是结合琼山县的实际,可所作所为却都是违背祖宗定制,又显得毫无道理。”

  “有道理,有道理的。”小肥手用力戳了戳,正戳到‘芸’字上,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着。

  朱祐樘沉默了片刻,拨开小孩的手指。

  “把太子殿下带下去。”他无奈说道。

  朱厚照直接一骨碌爬到他怀里,反手抱着他爹的腰,脑袋埋到他的胳膊下,大声嚷嚷着:“看看,不说话了,不走。”

  朱祐樘摸了摸小孩的脑袋,继续说道:“萧敬,内阁处可有邓巡抚的折子?”

  一侧的萧敬悄无声息上前一步,恭敬说道:“奴婢这就去问问。”

  没多久,萧敬就捧着两叠折子回来了。

  “内阁说一本是邓巡抚昨夜连夜递过来的折子,这一叠则是这几日弹劾的折子。”萧敬把折子放在案桌前。

  朱厚照悄悄去看左边的那一本折子。

  朱祐樘也拿起了那本折子,打开仔细看了看,这本折子比锦衣卫递上来的要厚很多,锦衣卫只是单纯把这些事情调查结果写出来,显示弹劾的内容并非空穴来风,但后面还有锦衣卫自己的调查结果,大部分内容是无稽之谈,但其中也有一些百姓对其中一些事情有些意见,大都褒贬不一,对这些事情,锦衣卫并没有太大的评价,算是如实反馈琼山县目前的情况。

  得出的结果是琼山县的大部分百姓对这些事并不排斥,尤其是海贸的事情,对于其他事情也大都持观望态度,但对于女子班读书的事情则是议论纷纷,目前只有两个人女子来报名,至于□□之事则是毫无依据的。

  邓廷瓒这本折子字数这么多是因为还加了实地考察了一番,对这几日京中议论纷纷的几件事都一一给出了琼山县现在的情况。

  譬如海贸的事情,锦衣卫认为其不利于百姓安居乐业,但邓廷瓒却认为琼山多山地,耕地有限,一旦真的卡死海贸政策,海南卫不仅要防倭寇,还要防备生黎和百姓,支出会翻倍。

  譬如健妇队的成立,则是因为琼山县留守的女子多,所以是非也多,而健妇队的出现很好的缓解了这个情况,甚至觉得这样的情况若是能运用到军营中,作为暗哨尖子则有更多消息来源。

  至于其他东西事情,他也都附上实地调查的意见和自己的想法,所以才厚厚一叠。

  朱厚照的脑袋不知不觉也贴了过来。

  “海贸之事若是真是如此,那确实还有商量的余地,但这个健妇队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了。”出海贸易的事情朱祐樘早已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祖宗之法不可违,所以一直没有表态,现在也顶多是再一次如此,但对后面的女子出门的事情则是拧紧眉头。

  牟斌低眉顺眼站在一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5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1/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