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
loading..
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第一首辅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3 MB   上传时间:2025-03-23 19:50:59

  江芸芸托着下巴,笑说道:“我这个早起上班,害的你也要早起跟着我跑了。”

  “收了您的钱,还不是把您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而且您可是状元,多少人想抢我的位置呢。”乐山扭头,笑说着,“我去打水,您先把饭吃了,昨天我问过诚勇了,第一次去上值要带的东西不少,笔墨纸砚,茶盏都要带,不过都得您第一次去探探底,再看着要准备什么。”

  江芸芸已经开始捧起碗来喝热牛奶了。

  诚勇主管家里的衣食住行,俨然有大管家的趋势,终强和乐山则负责去外面跑腿。

  黎循传是不爱喝牛奶的,但江芸芸爱喝,所以也不知道诚勇去哪里给她搞到每天一碗新鲜的热牛奶喝喝,就连顾幺儿也跟着每日喝上牛奶,吃上鸡蛋。

  她这边吃完早饭,屋外还黑漆漆的,只小巷内隐隐有灯光传来。

  为了方便诸位官员上早朝,大街上都挂着灯火,几个住了很多官员的坊和小巷胡同,也大都挂上一两盏,能看清路即可。

  那边黎循传也准备妥当,准备出发了。

  两人一同出了房门,对视一眼,笑了起来:“一起上值去。”

  —— ——

  西汉杨雄在《长杨赋》中曾云:“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这就是‘翰林’二字最早的出处,论起历史来,最早建立翰林院的人则是唐玄宗李隆基,一开始只是舞文弄墨的地方,但后来慢慢开始取代中书舍人的工作,开始为皇帝起草各种敕令和圣旨。

  等到了宋朝,翰林院成了培养宰辅的渠道之一,著名宰相欧阳修、王安石全都在翰林院干过活。

  到了本朝,胡惟庸案后,高皇帝废除宰相制后,他自己本人倒是精力十足,但还是耐不住庞杂的政务,以及逐渐衰老的身体,所以开始让翰林院分担一部分政治职能——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

  翰林地位的提升还要从入继大统的太宗皇帝说起,他也处理不过来政务,所以成立“内阁”,七位内阁大臣皆来自翰林院。

  翰林院自此开始逐渐清贵起来,等英宗之后,则形成“无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翰林的地位则一下子超然起来。

  只是江芸芸站在台阶下,抬头注视着这两扇瞧着一点也不起眼的大门前,突然又觉得别人跟她说的翰林院有多厉害,有多辉煌,有多令人向往,在此刻也不过是两扇小门悄悄在自己面前合上,瞧着也很是普通。

  江芸芸理了理领口和袖口,把热腾腾的馒头塞得更里面了点,这才抬头敲了敲门,没多久就有人不耐烦地前来开门,那门房一见她是个生面孔,瞧着她的面孔,又打量着她的衣服,突然露出热情的笑来:“是新来的状元郎吧。”

  江芸芸规规矩矩自我介绍着,“我姓江名芸,字其归,今日来翰林院上值的。”

  “进进进。”门房连忙把人迎进来,“您来得有点早,快去大堂坐坐。”

  整个翰林院只依稀在几个拐角处挂着灯笼,其余地方都漆黑阴暗。

  瞧着不想有人来上班的样子。

  江芸芸坐在逐渐被点亮的大堂中,有种小时候抢第一个来上学的恍惚错觉。

  江芸芸坐了一会儿,没一会儿榜眼和探花也来了。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行礼后各自坐下。

  别看江芸芸名声大,但其实她不爱出门,之前读书考试都是窝在家中自己勤学苦练,最多跑去师兄家让他批改卷子,考好那几天也都躲着不敢出门,最多去皇宫陪太子玩一会儿。

  一甲前三人除却之前江芸芸到处带着人东拜拜,西跪跪,但过程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的,话也来不及说几句。

  说起来也有江芸芸自己的问题。

  她,太受欢迎了!!

  只要一停下来,就会有人围上来。

  今日算是三人难得安安静静坐下来。

  “其归怎么也没归家省亲,有一个月的假期呢,错过了那就是六年不能回家了。”朱希周性格开朗,第一个打破沉默,笑问道。

  新晋进士考上后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衣锦回乡,大部分人都会在这一个月里处理好家中事情再赶赴回来。

  说起这事江芸芸真是有苦说不出。

  小太子太粘人了。

  张皇后不给她走。

  “来回太过奔波了。”她只好如是说好, “你们呢。”

  朱希周眯眼一笑:“我爹娘准备自己来京城一趟,就不麻烦我回去了。”

  王瓒则不好意思说道:“来回路途钱资所需不少。”

  “京城的物价也太贵了。”江芸芸叹气说道,“你们的房子都找好了?”

  朱希周住在南薰坊,王瓒则南城的正南坊。

  三人有一下没一下地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熟悉的说话声音。

  “我就知道你们老实。”李东阳笑说着,“早膳可吃了?”

  李东阳文名赫赫,江芸芸能这么出名多亏了他这位师兄给他宣扬的。

  他体弱多病,身形消瘦,偏又爱笑,此刻背着手站在门口,满脸含笑地看着新来的三位进士,瞧着格外温和。

  他身后站着此次会试的主考官谢迁。

  按照惯例,谢迁和王鏊应该是他们这届丙辰科进士的座师。

  谢迁长得格外高大俊美,剑眉浓密,但不苟言笑,此刻见了他们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三人行礼后跟着小鹌鹑一样站着,都不敢说话。

  “邱学士去年病逝了,陛下还未安排接任的人。”李东阳笑说着,“所以今日就让我和于乔来安排你们的去处。”

  三人怯怯点头,眼观鼻鼻观心地站好。

  “宪宗实录已经修好了,你们没赶上锻炼的机会,之前邱学士一直念着想要整理天下遗书,可惜未能看到功成之事,如今正修正到一半,现在天下遗书广积,你们三人就负责此事吧。”李东阳说道。

  三人自然不敢说话,连连点头应下。

  “如此拘谨做什么。”李东阳的目光看向自己的小师弟,满意地点了点头,“先不忙工作,我带你们去见见人。”

  原来就在几人说话间,翰林院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正有人好奇得站在廊檐下看着他们,毛澄顾清等人就混在其中。

  李东阳性格热情,带着三位新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介绍过去。

  “王济之,你们座师,你们认识的吧。”

  “这位是张元祯,字廷祥,那可是生而灵异,五岁时,语出惊人就能做韵诗了,刚回来没多久。”

  “这位王华,字德辉,其归应该认识他的儿子,王守仁,他成化辛丑科的状元呢,厉害着呢。”

  “来来来,这位长身修髯,状貌英伟的人就是李旻,字子暘,成化甲辰科状元,擅长经史,这人和德辉可以同科举人,一科两状元呢。”

  “其归来,想来和这位应该要见一下的,费宏,费子充,十九岁的状元,若非是你,他可就是我们大明最年轻的状元了。”

  “宪清,其归该认识的,上一任的状元,文章做得极好。”

  三人跟着李东阳一路走过来,这才发现在外人眼里觉得稀奇的状元榜眼探花,甚至是神童在这里简直跟不要钱一样,到处都是,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

  他们看向江芸芸他们的目光平静而冷淡。

  走了一圈回来的江芸芸站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才真切地感觉到自己是来到大明最中心的枢纽。

  这些人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科举来到这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而这个国家的掌舵人也在这里诞生。

  翰林院怪不得这么让人向往。

  “这个整理天下遗书我们从哪里下手啊。”隔壁的朱希周走过来,小心翼翼问道,“我不敢多问,里面的人我现在是一个也不认识。”

  另外一边的王瓒也探出脑袋。

  江芸芸回过神来,想了想:“那我去问问李学士,让他给我们指点一下,想来也不难,我们第一次做,慢慢学就是。”

  她一向非常有主见,拿定主意就去找李东阳讨教。

  只是李东阳本就兼着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今日是为了带江芸芸等人熟悉一下人物才特意赶来的,带人晃了一圈后人就去礼部上值了。

  江芸芸想了想只好去找好朋友毛澄了。

  毛澄和她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才跟着小声说道:“我不知道啊,我之前一来是帮忙抄前朝的奏折和批复,抄了整整一年才抄完的。”

  江芸芸哎了一声,只好背着小手去找自己的两位座师了。

  谢迁还兼着詹事府詹事,人也不在翰林院,只有王鏊在。

  王鏊正在备课,他如今是侍读学士,还充日讲官,也就是要给皇帝讲课的,听了江芸芸的话也不觉得烦,只是起身带他们去了堆放遗书的地方。

  一打开,一屋子的书映入眼帘。

  “只需要检查书籍有无问题即可。”王鏊说道,“若是有遗失,能补就补,不能补,就……来找我便是。”

  他一说完,就看到江芸的眼睛倏地亮了起来。

  “座师真是乐于助人!”江芸芸大力夸道,眼睛亮晶晶的,瞧着非常真诚。

  王鏊性格内敛,闻言只是不好意思咳嗽一声:“你们好好整理吧,我先走了。”

  等人走后,三人对视一眼,齐齐叹气。

  “干活吧。”江芸芸小手一挥,“就当积累知识了!”

  —— ——

  明朝下班时间倒是早,四点就可以走了,要是你胆子大一点,中午吃饭的时候,有些翰林人装模作样说去外面吃饭,就再也没回来了!

  江芸芸捧着大饼喝着茶水,大眼珠子滴溜溜看着溜号的到底是谁。

  翰林院的午饭确实不好吃,不挑食如江芸芸都觉得有些难吃了,但她还是秉持着不能浪费的精神全吃完了,甚至还觉得不够饱,掏出袖子里的饼,大口大口吃着。

  新人第一天上班朱希周不好意思去外面打牙祭,但贵公子吃了两口发的午饭,又实在吃不下去,一扭头就盯上江芸芸的大饼了。

  热情开朗的江芸芸立马掏出大饼,给了两位新同僚一人一个。

  “可好吃了!”她推销着,大声自夸着。

  王瓒看着她,又看看手中的大饼,低下头,斯文吃了一口气。

  朱希周看着她完全不设防的样子,眉心微动。

  申时一到,江芸芸就放下笔,准备下班了。

  “你这就走?”王瓒从书卷中抬起头来,惊讶问道,还悄悄看了眼外面的动静。

  江芸芸点头:“到点了自然下班,而且工作是做不完的,不必急于一时。”

  她说完,突然压低声音,神神秘秘说道:“你们没发现下午人不多吗?”

  朱希周和王瓒对视一眼。

  “所以,我们也走吧!”江芸芸伸了伸懒腰,懒懒散散说道,“看了一天的书,要保护好眼睛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43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10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第一首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