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淼当即反驳道:“我妈从小就偏心苏焱。她怎么会惯我?”林云云懂什么?她妈根本就只偏心妹妹。上辈子是,这辈子也是。
“那你真是吃多了猪油蒙了心。你来农场才多久,你妈寄了多少回东西了?全国粮票多难兑换,你妈一寄就是几十斤。还不惯你?怎么着,你们家三个孩子, 其他两个一口不能吃,全都给你吃,这才叫偏心你?”林云云冷笑道。
难怪苏淼重生了也混不好,这人欲望太深,谁也填补不了。
说到这个话题,闫翔突然想到苏淼与大哥结婚时候的事情,就当讲笑话似的说给了林云云听,他道:“我妈当时可是夸了我大哥一整夜。讲我大哥能干有本事,大姑娘倒贴也要嫁给他。”
林云云好笑道:“人家说娶了媳妇忘了娘。她是嫁了男人忘了妈啊。你妈得意也正常。”
苏淼想要辩解,但实打实的东西摆在那儿,她的确不知如何说。此时又听闫翔和林云云吃着瓜子奚落她,渐渐竟也听进去了。
她摸着身上的厚棉袄,这是她妈将自己棉花被拆了重打的。
妈真的偏心她么?
“如果这样,那我妈为什么不让苏焱救我?”
“因为人家苏焱脑子清醒呗。”
两辈子头一回,苏淼有种被人打了一脑门的感觉。
......
与此同时另一边
苏焱尚不知苏淼又掀了自己的老底,若是知道了,肯定会无语加倍。从1月份开始,营区氛围变得十分紧张。如今的军嫂们都很有素养,耐得住性子,经得起波浪。男人们忙他们的,女人们则关着门过好自家小日子。
年中,县委书记雷泽调任市里,他本想临走时提升苏焱。但顾虑着时局动荡,想着一动不如一静,就暂时搁置了此事。他走后来了位姓王的书记,大会小会常开,但是单子条子难批。这人作风保守,行事小心翼翼,他查了各镇人事档案,觉得苏焱行事太大胆,就压缩了岛上原材料供应及各项补助。
苏焱想着今年会发生的事情,也觉得低调点好,索性随了大流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此外绝大数的精力就都给了女儿周依伊。
周依伊集合了爸妈的优点,皮肤特别白,眼睛大且深邃,看人时总有种含情脉脉的感觉。她个子也高,足有一米七五,南市好些大小伙子都没她个高。这会儿她正在院子里晒衣裳,因着胳膊高举,显得腰肢十分纤细。邹小晴从周家门前路过,看了一眼,忍不住进来夸道:“依伊,你妈嘞?”
“我妈还在睡觉。”
“你妈真享福。”说罢转身回了家,又忙了一个多小时,她又来找了苏焱,她道:“你家依伊真不讲人家?”
苏焱吃着米枣,以眼询问道:“又有人找到你了?”
“我大表哥的大儿子,冉跃华,空军,歼-8飞行员,今年也去读了军校。这孩子家庭条件不错,个人条件也好,你真不考虑考虑?”
“这事问我不顶用,得看看依伊的意思。”接着苏焱就将依伊喊来问她意见。这年头谈及相亲或者婚姻,男男女女都很腼腆害羞,不过依伊随了亲妈,这方面开窍晚,性子也大咧,她道:“婶婶,我还不想离开爸妈。”
“那你往后一直跟着爸妈?”
“嗯。”
邹小晴理解错了,她道:“让跃华上门是不大可能,我大表嫂就这么一个儿子。”
等人走后,苏焱也有些好奇闺女的感情问题。周依伊蛮不在乎道:“反正没碰着让我觉得很惊艳的。就没有爸说的那种感觉。”
“你爸还跟你说过这个?”
“对啊,爸还给我看过你们以前写的信嘞。”
苏焱老脸一红,没好气道:“你爸是皮痒了。”
“嘿嘿,妈,爸跟我说了你们的初遇。爸讲他当时看到你和三个同事在一起的时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故意撺掇李叔叔上前英雄救美滴,他自己当时都傻愣住了,不敢凑上去。等他平复心情回去找你的时候,你也离开车站了。”
“妈悄悄跟你讲,其实当时我也觉得你爸很特别,回去的时候还梦过他嘞。”
周依伊双手托着下巴道:“妈,那你当时跟爸一样患得患失吗?”
“那没有。”
周宣进门就见苏焱母女俩胳膊挽着胳膊说说笑笑。他将包裹放在地上,拧开小院里的水龙头洗手。苏焱和周依伊见了她,齐齐笑着跑出门迎接他。周依伊帮拎包裹,苏焱拿了外套,进了门,一个端了水果一个倒了凉茶。周宣从进门那刻开始,眼里的笑意都没断过。
出差几个月,回家见了妻女他觉得所有的疲倦就都没了。打开包裹,里面全是他给妻女带的礼物,一半吃的,一半用的。
不过他也只能在家里稍作休息,紧接着又赶去营里开会。开完会天已大黑,苏焱与周依伊都还未睡觉。周宣洗漱干净,借着月光在院子里搓洗自己的衣裳,周依伊和苏焱站他两边说着话,笑声传到隔壁院里,祁连城忍不住踩着砖头朝周家这边看了看。
见周宣自己在那儿搓洗衣裳,忍不住对着老婆白冰道:“苏焱同志是十年如一日的不会心疼男人呀。”
白冰没好气道:“你怎么不说周旅长二十年如一日得疼老婆?苏焱讲得对,疼老婆的男人运气才会好。”
“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弄?怎么,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
祁连城见白冰炸了,连忙缩着脖子去厨房干活。同时心里暗暗后悔,他怎么就这么嘴贱嘞,好端端扯周宣干嘛。这营区里的军嫂就没有不夸他的。
......
深夜
周宣与苏焱还未睡觉,两人正轻声交谈着。
“焱焱,今年情况不同,都得绷着些,稳着些,低调些。”
周宣与苏焱稳中求静,整个海岛仿佛成了世外桃源。南市的闫鹏飞也越发低调,除了与工人兄弟打成一片,很少做冒头的事情。黑省的苏淼更加不敢了,吃了两次亏,如今她再不敢心存侥幸了。
这辈子她的好运都被苏焱吸走了,做什么错什么。不像上辈子,就算她做错了,结局走向也是好的。
而7月份的地震再次证实了苏淼说的都是真的。闫翔与林云云虽然早就信了她,可心口仍旧扑通扑通快速跳着,脸也通红通红。
苏淼埋头挖着地,汗水一滴滴润湿泥土,她两手心全是茧子。两辈子在娘家躲懒少干农活,如今一下子全部都补齐了。
昨天她接到郭凡的信,说要和她离婚。
在另一个县城的某处农场里,郭凡不知怎么想的,突然就来了这么一封信。
苏淼傻愣住了,她迟迟想不明白,为什么郭凡也要和她离婚。他凭什么抛弃她?
农活太重,心中郁气难消,苏淼一下子晕倒在田地里。
一群人急匆匆将她送到医院,她躺在板车上晕晕乎乎,感觉灵魂离开了□□,突然,她好像回到了现实世界。
漂亮国的别墅里,她正在泳池里游泳,闫鹏飞端着酒杯蹲在池边冲她笑,嘴里好像还在说些什么。一会儿,她又到了英国的城堡里,白人女佣给她送了全球限量的礼服过来,继女闫岚亲自给她化妆,脖颈的钻石项链比日月星辰还闪亮。
是的,晚年他们一家移民去了海外,生活十分自在。
清醒过后,苏淼只觉无尽的空虚。她闭上眼睛,意图灵魂再次回到现实世界里去。
这一世,是噩梦,是地狱。
她不要重生。
她要回到自己的世界,回归属于自己的生活。
她不要在地狱里煎熬。
从这天起,闫翔和林云云觉得苏淼疯了。她没日没夜的干农活,好几次将自己累到进医院,只要一进医院,她脸上顿时挂上幸福的笑容。然而身体一恢复,又开始各种折腾。如此来了几个来回,农场的管理人员都要抓狂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思考,苏淼顿悟了。
她重生到这地狱般的世界,定是妹妹苏焱诅咒的。这是妹妹创造的世界,所以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她就算知晓未来,也没有用。
......
苏焱看着苏淼寄来的道歉信,只觉得莫名其妙。她没搭理,随手扔灶里烧锅了。然而没几日,她又接到了苏淼的道歉信,诚意满满,全是悔意。
“周宣,你说苏淼这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受不了苦,想你救她吧。”
“那我可没有这个本事。”
此后每隔一段时间苏焱都能收到苏淼的信,她懒得看了,直接烧掉。女主是否真心,她早不在乎了。
倒是柳彩霞接到大女儿的悔过信心就变软了。她对着苏成钢哭诉道:“老大是真后悔了。只是这孩子也是糊涂,非得撞个头破血流才晓得家里人的好。”
苏成钢叹气道:“行了,别哭了,只要脑子转过弯来,以后日子错不了。”
“都下放了,怎么就错不了了?老头子,真没别的办法了?”
“办法?除了找焱焱,你想用别的什么办法?我还是那句话,你自己怎么折腾都行,但是不准连累焱焱。焱焱走到如今不容易,咱们当爸妈的帮不了忙,但也不该拖她后腿。”
柳彩霞翻身没说话,苏成钢把她的话都讲了,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至于闫鹏飞,他收到苏淼的疯言疯语,脸色铁青。难得的,闫鹏飞给亲弟弟打了通电话,只见他一脸严肃道:“小弟,我知晓你不喜欢苏淼,但也不能太过欺负人。你若是把人逼疯了,说出什么事情来,可是大麻烦。”
闫翔自从知晓大哥如何坑他后,再不把他当回事,接电话时白眼直翻,语气却跟以往一样,还道:“哥,你放心,都有我呢。”
“嗯,你注意点。对了,我给你寄了点东西,别忘了找老杨拿。”管理农场的老杨曾是闫鹏飞手底下的兵,闫翔和林云云并没有别人那么吃苦。
“谢谢哥。对了哥,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再等等。”
“嗯。”
第82章 82 巨轮-启动
76年上半年轰轰烈烈, 群众积压许久的情绪和不满全部爆发了出来,势若破竹,各级领导根本阻拦不住。仔细再看, 各级领导干部其实都在消极怠工, 民众倦了烦了,他们亦是如此。好在10月6日开始, 这场历时十年,浩浩荡荡的大运动总算结束了, 所有人都开始期待新的生活,稳定自由和平的生活。
镇政府办公室的窗户推至最开, 各领导干部无心工作,全依靠在窗边往外看。屋外大街上是沸腾欢悦的人群, 群众自发地在街上庆祝游行,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明媚的笑容。
时代的巨轮总算出了坑底, 各级干部在反思中寻找着新的方案。整整十年,华国都停滞不前, 经济上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工人们的平均工资比57年还要低了49元。而大多数农民辛辛苦苦一天,最后一算竟然还倒欠生产队的钱。
挣不到钱, 填不饱肚,生存问题赤裸裸摆在眼前。
经济上, 教育上,各行各业都在大倒退。
苏焱看着报纸深有所感,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工厂几乎没有活力和创新能力。苏焱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然而除了打谷机外,其他几乎都推进不下去。这年头人们的娱乐是看样板戏, 而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照着样板来呢。
好在上面意识到了问题,也开始了各种努力。苏焱的清闲日子没了,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她最近时时去县里开会,讨论的全是民生问题,所有干部都厌烦了思想汇报,所有人心照不宣地跳过场面话大空话,简单直接地深入研究问题点。
经过大半年深入民间的考察,现代化强国的观念被反复提起。首当其冲的是工厂改革,国家同意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
白龙镇有一家灯泡厂,发小汪萍的男人在里头上班。几乎所有工序都靠人工,灯泡全是用嘴吹出来的。这样的生产效率自然会造成物资紧缺。
这年头通电的地方少之又少,至少苏家岗除了干部所,其他地方都未通电,日常照明还是老式油灯。有些人家甚至连油灯都没有,倒点菜油在碗里,随意搓节棉花当引子,就这,非必要也没人舍得点。
供需的严重不平衡导致买什么东西都要弄票,排队去抢,群众生存可以用艰难二字来形容。
问题点赤裸裸地摆在那儿,不得不做出改变。
除了经济之外,教育也是大问题。作为基层干部的苏焱最近正做普查,一个村一个村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文盲。甚至好些跟周依伊差不多大的小年轻也是文盲。高考的取消让大众普遍认为学习无用,读书无用。
去县城开会的时候,苏焱也看了城里的普查报告。城里比农村数据好看多了,小学文凭的人最多,但也有人上到初高中。
全国各地的统计资料纷纷涌入北京,距离大运动结束的第二年,全国各大媒体刊登了恢复高考这一重大消息。知青们在田野里奔跑,鞋子掉了,帽子飞了,却阻拦不住他们奔走相告的步伐。
周依伊举着人民日报愉快地转了个圈,她兴奋道:“妈,妈,恢复高考了。我要去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