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华皇贵妃
在这医疗条件落后的大晟,女子生产本就不易更何况程寰玥怀的是双胎,折腾到后半夜也未能生出来。
虽按宫中惯例,后宫嫔妃小主都应过来,但圣上下了旨不许她们打扰,这般瑶华宫显得便格外安静,福禄有心观察自是发觉此时守在瑶华宫宫外之人已换成御前侍卫。
心下慌乱,他虽是无根之人但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般自是猜到程寰玥怀的是双胎,若诞下双生子恐要不好。
翌日晌午一声凄厉惨叫伴随着婴儿啼哭声,程寰玥产下一子,苏叶悬着的心已然到了嗓子眼,藏在袖中的手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她余光扫见不知何时兰慧端着热水盆走了进来。
:
轻轻抿唇,并未唤住她。
生了一个后, 第二个倒是顺利不少,短短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便听到项嬷嬷说看到孩子头了,让程寰玥用力。
待孩子生下来时,苏叶只觉周身被静止了一般,度秒如年。
“恭喜华嫔娘娘是个康健的小公主。”
苏叶听言欣喜若狂,但双腿却好似使不上力气般跌坐在地上,她控制不住得唇角微微上扬,眸中却是蓄满了泪珠子。
大悲大喜。
圣上知晓后自是龙心大悦,龙凤胎视为祥瑞高声大喊三声‘天佑大晟’,随即竟不顾祖制像是个毛头小子般冲进产房,高和忠想拦都未能拦住。
兰慧走到苏叶身旁颤抖着扶起她,苏叶感受到她潮湿的手心,抬眸瞅着她随即莞然一笑,如释重负道“辛苦你了。”
虽未多言,但兰慧知晓苏叶其中之意,她赌对了,虽在娘娘跟前她不算甚,但在苏叶跟前她便是亲信,这般她已然知足。
“爱妃辛苦了。”圣上瞅了一眼苍白面容的程寰玥后便从项嬷嬷手中接过小皇子,虽未足月显得瘦小但确是个康健的,仔细养养便可。
他终又有康健的儿子了。
“传朕口谕,华嫔自入宫以来贤淑有加,贵而不恃,淑慎性成,勤勉柔顺克娴内则淑德含章,为皇室延绵子嗣,功不可没着即晋封为正一品皇贵妃,赐住琼华宫。”
竟是正一品皇贵妃。
要知晓在后宫之中只有皇后一人可称为圣上之妻,便是贵妃也不过是圣上妾室罢了,低位小主们更是连妾室都不如,遇到喜拿乔的,每日都要像自己所在宫中主位娘娘晨昏定省,甚至伺候其用膳。
若是遇到容不得人的主位娘娘,那日子过的恐连内务府杂役宫婢都不如。
但皇贵妃不同,虽不能称之为圣上之妻,但却是后宫众嫔妃之首,地位尊贵如同副后,可名正言顺的掌管凤印,统摄六宫接管后宫事物,更可受众嫔妃每日请安,便是新受宠的小主在后宫之中无皇后时也是要翌日像皇贵妃请安行跪拜大礼。
苏叶原想若是程寰玥能诞下龙凤祥瑞,或能晋封为从一品贵妃,未曾想竟一步登天,直接被晋封为正一品皇贵妃。
需知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则犹如天堑。
不同于瑶华宫,琼华宫是离圣上所居乾清宫最近的宫殿之一,仅次于皇后所居的坤宁宫。
苏叶整个人都好似没了力气一般,连日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一时间自是不适应,她强撑着对着还在床榻上躺着的程寰玥喜涕而笑。
程寰玥对着苏叶伸出手,苏叶上前拉住她。
“这些日子恐是难熬,好在老天怜悯,自后本宫许诺你鹏程万里,锦绣前程。”
苏叶故作激动连连点头,一副喜的不知如何是好的模样,喃喃的唤了一声“主子。”
三皇子同三公主是龙凤祥瑞,但毕竟是未足月便出生的,故而比不得足月出生的二公主宝珠,瞅着小小瘦瘦,像个没毛的小猴子一般惹人心疼。
项嬷嬷原打算待程寰玥生产后便回内务府,继续当着闲差,这般倒是离不开了,亲自照料。
圣上为三皇子赐名宸瑜,寓意珍贵无比。
三公主则赐名宸珠,苏叶知晓后微微松口气毕竟大公主名为明珠,二公主名为宝珠,真担心圣上顺着赐名为珍珠,显得俗了些。
宸字尊贵,视为龙代表皇位。
便是祚王的祚字也无法比之,圣上之意溢于言表,勿说后宫嫔妃便是满朝文武得知后也不免咋舌。
大晟要变天了。
祚王知晓后不禁冷“呵”一声,眸中狠厉阴毒之色丝毫不掩藏“宸,本王倒是要好好瞅一瞅他能否承受得住。”
自舅舅残疾后,父皇便有意打压忠国公府,甚至为了一个出身卑贱的淳妃以及呆傻的皇子降了母妃的位份,还围了长乐宫便是他去看望母妃也被拦了下来。
如今竟晋封程家五姑娘为皇贵妃,为其生的孽障赐名宸瑜,着实可笑,也不怕其压不住这福,早早夭折了。
看向忠国公府四公子蹙眉道“倒是可惜了,若是当初你把那程五收了,也能为本王解忧。”
“程子慎就是个无用的蠢货,若不是当初我信了其话,也不会是如今这个局面。”
祚王挑眉道“莫不是装的吧。”
“他倒有这脑子。”忠国公府四公子嗤之以鼻道。
“待本王这个好弟弟洗三之日时,本王倒是要好好瞅一瞅。”
“王爷,事关重大此时恐圣上已然做了万全准备,他如今不过是一个吃奶的婴孩,自是不足为惧,待娘娘解禁之日再做谋划。”
“本王自是知晓。”
瑶华宫
苏叶在程寰玥授意下,已然回到她跟前伺候,王盼儿并不觉有甚,可红樱儿心中不满却是日渐增多,但也知晓是不能得罪苏叶的,便只得暗自憋屈,私下也会拿丝竹、丹枫还有兰慧撒气,不过也只限于是言语上。
这般作态苏叶尽收眼底,也知晓其中缘由,对其自是不喜,程寰玥对苏叶有些愧意,便想着补偿一二,她瞅出苏叶面对红樱儿时会冷脸,便知晓其不喜。
红樱儿的性子她自是知晓,身边也需这般行事之人,何况她还是要给吕嬷嬷脸面的。
故而同苏叶主动提起红樱儿,苏叶莞尔一笑,声音中故意显出些撒娇之意道“主子,奴婢的故意而为之的,这般想来她为在您面前得脸做事就会更加用心,反正奴婢知晓无论如何在主子您跟前,旁人觉不会越过奴婢去,何况她虽有些张扬但懂得守底线,无伤大雅。”
小皇子已然出生了,苏叶自是感觉到程寰玥对她心有愧意,但这份愧意又能持续多久呢,时间长了恐要变质,这般不如寻个机会让她减少在程寰玥身边伺候,从而有更多机会同小皇子接触。
那才是她未来安身立命的筹码。
远的亲,近的臭的道理她自是知晓。
程寰玥对苏叶这般说辞自是满意,眸中笑意便更深了些,想来是她多忧了。
“那是自然,在本宫心里你最是重要,便是木棉如今也越不过去你。”
“主子不许哄奴婢,恐木棉姐姐知晓后要闹的。”苏叶如当初般在程寰玥跟前说着俏皮话。
一时间主仆二人其乐融融,好似无任何隔阂般,这般不过是苏叶的退让罢了,她是奴婢,这般身份怎能同主子较劲。
又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按大晟宫规,从一品皇贵妃身边伺候之人除了九品掌事女官、从九品中监外宫婢、小监可为各为十二人,这般便又要进八人。
除此之外便是三皇子、三公主身边伺候之人,奶嬷嬷便要各自三人,这就是六人。
各自还需宫婢两人、小监两人,皇子身边还可设一名中监,这般算下来要新进来的人自是不少的,如此也易让旁人钻了空子。
好在三皇子、三公主身边有项嬷嬷坐镇倒也无需太过于担忧,但求人不如求己,项嬷嬷并不会在瑶华宫留太久。
除非圣上开口,但苏叶观程寰玥之意自是有些不愿的,苏叶知晓缘由,却是多有不便。
项嬷嬷身份摆在那,她虽为奴却不能像对奴婢一般态度,若是敬着便好似请来半个婆母一般,不主不奴的着实别扭。
再加上待程寰玥出月子后便要搬到琼华宫,这般苏叶便觉得有些分身无术了。
内务府周大监已然坐不住了,他着人寻兰慧让她把染了赤瘟之物送到三皇子身边,兰慧接过此物后便是连瑶华宫都不敢回了,她未曾想到周大监竟如此胆大包天。
但其又不能让周大监的人发觉,这般便躲在瑶华宫外那片小竹林之中。
待宫门要落锁之时,苏叶发觉兰慧并不在瑶华宫内,便觉出了事,让福禄机灵些寻一寻。
他在小竹林发现兰慧时正要走进去便被兰慧叫住“快去告诉苏叶,周大监往我这里塞了可染赤瘟之物,若是,若是我未能熬过去,一定要救我阿妹。”
福禄不敢耽搁,留下“保重”二字便匆匆跑回了瑶华宫。
苏叶知晓后眸中满是不可置信,周大监果真是走投无路便丧心病狂起来,他就不怕圣上也染上赤瘟,不,他背后之人恐正有此意。
第七十二章 捉虫
苏叶不敢耽搁,忙去寻程寰玥,连内殿门她都未进去,直接在门外禀告,赤瘟她是知晓的,就如同上一世口罩那般,空气也是可以传播的,虽福禄并未同兰慧直接接触,但在这个没有疫苗预防的时代,谁也不愿意去赌这个万一。
何况此事事关重大甚至可以说是谋逆诛九族之罪,她自是要更为谨慎。
况且赤瘟在大晟并没有治本之法,若是不慎染上便只得听天由命,真真的是九死一生。
程寰玥知晓后面露恐慌之色,一旁的项嬷嬷也未能保持住原先那般云淡风轻之色。
圣上如今极为稀罕三皇子宸瑜,可谓是日日都要来瑶华宫,若非兰慧弃暗投明早早便投诚了,简直是防不胜防,圣上很可能也会被染上赤瘟,便是圣上熬了过来想来也会因此厌弃三皇子。
若是未能熬过来,哪怕三皇子活了下来那他也会被视为祸端,别说日后争夺皇位了,能不能经得住满朝文武讨伐都是未知数。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说不清的。
这般自是于皇位无缘,祚王便可名正言顺继承大统,淑妃可不是什么宽厚良善之人,瑶华宫众人想来没人能活着走出去。
背后之人,其心可诛。
祚王已出宫建府,淑妃则是因被禁足封宫,故而未被染上赤瘟也属正常。
这般自是洗脱的干净。
苏叶能想到的,程寰玥自是也能,此招虽看似直白却是可一劳永逸,永绝后患。
福禄虽未直接同兰慧接触,但程寰玥自是不敢赌这个万一让他去乾清宫,就在一筹莫展之际,福康站了出来,跪在内殿外道“娘娘,奴才幼时染过赤瘟,承蒙老天爷怜悯让奴才活了下来,奴才家里人。”
程寰玥打断道“速去乾清宫。”
福康不敢耽搁从地上爬起来便跑了出去,宫人在宫内
行走是不许奔跑的,更何况此时各宫已然落锁了,这般自是被巡逻侍卫拦住。
福康忙道“奴才是瑶华宫的,要去乾清宫请圣上,三皇子有些不好。”
担忧走路风使声其背后之人狗急跳墙,更何况便是眼前巡逻侍卫又焉之其中没有淑妃的人,要知淑妃可是曾掌管后宫事务十余载。
灵机一动便说是三皇子身子不妥,这般自是无人敢拦着,谁都知晓三皇子如今是圣上的心尖尖。
可谓是一路畅通无阻。
高和忠知晓后忙带着福康进了乾清宫内殿,圣上此时已然宽衣解带,杨美人正跪在龙榻旁。
福康不敢多瞅跪在地上额头紧紧贴着地面道“圣上,内务府周大监有不臣之心,他抓了瑶华宫宫婢兰慧的家人威胁她,命她把染了赤瘟之物放到三皇子枕头下,兰慧担忧家人又赤胆忠心不愿背叛娘娘便一直躲在瑶华宫外的小树林,直到福中监寻到她,她并未让福中监靠近,奴才,奴才幼时染过赤瘟,故而娘娘派奴才来禀明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