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登基后,对于谦予以重任。
明朝上上下下同心协力,严阵以待。
于谦下令把各个城门全部关闭,若有撤退者,以军法处置,直接当斩。
而于谦自己则亲自督战。
明朝如此顽强抵抗,完全出乎瓦剌首领也先的意料,本以为擒获大明皇帝,再攻大明犹如囊中取物般容易,没想到如此僵持不下。
见形式如此,被一起捕获的太监喜宁出主意。
*
瓦剌大帐。
“大王,如今朝中立了新皇,怕太上皇朱祁镇是叫不开那城门了。”太监喜宁道。
太监喜宁因精通夷语被朱祁镇喜爱,这次土木堡之变,太监喜宁第一个叛变。
因他能说会道,得瓦剌首领也先喜欢。
“那该如何,杀了这废物皇帝?”也先瞅着什么都不是的朱祁镇。
这才被自己抓过了几日,大明江山直接易主,手下都是什么臣子,他这当的什么帝王。
“杀了那不是可惜了。”喜宁低头哈腰的,“先皇也是皇,若以先皇为筹码,让将领来谈判,得以金银,总有所获。”
“你个奸臣!”朱祁镇红了眼,什么叫做先皇,他不认,他还是皇帝。
“如何,您还想死不成。”喜宁对着朱祁镇冷了脸,蠢钝如猪的玩意,都什么境地了还敢对自己大呼小叫。
也先打量着朱祁镇,最后点了点头。
总不能白抓一场,得不了大明,得金银也好。
于是瓦剌首领也先听太监喜乐建议,派人谈和。
谈和书已经送到大明。
【大家晚上好,今天咱们继续唠大明战神朱祁镇。】
乐瑶直播间的时间转播到各个历史时空的时间纬度不一样。
在乐瑶这虽然才过了一个晚上,但是直播转到大明朝的时候却已是一个月之后。
而转到大秦可能是两个月之后。
所以,乐瑶虽然每天直播,但是因为延时性,到古代就不一定是多久。
大有神话传说中的“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
大明。
朱祁钰登基一月,在于谦和众将领的坚守下,瓦剌没有得大明的一寸土地。
今日瓦剌使者要谈和,以放回朱祁镇为谈判的筹码。
朱祁钰正在犹豫,毕竟朱祁镇皇帝,虽是废帝,到底接回还是不接回。
不管接或者不接,朱祁钰心里都别扭。
接回来,如今自己是皇帝,那该如何处置朱祁镇。
若是不接,怕不是自己日后要落得弑兄夺权的恶名。
【咱们的大明战神,除了叫门太子的称呼外,还有夺门之变。
之前咱们说过这个,在于谦的劝说下,朱祁钰把朱祁镇从瓦剌接了回来,关在大明七年。
所谓斩草不除根,才有了后来的夺门之变。】
【朱棣】:这样的孽障接回来作甚,就让他死在外面!
乐瑶十分同意粉丝朱棣的话。
【若他不被接回来,大明的历史也不会被改变,不对,说不定会变的更好。
这厮再次登基,直接杀了挽救大明的功臣于谦。
还有接了这么一大堆烂摊子的朱祁钰,最后是重病而死。
至于是不是真的病死的,就不得而知了。】
【对了,咱们叫门天子还干了一件人神共愤的时,不知出于什么变态的心理,他竟然把忠臣的妻女送给瓦剌。】
说到这,乐瑶带点自己的情绪了,这种人别说为君,就不配为人呀。
众臣看向于谦,满眼的不可思议。
叫门皇帝竟然弑杀忠臣,于谦于大人?!
还送妻女,谁的妻女?!众臣脸色皆变。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于谦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明,而那昏君竟然一转眼杀了忠臣,如此怎不让人寒心。
【拥护朱祁镇的徐有贞他们,就是想扶持傀儡罢了。
他们的理由是朱祁钰无后,大明江山要延续,比如再次让朱祁镇登基。
这就胡说八道了,朱祁钰的儿子是夭折了,且不说他还能不能生,但是朱祁镇有呀。
朱祁镇别的本事没有,生孩子还是挺厉害的,有野史说朱祁镇在瓦剌还有妻儿,是真是假就不知。
但是在册知道的就有九个儿子。】
【朱祁钰无子,最后为了皇室血统,也会力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朱祁镇登基,最后做太子的也是朱见深。
就是说无论朱见深这太子是坐定了。
而朱祁镇的夺门之变就是多次一举了,若是失败了,连带儿子都成了反臣之子。】
【虽然朱祁镇不是个东西,但是朱见深还是可以的。
要是说朱祁镇对大明最大的贡献就是生了个好儿子。】
朱祁钰认真的听着。
本还犹豫的他做了决定,像仙人说的,朱祁镇的贡献已经完成了,那他再没有被接回来的必要。
“传朕旨意,绝不议和。”朱祁钰走到于谦跟前,“于大人,乃为我大明栋梁,绝不能含冤而亡。”
“皇上。”于谦之所以想全朱祁钰将朱祁镇接回来,无疑是为了君主的名声,怕后人杜撰。
“于大人,太祖已透露天机,要的就是逆天改命,朕如何能不听从天意。”朱祁钰道。
“传朕旨意,立先帝长子朱见深为太子。”朱祁钰当下立了太子。
也先的议和被拒绝。
明朝继续反击,瓦剌军僵持多日,供给不足,如此耗下去无疑吃亏的是瓦剌。
瓦剌撤退,次年再以朱祁镇为把柄,让明朝以金银换人。
但明朝直接拒绝。
回曰:“罪人朱祁镇,攀敌卖国,不配为朱氏子孙,特踢出祖谱,贬为庶民,不得回朝!“
如此朱祁镇除了土木堡战神,叫门太子外,又多了一个容易,成了第一个被开除的皇帝。
【好了,大明战神的故事咱们就唠到这里,接下来说说以一己之力,把顺风局变成逆风局的,广神,隋炀帝杨广。】
【杨广进入直播间】
直播间又进来一个粉丝。
乐瑶笑了笑,她的粉丝,真会整活呀。
第9章
要说自乐瑶上次直播不过一晚上,但是隋朝却是过了多年。
此时的隋文帝已经年岁六十,已是垂暮之年。
隋文帝杨坚共有五子,全由皇后独孤伽罗所生。
五皇子皆为嫡出,自然是立长不立幼,杨勇为长子,遂立为太子。
只是多年前神迹乍现,让隋文帝杨坚见识了后世王朝的叫门天子。
于是杨坚担心自己的大隋也出这么个玩意,每每念之,夜不能寐。
不知皇太子杨勇登基后是不是败家子。
隋文帝杨坚日日等神迹再现求解,可一年复一年,神迹迟迟没再出现,整的杨坚这心七上八下的,也不知自己立杨勇为太子到底对还是不对。
隋文帝杨坚这么多年,兢兢业业攒了不少家底。
只要下任君主不像叫门天子如此作死,大隋的家底至少够三五代君主败的。
可凡事不能太绝对,明朝也不弱,没叫门天子朱祁镇的神操作,明朝也不会损伤国力到如此呀,杨坚就怕大隋也天降“神人”。
于是隋文帝杨坚开始特别关注皇太子杨勇。
具事甚微的观察……越看越像个孽障。
终于,公元前600年,隋文帝废太子杨勇。
同年十一月,改立二子杨广为太子。
皇二子杨广,有勇有谋,文武兼得,又严于律己勤俭节约。
隋文帝杨坚觉的立皇二子杨广,总不会错吧?
*
明殿。
杨坚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