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广利大败, 公孙傲因此也没有机会接李陵回来,并且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孙傲不仅没把李陵接回来,还产生了一个误会。】
【路人甲】:公孙傲除了跟着卫青能打胜仗外, 怎么跟谁都不行。
见天幕神迹对自己的评价, 公孙熬自我反省起来, 那肯定是自己的能力不行……
李广看公孙熬的神情, 以为他在为没把李陵接回来自责,于是开口安慰公孙傲, “公孙将军不必自责,那个孽障不配让你自责,投降匈奴,他该死!”‘
李广越想越气,他李家怎么出来这么个玩意!
【咱们来详细说说这个误会, 归来的公孙傲说他们抓到了一个匈奴俘虏, 那个俘虏说李陵帮助匈奴单于训练匈奴大军。】
【李广】:这个畜生!!!
李广跪下, “陛下, 臣立马回去杀了这个畜生!”
“不都说是误会,且听听。”汉武帝刘彻道。
虽然李陵投降匈奴, 但是他的确能打, 汉武帝刘彻不会因为没发生的事情就错过一员猛将。
【但事实上训练匈奴大军的并不是李陵, 而是和李陵同一时间投降的李绪。
之前李陵只能算被匈奴俘虏, 如今却坐实了投降之事。
在汉朝投降和俘虏在刑法上是有本质的区别, 被俘虏是出于无奈。
像李广还有赵破奴都被俘虏过,等他们逃回汉朝后虽有惩罚, 但后期仍旧被汉武帝重用。
但是投降的人可没有这个待遇,就这么说吧, 一人投降全家升天。】
*
宋
“到底是不是误会那可不好说。”赵匡美对此持怀疑态度,要李陵当真忠贞报国,之前就该死在战场上。
可他投降匈奴,就说明他并不是那么想死。
【由于李陵的投降,李家满门遭殃,在汉朝投降和谋反一样,是要灭门的。
于是按照法律,汉武帝刘彻灭了李陵满门,正因为这件事情有许多人说汉武帝凉薄。
但是从汉朝的法律看,李陵的确是投降了,并且后来也娶了匈奴公主。
当然,有人说正是因为汉武帝刘彻灭了李陵全家,他才心灰意冷的投降匈奴。】
乐瑶也不知该如何讲述李陵这个人物,说倒霉他是真的倒霉,但是说叛国他也是真的叛国。
“这个畜生!”李广再也听不下去,直接气的晕了过去。
汉武帝刘彻开始纠结要不要用李陵这个人,从这些事情的表现来看,即便是误会,但李陵终究是彻彻底底的背叛了大汉。
【说道李陵,咱们就不得不提苏武,同样是被匈奴俘虏,但是苏武宁死不降。
匈奴单于为了让他投降,断他水粮,可即便喝雪水吃草根他也不肯投降。
最后没有办法,匈奴单于只能把苏武打发到荒无人烟的北海去放羊,这一放就是将近二十是年。
匈奴单于还让李陵去劝说苏武,李陵把汉武帝刘彻的薄情寡义都告诉了苏武,但是苏武仍旧不投降。】
汉武帝刘彻记下了苏武的名字,同时对李陵的印象又下降了一截,虽然能打但是人品的确有些问题。
李广这一家人着实让汉武帝刘彻头疼,一边的确是有能力,但是能力又不是强到无可替代。
【阿斗】:苏武这样的才是大汉的臣子!
【阿斗】:李陵就是个有能力的叛徒!
反正阿斗是不能原谅李陵,他可是背叛了整个汉朝。
【说完李陵咱们继续说汉武帝刘彻后期对匈奴的战略,刚刚说了公元前97年由李广利率领的十三万大军和匈奴打成了平手。
到了公元前90年,汉朝再次对匈奴发动进攻,这次的主帅还是李广利。】
*
秦
听到这次出征的还是李广利,大将蒙恬他们不由的叹了一声气,“汉朝果真是后继无人。”
“不仅后继无人,也再无财力支撑。”公子扶苏道。
“扶苏,你是如何看出来的。”秦始皇嬴政问道。
公子扶苏开始分析,“从卫青霍去病时期的十万骑兵,到公元前99年的六万骑兵,说明汉朝已经无力再组建大的骑兵队伍。”
“这次汉匈大战,汉朝派出去的人马怕不是更少。”公子扶苏猜测。
【此次李广利带领七万主力大军,于此同时,商丘成率领三万大军从西河郡出发。
大将马通率领四万大军从酒泉出发,这次汉朝还是兵分三路。】
公子扶苏听汉朝还能整合十几万的大军,不由惊讶,多年的战争汉朝竟然还有如此国力?
难不成汉武帝刘彻在经济上有什么经营之道?
不光是公子扶苏,秦始皇嬴政也十分好奇,他想知道汉武帝刘彻是怎么做的如此发动战争还有家底。
即便汉文帝汉景帝事情休养生息攒下了银子,也禁不住汉武帝刘彻如此折腾。
待会神迹若讲到汉朝的经济,他得好好听听。
【咱们一起来看看此次战绩,马通没有遇到匈奴因此没有损失,而商丘成则惨败。
贰师将军李广利那边开始还好大败匈奴,可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功绩,他继续深入,但万万没想到他最后被匈奴夹击,全军覆没。
而李广利也投降了匈奴但是李广利的运气就没李陵好了,虽然也当了匈奴单于的女婿,但最终被人陷害,投降一年后被当成祭品祭天了。】
整个汉朝一片死寂,之前汉武帝刘彻听的有多兴奋,如今就有多糟心。
【公元前90年这次大战是汉武帝刘彻时期最后一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
公园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
听到自己的死期,汉武帝刘彻并没有过多的情绪,自己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长寿的君王了,如今他关心的是自己的下一代君王如何。
听神迹讲述了很多后朝之前,汉武帝刘彻深知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如今他都亲自辅导太子刘据,也不知道刘据登基后表现如何。
当下汉武帝刘彻对刘据还是很满意的,有个当君主的样子。
【汉武帝】:汉朝下一代君王刘据如何。
汉武帝刘彻插空赶紧问,若刘据是个混账东西,他得赶紧换了太子。
乐瑶一看名叫汉武帝的粉丝主动提到了太子刘据,她便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本来乐瑶还想盘点历朝历代的倒霉太子,没成想如今变成了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直播。
【要是史上最悲催的太子,刘据肯定要名列前茅,咱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巫蛊之术。】
巫蛊之术?汉武帝刘彻一愣,难不成自己也废太子了?那继承汉朝大统的是谁?
第360章
【这次巫蛊之术的主角是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与皇后卫子夫之子,大将卫青是他的舅舅。
因为汉武帝刘彻在位时间太长,导致刘据在太子之位时间也长。
之前咱们说过,皇权面前无父子, 在封建王朝最难当的就是太子, 历朝历代顺顺利利继承皇位的太子少之又少。】
*
唐
听神迹说到这, 李治和李泰不由的看向他家大哥李承乾, 这次他们两人可不和大哥抢,让他们大哥顺顺利利的当皇帝。
随后两人又看向他家父皇, 讲真,他家父皇真是难得的晚年不昏庸的主,不愧是千古一帝!
*
蜀
“若是太子刘据能顺利登基,不知大汉会如何。”阿斗感叹,但是他想了想, 好像大汉的历史的轨迹也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
汉
听神迹提到自己活的太长, 汉武帝刘彻不知为何一下想到晚年昏庸的唐玄宗李隆基。
汉武帝刘彻觉的自己不至于和唐玄宗李隆基一般吧?
【刚开始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对太子刘据的确不错, 加上太子刘据身后可有卫青和霍去病。
可以说汉朝后期的武将很多都是有卫青和霍去病一手提拔起来的,有强劲的外戚支持, 刘据的太子之位自然牢固。
起码在卫青还在的时候, 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关系还是很不错。】
听神迹开始分析太子刘据, 汉武帝刘彻相当认真的听着, 在他的印象里刘据是个温和听话的孩子, 这样的刘据怎可能行巫蛊之术。
汉武帝刘彻心底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便是自己晚年昏庸。
【但是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性格却是截然相反, 根据《汉书》记载,太子刘据性格温和, 温和到汉武帝刘彻都怀疑刘据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汉武帝刘彻性格强硬,是雄君,因此他很厌恶自家太子如此软弱的性格。
但是汉武帝刘彻心里也清楚,汉朝经历了如此多大战,需要修养生息,因此下一任帝王必须是个守城之君。】
*
秦
秦始皇嬴政不由点头,怪不得汉武帝刘彻能和自己并称千古一帝,在政治方面他的确足够清醒。
“正是因为太子刘据性格温和,汉武帝刘彻才会如此打匈奴。”公子扶苏似乎明白了什么,汉武帝刘彻这是在为后朝君主着想。
因为汉武帝刘彻知道,若自己在位期间不怕匈奴打趴下,那到了下一任皇帝便会被匈奴欺负到头上。
公子扶苏不由的看向他家父皇,那自家父皇如此强硬也是为了自己。
想到这,公子扶苏愈发觉的自己不争气,自己怎么就辜负了父皇的期望,自杀了呢?
公子扶苏特别想知道,自己为何自杀,不会和宋朝太子那般受不了压力而自杀的吧?
【后期随着汉武帝刘彻的儿子增多,太子刘据的危机感自然加剧,咱们来看看汉武帝刘彻是如何安慰太子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