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听到神迹对自己的评论,心立马沉了下来,他自认为自己是有能力的,也承蒙两位先帝的肯定,但如今他却不确定了……
汉武帝刘彻听神迹对李广的评论,提炼出要点,守城不错,或许他该调整一下对大将李广的定位。
【公元127年,匈奴再次故伎重演,进攻了之前的渔阳还有上谷,杀掠百姓两千余人。
但是匈奴也不久战,他们抢完了就跑,汉军根本来不及支援,但是等汉军撤退了,他们再次侵犯。
可以说匈奴把运动战发挥到极致,如此既抢夺了汉朝边境,又让汉朝边境的汉军一直处于疲惫的防守状态。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也是最让汉朝头疼的地方。】
汉武帝刘彻不住点头,不愧是神迹,分析的就是透彻。
匈奴和汉朝的边境拉的太长,此时的汉朝根本不可能在每个边境派兵驻守。
*
唐
“但是派兵驻守,就藩镇割据。”李泰道。
李泰出海贸易回来了,没想到一回来就赶上神迹,只是神迹这次说的是汉朝那些事。
虽然都知道汉朝那些事,但是李泰还是愿意听,反正治国的又不是他,自己就随性想说什么说什么。
神迹消失两年后,唐太宗李世民再次立李承乾为太子,虽然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李世民还是没有遵循历史的轨迹。
【面对匈奴再次侵犯,这次汉武帝刘彻改变了策略,这一次他不再派兵援助渔阳和上谷!
匈奴不是采取不断侵扰汉朝东部的策略么,那么汉朝就直击匈奴西部!】
寇可往!我亦可往!
天幕出现金光闪闪的一行大字。
*
秦
秦始皇嬴政眼中难得露出赞赏之情,上一次还是神迹讲述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宗朱棣的时候。
如今秦始皇嬴政已经开始开拓海域,秦始皇嬴政的版图是他所见之处,都是王土。
为了心中的宏图,秦始皇嬴政开始调整秦朝的政策,通过神迹,秦始皇嬴政有了大量借鉴,秦朝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王朝。
*
汉
卫青听到帝王的宏图伟略,他整个人都激情澎湃起来。
卫青的想法和汉武帝一下,敌可往,他们汉朝大军也可打!
第344章
【汉武帝刘彻把目标定在河南之地, 也就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秦始皇嬴政让大将蒙恬出征夺回的也是这个地方。】
*
秦
“夺回!”蒙恬一个激动。
匈奴不光是汉朝的心头之患,同样也是秦朝的心头之患,不然秦始皇嬴政也不会去修建长城。
蒙恬听此, 恨不得立马带兵出征, 赶紧夺取河套之地。
秦始皇嬴政给了蒙恬一个眼神, 让他先淡定, 如今还不是时候。
【河套之地草木肥沃可以放马牧羊,更重要的是它的地理位置。】
天幕中再次出现地图, 着重把河南地图放大,并且还把山川地势全部标注的清清楚楚。
这对乐瑶来说很简单,毕竟网上一搜就能搜到,但是对于古代来说这种详细程度的地图绝无仅有。
【河南有黄河、阴山作为天然的自然屏障,有此屏障便可把匈奴阻挡在外。
同样的, 若河南之地落在匈奴手中, 就等于中原门户大开, 要知道河南之地距离汉朝都城不足千里。
正因为匈奴掌握了河南之地, 他们才会如此轻松的对汉朝边境发动攻击,匈奴的楼烦王和白羊王长期盘踞在河南之地, 他们就是匈奴攻打汉朝的先锋大队。
由他们先行进攻, 然后其他匈奴大军再整合攻打, 可以说河南之地就是匈奴攻打汉朝的一个缓冲的跳板。】
汉武帝再次感叹神迹不愧是神迹, 方才他心中所想就是拿下河南之地, 只有拿下了河南之地,日后在对抗匈奴的战斗中才不会制约。
*
秦
除了汉武帝他们之外, 秦始皇嬴政听的尤其认真。
之前那些朝堂离秦朝太远,但是汉朝不同, 按照神迹所述汉朝应该在秦的后面,他面临的问题就是秦之后要面对的问题。
秦始皇嬴政虽然不抱有让大秦帝国千秋万代的想法,但这次起码不能二世而亡。
秦始皇嬴政又在竹简上刻上“匈奴”二字。
想到匈奴,秦始皇嬴政又想到武器的问题,目前秦朝大军虽然强大,但是武器太为笨重……
秦始皇嬴政对明朝的火器很有兴趣,但目前还没研究出来。
【咱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帝刘彻精彩的部署。
首先汉武帝刘彻武帝派出大将从代郡出击,目前对于汉武帝刘彻到底排出哪位大将还有所争议,这个咱就不详细研究。
总之汉武帝刘彻先派出一路大军吸引匈奴火力,随后派大将卫青云中郡出发。
这次大将卫青的行军路线去沿着秦长城还有黄河北岸。】
【秦始皇嬴政】:断朔方郡。
【汉武帝刘彻】:断朔方郡。
非常难得,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的心声竟然出现在天幕上,且二人的心声还一模一样。
【对,大将卫青此举就是为何切断白羊王、楼烦王与匈奴王庭的联系。
大将卫青率兵直扑高阙塞,留下五千精兵直接断了匈奴的后路,而他自己也率校尉苏建、张次公等将从背后发起攻击!
匈奴的白羊王、楼烦王万万没想到汉朝大军竟会采取绕大老远从背后出击,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如此他们二人没有一丝防备。
匈奴的白羊王、楼烦王万被大将卫青打的落花流水,仓皇出逃!
大将卫青活捉了数千匈奴,并且还获得了数几十万牛羊!河南之地继秦始皇之后,终于再次回归中原!!】
澎湃的音乐响彻大殿!
天幕上出来了“三战,胜!”几个大字。
直播间前众帝王都知道,这是神迹在记录天将卫青的战功!
“朕就知道!”汉武帝刘彻哈哈大笑,他就知道自己的大迂回战术会胜利,之前大汉之所以败是因为没有将才,如今他有天兵天将,卫青!!
汉武帝刘彻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只要对治国有功的大将臣子,他自然重用赏赐。
汉武帝刘彻的凉薄只对无用之人。
跪在地上的三位大将听到卫青竟然夺回了河南之地,无一人不惊讶。
李广的眼中除了佩服还有不甘,他觉的若是自己出征也能大败匈奴,作为三朝老将,李广是有那么一点自负。
公孙贺知道自己的水平,从第一次大战迷路就能看出,看看人家卫青如此大迂回都不迷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不成是开了天眼?
一旁的公孙傲则一脸骄傲,不为别的,当年自己可是从刀下救回了卫青!
【收复河南后,汉朝的边境线往北继续推进,汉武帝刘彻随即在河套之地建立了朔方郡等五郡,并征调了十多万的民夫去朔方修建长城,加固北方这来之不易的防线。
并且就在汉朝收复河南的当年,匈奴的军臣单于竟然病死了,于是匈奴内部发生了分裂,军臣单于的弟弟发动政变赶走了军臣单于的儿子。
走投无路的太子于单只能投奔汉朝,这对汉朝来说无疑是天下掉馅饼,汉朝完全可以扶持于单为傀儡单于,以此来进一步分裂匈奴。
可惜的是于单到了汉朝没几个月就死了,史书上没有记载他的死因是什么……】
听到于单之死,汉武帝刘彻不禁惋惜,好好的一颗棋子怎么就这么死了。
【路人甲】:估计是因为水土不服吧?毕竟忽然换了环境,加上王位又被抢了。
汉武帝刘彻把神迹的每一言一句都看在眼里,水土不服?
看来他得好好的给这颗棋子调养身体,在榨干他身上最后一丝价值前,他不能死。
【于单之死算是解决了发动政变上位的伊稚斜单于心病,于是他开始一门心思的想要夺回河套,毕竟河套作为军事要地,匈奴当然不甘心如此被汉朝夺走。
但是汉武帝刘彻却一直加强朔方的建设,为了朔方,汉武帝刘彻甚至放弃了汉朝西南方面的攻略。
汉武帝刘彻此举遭到了朝堂众臣的反对,毕竟朔方太过遥远,修建城池花费巨大。】
听到神迹所述众臣反对,汉武帝刘彻眼神中透出狠厉和不屑,他决定的事情从来不会改变。
在汉武帝刘彻看来朝中的这些大臣没一个有战略远见。
“卫青,你如何看。”汉武帝刘彻问卫青。
“臣认为河套之地居要塞,战略意义重大。”卫青道,“即便难守亦要收住。”
“果真只有你懂朕。”汉武帝刘彻直接过来拉住了卫青的手。
“臣愿意誓死效忠陛下!”卫青说罢就要跪下,但是汉武帝刘彻却没让他下跪,可见汉武帝刘彻的双标,李广他们三人还在地上跪着。
“你可不能死。”汉武帝刘彻道,“朕还指望将军为朕收复山河!”
“臣定拼尽全力,为国效忠。”卫青换了个说辞,不再提死。
李广也随即发自内心的道,“臣亦誓死效忠陛下,为大汉江山死不足惜!”
公孙傲和公孙贺也表态。
“众将军请起。”汉武帝刘彻终于让跪地的三人起来,经神迹提点,汉武帝刘彻希望他们三人能立下战功,而不是跪着检讨。
于汉武帝刘彻而言,检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只需要能打胜仗的将军,而不是忏悔的无能之辈。
【但是汉武大帝一旦定下来的战略,任谁也无法改变,事实证明,汉武帝刘彻的确是有常人不能及的远见,不愧是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