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336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第327章

  【贞元二十一年一月, 唐德宗驾崩,太子唐顺宗李诵继位。

  算起来,李诵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中间还经历过废太子风波, 能走到登基这一步着实不容易。

  李诵当太子这二十多年, 表现也很不错, 当年泾原之变的时候还是他亲自断后, 护送唐德宗李适的安全。

  咱们一起来看看唐顺宗李诵短暂的执政期间都干了什么。】

  李适皱起眉头,为何是短暂的执政?

  李适和李豫的第一反应就是唐朝又发生了政变, 没办法,谁让唐朝的政变太多了……

  “把李诵叫来。”李豫派人把皇孙李诵叫了过来,他对这个孙子一直还挺满意,之前还萌生了立皇太孙的想法。

  李诵一来就给神迹行大礼,可见他对神迹的尊重,

  【李诵上台前就有自己的太子班底, 等他登基后自然重用原来的幕僚, 也就是“二王八司马”, 即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韩晔、韩泰、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

  依托原本的班底,李诵刚上位便开始革新。

  首先唐顺宗上来就罢了宫市五坊使, 咱们之前说过唐德宗时期的宫市, 说白了就是直接抢老百姓东西, 如此那些为非作歹的官宦们再没理由去剥削百姓。】

  李适听神迹说起自己的“事迹”, 再次觉的自己不配为帝。

  竟然以杀鸡取卵的方式来敛财, 不管目的是什么,但是的确是昏君所为。

  【其次唐顺宗禁止节度使进贡, 这也是唐德宗敛财的手段之一,当然了拿人手短, 唐德宗李适拿了节度使的进贡,自然要放纵他们。

  而节度使拿了这么多银子进贡,定要回血,血包又是老百姓。】

  李诵惊讶的看向他家父王,在李诵心里他家父王可是刚正不阿,特别对节度使嫉恶如仇,他怎会收节度使的银子。

  “父皇,儿臣不配……”李适刚要说自己不配为帝,李豫打断了他。

  “可就这一句话?”李豫需要的是李适的反思,而不是让他退位。

  “知错能改,自己的烂摊子自己收拾。”李豫道。

  李豫已经把自己的烂摊子收拾好了,接下来就是李适。

  【第三,唐顺宗李诵开始打击宦官,他家父皇唐德宗经历了那么多兵变后,最信任的便是身边的宦官,把禁军的兵权都交给了宦官。】

  *

  宋

  “这个唐顺宗虽然在位期间短,但也算的上是个明君。”赵匡美觉得有点可惜。

  赵匡美往他侄子赵德芳身边凑了凑,“你觉得唐顺宗是不是被害死的?”

  听了那么多明朝皇帝死于非命,赵匡美一听到命短的皇帝就觉得事情有点蹊跷。

  “还真说不准。”赵德芳是觉得唐顺宗的死有点猫腻,毕竟上来就改革,怕不是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

  唐代宗,唐

  重用官宦??这还是他家父王么?

  李诵觉得神迹所述的那个人完全是个陌生人,和他家父王完全不一样。

  他家父王怎么可能会重用宦官?!

  *

  秦

  听到这,公子扶苏大概猜到唐顺宗为何如此短命,改革的政策全都是良策不错,但关键是唐德宗李适放纵节度使和宦官太久,如今又来了一个手腕强硬的皇帝,怕不是……

  公子扶苏轻叹一口气,这就是大权旁落的下场,若一个帝王没有自保的势力,那什么政策都无法实行。

  秦始皇嬴政也看透了这一点,因此把兵权放给了公子扶苏,带兵打仗亦让他领兵,为了就是建立太子的势力。

  而秦始皇嬴政半点也不怕太子夺权,有实力的帝王是不屑于提防自己的儿子。

  【第四,唐顺宗还减免赋税,打击朝堂的贪官污吏,并且收回地方的财政之权并安插朝堂官员。

  这些改革眼看都是有利于朝堂的改革,改革之初的确也革除了大唐长久以来的不良信息风气。

  这是唐顺宗李诵的成就,自然也是革新派的成就。】

  *

  唐

  李承乾听后朝唐顺宗如此改革,不由的叹气,他不否认后世的这些帝王初衷是好的,但是变革的时候首先要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

  哪怕是开国皇帝还要忌惮权衡各方势力,也不能上来就开始翻天覆地的改革。

  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步伐不能太大。

  李承乾总结了一下唐顺宗李诵面临的局面,首先藩镇割据仍旧在,唐德宗后期采取了放任之策。

  其次中央军的兵权落到了宦官手中,目前不知宦官是否听从唐顺宗命令。

  最后,唐顺宗启用的大臣都是朝堂新秀,并没有多少根基。

  如今唐顺宗一下得罪了藩镇还有宦官,就看他能不能拉拢住朝堂众臣。

  “够强硬,够自信。”一旁的李泰吐槽,自打没了当皇帝的心思,李泰整个人的状态明显变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反正不怕得罪人。

  “但怎么不掂量掂量自己。”李泰觉得唐顺宗此次变革不会太顺利。

  【李泰】:这次变革,得罪了多少人?

  李泰没想到自己的心声竟然出现在天幕上,有点小高兴。

  【改革自然是要得罪人的,起码唐顺宗是得罪了藩镇还有宦官,至于朝堂的众臣,自然而然的分为了革新派和反对派。

  因此以王叔文为首革新派的需要推进革新,但凡是不同意革新的,不论是不是忠臣都不差别的打击,由此朝堂内部对此次革新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全部都得罪了。”李适叹气,他觉的自家儿子和自己一个性子,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也不考虑自己的实力。

  “可觉的自己做的没错?”李豫问李诵。

  李诵的性子不像李适那么冲动,他思考片刻,“是孙儿错了,错在急功近利。

  李诵自己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在急什么,仿佛时日无多的样子。

  【李诵】:我是要死了吗,这么急。

  别看李诵沉稳,但是心里活动却不少,这不他的心里话出现在弹幕上。

  【没错,在改革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唐顺宗李诵忽然中风了瘫痪了……】

  李适看向自家儿子,怎么会……

  李诵猛然抬头,还真是?

  【要知道这场改革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唐顺宗李诵,“二王八司马”这十人都是文官,手中可没什么兵权,论实权不如宫里的宦官,唐顺宗一倒,改革就得夭折。

  于是几人开始为未来谋划,起码要阉割宦官的权利,王叔文建议把禁军的权利从官宦手中夺回,唐顺宗随即安排大将禁军奈何手握兵权的宦官不交呀。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不论文官武将还是宦官外戚,手中只要有了实权就会硬气,没有谁会一直对皇权忠诚。】

  天幕中出现卧床不起的唐顺宗。

  【唐顺宗病成这般,自然要考虑立太子之事,然而王叔文却不赞成立太子。

  原因很简单,一朝天子一朝臣,还了皇帝改革之政也就作废了。

  但是唐顺宗却没听从,而是立了李纯为太子,且不久后唐顺宗的身体越来越差,因此就让太子监国。

  再后来,唐顺宗干脆把皇位让给了太子李纯,成为了太上皇。

  而依附于唐顺宗的革新党随着唐顺宗倒台,且之前又得罪了那么多人,连新任皇帝也得罪了,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李适和李豫父子二人不由自主的对视一眼,他们本来以为是兵变,没想到是这般。

  【唐顺宗的退位看起来是因为身体原因,但是对于他的死,如今却有争议。】

  【李诵】:有争议?难不成我是被宦官害死的??

第328章

  【目前对于唐顺宗之死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唐顺宗被宦官集团给害死的,毕竟唐顺宗要削宦官的权利。

  第二种说法是唐顺宗是被太子李纯给害死的,毕竟李纯从太子到皇帝这一路走的太顺畅了。

  第三种说法是唐顺宗李诵就是自己病死的,没什么阴谋论。】

  “太子, 你觉得李诵是如何死的。”李豫当着李诵的面问李适。

  李诵面上虽然波澜不惊, 但是心里却感觉怪怪的, 他家皇爷爷和父王当着自己的面讨论自己怎么死的……

  李适认真的想了想, “儿臣觉得的宦官所为。”

  分析当下形式,宦官想要维持自己手上的权利, 扶持新君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诵点点头,但也不排除是他未来儿子为了皇位弑父。

  【咱们一起来唠唠为何唐顺宗之死会成不解之谜呢?

  咱们还是从现有史料分析,看看能不能分析出什么蛛丝马迹。

  首先是大诗人刘禹锡在《子刘子自传》中的一段记载,要知道大诗人刘禹锡除了诗人的身份外,还是“二王八司马”的参与人之一。

  因此他的话可以作为参考, 但不排除他带着个人情绪。

  在《子刘子自传》中, 刘禹锡说自打唐宪宗李纯继位后, 唐顺宗李诵已经病了很久, 且不让任何人见。

  这听起来就藏有猫腻,为何唐宪宗李纯不让任何人见太上皇李诵呢?】

  *

  宋

  “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赵匡美只要一听到这种宫中秘史就来精神, 本来他就对唐顺宗之死带有怀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3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6/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