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李斯领旨,看来黑眼圈又要加重了。
“公子高,你有何看法。”嬴政又随机开始考儿子,因为儿子众多,一个个的问下去怕错过神迹所言,因此嬴政采用抽查。
公子高一个用力直接把笔刀扎进了书简里,“回父皇,儿子还没抄写完,因此没有任何想法。”
秦始皇皱眉。
“扶苏,你有何见解。”秦始皇再问。
公子扶苏站了起来,“儿子认为,朝堂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如此新政才能实施。”
“嗯。”秦始皇嬴政的眉头还皱着。
见两个哥哥都答了,胡亥积极起身,“父皇,儿子认为,您的见解最对,儿子听您的!”
听胡亥拍自己一次两次马屁,秦始皇嬴政或许还高兴,可以听多了,嬴政心里却不对劲起来,小小年纪,和谁学的攀炎附势。
【不管蔡京的执行能力再怎么好,宋神宗驾崩后,新法最大的后台没了。】
又听到驾崩二字,宋神宗忽然想到什么,定眼看向司马光,“司马光,你是不是盼着朕死?”
“臣不敢,臣惶恐,臣愿意以性命换官家长寿。”司马光立马否认。
“呵。”王安石背手冷笑,“你倒是真敢说,你倒是真给呀。”
“若能以命换命,我司马光自然愿意!”司马光大义凛然。
“我不大信。”一旁的苏轼小声和他弟弟吐槽,“弟弟,你信么?”
苏辙颇为无奈的看他哥哥,什么话都憋不住的他哥,苏辙没应但是摇摇头,他也不信。
司马光……
【如此蔡京就变成了被打击的新党,按理说下场应该和苏轼一样,贬贬贬。
但蔡京却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宋神宗驾崩后,以司马光为首的旧政党派再次上台。
司马光以一上台就要在五天之内恢复差役法,短短五天呀,怎可能做到。
这时候蔡京超强的执行力再次发挥了作用,他五天内完成了任务。】
【但是完成的再出色,蔡京毕竟是之前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新政一派,这就属于有污点了。
但是这难不倒他,他到司马光跟前表明忠心。
下官正是了解新法并执行新法之后,才知道新法不好,旧法才是好的。
但王大人固执不听,司马大人才是真正明智之人!下官愿意痛改前非,为大人效劳!】
墙头草的动画又出现了,这次大风换了一个方向,墙头草朝着那个方向倒了过去。
【蔡京一字一句都说到司马光心里了,于是司马光道,若人人都能像蔡京一样,大宋有什么事情办不到么!】
【可是司马光不到一年就死了,等着宋哲宗上位后,他又要执行他父皇留下的新法。
蔡京已经成了旧法党派,按理说这次蔡京得倒霉了吧。
不,蔡京可是不走寻常路的人。】
【此次变法,宋哲宗命章惇主持变法。
而后蔡京又找到了章惇道他自己拥护新法的决心,但毕竟之前在新旧党派反复跳脚过,章悙对蔡京心有芥蒂。
于是蔡京又说,他当年是王安石的得力干将,最了解变法,当初投诚旧派不过是委屈求全,让王大人的变法传承下去。
如今官家又要重新执行新法,自己的经验是最宝贵的,可帮助章悙完成官家布置的大业! 】
“此乃国宝级的墙头草呀!”苏轼感叹,甚至还为蔡京鼓掌,“官家,苏轼此生还从未见过脸皮如此之厚之人,求官家定让苏轼见他一面。”
此时此刻,宋哲宗殿上。
原本自信满满的蔡京!
原本面不改色的蔡京!
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跪倒在殿上,“官家,臣最后一次才是发自肺腑之言呀!”
【李隆基】:大宋真是人才倍出呀!!皇帝也是用人唯贤呀!哈哈哈哈!
【赵匡胤】……
【宋神宗】:我那个倒霉儿子,还用这墙头草了?
宋哲宗……
“拉下去,堵住嘴,朕不想听他说话。”宋哲宗下令。
【宋哲宗】:朕想知道,王安石的变法,会不会成功。
第33章
【若宋哲宗多活几年, 宋朝新政说不定可以成功,但是宋神宗这必定不会成功。】
宋神宗???他想不明白。
【宋神宗】:是因为我驾崩的早?
【宋神宗】:还是王安石死的早?
【宋神宗】:司马光死的晚了?
宋神宗连续三问,因为太激动,宋神宗都破了嗓子, 他的恢复华夏的梦呀。
司马光…
虽然被官家误会如此, 司马光仍旧要劝诫, “官家, 您不要听信佞臣之言,老祖宗的东西如何能变。”
“臣愿意为大宋王朝…”
“行了, 你闭嘴。”宋神宗摆手,他烦躁的很,难道他一心变法真的错了?
无数日夜,宋神宗都梦见宛如盛唐的大宋。
王安石不语,神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神迹说变法必然失败, 为何, 为何, 明明每条新法都对大宋有力,剑指冗官冗政。
【好了, 咱们言归正传, 方才咱们唠了宋神宗时期党派的纷争的人物代表, 大概就分了方才说的几类人。
真心想变法的王安石。
坚决守旧官吏代表司马光。
对事不对人的中立派苏轼。
墙头草权利至上派蔡京。】
【除了苏轼这种极少数的人, 宋朝大臣自分两派, 新政派上任打压旧派,旧派上任则打压新派。
原本只是新法旧法之争, 最后竟演变成新旧两派之争,且愈演愈烈, 最后荒唐到立什么党人碑。
新旧党互相立碑,碑上刻满对方的八百条罪名。】
“朕变法,是让你们互相排挤争斗的么,一个个的都不是好东西!”宋神宗指着王安石和司马光,此刻的宋神宗已经带上哭嗓。
那种被现实击打后无处发泄的愤恨。
“官家,您想开一点,不是还有皇子么。”苏轼真是谁都敢怼,也谁都敢安慰。
宋神宗甩袖,“你个苏轼,别又讽刺朕,朕又不聋朕听见了,朕的儿子也失败了。”宋神宗满脸悲呛。
*
宋哲宗,宋殿。
“所以,朕只要不死,便还有机会。”宋哲宗眼神中带着光。
底下的支持新法的臣子眼神也亮了,太好了,他们的春天也来了!
可以说父子的悲喜真是两重天…
【历朝历代变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王朝中末期,想变法成功就得天时地利人和,接下来咱们唠唠为何王安石变法失败。
以下只是主播的个人见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哈。】
乐瑶再往王安石心口插上一刀,变法失败…
此刻的王安石再没了之前的拗气,之前觉的人定胜天,如今却天命难为之感。
他想好好听听自己为何会失败,这也是王安石自变法来第一次好好听别人意见。
【刚刚提到了党派之争,有争必定先成立党派。
变法前宋朝的官吏大多守旧,说白了,工资待遇那么高,还能不干活,利益的即得者,谁愿意变法。
因此王安石就面临手下无人,于是开始疯狂没有选择的纳新,只要你支持变法,立马升官!
如此,王安石手下是什么人,即便遇到有才能,如蔡京等人,但是他们只贪图官位而已,风向一边,立马倒向。】
【举一个例子,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他的得意门生,可以说王安石的提携让他麻雀变凤凰,王安石是他当之无愧的恩师。
王安石被罢黜后,吕惠卿上位,后王安石再得重用,为了权力陷害王安石,甚至拿出两人之前的信件诬陷王安石。
如此吕惠卿和王安石彻底决裂,有王安石就没他,有他就没王安石。
如此可见人品如何。】
王安石叹了一口气,似乎,他认人不淑。
【再是宋朝分权制度造成的冗官,让朝堂对基层官员空置力度完全不够。
一个活,三个官职,但凡有一个拖后腿的,不上面下达的指令便完成不了。】
【还有政策实行的太快,步子迈的太大了,立马在整个宋朝铺展开,没有徐徐渐进,连修错的机会都没有。
举个例子,看起来最利百姓的青苗法,在王安石为地方官员的时候,的确效果好,但并不代表青苗法没漏洞,而是王安石执行力高。
青苗法普及后,果真被大地主钻了漏洞,官商勾结,以低价买,然后更高的价格卖出去,最后百姓穷哭,地主更富。
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最后国库的确也充盈了,但是银子不是从大地主兜里掏出来的,而是取之百姓,如此怨声载道。】
乐瑶放出悲凉的音乐,壮志未酬,壮志未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