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318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首先,咱绝不否认大将来瑱对大唐的功劳,此次分析只是站在唐代宗李豫的视角看待功臣来瑱。

  根据《旧唐书》记载,肃宗上元三年(762年),唐肃宗李亨便下令让大将来瑱来长安,但是大将来瑱却想待在襄州。

  为此大将来瑱便暗示他的手下向唐肃宗李豫上书,请求让他留在襄阳。

  从帝王的角度,特别是还在经历安史之乱,君臣极其缺乏信任的前提下,大将来瑱此举颇有藩镇割据的意味。】

  *

  蜀

  “国家如此动荡,他们君臣竟然还不一心,唉。”阿斗叹气,同时又庆幸自己生于蜀国。

  *

  唐睿宗,唐殿

  唐睿宗李旦极其认真的听着,就怕自家母后会忽然提问自己。

  武则天目光睿利的看向神迹,认真的听神迹的一字一词,同时脑海中不断的思考如何能让大唐避免后世之乱。

  【《旧唐书》记载,淮西节度使王仲昇向唐肃宗李亨进谏,说大将来瑱布恩惠收买人心,不能留任。

  然后在申州之战中,淮西节度使王仲昇与叛军作战被困,来瑱近在襄州却见死不救。

  随后,大将来瑱手下的行军司马裴奰告发来瑱,于是唐肃宗李亨起了要大将来瑱升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等职位。

  看似是重用大将来瑱,实际上是想夺了他的权,并让裴奰取而代之。

  可惜这诰命还没下,唐肃宗李亨便驾崩。

  以上是唐肃宗李亨时期对大将来瑱的态度,可见此时朝堂已经开始地方大将来瑱。

  而大将来瑱的所作所为,的确也有不妥之处。

  接下咱们看看唐代宗李豫登基后,大将来瑱的所作所为。】

  *

  宋

  赵匡胤听神迹之言,站在君王的角度来看,大将来瑱的确威胁到了皇权。

  不论他对唐朝有多大的功劳,一旦有了外心,于朝堂来说就是隐患。

  赵匡胤叹了一口气,这也是他之前为何提防武将的原因,只是提防的太为过头,导致大宋成了大怂。

  *

  秦

  “扶苏,你觉的此将如何。”秦始皇嬴政问扶苏。

  “站在唐朝皇帝的角度,虽有能力但却藏有异心。”公子扶苏道,这次他是站在帝王的角度。

  自打跟着神迹学习,公子扶苏发现很多事情若是站在帝王的角度看便完全不一样。

  或许在世人眼里此将是忠臣,但是在帝王的角度看,一个不遵从皇命的大臣,到底算不算的上忠臣呢?

  此时此刻,公子扶苏没有共情于大臣,而是共情于唐代宗李豫。

  实事求是,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当真给唐代宗李豫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局面。

  若换成自己,公子扶苏觉的自己怕不是做的还不如唐代宗李豫。

  弃城逃跑固然可耻,可像明朝崇祯皇帝那边自缢而亡,和大明朝一起亡,就是明君么?

第307章

  【根据《旧唐书》卷六十四记载, 在唐代宗李豫登基后,大将来瑱仍旧不离开襄州,并且声称军中没有粮食了,他得等着收了粮食再说。

  嗯…怎么说呢, 这理由一看有些敷衍。

  并且和之前的情况一样让属下给唐代宗李豫上书, 挽留自己。

  唐代宗李豫面对大将来瑱如此行径, 面上假装同意, 但是私下却派裴奰去取代大将来瑱。

  大将来瑱率兵反抗,裴奰大败。】

  *

  宋

  “以前不觉的, 怎么现在听来大将来瑱此举好似造反?”赵匡美道。

  听神迹听的多了,赵匡美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之前他一直把自己代入臣子,因此觉的唐代宗李豫是昏君,对战功赫赫的大将下手。

  但如今他站在皇权的角度看, 大将来瑱此举根本就是造反, 以武装力量反抗朝堂政权, 他这是想干什么?

  【但是唐代宗李豫并没有怪罪大将来瑱, 而是处置了裴奰。

  毕竟此时的大唐安史之乱的余孽还在,且外有吐蕃等外族威胁, 对于手上并没有多少兵力的唐代宗李豫而言, 再折腾不起内斗。】

  【路人甲】:虽然没有实力, 但是有大义, 个人觉的没有在此处置来瑱, 乃是唐代宗李豫的重大失误。

  *

  秦

  公子扶苏点点头,他同意神迹的这个观点, 但是他亦理解唐代宗李豫的处境。

  毕竟大将来瑱身后是武官集团,也就是大唐的节度使。

  若此时对来瑱动手, 就是对大唐的节度使动手,要是大唐没有外患也好,在有外患的前提下不能再有内忧。

  *

  武周

  武则天已经猜到为何唐代宗李豫会被外族打到城下,大将来瑱怕不是导火索。

  “太子你说说,你觉的来瑱该不该杀。”武则天问李旦。

  李旦没想到自家母后会问自己,下意识的看了自家儿子一眼。

  但是李隆基还在沉思中,方才武则天的那句话一直在李隆基心中回旋。

  “该杀。”李旦想了想,如此举动无疑于造反,自然该杀。

  “但是大唐内忧外患,安抚也是良策。”李旦又补充一句,讲真他心里也拿不准。

  怎么说大将来瑱也没和朝堂撕破脸,大唐又是用人之际,留着也不是不行。

  “到底是该杀还是不该杀。”武则天问,为君者最忌讳的就是优柔寡断。

  就如同唐代宗李豫,要不就在来瑱武力反抗时候诛杀了他,要不就信任到底不动他。

  这两种选择选哪种都可。

  “儿臣,儿臣…”李旦没法立马做出判断,额头都出了细汗,他最受不了的就是他家母后的压迫感。

  “孙儿认为,要不就痛快的杀,要不就不动。”李隆基给出答案。

  武则天眼中带着赞赏,虽然李隆基晚年昏庸,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孩子的确是李氏一族中最适合当皇帝的人。

  【大将来瑱虽有藩镇割据的趋势,但是并没有想做大唐的叛臣。

  在经历过裴奰一事后,他入朝谢罪,而唐代宗李豫则对他大肆封赏,任命大将来瑱为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务,看似升职但实际上却夺了他的兵权。

  不久后,宦官程元振上奏说来瑱勾结叛军,而唐代宗李豫信了程元振的话,导致流放了大臣来瑱,最后大臣来瑱死在流放途中。

  从以上行径,其实能够看出大将来瑱与朝堂的矛盾已经不是一日两日,所以到底是宦官程元振陷害才导致大将来瑱如此结局还是唐代宗李豫本意如此,想必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

  蜀

  “神迹的意思,这宦官不过唐代宗李豫的爪牙罢了,因此唐代宗李豫才不杀他!”阿斗似乎明白了什么。

  说白了,不是宦官和大将来瑱的矛盾,而且朝堂和大将来瑱的矛盾。

  刘备欣慰的看向自家儿子,通过神迹的学习他家儿子当真是长进不少。

  “那为何唐太宗李豫不直接下旨,非要借宦官之手。”刘备提问阿斗。

  “出了事情还有宦官背锅,虽然得昏庸之名,起码不会和节度使起证明冲突。”阿斗想了想,他家相父教过自己,这也算是为君之道。

  *

  唐睿宗,唐

  “皇上,你觉得的李豫对还是不对。”武则天又问唐睿宗李旦。

  只要武则天一发问,唐睿宗李旦就特别紧张,他尽量把自己代入到唐代宗李豫的处境当中,如此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但是当唐睿宗李旦真的把自己代入唐代宗李豫的处境当中,他却发现抉择真的是太难了。

  若当初就在来瑱用武力抵抗的时候杀了他,说不定也会引起内战,毕竟那些节度使的利益都是一致的。

  但是就这么不管,无疑是对武将的放纵,日后众将说不定就有样学样,朝堂下了他们不爱听的令他们便用武力抗旨。

  唐睿宗李旦思来想去,竟觉得唐代宗李豫的处理方式是最好的选择。

  “儿子觉得,他已然做了最好的选择。”唐睿宗李旦道,说完他还深深叹了一口气,为唐代宗李豫叹气。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大将来瑱被杀后的一些列的连锁反应。

  其一,大将仆固怀恩的造反,说起大将仆固怀恩的,他可算的上安史之乱中名列前三的功臣。

  并且为了平定安史之乱,全家四十多口人为过捐躯,这个是《新唐书》中所记载的。

  除此之外仆固怀恩还大义灭亲,亲手斩杀了向叛贼投降的儿子仆固玢。

  为了大唐,他还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和亲,可以说仆固怀恩前期对大唐的确是忠心。

  但为何如此忠臣,最终会背叛大唐,并最终和大唐刀剑相戈呢?】

  *

  唐睿宗,唐殿

  “这是为何?!”唐睿宗李旦听到又一忠臣背叛大唐,心口似乎被什么堵住了一般难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3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8/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