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308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听李旦的见解,李治点了点头,看来真正扮猪吃老虎的是他这个儿子。

  【相比之前的玄武门之变还有神龙政变,景龙政变无疑是失败的,平定的悄无声息,且如此快速的就被平定了。

  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为何景龙政变是唐朝唯一失败的政变。

  对比一下唐朝之前成功的政变,大家有没有发现其他的玄武门之变有一点极其的相似。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是杀了太子李建成,但前提是控制住了唐高祖李渊。

  神龙政变,李显杀二张兄弟,但同时控制了武皇武则天。

  景龙政变虽然杀了武三思极其党羽,但是却未控制唐中宗李显。

  早知道所有的政变都是以谋取最高权利也就是皇位为前提的政变,虽然史上都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头,但是哪个成功的政变不是以夺皇权为最终目的。】

  *

  宋

  听此,赵匡美拼命的点头,“对对对,明朝的明太宗朱棣,还有…”

  赵匡美看了一下他大哥,赵匡胤。

  赵匡胤也点了点头,的确如此,既然已经发动政变,自然是要夺取最高权利,若一旦心软,下场就如同太子李重俊一般。

  【显然太子李重俊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确切的说他没有看清朝堂局势。

  他一心认为自家父皇是被武三思还有皇后韦氏蛊惑,只要杀死他们,他家父皇就会幡然醒悟,与其说这是一场政变,不如说这是一场仇杀。

  但实际上,唐中宗李显之所以重用武三思,是为了接着他们的势力来巩固自己的皇位,他们是一根绳子上蚂蚱。

  太子李重俊真正的敌人不该是武三思,而是他的父皇李显。

  于是,本末倒置的计划出现,太子李重俊先杀武氏父子,如此惊动了宫中的唐中宗李显。

  并且在逼近玄武门之时,因太子李重俊没有当机立断的直接逼宫,导致唐中宗李显有了策反的机会。

  太子李重俊不明白,自他造反的那一刻,不管他有没有杀唐中宗李显的想法,这已然是造反而不是什么清君侧。】

  【阿斗】:那这不是一毫无意义的造反么?

  阿斗有些心疼太子李重俊,白白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明明是有血性的太子。

  *

  秦

  公子扶苏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场造反于大唐来说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若没有这场政变,日后的唐玄宗李隆基恐怕也不会如此顺利的上位。

  景龙政变最终还是给日后的唐隆政变做了嫁衣。

  *

  唐太宗,唐殿

  “这政变也不能说没有意义,起码削弱了外戚势力。”李治不觉得这场政变没有意义。

  唐太宗李世民点点头,这的确不是一场没意义的政变。

  【虽然这是一场失败的政变,但并不是一场没意义的政变,咱们一起唠唠这场政变的积极作用。】

第296章

  【第一, 景龙政变剿灭了武三思一党,大大削弱了外戚集团的实力,武家势力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可以说武周时代完全结束。

  若是唐中宗李显能抓住这个机会, 显然是能收回皇权, 巩固自己的地位。

  第二, 李重俊的死让唐中宗李显彻底失去了可以继承大业的儿子, 让朝中不少大臣开始重新站队,为后面的唐隆政变打下了基础。】

  *

  武周

  听着神迹所述, 李显有一点不解,什么叫做自己彻底失去了可以继承大业的儿子?

  不过是一个造反的逆子而已,留着才是祸害,他根本看不清朝堂局势,他的死乃是自作自受。

  “这孽障竟然害了他的表叔, 死的活该。”李显为了自己的利益, 开始怒斥李重俊。

  李显自认为看透了他家母后的心思, 只要自己向着武家人, 那自家母后定不会对自己下手。

  李旦看他家三哥为了皇位如此谄媚他家母后,一时不知心里什么滋味。

  虽然李旦知道自己也没什么资格去谴责李显, 毕竟自己把皇位禅让给他母后。

  但是他自始至终都牢记自己是李家血脉, 绝不和武家为伍, 他的子女没有一人和武家结亲。

  听李显对自己表忠心, 武则天也无动于衷, 只让她更加厌恶李显,当真是又蠢又没有骨气的东西。

  【阿斗】:唐中宗李显绝后了?

  很认真听讲的阿斗发出疑问, 他之前好像听神迹说过唐中宗李显还有一个儿子。

  【倒不是唐中宗李显绝后,只是李重俊死后, 唐中宗李显只剩下两个儿子。

  次子李重福早在李显登基后就被流放贬黜到外地,最小的儿子李重茂年纪则太小,这两人显然不是太子的最佳人选。

  最重要的原因,唐中宗李显驾崩的太为突然,景龙四年六月,唐中宗李显驾崩。】

  李显!!!

  李显听到自己驾崩一脸震惊,扒拉手指头头算算自己第二次登基也就五年,正直壮年的自己怎么就死了?!

  李显不敢相信,第一反应是有人害他,并且转头看向了李旦。

  【李显】:是不是李旦害我?!

  李显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并且从李旦的眼前飘了过去。

  李旦……

  【赵匡美】:到底是不是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下的手?

  作为后世的赵匡美很想求证这件事。

  看到神迹上飘过皇后韦氏害自己的发言,李显第一个不信,皇后韦氏是与他同甘共苦之人,两人夫妻一体,一荣共荣一损惧损,她不可能背叛自己!

  【对于唐中宗李显的死因,咱们来看看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在《旧唐书·唐中宗传》记载,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告发皇后韦氏干预国政,安乐公主和她的相公武延秀以及大臣宗楚客危害社稷,唐中宗李显听了很生气,于是把燕钦融杀了。

  然后安乐公主想让她的母后韦氏临朝称制,自己当皇太女,于是两个合谋把唐中宗李显用毒酒给毒死了。】

  *

  唐太宗,唐殿

  李治听神迹所言不禁皱起眉头,他寻思这《旧唐书》记载的怎么驴唇不对马嘴。

  既然后世那个昏君如此信任皇后韦氏,那皇后韦氏何必对唐中宗李显动手。

  明明唐中宗李显是她和安乐公主的最大靠山,杀他有何好处?李治大为不解。

  唐太宗李世民则淡定的听着,之前听了太多关于《明史》的春秋笔法,唐太宗李世民深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不能全信。

  【但是在《旧唐书·韦皇后传》中却记录着不同说法,这里说是皇后韦氏的情人马秦客在龙榻侍奉,然后不久之后唐中宗李显就被毒死了,众人都怀疑是秦客和安乐公主所为。

  这里只是怀疑,并没有明确指出是谁人所为,和之前《旧唐书·唐中宗传》记载不大一样。

  而新唐书则采用了旧唐书的说法,那咱们再来看看《资治通鉴》又是如何记载的。

  《资治通鉴》中记载,秦客与皇后韦氏私通,怕被唐中宗李显发现,于是和想当皇太女的安乐公主合作,一起下毒杀了唐中宗李显。】

  听着神迹讲述自己的死因,李显的脸色苍白,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他还是不信与他同甘共苦的韦氏会害死自己。

  自己死了,于她有什么好处?!

  【若单看史书,唐中宗李显被毒死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对于唐中宗李显的死法仍旧有大量的争议,毕竟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持反对意见的依据。

  第一,若皇位韦氏真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起码要先培养自己的势力。

  要知道武则天之所以能以皇后的身份登基有四个关键因素,一是长期的与唐高宗共治天下,二是她膝下有四个儿子,三是儿子太过废物,四也是辅国大臣的临时倒戈。】

  *

  唐太宗,唐殿

  李治听到他们大唐后世竟然有女子称帝,一时间大为震惊,他觉得他们兄弟几人都不至于把皇权分给外戚。

  难不成他们兄弟三人相继夭折,庶弟登基?

  唐太宗李世民听此却是淡定,他之前早已猜道,只是此刻他的想法被再次印证。

  唐太宗李世民陷入沉思,到底后世发生了什么会让他的儿子利用外戚来制衡朝堂势力?

  【显然此时的韦后并不具备武则天的称帝条件,一来她当皇后仅仅五年,二来韦后膝下无子,唐中宗李显于韦氏来说是最大的靠山,杀死唐中宗李显相当于自断臂膀。

  第二,唐中宗李显死后,仅仅两天后就对百官发丧,若唐中宗李显真是被毒死的,怎么会发丧的如此之快?

  第三,《安乐公主墓志》中提到,在唐中宗李显死后,皇后韦氏把禁军首领都换成了自己人,安乐公主也在自己的府邸中屯兵。

  皇位韦氏和安乐公主如此大动干戈,大有草木皆兵之感,若早有预谋为何不提前布置?

  第四,唐隆政变后,韦氏和安乐公主仍旧得以厚葬,若她们两人真的毒死了唐中宗李显,怎么可能得以厚葬呢?】

  *

  宋

  “史书果真是胜利者书写的。”赵匡美感叹,“若是没有记错,唐中宗李显死后十五天就发生了唐隆政变,能在短短十五天就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政变,当真是突发奇想么?”

  赵匡美转头看向赵德芳,“德芳,你怎么想?”

  “唐中宗李显死后,李重茂继位,其实也是名正言顺,唯有打出清君侧的口号才出师有名。”赵德芳也觉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李显大概率也是个借口。

  *

  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3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8/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