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_分节阅读_第296节
小说作者:近日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79 KB   上传时间:2025-02-23 16:20:05

  那唐朝还是挺厉害的。

  【阿斗】:汉人怎么当契丹首领?

  【李尽忠和孙万荣是契丹人并不是汉人。

  从贞观年间起,契丹便内附于唐朝,唐朝在契丹之地设立都督府,并且派官员管辖,营州都督赵文翙就是朝堂派去管辖之人。】

  见粉丝提问,乐瑶就赶紧解释一下,光看这两人的名字的确很容易让外人误会。

  阿斗听此不由感叹,“大唐当真好厉害,还管理外族之人!”

  蜀国没听过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因此不知道大唐当年是何其辉煌。

  “父皇,所以将士们才怀念李唐江山,就如同咱们要匡扶汉室一般!”阿斗忽然能感同身受了,那是大唐人的盛唐梦!

  【很快李尽忠和孙万荣就带兵杀进了营州,手刃了都督赵文翙,并俘虏了数百唐军,这就是著名的营州之乱。】

  *

  武周

  武则天听神迹用“著名”的字眼形容此次地方叛乱,不禁皱起眉头。

  不过一场小小的叛乱而已,竟被后世无限放大,当真可笑。

  【其实光看规模而言,营州之乱就是个小规模的地方叛乱罢了,以武周的势力平定这样的叛乱并不吃力。

  接下来咱们详细唠唠如此不起眼的叛乱怎么就影响了武则天立储的决策。】

  李显立马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画面,自己招兵买马,御驾亲征!从自家母后手中多活了皇位!

  李旦……他哥在诡异的笑什么?疯了???

第282章

  【随着营州大捷, 李尽忠自封自己为“无上可汗”,并且任命孙万荣为大将军,纵兵四略,队伍发展到上万人马, 并对外声称有十万大军。

  武皇武则天得反叛消息, 立马派出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等二十八名大将出兵平定叛乱, 可谓声势浩大。】

  *

  秦

  “怕不是要给武家后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公子扶苏分析武则天这种反常的行为。

  “不过, 也不排除大唐国力大降如大宋一般。”公子扶苏不确定,毕竟之前神迹光说了武周皇帝对内的政策, 没提到她对外的政策。

  只是根据之前神迹所述,武周皇帝对内如此折腾,对外政策怕……

  大宋和后期的明朝就是如此,只专注于内政而忽略外敌。

  *

  宋

  “我记得这次大战可不怎么顺利,看来武则天本心是想把皇位给武家后人, 奈何后人没有一个靠谱的。”赵匡美感叹。

  “儿子儿子不行, 侄子侄子也不行。”赵匡美吐槽, “果真强者的后代都是废物。”

  赵德芳……

  总有一种被内涵的感觉。

  “不过咱们大宋还不如武周, 不管如何,起码人家抵御了外族。”赵匡美又想到神迹提及的大怂来。

  赵匡胤……

  *

  唐

  李显见他母后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心中不由鄙夷起来, 要不说史上就没有女人当皇帝的先例。

  不过一个部落的匈奴造反, 他家母后就吓成这样?果然是窝里横, 对自己人手段狠厉, 对外半点本事没有。

  【李显】:小小叛乱,至于如此?

  李显的心声大大方方的出现在天幕中, 此时的他也不怕武则天看。

  如今李显特别自信,他这皇位是坐定了, 他家父皇定不会留着他家母后。

  李旦看李显脸上无半分惧意,一副王者之姿。

  李旦表示他看不懂他家三哥了……

  【毕竟大唐立国以来,除了626年突厥打到长安城,至今已经有70多年没一个外族能打到中原腹地,这是颜面的问题,而且亦是武家儿郎建功立业的好机会

  于是在曹仁师他们出征后,武则天立马任命她的好侄儿梁王武三思为榆关安抚大使,屯兵胜州,抵御匈奴。

  说白了就是让武三思做抵御匈奴的第二道防线,冲锋陷阵不在前,但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却在前,只要曹仁师他们凯旋而归,这场战役的功劳就都是她侄子武三思的。】

  天幕上出现武三思的卡通形象,只见他躲在城墙后面,仰头张着一张大嘴,头顶上悬着一个大大的馅饼。

  【但是战事的发展完全出乎武皇武则天的意料,按理说如此绝对优势,大唐的军队又不似大宋一般是纸糊的,不该败才是。】

  一个败字让武则天直接从皇位站了起来,一旁的李旦跟着打了个哆嗦。

  “败?”武则天重复道,如何会败?!

  这是自神迹出现以来,武则天第一次情绪波动的如此厉害。

  起初听到契丹造反,武则天并未放在心上,武周能抵御吐蕃,小小契丹她还没有放在眼里。

  *

  唐

  唐高宗李治甚至都没听过这几人的名字,大唐是有将才的,为何要用如此废物,竟然败给已经依附于大唐的契丹!

  唐高宗李治看向武则天,眼中带着怒意。

  李显则幸灾乐祸起来,他家母后越是不行就越凸显出自己的优秀。

  “抢夺了皇位。就把大唐江山嚯嚯成这般?呵……”李显一脸的不屑,从原本惧怕武则天变成了瞧不起武则天。

  好似若大唐江山在他手上,便是第二个盛唐一般。

  若李显真有如此能耐,唐高宗李治何苦扶持武则天,并在临时之际把江山交付于武则天,究其根本不就是李显不行么。

  最可怕的是不行还不自知。

  【李尽忠和孙万荣面对大唐派出的20多名大将及数万大军,他们并没有硬碰硬,而是采取了兵不厌诈的战术。

  关于这段历史,《旧唐书》和《新唐书》里的记载比较一致,《资治通鉴》中的记载就比较详尽了,且过程颇曲折。】

  【赵匡美】:有多曲折?

  赵匡美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他特别想知道《资治通鉴》中的内容能曲折到哪里去。

  作为宠粉的主播,既然粉丝问了乐瑶自然要展开讲讲。

  【根据资治通鉴的内容,李尽忠和孙万荣先派了一个小兵把之前营州之战俘获的几百唐军给放了,然后让这个小兵对他们说自己本身不想造反,只是家里人都饿死了,最后被李尽忠和孙万荣逼迫的造反。

  现在他们也没有多余的粮食给俘虏的唐军吃,杀了他们又不忍心,于是想放他们走,被俘虏的唐军信以为真,赶紧跑,去投奔唐朝大军。

  等着这些俘虏到达唐军的驻地幽州,他们把契丹兵的所言所行告诉了唐军大将曹仁师、张玄遇等人。

  曹仁师、张玄遇他们听后,赶紧出击,他们一路冲到黄獐谷。

  李尽忠和孙万荣在黄獐谷做了万全的准备,他们派遣老弱士兵来投降,并且故意遗留了老牛瘦马在道边,营造出契丹之弱。】

  赵匡美砸吧砸吧嘴,“我怎么感觉在听话本,这是史书?”

  怪不得神迹话里话外总说资治通鉴带有个人感情,如今看还真是。

  “这种细节都知道,当真厉害。”赵德芳也讽刺道。

  按理说唐军大败,这种战败的细节一般会被抹去,但如今却记录的如此详尽,不得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曹仁师、张玄遇看见这些老弱病残,从侧面认证了唐军俘虏的话,契丹士兵根本无心恋战,曹仁师、张玄遇等人大喜,于是他们丢下了步兵带着所有的骑兵追击契丹兵。

  万万没想到,契丹军早就埋伏在黄獐谷深处,只等瓮中捉鳖,最后唐军全军覆没,只有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三人苟活下来。

  而李尽忠和孙万荣还得到了唐军的大印,他们伪造文书并让这三人签字画押,文书的内容上大概为,“唐军已经破了契丹贼军,后面的唐军必须火速赶到前线,若不能按时到达前线便军法处置。”

  大将匪石等得令,日夜兼程兵困马乏,没想到又中了契丹军的埋伏,全军覆没。】

  *

  宋

  “是不是咱大宋的将领没骨气,因此才把唐朝的将领也写的如此没骨气?”赵匡美疑问。

  虽然唐军的确在此战役中大败,但若真如《资治通鉴》中所述,那就不仅仅是战败了,这是把武周的脸都给丢光了。

  *

  武周

  此刻不同平行世界的武则天的脸色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不管《资治通鉴》到底杜撰了多少,但是战败的结果已成事实。

  唐军真的败了,且是惨败。

  武则天握紧拳头,她执政的江山为何到如此地步。

  武则天开始自省,这是自神迹出现以来,武则天第一次自我反省,或许在有些地方自己的确是错了,比如酷吏之政。

  “求神迹指点迷津。”武则天诚心诚意的求问神迹,作为君主她不想看到江山落败在她的手上。

  可惜武则天的心中所想并没以弹幕的形式发到天幕上,乐瑶还是按部就班的讲述契丹之乱。

  【面对如此战况,武皇武则天立即下令征兵大行讨伐,甚至下令释放全国狱囚及地主家奴,只要能到战场冲锋陷阵立下战功便可罢免他们的罪行,如此武周总算是一下召集十多万大军。】

  “哎呦,母后这是急眼了么?招不到兵马连狱囚都征用了?”李显幸灾乐祸的不要太为明显,即便没说什么,单看表情就知他在幸灾乐祸。

  李显还记得神迹之前说唐朝后期都招不到人马,最后他家母后还是打着自己的旗号才招到人马,就这样的威望还当皇帝?真是可笑至极。

  若是大唐一开始就在自己手中,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说不定是第二个贞观之治。

  【李显】:武后怎么还急眼了?

  李显那么多心声,只有这一条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还从武则天的眼前飘了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8页  当前第2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6/3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