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最早的商鞅变法,以严刑峻法来整顿大秦,随后的大臣李斯也延续了商鞅的严刑峻法。
可以说统一六国之前,雏形的酷吏的确颇有成效,当然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酷吏之政也为秦二世而亡埋下了种子。】
秦始皇嬴政没有想到神迹会忽然提到秦朝,算是意外收获。
秦始皇嬴政立刻展开秦朝的竹简,上面记录的东西相比其他王朝真是少之又少。
【而紧随秦朝的汉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开始休养生息,无为而治。
如大家所见,民生虽然发展起来,但是汉朝新的矛盾又出现,诸侯割据,于是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酷吏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关于汉武帝刘彻时期的酷吏政策,咱们之后唠汉武帝刘彻专题时候再详细说。
可以看出要加强中央集权,酷吏之政的确是一把利刃。】
听神迹之后要专门讲自己,汉武帝刘彻眼神都亮了,虽然听后朝之事也很好,但是作为帝王更关心的还是当下之事。
“不知等到何时。”汉武帝刘彻特别想知道此次匈奴之战到底会不会胜。
汉武帝刘彻直播间的时间似乎和秦朝差不多,两次直播的时间仅仅差了一天而已。
虽然汉武帝刘彻对自己的决策都很自信,但若能预知天命则更好。
秦始皇嬴政听神迹会专门讲述汉武帝刘彻,说不羡慕是假的。
也不知神迹会不会专门讲述秦朝,秦始皇嬴政不多求,只要神迹透露出那个败家子秦二世是谁便好。
【到了武周时期,登基为皇的武皇武则天也采用酷吏政策,且她的目的也和之前众帝王一样,加强中央集权。
同样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但为何只有武皇武则天的酷吏之政被后人诟病呢,接下来咱们详细分析分析原因。】
武则天虽不在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从她以女性的身份登基后,武则天早就断定自己不会留下什么好名声。
但是听神迹专门分析,武则天还是以相当认真的态度对待。
【首先武则天采用的酷吏和传统意义上的酷吏不一样。
像汉武帝刘彻时期的酷吏都是正八经官员,虽严厉执法,但是为官还算清廉。
但是武则天采用的酷吏却是大批的市井之徒,也就是大唐底层的那些人。
这些人有共同的特点,他们没有文化,没有社会地位 ,自然也没有什么大义的价值观,并且这样的人往往对豪门贵族既谄媚又打心里厌恶。】
唐高宗李治一愣,他没想到武则天会采用这些泼皮无赖当酷吏。
不过细想一下,唐高宗李治便理解为何武则天会重用这些人。
李显则是满脸不屑,他家母后果真是寒门出身,当了皇帝之后竟然重用这些下等人。
李显看向他家父王,目光带着期盼,“父皇,赶紧废了母后!”李显在心中呐喊。
只要武则天一日为后,李显心里就不踏实。
如今李显把他家母后当做自己最大的敌人,他恨不得武则天当场暴毙。
只要没有武则天篡权,李显有自信把国家治理好,自己这几年的太子又不是白当的。
再说了,就算治理不好,也不会比他家母后差。
【阿斗】:为什么要重用这些坏人,为何不用忠臣?
阿斗觉的实行严苛的法例法并不是不行,无规则不成方圆么。
但为何要用坏人,难不成武则天和自己一样不会识人?
【武则天和汉武帝酷政之所以不同,还得从两人执政状况分析。
汉武帝刘彻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手下的那些官吏都是为了大汉江山效力。
但武则天篡的是李唐江山,是真正意义的改朝换代,但毕竟尴尬的是武则天手下还是李唐时期的大臣们。
在这种心不齐的情况下,武则天不可能用李唐臣子去打击李唐臣子。
虽有科举招纳人才,但是人才能不能全心全意的被武则天所用还是个变数,只有底层的这些人才更好掌控 。】
阿斗仔细听仔细想,“所以是无人可用下的无奈之举?”
阿斗话音刚落,立马得到来自诸葛亮赞赏的眼神。
*
唐
李显听神迹说他家母后无人可用,更加确定他家母后不适合当皇帝。
皇位自然还是要他们老李家的人来坐!
*
武周
武则天听神迹分析,竟全是她心中所想,这正是她为何采用民间泼皮作为酷吏的原因。
要的就是他们够无知,够大胆,也足够听自己的话。
【接下来咱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武则天时期的几大酷吏。】
第278章
【第一位, 索元礼,胡人出身,他算是武则天重用的第一位酷吏。
武则天临朝后,索元礼以告密者的身份上位, 他处理案子时的手段极其残忍, 往往一个案子会牵扯几十人至百人, 且人人都铁证如山的有罪。
也正是因为他“高效率”的结案率而连连晋升, 索元礼的晋升给朝堂的官员,尤其是投机取巧的官员一个信号。
想要平步青云, 只要不择手段的做武皇手下的疯狗就行。】
天幕中出现面目狰狞的卡通人物,只见他们个个双手沾满鲜血,头上几个大字,“都有罪!”
*
汉
汉武帝刘彻一听,此酷吏非彼酷吏。
不过从帝王的角度, 汉武帝刘彻并不反对武则天的手腕, 只看她后期如何操作。
若在收回政权后能及时收手, 再收买一波人心, 则算她有政治头脑。
【第二位,大臣周兴, 和索元礼不同, 周兴原本是有能力的寒门, 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当了县令。
早知道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 主要还是关陇世家和官勋贵族当权, 寒门跟难入仕途。
等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高宗的政策是重用寒门, 周兴本得机会,但无奈被人举报科举的成绩不够, 因此未得唐高宗李治重用。
明明在地方功绩很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晋升无望,按理说是个不得志的悲情人物。
但是他见索元礼通过酷吏平步青云,因此便效仿索元礼的判案手段,因此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
*
宋
“果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赵匡美感叹,“当真是为了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全无大义。”
“君无大义,臣怎能有大义。”赵德芳叹气。
【第三位,来俊臣,一个彻头彻尾的地痞流氓。
举个例子,他因犯奸盗罪被捕入狱,为了自己开脱罪行,他竟然声称有人谋反。
自古以来谋反可是大罪,因此当时和州刺史、东平郡王李续则亲自审理此案。
但是假的真不了,来俊臣本就胡说八道,信口开河,东平郡王查明真相后,杖责来俊臣一百杖。
但是万万没想到琅琊王李冲谋反后,东平郡王李续受到牵连入狱,来俊臣竟然抓住机会落井下石,他声称自己当年举报的造反之人就是琅琊王李冲!】
天幕中出现卡通开俊臣的形象,只见他指着卡通李冲,头上几个大字,“他要造反!”
【他声称当年东平郡王袒护琅琊王李冲,打了自己一百杖,差点把他打死。
其实来俊臣的谎话很容易揭穿,毕竟当年调查的案轴还在,但来俊臣的诬告却给了武则天对付李续的借口。
于是来俊臣一下平步青云,从地皮无赖变成了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且专门负责审理狱案。】
*
蜀
“如此无赖之言,武周皇为何重用!她个昏君!”阿斗气恼,果然昏君不分男女。
【阿斗】:昏君!
阿斗的心声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从武则天眼前飘过。
一旁的李旦也看到了这两个字,心一下揪了起来,就怕他家母后会迁怒于自己。
李旦是看也不敢看武则天,当真是卑微谨慎到骨子里。
但是武则天是一如既往的沉默,没有过多反应,若任用酷吏就是昏君,自古至今怕没有几个明君。
【这些平行不端的人被重用后,可想而知朝堂的气氛会多紧张。
来俊臣和周兴二人甚至专门培养了一群地痞无赖,收集各个官员的的秘事,他们两人甚至还建立起了标准化流程。
首先来俊臣先定下要整治的目标,然后再派他们培养的地皮无赖的党羽揭发检举,且不在一个地方举报,而是多地开花。
所谓三人成虎,如此便营造出被整治的目标当真是乱臣贼子的假象。】
*
唐
听到这,唐高宗李治皱起眉头,他没想到武则天为了平定内乱竟然出此下策。
一个乌烟瘴气的朝堂,李唐的天下就如此被糟蹋!
此时此刻,唐高宗李治起了要废除武则天的念头,自己能放权自然也能收权。
即便自己病入膏肓,但仍旧有这样的本事。
李旦敏锐的察觉出他家父皇的状态不对了,眼神中带着冷意。